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0
r 10:40
“给,一人一本。”是《三字经》,黑线!怎么还真有人教这个的么?你不是来教我们一点强身健体的保养法的么?!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呀?!
嗯!是柳体楷书的手抄本,好漂亮的字--瘦硬匀衡,斩钉截铁,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真是少有的珍本,不过看起来很新不像是古董?
真是让人爱不释手,一会儿一定要好好拿它做书贴练练。
11:10
讲了一段后“好了,去自己玩会儿吧!妹妹,你把大字停了,你现在太小又是女孩子,开蒙的太早,你就算不骨折,将来多半会流于阴柔,少了骨力劲风的字,再整齐只怕也难算是上品了。!方专,最好也停了,都放在心里先琢磨着吧,可以做到么?”一直微笑的张德润不笑了,瞅着水湄和方专要他们做保证。
“、、、我知道了,做得到。”水湄想起以前也见过说小孩儿练毛笔字把手给练骨折了的,怎么就给忘了呢?!一身的冷汗呀!
“做得到,老师,那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写呢?”方专不知道水湄怕的什么,答应了是答应了,可更关心什么时候才能再开始练字,不练怎么能比别人写的好,好强呀!
“等我说可以的时候再写吧。”张德润虽恢复了笑脸,嘴下却是半点口都没松。示意俩小可以去自由活动了,他又拿出来一本书自己看去了。
水湄早就把那些少儿读物看腻了,又不敢自己明目张胆的看超出年龄范围太多的书,这会儿一看张德润手里拿了本不知是什么内容的书,就有点想借机表示一下自己也有兴趣,试试看能不能不惹人怀疑的慢慢把妈妈书架上的书也拿来看。
水湄蹭到张德润身边,还没等她站定,张德润就笑着侧睨了她一眼,等了十秒钟方专就也蹭过来了,和水湄一边一个挨到张德润的肩膀上直瞅着他看,张德润也干脆,翻回到第一页《本草纲目》原序看起,水湄在重生前因着那时妈妈的病没少翻过中西医学资料,这《本草纲目》也是看过的,只是经济拮据空闲时间太少,医学也实在不是看一两本书就能通透的,这会见有了名师在侧,心想可是绝不能放过的,谁知道老天什么时候又抽了,或者又会发生什么事,能自己学到些医理傍身总是好事,他刚才只说练字不能开萌的太早,现在总不能又说医书也不能太早看吧?!
水湄把椅子拉过来坐在张德润手边,就着他的手从第一行仔细认真的开始看起,方专也学着坐到了另一边。
第一卷:金色童年 午休
11:30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纪称,就是指、、、”张德润见俩小坐了半天也不走开也不吭气,只管看牢书页不放,就像刚才给俩小讲《三字经》一样还是逐字逐句的细细讲解起来。
12:10
“先到这吧,来按下眼眶这里,对,再揉下这儿、、、”张德润教俩小做了一套类似眼保健的动作后又让喝了点温水活动了一会儿。
12:30
妈妈们下班从食堂打饭回家来了,大家开饭。
水湄其实一直感觉刚才半天过的和平时大不一样,不过因为来了个‘新老师’有所改变也算是正常现象,可这会儿中午饭都吃到一半了也没见有谁开口讲话的,水湄这才反应过来改变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方专居然一个上午了都没有再对她进行任何一句‘教育称呼’的话--明言暗示全都没有。
呜呼哀哉!呃!学了一上午的文言文的后遗症,不管感谢那路神仙还是老天又抽了,总之水湄在午饭中将努力祈祷――这一现象会一直持续稳定地坚持下去。
还是不对呀!怎么俩妈妈和小姨也不和张德润讲话了,早饭时还能说是小姨一大姑娘不好意思和一个俊逸的男士多说话,嗯!张德润真的很好看的,怎么看怎么舒服,或者说小姨作为俩小的前任老师不好多管现任老师的新教学安排,所以没说什么。可是以妈妈们平日里爱操心俩小的表现来看,说什么也得问上谁两句吧!?ok!就算不好当着张德润的面问什么,那礼貌上也应该让让客人或说些麻烦你了多谢帮忙教孩子们之类的客气话吧?!昨天在钟楼饭店时可不是这样的呀?!
