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句句是诗

  );
  《千百度》这首歌的歌词,与《青花瓷》歌词一起被编入了大学语文教材。
  流行歌词二首!
  就是这么牌面。
  它的词采用古词常用的长短句法,节奏感、韵味感十足。
  由于效仿古法写就。
  所以要理解歌词,就好像在理解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一样。
  稍有难度。
  而且最关键的是,《千百度》的歌词很多引用典故的地方,信手拈来,借古喻今。
  还真得有一点语文功底才读得懂。
  “语文课代表,快快给翻译一下。”
  “这词绝了!虽然不能完全懂,但我能领略到歌词的那种美……”
  “必须要全文背诵的歌词。”
  “已经在背了。”
  苏晨不知道别人什么样,但他清晰记得,当初读书那会儿,写作文儿还引用过《千百度》的歌词。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他这么中二。
  李宗胜、黄文上等人听了直摇头。
  “这是我写不来的词。”黄文山道。
  “我也很难写成这样。”李宗胜道。
  “和《青花瓷》的歌词有得一比。”黄占点评。
  “各有千秋吧。”罗群这位诗人罗老怪细细品味。
  自从苏晨身份被曝光后,都没人叫他诗人罗老怪了……这让罗群大为恼火。
  称号都被剥夺了啊。
  不过被苏晨压一头,他心服口服。
  好吧……不服不行。
  又干不过人家。
  石让、松本青冈、喜知郎听着《千百度》眉头直皱。
  “我汉语是不是白学了?”喜知郎道。
  “我也怀疑我白学了……字都认识,但歌词理解不了。”松本青冈也大为恼火。
  现在听歌都这么高门槛的吗?
  看来得好好突击一下汉语啊。
  只是满足日常交流还不行。
  石让在汉语上的造诣要比松本青冈二人高一些,但也听得似懂非懂,他道:“这应该是华夏的诗词的写法……他在用古法写歌词。”
  “回应你的《十二月诗》?”松本青冈道。
  “看样子是的。”石让点头,“这小子还真是‘有仇必报’啊”
  “那和你的十二月诗比,这首歌歌词怎样?”喜知郎问道。
  他鉴赏不来。
  但他知道华夏的古诗词很牛逼。
  “我也不知道……”石让摇了摇头,“从逼格上看,他似乎更胜一筹。”
  毕竟!
  华夏的古诗词是全世界所有诗中,语言最精炼,最优美,最富有意境的文字。
  其他语言很难办到。
  粉丝们也猜到了《千百度》是苏晨对《十二月诗》的回应。
  谁也没想到苏晨的回应会这么硬核。
  硬核到听歌都像在听“语文课”!
  弹幕里还当真出现了不少“古诗文鉴赏家”,把歌词逐字逐句翻译成大白话,解释其中的意思。
  热闹极了。
  “我寻你千百度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荣枯
  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
  副歌部分的歌词似乎要更容易理解了。
  听到这里粉丝们也大概了解了这首歌所要表达的东西。
  即寻找!
  寻找爱情和爱人!
  千百度,度是量词,千百是虚数词。
  所以千百度就是寻找爱人千百次的意思。
  第一段结束后,歌曲进入间奏,间奏之后便是重复第一段。
  歌曲的结构是非常简单的abab型。
  这没什么好说的。
  在弹幕里有很多粉丝没听懂。
  他们也习惯在听苏晨作品的时候,请白白胖胖鉴赏一下这首歌。
  “@白白胖胖,音乐课代表,讲课啦!”
  “呜呜呜,看弹幕里都说这首歌牛,白白胖胖大美女,能不能帮我们鉴赏一下啊,提升一下我们的审美。”
  “呼叫白白胖胖。”
  白白胖胖义不容辞。
  她说道:“其实这首歌要从整体去解读……嗯,歌词一直都在呼应曲子和编曲营造的氛围。”
  “怎么说?”粉丝们看到白白胖胖说话,顿时都来了兴趣。
  白白胖胖很快就说起来:“你们注意到了前奏中运用的马头琴、羌笛和大雁或者鹧鸪的叫声了吗?”
