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共情犯罪?
第678章 共情犯罪?
《环球报》的总部。
编辑胡安捏著手里的匿名信,信是凌晨从报社后门的投信口塞进来的,没有署名,只有几行用打字机敲出来的字:“总统已下令,若未控指挥点,陆军將强攻罗西尼亚,不顾人质死活!!”
胡安没敢耽搁,直接把信送到了主编办公室。
第二天当第一份印著黑体大標题的报纸被送到街头报亭时,巴西不明所以的民眾就有些炸了。
巴伊亚海岸海滩旁的报亭前,咸湿的海风裹著沙滩的燥热扑面而来。
“我的上帝!看看这標题!总统居然要不管人质的命?那些可是活生生的人啊!”
旁边卖椰子的老人原本正慢悠悠地用弯刀削著椰壳,听见动静猛地抬头,皱纹里瞬间挤满了惊愕。
他慌忙把老镜往鼻樑上推了推,颤巍巍地凑到报纸前,浑浊的眼睛在黑体標题上反覆扫过,嘴里的葡萄牙语脏话一下就喷了出来,带著浓重的巴伊亚口音,“这群混蛋!难道他们的良心都被鱷鱼吃了吗?罗西尼亚里还有孩子!有老人!强攻?这根本就是谋杀!是刽子手才干得出来的事!”
他越骂越激动,手里的弯刀“哐当”一声砍在椰子上!
“狗娘养的!”
不远处,几个刚从海滩上来的游客正擦著脸上的水珠,听见爭吵声也围了过来,一个穿碎裙的女人凑过去看完標题,倒吸一口凉气,双手猛地捂住嘴,惊呼声从指缝里漏出来:“天啊!我之前还在罗西尼亚的市场买过手工饰品,那里的人都很和善!怎么能这样不顾他们的死活?”
“和善?”
旁边有个朋友耻笑一声,“巴西跟墨西哥一样,遍地都是杂种,他们除了贩毒就是走私,哦,他们的足球踢得非常棒。”
女人不满的看了他一眼,“你在种族歧视,约翰。”
对方撇了撇嘴。
上帝也种族歧视,如果不歧视,分那么多种族干什么?
不到一小时,这份报纸就卖空了。
紧接著,另一张偏向反对派的《巴西日报》也赶了趟,他们不知从哪挖到了更“猛”的料,把总统昨夜在会议室说的“实在不行就硬来”添油加醋写成了“总统扬言“牺牲少数人质,保全国家顏面”,还配了张科帕卡巴纳酒店楼下尸体的模糊照片,照片下写著“下一个,可能是你的家人”。
90年代的巴西没有网际网路,消息全靠报纸、电台和街头传单传。
圣保罗电台的“早间民生”节目里,主持人路易斯的声音带著刻意煽情的颤抖:“听眾朋友们,我们刚刚收到可靠消息,总统府已拒绝红色司令部的谈判请求,反而让陆军架起了迫击炮,想想那些还在酒店里的孩子,想想医院里的老人,他们要为总统的不妥协买单吗?”
中午十二点,科帕卡巴纳海滩的防波堤旁,最先聚集了两百多个人,领头的是个穿格子衬衫的大学生,叫里卡多,手里举著块硬纸板,上面用红漆歪歪扭扭写著:“不要鲜血,要谈判!”
他身后的人跟著喊,声音从零散到整齐,渐渐盖过了海浪声。
有人举著从报纸上剪下来的人质照片,照片上的法国游客眼睛瞪得圆,眼泪糊在脸上;有人拉著横幅,写著“为什么不能和平!”
人群越聚越多,从防波堤走到大西洋大道,再往总统府的方向挪,路过科帕卡巴纳皇宫酒店时,有人捡起路边的石头,往酒店大门扔,虽然门被焊死了,石头砸在玻璃上“哐当”响,却引来了更激烈的呼应。几个端著 ak-47的毒贩在酒店二楼露台上探头,居然对著抗议人群挥了挥手,有人甚至往下扔了几瓶矿泉水,引得底下一片混乱的欢呼。
“看!他们不是恶魔!”有人抓住机会喊,“他们愿意给我们水喝,总统却要炸掉这里!”
“他们是和善的!”
下午一点,圣保罗的市中心也乱了。
上千个工人举著工具,堵在州政府大楼前,喊著“停止强攻”的口號,有人点燃了报纸,火苗顺著风飘到路边的汽车上,“轰”的一声,汽车玻璃碎了一地。
警察赶来时,手里只有高压水枪和催泪弹——90年代巴西警察的装备远没后来精良,面对失控的人群,只能硬冲。
催泪弹的烟雾里,有人被水枪衝倒,有人往警察身上扔砖头,一个戴眼镜的教师捂著鼻子咳嗽,却还在喊:“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和毒贩谈!”
