第262章 小官巨贪!(3更)
房间中,只剩下了四个人。
曹化淳,若云、王象春和杨锦荣!
烛火噼里啪啦的响,曹化淳在沉思的时候,没有人敢打扰。
此时此刻,王象春身上已经势头,他整个身躯都在颤抖。
他或许并不聪明,情商也不高,可是也不是傻子。
余大成的儿子杀了一个农妇、三明钦差,然后凌迟处死,余大成自己也要砍头。
自己干了什么?
又逼死了多少农户?
这种事情,根本就经不住查,查出来,那绝对就是杀头的大罪。
还有,这位曹公公虽然受到读书人的普遍鄙夷,但却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员,一旦有人触犯到了老百姓的利益,绝对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用屁股想都知道,自己要接受什么样的惩戒!
“王大人!”
曹化淳终于回过神来,看着王象春,笑了笑道:“别老跪着了,先坐下来说话吧,以后坐的机会恐怕也不是很多了!”
“是!”
王象春听了曹化淳的话,身子更加抖动了,在站立的时候,差点跌倒在地!
曹化淳翻开红契录,低着头问杨锦荣230:“杨大人,大明律例中,对读书人纳税之事可以详细规定,进士及第,可以免交税额上限是多少?”
“有!”
杨锦荣道:“《大明律》中没有说,可是《太祖实录》中却有记载:普通百姓开垦荒地之后,可以免交三年税赋,三年之后,开垦之地自有;秀才免交一顷地,举人十顷,进士三十倾!”
“嗯!”
曹化淳想了想!
一顷地,大约是一百亩!
秀才的话,拥有一百亩地是不用交农业税的,可是如果超出了一百亩,超出部分就要交税了!
以此类推,举人是一千亩,进士是三千亩!
这已经不低了!
按照山东土地的产出标准,一年两季,折合粮食大约是三石到五石!
平均四石算,进士三千亩就是一万两千石!
明土地税三十抽一,也就是四百石。
按照市场价,一两银子大约两石粮食,四百多约莫是二百两。
每年都可以省下二百两,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么?
有!
曹化淳将红契录翻到王象春的那一页,冷笑着敲了敲书面,道:“这红契录中,王大人你名下共有良田三万四千亩,每年合当税银两千二百六十六两,免除二百两算,你还应该交税两千两,实际呢?”
曹化淳抄起鱼鳞册,翻到王象春的那一页,道:“实际上,你叫了十六两四钱!王象春,你好大的胆子啊!”
王象春扑通一声,再次跪倒:“曹公,饶命……饶命啊!”
“饶命的话,你向济南府的百姓说吧,向被你逼死的刘仁奎说吧,来人啊,拉下去,投入诏狱!”
锦衣卫遍布天下各州府,济南乃是整个山东的治所所在,肯定有锦衣卫诏狱!
“杨大人!”
王象春被拉走之后,曹化淳又对杨锦荣道:“如今余大成下狱,你布政司使就是山东最大的官了,本督命你从今日开始接管山东,为山东新任巡抚!”
“这!”杨锦荣顿时大喜道:“多谢国公爷栽培!”
本以为自己要受到牵连,没想到却官升一级。
杨锦荣庆幸的时候,也暗中发誓:一定要派人回河南老家,将家里吞的田给吐出来,并且补齐以前没有缴足的税银,一定不能因为一点银子出事啊!
“十日之后的八月中秋,咱们也团圆一下,让山东各州府县的一把手,都来济南府,开一次扩大会议,这事我让刘瑾通知了,你回去在督促一遍,要带着鱼鳞册和红契录来,不得造假,凡临时造假更改者,族(bbah)灭九族!”
“是!”
杨锦荣高高兴兴的下去!
……
杨锦荣走了之后,曹化淳虽然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整个山东,马上要进行税赋改革了!
说实话,玩的是雍正摊丁入亩的把戏。
为的是增加朝廷的税赋。
不过这么一来,就动了读书人的蛋糕。
别看这些读书人平时软绵绵的,一旦抱起团来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事情呢?
所以,曹化淳虽然要动,却又有些不敢动!
至少,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他只是在寻找罪证,最大化的扩大税收,至今不敢动法律里面明文规定的那一部分。
秀才一百亩,举人一千亩,进士三千亩。
看似不多!
但是放眼整个天下,就多了。
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天光已然大亮!
用句通俗的话说,太阳都晒到屁股了!
洗漱完毕,开始上班。
一大早,刘瑾就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大喊道:“抄了,干爹,抄了,抄了,全都抄了!”
“什么抄了?”曹化淳坐在院子里眯着眼睛晒太阳。
刘瑾道:“抄家了,财物已经轻点清楚,具体的单子还没有拿过来,不过大致数据儿子已经得到了。”
“说说!”
最近一连串,抄了好多人的家!
有余大成,有泰山派,还有一些低级官吏。
“余大成在济南府的府邸不算,家中单单金银便有十三万两,其余字画,合计约有七八万两!”
曹化淳道:“不算多,和那些朝廷大员比起来,他还差点事!”
“是,干爹!”刘瑾笑眯眯的道:“不过,这济南府的大鱼,可还真不是余大成,干爹您猜是谁?”
“泰山派?”
“不!”刘瑾道:“泰山派去抄家的人还没回来,具体结果不知,真正的大鱼,是济南府吏班书吏陈庆宇!”
“什么?”曹化淳忽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吏班班房的一个书吏?”
扯淡吧?
这特么三班六房的书吏,连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都是县里招募的临时工!
一个临时工,能有多少银子!
“三十六万两,真金白银!”
刘瑾深吸一口气,道:“儿子也没想到,这小官,聚拢财产竟然如此之多!”
曹化淳点点头,这种现象,在后世叫做:小官巨贪!
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