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身怀神奇预测术
  张四目是张家的长子,又是识字人,虽然身有残疾,但父母及乡人对他都比较看重,不少人还常向他请教闰月年份,因为他能准确的算出100年间的闰月年份及闰在几月。
  不过,张四目给人做好事,有时候不恰当,也会招来被父亲暴打一顿的后果。当然,每一次挨打,都源于他惊人的预测术。
  一次,他忽然去到村子里地上写下“xxx几月几日死”几个字,到了那天,那人恰巧不知为什么真死了,不明就理的人说是他咒死的,为此父亲狠狠的揍了他一顿。
  还有一年,小学考初中前,卷子还在县里,张四目就将作文题《我的母亲》准确地写给村里的几个学生,结果这几个学生都考得非常好。第二年,张四目再次在考前将作文题《我和黑人孩子比童年》告诉给本村的孩子,弄得县教育局大动干戈,派人到处追查谁泄了密,最后追到这位张真人那里,但见他又聋又哑,憨憨傻傻,也无可奈何不了了之,但父亲还是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两次打后他从此不再向人回答诸如考试题是啥,有啥灾难之类的事,但只要是好事,他都愿意去做。
  有时候说他能未卜先知,但他又憨傻的可爱,六零年毛主席发动共产风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大饥荒席卷全国,张四目的家乡亦不例外,张四目饿急了,看到别人偷偷地拿食堂里东西吃,也不管有人没人便大摇大摆的学着到大队食堂行“君子”之窃,那年月粮食比金子还重要,结果别人都没事,他被人揪着挨了一顿打。
  后来有人向他“谈”起这事,他曾幽默地回答“坦坦‘君子’腹,肚皮饥风流!”表现了他那不被世事污垢、虽苦亦乐的人生观!
  三.“遗嘱”之谜
  张四目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在没人与他闲谈之时,常常望着天空或一个地方发呆,他在思虑什么?没有人知道。然而,最令人称奇的、也是他最向人乐意做的一件事,是愿意给前来探视的人默写孙中山遗嘱全文,那时他便象换了一个人,一改往日憨傻之态变得神采奕奕起来,他首先用粉笔用较大的字写上标题,然后,正文写下“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全文默写后还署名落款宋庆龄,三月二十一日孙文。整个文章文字排列整齐,字迹工整,简体繁体字交叉使用,无一错别字,落款写罢,张四目还常常会在文章两旁用对联形式写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使人觉得妙不可言之外,有一种说不出的沉甸甸的东西坠在他心里。
  四.落难之时泄天机
  一九九二年的一天,张四目失踪了,他家人告诉笔者张四目已失踪多日,已派人到处寻找,虽然他们与笔者互不相识,但找人心切,笔者告辞时仍托笔者帮他们寻找,笔者一口答应,在返回县城途中,我打开前辈道友让我寻人的竹绵纸,纸上却有一副八卦图,上面东南巽方有应日期而动的标记,笔者恍然大悟,这老牛鼻子,原来早知道此人走失,差我帮他寻人哩,呵呵……,于是我便弃车步行,一日一夜后便在邓州市厚坡乡一个村庄叉道上看到一个摇摇晃晃醉汉似的身影,他衣衫不整,面目青紫,整个一副挨打后的狼狈相。
  一“问”之下正是张四目,原来他前一日流浪要饭到厚坡乡一户农家讨吃的,好心肠的女主人看他可怜,留他在家吃了几顿饱饭,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没想到男主人回来后醋意大发,一顿饱打,给扔出了门外,可怜张四目,顿时又变成了一个流浪的乌眼鸡,真是英雄末路,苍天无语。
  笔者于是把他引到路边歇息,从随身携带的行囊里取出一些吃的,一边看着他大嚼大咽的狼狈相,我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提问而他也用泥块在地上展开了一番奇特的对话。
  常言道:酒逢知已千杯少。而我与张四目只有这匆匆一面之缘,更谈不上交杯论盏了,而当我把那片绵纸摊在他面前时,他忽然象被什么东西击了一下似的,本来有些肿胀的眼里忽然流出了眼泪,当话题由远而近,谈到他浑身是谜的身世时,他突然用一首打油诗回答我:
  使君侠胆问宿因
  苍茫大地起风云
  中华不死归寒梦
  百年一叹罪孙文
  ……
  “阁下前世莫非是逸先君吗?”虽然先前我受道人指点但亦有疑惑,还是想证实一下!
  “是的,往事已成泉下走,徒留寂名畏世人!”