统府椭圆形办公室的水晶吊灯泛著阴沉。
巴西总统影子拉得很长,他手指夹著的雪茄已经燃到了尽头,紧促著眉头,手到现在还有些发抖。
“不是失控,是阴谋。”
他猛地將雪茄按灭在水晶菸灰缸里,声音里带著压抑的怒火,目光扫过站在桌前的国家安全顾问费尔南多。“你看这些標语—要谈判,不要鲜血,和早上《巴西日报》的论调一模一样!还有那些往酒店扔石头的人,谁给他们的胆子?”
费尔南多额角渗出细汗。
他跟著对方多年,清楚这位总统的脾气,当年能在选举中以绝对优势击败反对党党魁內马尔,靠的就是“铁腕治毒”的口號,可现在局势却朝著最糟的方向滑。
民眾是容易妥协的,哦,应该说拉美民眾,他们就被裹挟著。
“先生,抗议人群已经超过五千人,里约州州长刚才来电,说防暴警察快顶不住了。要不要……暂时搁置强攻计划,先发表声明安抚民眾?”
“搁置?”总统先生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著窗外总统府广场上零星聚集的抗议者。
“搁置就是认输!內马尔等著看我妥协,毒贩等著我鬆口,那些被煽动的民眾等著我道歉……可谁记得罗西尼亚里藏著多少毒品?谁记得上个月被红色司令部枪杀的三个警察?”
他突然转身,手指重重戳在桌上的人质名单上,“我要是妥协,明天全巴西的毒贩都会学著绑架人质,这个国家就完了!”
费尔南多张了张嘴,却没敢再劝。
他知道对方的顾虑,1994年的巴西刚经歷恶性通胀,民眾对政府的信任本就脆弱,一旦在毒贩面前示弱,不仅他的执政根基会动摇,反对党更会抓住机会发起弹劾。
可眼下的局面更棘手:电台里循环播放著抗议人群的呼喊,报纸上全是“总统漠视生命”的標题,连军方都悄悄传来消息,说士兵们对“不顾人质强攻”的命令颇有微词。
“让情报部门盯著內马尔,”
总统先生深吸一口气,语气稍缓却更显阴鷙,“他当年输得不服气,现在肯定想借这事把我拉下来,另外,让陆军把迫击炮撤到民眾看不见的地方,別给反对派递刀子。”
费尔南多刚点头应下,办公室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他接起听了两句,脸色瞬间难看,转头看向自家老大:“先生,反对派召开了紧急记者会,正在直播。”
总统一把抓过桌上的电视机遥控器,按下开关。
屏幕里立刻出现了內马尔的身影,这位反对党党魁穿著熨帖的深色西装,头髮梳得整齐,站在台阶上,面前围著数十个举著话筒的记者。
夜色里的灯光打在他脸上,显得格外诚恳。
“我知道现在全巴西都在焦虑,”內马尔的声音透过电视扬声器传来,语气很悲怜,“罗西尼亚有孩子,有老人,有普通的市民,也有……被生活逼到角落的人,总统说要保全国家顏面,可我想问,当我们的同胞倒在炮火里,国家顏面在哪里?”
看到这句话的总统先生呼吸一止,眯著眼,表情难看!
如此作秀!
噁心!
內马尔顿了顿,抬手示意安静的记者群,继续说道:“巴西很大,大到能容纳下不同的声音,大到能容纳下需要被理解的人,包括那些拿起武器的人,为什么不能坐下来谈?为什么要用炮弹代替对话?人质的生命不是少数,是我们每个巴西人心中的底线,同样,毒贩的命也是我们同胞的命。”
屏幕外,总统的拳头狠狠砸在桌面上。
“疯子……杂种!他就是想要跟毒贩妥协!”
费尔南多看著电视里內马尔被记者簇拥的画面,又看了看总统铁青的脸。
刚才电台里还在播报,里约的抗议人群已经开始衝击军火库,而圣保罗的工人甚至和警察达成了“临时停火”,一起举著“要和谈”的標语往州议会走。
……
巴黎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午后三点,香榭丽舍大道旁的报亭前,雨水顺著墨绿色的铁皮屋檐往下淌,在地面砸出细碎的水。
报亭老板雅克正用抹布擦著《世界报》的封皮,头版那张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照片被雨水晕开了边角,照片里,一个巴西小孩正扒著铁丝网往外观望,手里攥著半块干硬的麵包,背景里隱约能看见陆军的装甲车。
“先生,要一份《世界报》吗?”