  之后白白胖胖侃侃而谈。
  专业且独到。
  这首《千百度》的前奏不是随便编写的。
  在前奏中,也是对应了很多华夏古诗的意境。
  诸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诸如此类诗句,如果与前奏放在一起吟咏对比,你会发现,前奏营造的意境,竟然与这些诗句的意境,不谋而合。
  所以这首歌的前奏是有诗意的。
  是有华夏文化底蕴的。
  而歌词则更绝。
  “关外夜店烟火绝客怎眠”,写出一种孤独。
  白白胖胖特意强调了一下“孤独”二字。
  因为在此之前石让写了三首歌,其中有一首就叫《孤独》!
  所以白白胖胖,嗯……硬是通过她的理解和解读,将之与《孤独》扯上了关系。
  如果白白胖胖是地球的穿越者。
  她一定会引经据典去鉴赏这句歌词。
  “野店几杯空酒,醉里两眉长皱,已自不成眠。”
  这便是野店二字的由来。
  像这样的词句,《千百度》里面还有很多,对于典故、古诗意象的化用随处可见。
  当然白白胖胖虽然功底深厚,但也不至于用到这样的“古诗词句”去讲述每一句歌词的来历。
  但对于间奏、尾奏的独特,白白胖胖却讲得十分清晰。
  间奏中使用的琵琶,已经编入其中的风沙声,都十分具有画面感和意象性。
  苏晨每次听到间奏,也会想起如下诗句: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恶风卷地吹黄沙,上有胡姬抱琵琶……
  苍凉、孤独、且具有异域风情。
  而在尾奏之中,扬琴声由重到轻,直至湮灭,也意味着这首歌走向了结束。
  层次感非常强。
  全歌都是思念,但却没有一个思念这样的字眼。
  当真是: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苏晨整首歌演唱完毕。
  直播间粉丝听了白白胖胖的分析,一时间都震撼到说不出话来。
  细节二字深深萦绕在他们心间。
  没错!
  就是细节!
  从作曲、编曲、歌词,处处都将细节做到了极致。
  “曲子、编曲、歌词,似乎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太牛了!”
  “苏爹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超级好听!”
  “单纯从歌词来看,我感觉比《十二月诗》的十二段诗牛逼多了。”
  “《千百度》从歌词层面回应《十二月诗》。从描写孤独层面,却比《孤独》更高级!一首歌,回击了石让的两首歌!一箭双雕,一石二鸟!也是没谁了。”
  “没想到这首歌里面竟然有这么多门道。佩服苏爹。”
  李宗胜等人听完《千百度》也是赞叹不已。
  作为专业且头部的词曲人,他们自然能听出《千百度》所呈现出的完美质感。
  “温婉内敛、兼容并蓄!我知道他在写思念,但却是故人式的写法,委婉的,含蓄的。而非现代人的直白!这种委婉含蓄,恰好是东方诗意!”诗人罗老怪说道。
  “对!就是东方诗意!”黄占兴奋道,“就是这种感觉!!浓郁的华夏国风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青花瓷》之后,已经好久没听到这样的作品了。”
  一群词曲人对其高度认可和称赞。
  石让、松本青冈、喜知郎听完后谁也没有说话。
  因为《千百度》的质量已经说明了一切。
  并且一首歌直指《十二月诗》和《孤独》两首作品……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苏晨这是低调pk呢。
  这样的人,真的很恐怖。
  音乐湮灭在演播厅里。
  约莫过了一分钟,现场的粉丝和歌手们才惊呼尖叫起来。
  主持人拿着平板再次登台。
  平板里有直播间观众的高赞弹幕。
  主持人道:“听您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一时间分不清您是歌手还是诗人。”
  “《千百度》,一首如诗的歌曲!”
  绝非主持人恭维苏晨。
  而是她发自内心觉得这首歌好。
  主持人多多少少都是有文化功底的,能听出好赖,并可以进行鉴赏。
  “歌词句句如词,字字如诗。”主持人道,“请问苏晨老师,创作这首歌的灵感是来自哪里?”
  “灵感都源于生活嘛。”苏晨回答得很敷衍。
  这个问题应该问许嵩。
  “比如呢?”
