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天生帝王> 第四十二章 典军校尉曹操

第四十二章 典军校尉曹操

  “一言难尽!”
  右校尉淳于琼也跟着叹了口气。
  本来还以为袁绍接替蹇硕,能带已陷入尴尬境地的西园军走出困境。
  不料一场政乱后,连袁本初自己都搭了进去!
  助军右校尉冯芳则一言不发。
  他在仔细琢磨,如果陛下真要发难,手头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起来,以求小皇帝能网开一面。
  比如,自己那个国色天香的宝贝女儿?
  比起忐忑不安的三位校尉,最后一人则安然自若,仿佛事不关己。
  此人胡子甚密,身材短小。
  虽然形象不佳,但其气质却与众不同。
  赵融看向胡子男,不禁疑惑道:“孟德为何一言不发?难道就不担心自己的前程么?”
  对于这位典军校尉,他的态度是很矛盾的。
  说实话和袁绍相比,曹孟德无论是智谋还是魄力,都要远胜一筹。
  如果不是家世和容貌不及前者,西园军的第二任统领,很有可能就是这人。
  不过,曹操平日的态度实在太嚣张了,给人一种“就老子很牛逼”的狂妄感,许多人都对此表示看不惯。
  “呵呵。”
  曹操干巴巴地笑了两声,却什么话都没说。
  赵融显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皱眉道:“曹孟德这是何意,若有脱身良策,何不速与我等分享?”
  “故作高深耳,他其实也慌得很。”
  淳于琼冷笑挖苦道。
  冯芳则依然没加入讨论,而是继续低头琢磨。
  在他的脑洞中,随着宝贝女儿进入皇宫并受到皇帝的恩宠,自己不光化险为夷,还从此成为了皇亲国戚。
  这时,只听一名小黄门宦官走了过来,“诸位大人,陛下召见。”
  四人顿时纷纷严肃起来,就连曹操都收起了漫不经心的目光。
  穿过长长的走廊,并接受了层层护卫的检查后,校尉们终于来到了一处宫殿。
  在这里,他们终于见到了当今的帝国至尊。
  “臣,拜见陛下!”
  四人按照严格的宫廷礼仪,恭敬地跪下行礼。
  “平身。”
  耳边传来一道话语。
  青涩的嗓音,显示出声音的主人还只是一名半大少年。
  但可能是因为对方的皇帝身份,众人都感到,这道声音中,还透着一丝凛然不可冒犯的威严。
  “谢陛下。”
  四人又齐齐起身,这才头一次近距离地看清了对方的面容。
  先帝血脉!
  这是众人脑袋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印象。
  少年和先帝长得十分相似,乍一看,还以为是少年版的灵帝。
  四周,侍从和宫女们并未和盖勋几人来时一样,将地席送上。
  只有足够分量的大臣才有能“席地而论”,若陛下没有刻意关照,这帮校尉无权享受和五老同等的待遇。
  行完礼后,一时就没有了下文。
  空气沉静到有些可怕,气氛变得越发紧张起来。
  赵融的后背渐渐冒出冷汗。
  他的余光还注意到,身旁那个向来沉稳自若的曹孟德,身体似乎也有些紧绷。
  这小皇帝,比预想中的还要厉害些!
  现在看来,先帝说的“轻佻无威仪”,以及流言中的“胆怯懦弱”,并非真实之言。
  足足过了半刻后,正当赵融感觉憋得快要心塞时。
  陛下终于开口了:“四位卿入宫前,想必心里都已有一番准备了。”
  赵融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心里就顿时一沉。
  皇帝不会真的要办了我们吧!
  毕竟在当今陛下的眼中,连续两任西园军首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己虽然没参与政变,但多半也要受到牵连。
  这时只听少年接着道:“朕现在想问问四位,这西园军,到底该不该解散?”
  什么?
  西人下沉的目光顿时纷纷抬起,显然都是愣住了。
  赵融反复咀嚼了一番陛下的问题,更加一头雾水?
  解散不解散,不都是陛下您说了算?
  如今却把这个问题反过来抛给我们,到底是何用意?
  难道是想让我们表明政治立场?
  正当他沉思之际,耳边响起了少年的声音:“赵卿有何见解。”
  赵融一惊,随即忙道:“这,臣,微臣……”
  他努力搜肠刮肚,想赶紧说出一些东西,可越是着急,嘴巴就越是不听话,到最后竟连最基本的一个句子都无法组织起来。
  少年微微摇头,把目光转向另一人:“曹卿以为如何?”
  哎哟!完蛋!
  赵融只想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刮子。
  凭借方才糟糕至极的表现,自己在陛下眼中的形象绝对已经臭到不行!
  不过赵融现在没工夫懊恼了。
  因为接下来,他就听曹孟德道:“回陛下,臣以为,应当保留西园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