“妹妹,吃饭时就专心吃饭,细嚼慢咽是指嚼饭不是嚼空气。”呃!又被张德润抓包打趣了,等一下,莫非是这样--食不言寝不语!!
水湄瞅张德润,很有可能非常有可能,不过他是啥时候跟大家勾通的?自己怎么不知道?!又再一次收到张德润老师在饭桌上的关心型微笑了,先吃饭先吃饭这些问题回头再想。
13:00
张德润吃完饭了放下筷子没动,妈妈小姨居然也没动,水湄方专都是很会看大人眼色的,再加上有了早饭时的经验,自然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动。
13:05
张德润起身给妈妈们和小姨到了三杯温水“如果可以,漱个口收拾一下就去休息吧,我想再留他俩一会儿,你们看行不行?”
真是好舒服的笑容,真真正正是‘如沐春风’呀--就算现实中是夏天。在这种微笑攻势下三位女士留下俩小撤退了。
13:10
俩小漱口,站起来活动。
13:30
“老师,我能不能不睡午觉?”方专小朋友抱着一小小小点可能性发言了,水湄用今天一上午的经验总结打赌--不成功没可能。
“睡眠对小孩儿的发育成长十分重要。”看吧!水湄突然发现--自己这么喜欢张德润的原因,该不会是因为他和自己一样--虽然没过说不行(叫),但实际上一次也没答应(叫)过吧?!不会吧?!那自己笑起来是不是也应该是象他那么好看呢?!对!回头一定要对着镜子好好瞅瞅,仔细逐磨逐磨!
咦!小姨怎么不在自己床上?上幼儿园的时候水湄方专不在家吃午饭,所以俩妈妈关系虽好,但多半是在食堂里坐在一起吃完饭就分开了,晚饭因为同去接俩小一般都打回家四人在一起吃,休假时要么出去玩要么做做家务到了下午才相互串串门说说话,现阶段暑假期间,则因俩小都在水湄家里跟着小姨过,俩妈妈就把午、晚饭一起打回水湄家吃,然后就俩妈妈在妈妈房间午休,水湄方专跟小姨在水湄的房间午休,因想着到爸爸过年休探亲假回来时,小姨也会来家一起过节,到时就和水湄住一间,所以水湄房间里也是大床。
只不过方专小朋友那里肯老实睡午觉,这一放暑假大院里的小孩儿们多半都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方专也是早上九十点才起来,到了中午吃完饭也不过两三个小时,在家里又好不容易没幼儿园长和阿姨看着了,他绝对是想要和大院里的其它小孩儿‘疯’去的,于是乎在方专大声宣布自己都要五岁了(元月一号的生日)马上就该上学了,绝对不睡午觉了的坚持下,袁阿姨就随他去了,还说这样一来到了晚上方专还能早点消停,袁阿姨自己也能早点安生,好的很更轻松。
可这会儿水湄睡不着了,虽然在幼儿园里也是几个小孩儿都睡在一个房间里,但此时情境绝对跟在幼儿园时大不一样,那时可是每人一个单独的小床,那些小床一看就知道是部队给自己家属特意匝的,小床不但打磨的一点棱角都没有,且四周围着密而结实的一个个圆柱形的栅栏都跟小水湄现在齐头高,全部上的是军绿色的漆,要是小水湄刚好那天穿着件绿衣服,只怕她站在床上还真没人能发现她,园长跟阿姨虽也在一边坐着等他们睡着,可只要小朋友们不大声地说话,一般也不多管,小孩儿们过一会自然就都睡了。
对重生的水湄来说,在小朋友们这样有点响动的温馨环境里睡上一觉,实在是件安心舒适的美事,到起床的点了,就会在不急不徐的驼铃声中,被园长阿姨用柔和的轻拍叫醒,每到此该水湄都要感叹一下生活真美好。那个驼铃也是部队上找来的,说是让当上下课的铃声用,园长阿姨都敲的轻,声音好听到常让水湄还要再多发一回思古悠情之呆。
可这儿会儿的情境如下:没格没挡挨着你枕头旁并排躺着一个――不时飘你一眼,似有满肚子话要跟你讲,且不时动一下的淘气小孩儿;没遮没拦的床头还站着一位直直瞅着你笑——明显是觉得你和你旁边躺着的小孩儿都很有趣的俊逸男士;--这、这是让她睡觉么?怎么感觉别说做睡前的自然动作--‘闭’眼睛了,就是‘眨’眼睛--这个生理现象她都快不会做了。
“睡觉要闭上眼睛。”听听,张德润绝对是在拿自己跟方专当好玩的小动物似的逗乐,得了,我闭!
