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轻小说の>大秦之公子扶苏> 163 试探昌平君

163 试探昌平君

  “父王,张家死不足惜,不过张家的张良曾为儿臣的送亲使,他去游学之时曾托我代为照看张家,儿臣不好食言而肥。”扶苏坦然道。
  他觉得,反正张良在这个时候名不见经传,没必要隐瞒,说实话反而更好。
  “若是寡人坚决要杀张家,你又如何不食言而肥?”嬴政冷笑道。
  “父王若是定要杀张家,则张家必有取死之道,儿臣也只能舍小义而取大义。”扶苏毫不犹豫地说道。
  “舍小义而取大义,你倒是能说会道。罢了,这次看你的面上,就放过张家了。你去和他们说,若有下次,谁来求情都没用。”
  “多谢父王,儿臣定会和他们说清楚。若有下次,儿臣也绝不会为他们开口。”
  “对了,你这次献的东西,似乎颇有大用,寡人该如何赏你啊?”嬴政漫不经心地问道。
  “这是儿臣对我大秦的一片拳拳之心,怎敢邀赏?”扶苏义正辞严地说道。
  他心里却在暗暗鄙视,你个老狐狸,这时候问我怎么赏,早干嘛去了?
  “你每次献宝,必有所求,当寡人不知么?你与寡人父子之间,莫要搞得如此功利。”嬴政教训道。
  “父王,儿臣知错。260”扶苏不由汗颜,好像自己真的没把他当父亲看过啊。
  可要真的把他当父亲看,扶苏自认为做不到啊!
  嬴政这哥们不到三十岁,比他后世的年纪还小呢,怎么当他为父亲?
  “好了,都退下吧,寡人累了。”嬴政挥了挥手,径直向后面走去。
  扶苏出了大殿,拉住了昌平君,说道:“舅父,我有个事儿要和你说下。”
  “扶苏,何事?”昌平君停下来问道。
  “舅父,涟儿亲了我。”扶苏说完,立马往后退了几步。
  随即他便暗赞自己的先见之明,否则定会被昌平君喷得满脸口水。
  “你个兔崽子,怎么着我的涟儿了!”昌平君压低声音怒吼道。
  “舅父你说反了,不是我怎么着了涟儿,是涟儿怎么着了我。”扶苏笑嘻嘻说道。
  “你想气死我不成,当我跟你说的话是耳边风么?”
  “舅父别气了,跟你开个玩笑也急赤白脸的,反正涟儿早晚都是我的人。”
  “早晚是早晚,现在还不是,你就得守礼,礼法懂不懂,发乎情止乎礼!”
  “我知道啦,我没怎么着涟儿。舅父,我跟你说个事你要不要听啊?不听我可就走了。”
  “有话就说,年纪轻轻别学某些人说话说半截。”昌平君怒道。
  “舅父啊,你还别说,李大人有时候说话就是比你中听。”扶苏再刺了他一下。
  “你真想气死我不成,不说我可走了。”
  “好了我说。舅父啊,这回农家和墨家合谋绑了我,我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可是农家根基在楚国,所以我想请舅父修书一封,请楚王出兵铲除农家,如何?”
  “扶苏,你想得太天真了,楚王怎么可能为了我一封信出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待来日我大秦平了楚国,区区农家还不是任你拿捏?”
  “舅父,可你是楚国公子,我大秦伐楚之时,你又该如何自处?”
  “我既为大秦相国,所作所为自然是站在大秦一边,至于楚国,自有楚国的君臣操心。扶苏,你若是连这一点都看不透,就让我失望了。”
  “舅父,我自然是看得透,但不是所有人都看得透。若是楚国灭了,有人打着你的旗号造反,你又当如何自处?父王还会信任你么?”
  “扶苏,你到底想说什么?”昌平君瞪着他问道。
  “舅父,我这次被绑,听到农家之人议论,说是你暗助农家发展,我想听舅父怎么说。”
  (bffi)“兔崽子,莫非连你也怀疑我不成?”昌平君愤怒地抬起手拍向扶苏的脑袋。
  扶苏连忙躲过,笑嘻嘻地说道:“莫非舅父要杀人灭口不成?”
  “区区一个江湖门派,人数再多,又能成得了什么气候?只需数千大军,就能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你以为舅父的眼光这么浅么?”昌平君不屑地说道。
  “那舅父认为若是要造反,该当如何?”扶苏追问道。
  昌平君被他吓得四下看了一眼,见周围没有人,才长舒了口气,怒道:“兔崽子,说话没轻没重的,这种话也能说?”
  “这里就你我两人,有甚不能说的。万一哪天父王传位给我的那些兄弟,我也会造反。”
  “你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我现在怀疑把涟儿交到你手上,到底是不是错了。”昌平君扶额叹道。
  “舅父,这里没有外人,别装模做样了,你就说真有那一天,你帮不帮我?”
  “扶苏,无论什么情况,王上若在,就先隐忍,否则断难成功!王上的心机手段,你知道的越多,就越会安分守己。”昌平君语重心长地说道。
  “好吧,其实舅父应该看得出来,我对王位并不着急。舅父,我请你去紫兰轩喝花酒如何?”
  “没正形,节制些,若是没其他事我就回府了。”昌平君没好气地说道。
  “舅父金玉良言,扶苏谨记。等涟儿过门,我一定节制,绝不碰她。”
  说完,扶苏不管昌平君的怒吼,溜之大吉。
  一番对昌平君的试探下来,扶苏觉得,昌平君应该没有反心。
  虽然他说的话未必都是真的,但有句话,应该是真的。
  “王上若在,就先隐忍,否则断难成功!”
  这句话,应该是出自他的肺腑之言。
  昌平君的母亲是秦国公主,他从嬴政的老爹秦庄襄王开始就在秦国为臣。
  他对楚国的归属感应该很低,对大秦的国力应该非常了解。
  那么,历史上他的造反,应该就不是出自本意。
  嬴政派他去郢城以安抚楚民,他应该就是在那被项燕挟裹的。
  想想也是,昌平君能被嬴政任为相国,眼光见识自然都是上上之选。
  他怎么可能在楚王都被俘了,楚国大势已去的时候造反自找死路?
  不过扶苏也不会大意,若这一世嬴政还派他去郢城安抚楚民,他绝对要紧紧盯着,免得悲剧重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