雅克抬头,看见一个穿驼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棚下,手里捏著湿透的地铁票,男人接过报纸,指尖刚碰到標题“巴西:炮火下的人质与民意”,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们居然要强攻贫民窟?”
男人的法语里带著比利时口音,他指著照片里的装甲车,“我上个月刚去里约谈过生意,罗西尼亚的市场里,那些女人会把手工编织的手链塞给游客,孩子们追著冰淇淋车跑……这哪里是要清剿毒贩,这是要屠城!”
雅克笑了笑,他不在乎谁死。
他只在乎有没有大新闻,只要有,那他就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雨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喧譁。
一群举著標语牌的学生从凯旋门方向走来,领头的女孩扎著红色髮带,手里的硬纸板上用葡语和法语写著“巴西的孩子在流血!欧盟不能装看不见!我们要让巴西人知道,欧洲支持和平!”
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多个学生,有一半举著从巴西报纸上复印的人质照片。
不到两小时,“巴西停火”的话题就爬上了欧洲各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欧美人就喜欢干这种事。
义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外,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带了二十多个歌剧演员,站在台阶上唱起了《圣母颂》。
她穿著黑色长裙,手里举著写有“生命高於一切”的纸牌,歌声穿透了广场的嘈杂,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著哼唱,有人从包里掏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塞进“声援巴西”的纸箱里。
“我去过罗西尼亚。”
演唱间隙,伊莉莎白对著围拢的记者说,声音带著哭腔,“那里的老人会给我煮黑豆饭,会把孙女织的围巾送给我,他们不是毒贩的附庸,他们是普通人!巴西总统要炸掉他们的家,欧盟却在沉默,这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更热闹。
上千人聚集在纳尔逊纪念碑下。
“为什么巴西不能学挪威?用谈判解决问题!”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站在台阶上喊,手里挥舞著巴西国旗,“维克托那个暴君在墨西哥杀毒贩,现在巴西总统也要学他,难道暴力是唯一的答案吗?”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人点燃了写有“拒绝成为第二个墨西哥”的横幅,火苗在伦敦的风里窜得老高,映亮了广场上的狮子雕像。
这些声音很快钻进了欧洲的演播厅。
英国 bbc的《晚间脱口秀》录製现场,聚光灯打在主持人汤姆和嘉宾,义大利影星里卡多身上。
一开始话题还围著巴西的抗议打转,里卡多捧著咖啡杯,语气沉痛:“我看到照片里的巴西孩子,就想起我在那不勒斯的侄子,他们本该在公园里踢足球,而不是躲在贫民窟里怕炮弹……”
话没说完,台下突然有观眾喊了一声“维克托才是罪魁祸首!”。
里卡多猛地放下咖啡杯,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了引线:“你说得对!所有人都在说巴西总统错了,可没人提墨西哥的维克托!那个偽君子!”
他站起身,对著镜头,声音陡然拔高,“他说自己『铁腕治毒』,可他杀的毒贩里,有多少是普通的小贩?有多少孩子因为他的清扫变成孤儿?他根本不是在维护正义,他是在享受杀人的快感!”
现场一片譁然,观眾席里有人鼓掌,有人倒吸凉气。
汤姆慌忙伸手拦他,却被里卡多甩开:“我为什么不能说?他就是个独裁暴君!巴西要是跟他走太近,下一个被炮火笼罩的,就是里约的海滩!那些欧洲的政客不敢说,我来说,维克托的手上全是血!”
他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剧本往地上摔:“你们以为他和巴西谈石油是为了什么?他是想把拉美变成自己的后园!欧盟的老爷们怕了,所以纵容我们骂巴西总统,却不敢提维克托,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明』?”
