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唐今日头条

  唐人都是骄傲的。
  初唐的朝堂固然腐败,却没有人愿意低头。
  李世民更加清楚。
  这次突厥入侵,固然很危险,却也是机遇。
  只要能将影响降到最小,他的皇位将无比稳固。
  “通商之策虽好,但终究还是要打疼了突厥,他们才肯结下盟约。”
  对此,他相当自信。
  初唐固然贫困,但血性尚在,从不惧怕战争。
  只是碍于府兵制度,难以快速集结大军。
  否则突厥人算个吊!
  “倒是林南这个少年郎,给朕带来的惊喜,当真越来越多!”
  “朕觉得,他会给大唐带来崭新的改变。”
  “让所有人,都如同他那庄园般富裕。”
  李世民不想摸着石头过河,很想参考林南的庄园,以此来建设大唐。
  真若庄园那样,大唐将成为人间天堂。
  他稳坐皇宫,思考很多。
  无数臣子在奔波,有使者前往突厥大营,言说通商盟约,力求将这场本该遭受奇耻大辱的战争,最大程度减小伤害。
  当然,李世民也听了林一南的话,将大部分兵权,都交给了李靖,想要其在和谈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此时的大唐,早已万民一心,共赴国难。
  倒是骊山的庄园,虽距长安不远,但依旧如往昔般安宁,祥和无比。
  林南靠着栏杆、捧着热茶、衣衫松散随风飘荡,仿若谪仙降临人间。
  即便十里外的渭水北岸已经出现突厥骑兵的身影,他依旧不慌不忙。
  “渭水广阔,突厥骑兵想渡水作战,过于艰难。”
  “注定打不进来。”
  他收回目光,懒散着坐在榻上,听着仆人从外面打探回来的消息。
  “吴国公尉迟敬德,在泾阳大捷,斩杀千余,生擒敌方俟斤。(突厥音译,部落首领)”
  “详细些。”
  林南有种后世听新闻的感觉,在这场战争中,找到为数不多的参与感。
  他清楚这场战争的结果,可其中的细节,这么听着还是挺有意思的。
  “据说吴国公亲帅府兵,深夜突袭敌方营地,致使混乱,最终生擒敌方统帅。”
  林南微微点头,猜测许多。
  “胡人入侵中原,府兵皆缩在坞堡内不出,不免大意,结果被尉迟恭给偷了后方。”
  “倒是这尉迟恭可是大将军,按理说应坐镇后方调动大军,可竟带头冲锋,也是奇了。”
  林南觉得唐人作战方式,当真蛮横,将军带头,上来就干,不讲武德。
  甚至连简单的计谋,都不曾出现,直接干脆,相当有效。
  “唐人勇武,更甚胡人。”
  他彻底感受到了唐人战力,心神澎湃,相当提气。
  “听说尉迟恭长的很黑,神色凶恶,鬼见了都怕,不知真假。”
  他脑补出了门神画像,身穿明光铠,相当威猛。
  只是大唐的门神,尚且是神荼郁垒,而非秦琼尉迟恭。
  “长安已经征集民夫防卫渭水,可惜长安人少,组织不起来。”
  西都长安,东都洛阳。
  初唐的长安,虽是都城,但尚且不及天下之中的洛阳繁荣。
  论经济繁荣,人口众多,还得是洛阳。
  而长安,军事色彩更浓郁些。
  关中人自秦代开始,就超级能打!
  况且李唐的根基,也在这。
  “这说是大捷,却是小胜,不足扭转局面。”
  接下来几天,关于战争的消息,也不断传来。
  “李靖率领大军绕后,竟然断了胡人后路?”
  林南望着地形图,彻底服了。
  “李靖这动向,摆明了想偷家啊!”
  他有点憋住笑。
  向来都是胡人掠夺中原。
  这波反向操作,逼得突厥人不得不回防。
  要是被换家,吃亏的注定是突厥人。
  大唐丢了长安,还有富庶的洛阳,要是突厥人牛羊损失多了,冬天就难过了!
  况且……
  长安贼难打,牛羊却好找!
  “这波操作稳了。”
  事情也不出林南所料。
  突厥人果然害怕了,派遣亲信执失部首领到长安探查消息,却被李世民给直接扣押。
  “李二果然够强硬,是条汉子,我很欣赏。”
  “这回就算颉利可汗想打,他部下的大小首领,也害怕畏惧,甚至惦记自己家里不要被偷了。”
  “这波操作,真的神了。”
  林南感觉受益颇多。
  接下来几天的消息,更令他大为赞叹。
  “李二当真聪明,竟然用通商的盟约来跟突厥恢复友邦关系!”
  “用丝绸等财货当做定金,购买突厥的羊跟马。”
  “并且让颉利可汗归还掠夺的中原人口。”
  “啧啧,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段真的是高。”
  “要不是早就知道过两年大唐就会给突厥灭了,还真会以为从今往后会跟胡人进行友好的商贸往来。”
  林南感慨唐人的智慧,短短几天时间,软的硬的齐下手,逼的突厥人不得不退。
  就是……
  “怎么感觉这退敌方式,有点熟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