睡、睡不着、、、那个,对了,方专肯定是攒了满肚子的话了,都憋了一上午没能提他的那‘教育’工作了,叫你跟我打持久战,老天有眼,当然,最该感谢的还是张德润老师大人英明呀!我就不叫偏不叫,天上掉下个‘张老师’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苏白怎么都出来了、、、这下貌似更睡不着了、、、怎么办、、、呜呼哀哉、、、文言文也出来了、、、
就在水湄越想睡越睡不着的时候,张德润老师做了一件让他自己日后每每想起就懊悔不矣的大大糟糕之事。
*********我是张德润要将来后悔莫及的分割线********
张德润见床上并排躺着的俩小眼睛倒是闭上了,可躺在里面的那个眼睛不象是闭着睡觉,倒象是使了大力气把眼皮硬挤到了一块似的,弄的个小瓜子脸都跟着皱成类包子型了,还一会笑一会恼的作换脸状--水湄;躺在外面的这个他倒是不挤眼睛,就是这儿眼皮动静太大,一瞅就知道眼珠子在下面转的就没安生过,嘴巴抿的那叫一个难过呀!
你说你一小孩儿,叫你睡个午觉你那来那么多表情,这么两个小脑袋瓜子到底都在想些啥呢?这俩小孩儿真有趣太好玩了,自己跟德泽小时候、、、嗯?!不是,怎么也跟着俩小乱想给跑毛了,现在是要让这俩儿小孩儿给我睡觉!睡着!要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水湄正乱七八糟不知道要怎么睡着时,就听见张德润柔和沉静的念起了《道德经》,给人家念这个干吗?!水湄不由得睁开眼睛看过去,张德润示意没事不是在教他们什么,也不是要他们跟着记忆或理解自己现在讲的东西,只伸手轻轻的在水湄方专的眼皮上轻抚了下,让他们闭眼继续睡。
原来是张德润式催眠曲么?水湄在心里跟着默念“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是念着念着就睡着了现在又醒来了的分割线********
小姨在下午三点钟叫俩小起床后,就没有再教任何新的功课了,这让水湄有点疑惑,要知道袁阿姨在听小姨说了方专智商高多半是个天才后,就有了想让方专提前上学的意思。其实袁阿姨是想过要调到方伯伯部队去的,只因以前老人(方爷爷)在这里,家里总得留一个,所以袁阿姨就没跟着方伯伯一起去新疆,今年,老人家去了,袁阿姨本有调动的意思,可是又考虑到方专马上快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明年)了,跟方伯伯商量后,因那里的师资条件及学习环境确实不能和这儿有着十六朝古都文化积淀的城市相比,就决定还是以孩子的教育为重,至少先在这儿让方专念完小学。当然袁阿姨也跟方伯伯商量过,看他过几年有没有能调回来机会了,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大家也都知道难!
所以在袁阿姨的嘱托下,小姨带着俩小玩归玩,可学习也从来没有间断过,一天也没有--就算仗着俩小再聪明学的时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