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
  当初不过凭那女子的一面之辞,怎么就认定那孩子是武彦殊的?况且但是武彦殊也是一脸的迷惑,想来事先定然也是不知道的。
  想到这,游潇不再多说,跟两人告退,立刻联系了她手下最擅长侦查打探的人,下令,不管手段,不论代价,彻查此事!
  整三天,武彦殊也没进宫,也没来解释什么。这让游潇又气又怒,中午忍不住,便叫了手下的人给她密切盯着武彦殊,她倒想看看他是不是整天陪儿子去了。
  晚上睡不着,游潇等消息也等得心焦。
  在王宫走了走,却发现御书房居然还亮着灯。不由过去,让守卫噤声,轻轻推门,华颖王正认真地批阅奏折。
  轻轻咳了一声,游潇走了进去,“父王,你身体不好,怎么能连夜批阅奏折?”
  “嘘,不要让你娘知道。”华颖王抬头见是她,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些,“潇儿,你大晚上还没睡?怎么过来了?”
  “我睡不着,见这亮着灯,便过来看看。”
  “咳咳……我批完这几本便休息……”华颖王还没说完,游潇已经走过来夺了他的笔,嗔道:“夜里极凉,你如此不爱护身体,就算我不跟娘说,我也会生你的气。”
  “可是……这几日病的,曙军围城,这些加急奏折都压了好几天了……”华颖王却没脾气,只是微微叹气。如果华颖被灭了,他倒好说,不过就是一死,只是他的容儿跟潇儿该如何是好。
  游潇心里有些微微内疚,曙军假意围城不过是她布下的一着棋,却让她病重的父亲忧心到深夜。
  “父王,别管那些曙军,他们不过是虚张声势,我保证他们至少现在不会真攻下一城来。”
  “我也猜到了,这冬日极寒,连日又下雨,定然是不利于攻城的。只是便不是这些军事,今年西南有几个城的百姓遭逢旱灾,颗粒无收,这些奏折,我还是要看看的。潇儿,把笔给父王,我答应你就看完这最后一个便休息好吗?”
  游潇轻叹,将笔给了华颖王,自己侧头去看桌上翻开的奏折,便如华颖王说的一样,奏折上说的是旱灾,百姓闹饥荒严重,请求朝廷拨款赈灾。
  “国库还有多少钱?”游潇看着眉头紧皱的华颖王,不由开口问道。
  “这几年国库空虚,现在估计只有八十多万两白银吧。赈灾的话这么多城,恐怕也要六十多万。而且西北那条徐江水库决堤,奏折上了好多次,说要求四十多万银子修建加固,两边都是事,根本顾不过来。”华颖王把正忧虑的难题说给游潇听,只是当个倾诉,也不指望她能解决。
  “那边修水库的奏折在哪?给我看看。”
  华颖王淡淡往左上角一指,“在那一堆,真是多事之秋啊。”
  游潇自己找了折子,拿去一边看了。
  “潇儿,你去睡吧,别忧心这些,烦累得很。”
  “你也知道烦累还不照顾好你的身体。”游潇头也不抬淡淡道。
  华颖王知道游潇也是关心自己,也是感动,不由想可惜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否则这个华锦交给他,自己哪还需这样累。
  才想着,游潇又走过来拿起旱灾的折子细看,没多久便道:“父王,你看这样行吗?”
  “我们可以把旱灾和修水库的事一起解决。农民饥荒,如果单纯拨款又要好多的银子,西南旱灾,可西北粮食富于,修水库无非缺乏人力。拨款买粮也是从西北往西南运,运送又是很麻烦的。我们不如让没有粮食吃饭的农民往西北走,让他们去那里修水库,给钱给他们西南的家人,在西北又照顾他们吃住,这样两相不误,我粗略算过了,可行,算是比较两全其美的法子。”
  华颖王稍一寻思,暗道自己潇儿出了个好主意,自己怎么就想不到,“潇儿,你怎么算的?”
  游潇便微笑着一边把她刚刚心算的大概各种花费支出细细跟华颖王算了一遍,直算得华颖王眉开眼笑:“想不到潇儿你短短一刻钟不到便帮父王解决了个大麻烦。”
  “分内之事而已,父王,办法已经有了,你也可以放心去休息了吧,其他的奏折,明天再看。”
  “嗯,只是这个法子倒也新鲜,明日上朝,我问问众位爱卿,看他们意下如何才好让他们各部门都实施下去。”
  “嗯。父王,我扶你去休息。”
  翌日早朝,华颖王按照游潇昨夜所说跟大臣们一说,朝中先是一静,最后纷纷有人上报,都赞叹好办法,可说是解决了近日一大难题。
  朝中大臣都以为华颖王也算是病得厉害,不糊涂就算了,哪里能出什么法子,却不想他居然想了个绝妙的法子,都纷纷称奇。
  游潇,应该是你出的主意吧?
