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53 章
  我们都以为,一切都会很快结束,一场“七国之乱”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弭于无形,中天的危机将很快过去。是的,我们都这样认为,一开始也的确如此。但是,很不幸,缺乏防人之心的我,再一次低估了人性的可怕。
  应该说,不单单是我,包括何绍群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事态的发展会在后来如脱了轨的火车,一下子冲出了路轨,象一台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大炸弹,轰然冲向中天,冲向所有人中天人的生活,让事态会变得那样危急!
  何绍群做到了他对我的承诺,那场由周家人密谋煽动的“叛乱”确实是在几天之后被何绍群以最快最干脆的方式予以了解决,快到让周家人都没有料到一切结束的竟是那样的快。
  他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在一次全体高管召开的例会上,突如其来的宣布高层管理人员的人事大变动,免除了我家那几位亲戚在公司里挂名的所有职务与权力的同时,又将周家人手中最后控制的几个部门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换血:
  所有经由周家人提拔与调动上来的裙带人员,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一概被撤换、降职、调离原岗;有几个在职期间经查有严重渎职、贪腐行为的人员当即予以了解雇;触犯刑律的,均报警处理,并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证据移交相关部门。
  连续几道命令的下发,在短短数天内,引发了整个中天集团一场不小的震动。经过此番荡涤,大小各分公司里相关人员陆续下马,以前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的“皇亲国戚”们再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在众多员工们的额首称庆下,黯然离开。
  中天内部“大地震”的消息稍后传出,被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将关注的焦点着重在中天经此“一役”后,从此以后将改姓“何”,昔日“皇族”周家人已彻底的如昨日黄花,被踢出中天的管理与经营层,唯一一个在董事局里保留名额的周家人,就只有我。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以何绍群为首的新生代改革派对以周家“皇亲”为代表的老一代保守派发起的一场“革命”,经过一番外人看不到的撕杀争斗之后,旧势力被新势力所取代,年轻人充满朝气的新鲜血液,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中天的肌体之内,将为中天的长足发展带去更美好的将来。
  新闻媒体的报道大多呈现出一边倒的叫好态势,也许与这许多年来,何绍群在商界树立的较为突出与正面的形象,为中天大踏步发展做出一番贡献上,有着一些难以割断的联系。业界似乎也是乐见这个局面的出现,大多数与中天有合作关系的公司,并没有对已经黯然下台的周家人表示过多的同情。
  我不知道这个局面的背后究竟与何绍群有多大的关系,但,在当时看来,这场未能发动的“叛乱”似乎是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局。就连当时与周家人相互利用,准备联手发动“狙击战”,彻底击散中天的几个大公司,也被何绍群和他的团队逐个击破,最后只能偃旗息鼓,不敢再有异想。
  从东窗事发到最后尘埃落定,何绍群只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控制了全盘局面,比两千年前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时间还要短。一切看似圆满,也的确非常圆满,此役之后,中天上下除了一个我之外,高层之中几乎再没有周家的“残余势力”存在。
  何绍群的老臣子们已经不再将我看成是个定时炸弹,也不再心心念念的要赶走我。毕竟,我只有一个人,身边再没有任何可以利用与东山再起的人和资源,说穿了,我基本上被他们看成了一只“死老虎”,空架子而已。我,已不足为惧。
  同时,当新闻媒体开始以连篇累牍的报道追踪中天内部的“大换血”时,很多人,熟人、外人,包括中天的员工们,看我的眼光里就多了几分自以为是的同情。
  他们见到我的时候,当面还是笑容依旧,言谈甚欢,没有半点异处。但一转身,在我背后,立刻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我指指点点。因为,我就是传说中的“末代公主”,也是很多人眼里无法守护家业的“败家女”。原来,姐姐我,也成了一个传说了啊!
  朋友们见到我,不知内情的会无言的拍拍我的肩膀,拉着我到处散心,陪着我吃喝玩乐,权当来自朋友的真心安慰;知道内情的,比如舒苏、梁之文和那班早就知道我和何绍群关系的密友们,除了与我会心一笑之外,只有对何绍群手段的钦佩。其他的,再没有多余的言语。
  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切局面都是我和何绍群一起完成的,我们早已不分你我。不论周何,早已自成一家。中天姓何还是姓周,根本不重要。
  自古以来,人性的情感之中,都是强者同情弱者,胜利者以高傲的姿态看待他们以为的失败者,这并不算什么,我也不在乎这些人的异样眼光。只要我自己心安理得,无愧于心,其他人的闲言碎语,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我三十多年的成长岁月中,比这些话更难听的我都领受过,还会忌惮这些么?