  “比如爱情。”苏晨的回答也是模糊的。
  “我看直播间弹幕里,乐评人白白胖胖说您的歌词句句都化用了古诗词的意象或者典故,可以展开说说吗?”主持人问出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虽然白白胖胖点出了歌词中的典故、意象。
  但粉丝们更愿意听到苏晨自己承认。
  苏晨没料到主持人会这么问。
  但这个问题苏晨还真知道。他想,这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美好的事物和文化就要分享。
  于是开始结束起《千百度》的歌词来。
  不过苏晨引用的却是地球的诗句……
  关外野店烟火角客怎眠:天寒野店断人行,晚系孤舟浪未平。半夜西风惊客梦,卧听寒雨到天明。
  寒来袖间谁为我添两件:又见到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
  三四更雪风不减吹袭一夜:朔风吹散三更雪,俏魂犹恋桃花月。
  只是可怜瘦马未得好歇: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或者:东郊瘦马使我伤,见人惨澹若哀诉。
  怅然入梦梦几月醒几年:怅然梦里去,莽莽云雨侧。
  往事凄艳用情浅两手缘: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
  鹧鸪清怨听得见飞不会堂前:南国多情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或者:何人吹向内门前,一片鹧鸪清怨。
  旧楹联红褪墨残谁来揭: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苏晨逐句解释歌词。
  每一句歌词,都对应着一句或多句诗词。
  其实连苏晨都不得不佩服,
  竟然真的有人能把歌写到这种地步。
  难怪会被收入大学语文教材!
  一个字:牛!
  两个字:牛逼!
  苏晨尚且如此,现场和直播间的观众、粉丝还不听得一愣一愣的。
  彻底炸了!
  沸腾了!
  疯狂了!!
  “卧槽!!这歌词里还藏诗的?”
  “每一句都是一首诗!!!已经给苏爹跪下了啊。”
  “就问还有谁。”
  “语文课代表!笔记借我抄一下啊,我根本记不过来。”
  “苏爹这逼!装得硬核啊。”
  “《十二月诗》?你十二段诗!好!那我就句句诗!而且句句里面还藏着一首诗~看谁厉害!”
  “十二月诗:求求你别说了!我输了还不行吗?输得心服口服。”
  李宗胜、黄文山等人听到苏晨的解释,连连咽口水。
  这还是现代人吗?
  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范畴了啊。
  太强了。
  强到令人发指!
  这音乐诗人!
  实至名归!
  听完《千百度》每个人都知道这首歌和能打。
  但没想到是核能级别啊。
  石让几人也听懵了。
  苏晨这反击来得太猛!
  之前苏晨不是有一首歌叫《处处吻》吗?石让认为:“这首《千百度》《句句狠》啊!”
  “他很狂……但我们拿他没办法。”松本青冈道,“我觉得他已经不是回应了。分明就是疯狂挑衅。”
  “挑衅就挑衅吧。有什么办法?”石让道,“要说挑衅,也是我挑衅在先……现在只能和这位对手好好玩玩了。”
  石让心头的火焰忽然间燃起来了。
  苏晨很强!!
  但苏晨越强石让越想与之斗一斗。
  分个高低。
  现在已经不是争什么亚洲第一词曲人的问题了,而是单纯的战斗欲被激发了出来。
  想要和苏晨较量打擂台。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人斗其乐无穷!
  石让追求的就是这种顶峰相见、狭路相逢的感觉!
  然而苏晨刚才只解释了歌词的“上阙”呢。
  “下片”才是整首歌的精髓!
  也是最经典、最让人喜欢的典故诗句化用!
  “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
  这里来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晨将这首《青玉案.元夕》吟咏而出。
  忽然全场观众都陷入了寂静!
  也不知过了多久!
  又忽然炸开!
  沸腾惊呼不止!
  “卧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千古佳句吧?”
  “瞬间升华!”
  “这哪是歌?分明就是一首接一首的诗!”
  “我怀疑我在上语文课。”
  “我也是!而且是诗歌鉴赏课!”
  “音乐课、诗歌鉴赏课、国学课……”
  “我以为周六晚上不用学习的!呜呜呜!我错了。”
  “语文老师:没想到吧?”
  “句句是诗!”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