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非我国人

  他们要是有办法。
  我还用你?!
  荣留王铁肺都快气炸了,坐地起价,够狠的啊!
  要不换一套?
  荣留王思绪如飞。
  但很快,这个念头便抛却脑后。
  眼前这位主儿提供的供暖设备,荣留王相信,整个天下除了大唐,除了眼前这位小皇帝以外。
  根本再找不出第二个人。
  能维修这些设备!
  可是一想到价格,荣留王就一阵牙疼。
  五十万贯不是一个小数目,高句丽疆土没有大唐广阔,人口还不足大唐的二十分之一,一年到头税赋才多少?
  六十万贯,买下大唐的一套供暖设备,荣留王都感觉高句丽有些吃不消了,但换来的民心是值得的。
  但哪想到刚开始用就出了问题。
  现在再花费五十万贯来维修,他答应,财政也不同意啊。
  荣留王深思熟虑了良久,抬头看着眼前的大唐小皇帝,小心翼翼道:“陛下,要不你给小王换一套新的吧?”
  “选择权在你。
  李泰露出一口的白牙,小脸上写满天真的笑容,“如果换新的话,价格在三百万贯左右。”
  荣留王神色一怔,难以置信道:“不是六十万贯吗?”
  李泰翻了翻白眼,“那是之前的价,第一次你买,我给你打折,但第二次买的话,价格就得翻一番。
  这也不是只翻一番了啊!
  荣留王脸都绿了,六十万贯翻一番,那才一百二十万贯,现在就变成三百万贯?
  这是翻一番?
  你从哪开始翻的?!
  李泰神色一肃,稚嫩的嗓音继续说道:“你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要从我大
  唐长安城运过来。”
  “如果是走牛车、马车过来拉运,你可想过需要多久?快则一月,慢则两三个月,整个冬天都过去了,你还要这些有什么用?给来年准备吗?”
  “所以只能用我大唐热气球。”
  “最多两天,就能从大唐飞到你高句丽。”
  李泰一言一语字字真切道:“但是你也知晓,这些东西,运起来不容易,你不给-些运费?”
  “那之前为什么便宜?”
  荣留王发现盲点,追问道:“难道陛下你赔本赚吆喝?”
  李泰小手一摊:“那自然是我打从一开始,就已经用牛车、马车运过来了啊。”
  荣留王皱眉道:“为何一路上,我高句丽的人没看到?”
  李泰沉吟两秒:“因为,走的路不一样。”
  荣留王错愕道:“之前走的什么路?”李泰想了想,“黄泉路。”
  .....
  你借阴兵运东西呐?!
  荣留王眼角直跳。
  忽然发现,跟这个小皇帝压根聊不到一块去。
  这丫气人能耐简直点满了。
  跟他继续说下去,自己不被气死,也得气出病!
  李泰瞅着他,语气幽幽道:“你到底修不修?给个准话,不修的话,我赶明儿个就回长安了,到时候你要在想修,价格可就不是六十万贯能打发了,到时候翻一番,那可是你自己找的。
  .....
  你还翻一番?
  你丫又想从哪开始翻?
  荣留王眼角直跳,最终深吸了一口气,咬了咬牙道:“修!”
  “痛快!”
  李泰扬起小手,冲着他竖起一根大拇指,赞赏道:“我就喜欢你这种爽快的性子。”
  本王一点都不喜欢!
  荣留王脸庞都快抽到抽筋了。
  李泰挥了挥小手,“你可以退下去准备钱了,什么时候准备好,咱们就什么时候开始动工。”
  这是本王的宫邸。
  你还真当是你家了啊!
  荣留王听的心里一阵泛酸,但还是点了点头,离开了宫殿。
  站在宫殿外,荣留王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眼泪不争气的从眼角流了出来。
  造孽啊!
  自己怎么就上了他的大当!
  怎么作死的,就要跟他扯到一块去!好好的一个两国互市。
  自己按部就班,高句丽还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偏偏好死不死的,听了他的建议,在这寒冷的大冬天,学长安城弄什么集体供暖.
  非我国人,其心必异。
  荣留王痛心疾首,大唐的那句话,自己没少读,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犯了糊涂!
  大唐小皇帝,是真心来帮高句丽的吗?
  怎么可能!
  按照以前的历史,高句丽可是没少给大唐添堵,身为大唐的皇帝,李泰虽然年轻,但脑瓜子灵的厉害。
  他怎么可能会给高句丽好处!
  哪怕是给了。
  那绝对索取的更多啊!
  “骑虎难下啊。”
  荣留王找到自己的三个心腹,一脸悲痛的冲着他们说道:“你们都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三个心腹老臣,此时一个比一个脸色难看。
  他们也听出来不对劲。
  更察觉出这件事,大唐小皇帝究竟安的是什么心。
  那个孩童。
  根本就是把高句丽当羊了。
  使劲的薅羊毛!
  “正如大王所言,现在我高句丽面临之情况,乃是骑虎难下!”
  其中一个白发老臣,咬着牙道:“现在集体供暖已经惠及我高句丽京师之地,百姓们欢呼雀跃,无一不念我王庭之心,不说大王之好。”
  “民心所向,正是此时啊!”
  “现在一旦告诉百姓,供暖之事,出现了问题。”
  “这些天收来的民心恐怕都要变成民怨。”
  白发老臣脸色阴沉,“虽然是大唐那个小皇帝给咱们高句丽挖的坑,这个坑,此时却不得不跳了。”
  “大王,为今之计,只有花钱免灾!”说完,他懊悔的冲荣留王作揖。
  其他两个老臣,此时也是一脸内疚没有发现问题的模样,冲着荣留王作揖到底,“陛下,出钱修吧。”
  听到这话,荣留王更悲痛了。
  但他心里也明白,如今之计,只有修一条路。
  如果不修,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将付之东流,招揽到的那些民望,必然会化作民怨。
  “好。”
  良久,荣留王咬牙切齿道:“咱们修!如果再出问题,本王绝不放过他!
  三个心腹老臣作揖道:“大王英明!”很快,装满钱帑的一个个木箱,被运送到了大殿之中。
  望着足足有五十万贯的木箱,李泰啧啧了两声,这个荣留王倒是很识趣嘛,知道该怎么及时止损。
  而此时,一旁的李元吉一阵咂舌,“那荣留王,还真出钱啊。”
  李建成、李世民同样一副吃惊之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