  只是,我们在得到胜利的同时,大概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被逼到绝境而没有退路的人,往往会拼上性命,做殊死一搏,哪怕是拼个鱼死网破,哪怕知道此去必死,也要一泄他们的心头之恨。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被何绍群夺去一切权势的周家亲戚们,固然万般痛恨他,但在商言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千古规律,他们不是不清楚的。早在老爸将中天大位交给何绍群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明白这一天是迟早要来的,只是他们想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改变这个结局,却没料到,反而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一切陷落的会这样快。
  所以,等他们静下心来,想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就会发觉,原来,造成他们被无情赶出中天的结局,恰恰是在我的默许之下发生的。
  从那时起,他们心中最恨的人,已经不是何绍群,而是我,是我这个身为周家人,却在周家人“蒙难”之时,冷眼旁观,置身事外,胳膊肘朝外拐,帮着外人来欺负他们的“不肖女”——周望晴。
  所以,他们恨我入骨,想要对我置之死地而后快,为此,不惜开车准备撞死我!就在那条美丽的,让我充满甜蜜回忆的,长满梧桐树的小街口,我的阿姨,就是那位曾经为了遗产而打了我一耳光的阿姨,近乎疯狂的开着跑车,以飙车一样的速度朝着我撞来。
  她要我死,要我死在她的车下,要我被车撞得支离破碎。这时,她已经根本忘记了我是她的亲人,我是她姐姐的女儿,在她的眼里,我是一个恶魔,一个害她失去一切的魔鬼!是个该死的,该下地狱的恶人!
  我从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亲人愤而下手杀害的对象,我从不曾认为,自己会坏到足以被人诅咒下地狱。我更不曾想到,在那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是何绍群一把推开了我,将我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而他,却成了我的代罪羔羊,被撞得重度昏迷,躺在抢救室里生死未卜……
  我的阿姨,在被撞得报废的车里,当场死亡。就算她不死,她也难逃法律的制裁,故意杀人的罪名,同样会要了她的命。也许正是如此,她才会宁愿以死亡为结局,拉一个垫背的人陪她共赴黄泉。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后来是怎么到的医院,更不记得何绍群是怎么被送进的抢救室。我只记得自己耳边总是在不断回响起的那巨大的刹车声和撞击声,还有我自己嘴里痛不欲生、凄厉悲惨的尖叫声。那样可怕的生死一幕,象不断的在放着电影倒带一样,重复重复的在我眼前闪回。
  每看一次,我的心就象给割裂了一次,痛到佝偻;我的悔恨,就更增加了一层,悔得只想撞墙。我宁愿现在躺在抢救室里的人是我,我宁愿是我自己,也不愿意看到他那样面无人色的躺在那里。
  在他身边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都想尽自己所能的爱他,怜他,照顾他,关心他,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时间来回报他对我的深情,我想让自己尽可能的将过去亏欠他的追回来多些。可是,没想到,到头来,我依然还是欠了他那么多,那么重的债,怕是永生永世都还不清了。三十年前欠了他的情,现在,三十年后,更是欠了他的命!
  这桩蓄意谋杀的交通事故,很快就被媒体获悉发表,见诸报端。后果之严重,反响之轰动,自然可想而知。无疑,这是一出很多人眼里的狗血大戏,豪门亲贵之间为争夺财产与权力,从恩怨情仇演变成亲人反目的血案,找个金牌编剧来,足以写出一部二十集以上的连续剧。
  中天,在一个月之内,再度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也成为了不少竞争对手觊觎的目标。作为中天的龙头,首脑,掌门人,何绍群的安危牵动的不仅仅是中天上下数万员工的命运,还牵动着整个业界的动向。
  何绍群被撞至重度昏迷,至今还在抢救之中,尚未脱离危险,从消息被发布起,中天的股价一路大跌,甚至跌停。同行之中,必定会有人趁着这个时机,开始蠢蠢欲动,准备趁着中天群龙无首之际,再次兴风作浪,落井下石;有人冷眼旁观,准备坐山观虎斗,想要看着中天内部高层之间在何绍群生死未卜之际互相争权夺利,坐等中天从内部分崩离析;更有许多正待合作的企业与银行,纷纷停止了先前的合作意向,或持观望态度等待最终结果,或取消了合作计划,或收回了专项贷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