  秦先生站在那里不说话,却打了个呵欠,似乎有些睡眠不好。
  华颖王心下高兴,以往他虽然是大王,但是很多事情他都拿不出主意,不是武明晖掌权独断,就是江大学士给他拿主意,如今两人都不在了,他不知道问谁好,却不想自己潇儿给他出了个好法子。
  “其实这也不是孤想出来的法子,而是潇公主帮孤出的主意。既然众位爱卿没有异议,那么便这么办吧。”华颖王得意洋洋地说出游潇,似乎想向大臣们炫耀,看我有个聪明的好女儿。
  华颖王一走,大臣纷纷退朝,三五成群差不多都在的一个意思,我们就知道你一辈子也想不出来这等妙法子。
  秦先生却只望了一眼朝堂,似乎想看到那背后之人的影子,公子潇,你这个女人的本事倒也真让我服气。
  整一天,华颖王心情都很好,精神也比昨几天好了很多。
  游潇却知道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可叹自己刚刚体会点父爱,便马上要失去。
  推门进御书房,华颖王果然在批阅奏折。昨天他才说有还多奏折需要处理,而且已经决定要这么做,很多繁琐的事情应该也是需要他来决定的,连自己都进来都不知道。
  “父王,你身体不好,让女儿帮你做点事吧。”
  华颖王抬头,“潇儿要帮父王做什么呢?”
  游潇一指他桌上厚厚的奏折,“父王如不介意,还信得过我的能力,便让我来代劳吧。”
  “这……”其实按规矩,这个御书房,后宫女眷没事是一概不许进来的,更别说是代批,便是看看也是不许的。
  “父王信不过潇儿?”
  “不是--”
  “那便给我吧,父王在一旁看着就好。不说出去,谁知道是我在帮父王看奏折?”
  “潇儿,父王……”华颖王只觉得有些内疚,对于这个聪明玲珑的女儿,恨不能陪她久一点,怎么忍心让她劳累?
  “潇儿,想帮父王做些事。”游潇将华颖王的笔拿过,“父王,让公公把一个月的奏折都全部拿上来。”
  “潇儿……你不要勉强啊。”
  “没事的,这点小事,一个月而已,差不多下午应该可以批完。父王你去休息吧。”
  “不了,我在这陪你吧。”
  华颖王看着游潇批阅奏折,才知道昨天游潇的好主意并不是偶然。李公公下去半个时辰才整理了奏折过来,等他送过来时游潇已经批阅完桌子上他本来要批阅一个早上的奏折。华颖王细细去看那些批注,清秀却不失大气的字迹,详详细细地注解,果断睿智的判决,自己这个女儿若是男儿该多好!那个曙朝的皇帝也未必比的过自己的潇儿。
  游潇一边批阅着奏折,一边怕华颖王太无聊,还不时跟他说会儿话。不到下午,那些大大小小的奏折一百多本已经被她全部批阅完,更是不见她疲累。陪自己和容儿吃了饭,然后又让李公公送了近半年比较重要的奏折过去。
  华颖王陪她陪了一会儿,便被游潇赶去休息了。有这样一个女儿,华颖王有些安心地休息了。
  早朝,毫无例外赢得大臣们一片好评,都说大王注意身体,身体不好少批阅些奏折。
  华颖王微微笑着,又看着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心想要是有自己潇儿一半的本事就好了。
  日子又这样过去几天,武彦殊这几日仍然没进宫,而游潇派去盯着他的人也都只是说他出城根本没回来。而派去调查的人说事情有了些眉目,现在要去找那个为红芮接生的产婆求证,并说还发现同时有人在调查这个事。
  游潇稍一想也明白了,心里好受了些,同时调查的人定然是武彦殊,他估计也想起来应该查查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儿子是怎么回事。
  这几日她算是把所有该批的折子都批了,给华颖王留了很多时间陪白夫人,也让自己忙碌着,不去想那天的事情而难过。
  一日日,华颖王身子越来越差,那天不知道怎么受了些凉,这几日都卧病在床。
  十一月十五。
  游潇先是得到消息,说武彦殊已经回城。而调查的人也报告了调查的一切,事情已经真相大白。
  她想,应该就在这几日武彦殊应该会进宫跟她解释一切。
  她现在更忧虑的不是红芮的事,而是华颖王,今日御医偷偷跟她说,命不久矣,要先准备大王的后事。
  这让她一下子觉得很悲伤,上天给他们的时间居然这么少,只有短短半个月。
  门被推开,游潇抬头看去,是华颖王,瘦瘦的身材,站在那里,让游潇很想过去抱抱他。
  不等她过去,华颖王已经走到她身边,摸着她的头发,“潇儿。”
  游潇停了笔,抱着华颖王的腰,“父王……”
  “父王真的很高兴,能有你这个女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