  “你为中华民族奔呼一声,天地可鉴,怎么现在落到这步田地?”我看到他一身残疾,实在有些为他鸣不平。
  “天理昭昭,都循前因,四目此生遭此大罪,都是前世的因果促成!”
  .......
  那日我们谈了许多话题,后来我因有事在身,于是把他托嘱给当地一位热心农民,往他家中捎信,便与他道别继续自己的行程了!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也许是顾忌不希望给家中找麻烦的缘故吧,也许是自已身残意冷不想再惹世人注意吧,总之临别时张四目不希望自已活着时笔者写出他的身世及谈话内容,几年前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张四目已静静地去了,由于诸事繁杂笔者一拖再拖,今日才免强写出此奇人一生中的一斑一点,以飨读者!
  雌雄大侠波伏娃与萨特
  更新时间2012-3-30 13:30:51 字数:5701
  一切要从很久以前的那堂《政治学原理》说起。
  那时,我还上大一。《政治学原理》课前有presentation,会加分。赤裸裸的诱惑下,我有天就大步流星走上讲台字正腔圆如ccav新闻联播主持人般,做了一场题为《我不是女权主义者》的关于波伏娃《第二性》的读书报告。报告结束我颠颠儿走下讲台心里还直乐呵:效果不错,效果不错!后来,具可靠消息来源,我班对我心怀叵测蠢蠢欲动本欲下手的几位gg,从此后一个个噤若寒蝉悬崖勒马猛踩刹车。他们私下里评价:这妹纸外表清新森林系,内心金刚又暴力。血淋淋的事实使我不得不承认:我!悲!剧!了!
  各位以后当了爹妈,女儿青春期建议教材:《还珠格格》《一起去看流星雨》。吐血强推!
  波伏娃和萨特这对雌雄大侠,我先认识的萨特。和认识大神斯宾诺莎一样,我看了《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文集里收录了萨特的《墙》和另外一位存在主义大师加缪的《局外人》。1964年,瑞典学院决议颁发萨特诺贝尔文学奖,可大侠萨特大手硬邦邦一挥:“我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拒了世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其实,做人如萨特般精明,当然知道拒绝领奖当然比领取此奖更能惹起世人的关注,更有轰动效应。不过,萨特视一大笔诺贝尔奖金为粪土的精神还是值得大家学习滴。
  萨特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他很小时爹爹就去世了。在哲学家文学家圈子里有一个经大量统计学数据证明的伪真理:想当大师,你爹是不是李刚不重要,但你爹必须挂得早。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父权的管制,不会形成“父亲——上帝”的观念,思想会享受更高的自由空间。比如咱们的卢梭同学、大仲马同学、尼采同学等都经历过幼年失怙。
  人不猥琐枉少年,萨特少年时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猥琐锉男:个子很矮不说,还是个斜眼儿。他锉就锉,还挺色,从小就喜欢追逐姑娘,可惜自身条件太差,姑娘们都懒得搭理他。追不到妹纸的萨特内流满面,仰天长啸:“哥以后要成为司汤达和斯宾诺莎!”。多少年后,他果真做到了一半文学家一半哲学家:他左手蘸文学之饱墨,右手提哲学之妙笔,由锉男萨特成功转型为战后“存在主义”江湖里义薄云天的大侠萨特,成为大侠的萨特虽然还是矮个子斜眼但却再也不用发愁妹纸,只见他: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1929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习时,萨特认识了小自己2岁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与世间所有正当龄的小情侣一样,他二位也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山盟海誓私定终身;可与世间所有正当龄的小情侣又不一样,他俩的山盟海誓惊世骇俗:“我们之间永不说谎永远挚爱对方,但我们永不结婚永不干涉对方同其他人的其它爱情!”从此后,没领证的萨特和波伏娃开始了非法同居,他俩非法同居了50年,契约爱情了一辈子。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到底是个啥,还要从18世纪的哲学讲起,那时候哲学为了和神学作斗争,为了否定神性承认人性,所有的理念都强调“本质先于存在”,人的本质先于人的存在。这种“本质”在柏拉图那里叫“理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叫“理性”;在托马斯?阿奎那那里叫“上帝知识”,在笛卡尔那里叫“观念”;在黑格尔那里叫“绝对精神”。到了萨特这里,他开始和传统的哲学决裂:他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在萨特看来,客体世界荒谬荒诞,人生由此痛苦孤独。但是作为主体的人却应追求自由,不断选择,我们在自由选择时又应该承当责任,自由和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萨特将“存在”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在的存在”,就是“物”的存在,它无意识无目的无理由,它就是它,它孤立而偶然,因此萨特讲:现象即本质。另一类是“自为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有意识的存在,是人的存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