节目录製被迫中断。
可要知道《晚间脱口秀》有超过百万的观眾,在很多地方都有拥护者。
墨西哥驻欧盟大使馆的电话被打爆,记者堵在门口追问回应,有人举著照片抗议,喊著“滚出拉美”的口號。
而巴西反对党总部里,內马尔正看著电视里重播的脱口秀片段,嘴角勾起一抹笑。
“先生,欧盟的非政府组织刚才来电,说愿意给我们提供人权援助资金。”助理递过来一份文件,眼里闪著兴奋,“还有法国的右翼政党,想邀请您下个月去巴黎演讲。”
內马尔接过文件,抬头看向窗,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伊莉莎白的电话,语气温和:“感谢您为巴西发声,您的歌声让欧洲听到了我们的诉求……对,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包括维克托的暴力。”
掛了电话,內马尔靠在沙发上,看著墙上的巴西地图。罗西尼亚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著“突破口”。
墨西哥城的午后阳光,总带著点高原特有的炽烈。
卡萨雷几乎是踩著自己的影子衝进来的,连鬢角的汗珠都顾不上擦。
办公室中央没摆平日里的长桌,反而铺了块米白色的地毯,散落著几盒木质积木。
布鲁图快两岁了,穿著明黄色的连体衣,正趴在地毯上,把一块蓝色积木往“城堡”顶端摞。
维克托就半跪在他身边,耐心地等著儿子调整角度:“慢一点,布鲁图,这块要卡在两个蓝色中间,不然会塌。”
贝尔莎丽雅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听到脚步声,她抬头看了卡萨雷一眼,眼底带著温和的点点头。
好像没被出轨给影响。
卡萨雷的脚步猛地顿住。
“老大……”卡萨雷喉结动了动,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巴西那边的情况,还有欧洲的动静,您知道了吗?”
布鲁图听见声音,好奇地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盯著卡萨雷,手里还举著块绿色积木呀呀呀的叫著。
维克托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蹭过布鲁图柔软的头髮,才缓缓站起身。
他指了指旁边的扶手椅:“坐。慢慢说。”
卡萨雷这才敢坐下,把文件夹往茶几上一放,语速又快了起来:“巴西內马尔借势闹大了!他拉了欧盟的非政府组织,还联繫了法国的右翼政党,现在欧洲全在传『巴西要屠城』,连带著把您也扯进去了,bbc的脱口秀您看了吗?义大利那个影星里卡多,当著百万观眾骂您是独裁暴君,说您手上全是血,还说巴西是在学您的暴力手段!”
“简直是瞎说,我看到他一定要k死他!”
维克托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
“內马尔的算盘打得很精。”
过了半分钟,维克托才开口,声音很淡,“他知道巴西总统的软肋是民眾信任,也知道我的软肋是“拉美格局”。把我扯进去,既能转移巴西民眾的注意力,又能借欧盟的压力逼巴西总统妥协,还能顺带打击我在拉美的影响力,一举三得。”
“那咱们怎么办?”
卡萨雷急道,“要不要立刻发表声明?或者联繫巴西总统,给他点支持?再不然,让情报部门去查內马尔和欧盟的联繫,找他的黑料?”
“急什么。”
维克托摇头,我已经通过电话了,“巴西总统不想妥协,他怕的是民眾的抗议和军方的动摇,內马尔越借欧盟压他,他就越会反感,谁也不想当被欧洲操控的总统。”
“两种舆论和两种態度的对冲,意识形態的战爭重新在巴西开始。”
“那就砸钱!”
“他们能买通媒体,我还不会吗?让电视台循环播放毒贩的罪恶,並且墨西哥出台“共情犯罪”,任何同情毒贩的行为也是违背法律!”
……
(本章完)
报亭老板雅克正用抹布擦著《世界报》的封皮,头版那张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照片被雨水晕开了边角,照片里,一个巴西小孩正扒著铁丝网往外观望,手里攥著半块干硬的麵包,背景里隱约能看见陆军的装甲车。
“先生,要一份《世界报》吗?”
雅克抬头,看见一个穿驼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棚下,手里捏著湿透的地铁票,男人接过报纸,指尖刚碰到標题“巴西:炮火下的人质与民意”,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们居然要强攻贫民窟?”
男人的法语里带著比利时口音,他指著照片里的装甲车,“我上个月刚去里约谈过生意,罗西尼亚的市场里,那些女人会把手工编织的手链塞给游客,孩子们追著冰淇淋车跑……这哪里是要清剿毒贩,这是要屠城!”
雅克笑了笑,他不在乎谁死。
他只在乎有没有大新闻,只要有,那他就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雨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喧譁。
一群举著標语牌的学生从凯旋门方向走来,领头的女孩扎著红色髮带,手里的硬纸板上用葡语和法语写著“巴西的孩子在流血!欧盟不能装看不见!我们要让巴西人知道,欧洲支持和平!”
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多个学生,有一半举著从巴西报纸上复印的人质照片。
不到两小时,“巴西停火”的话题就爬上了欧洲各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欧美人就喜欢干这种事。
义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外,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带了二十多个歌剧演员,站在台阶上唱起了《圣母颂》。
她穿著黑色长裙,手里举著写有“生命高於一切”的纸牌,歌声穿透了广场的嘈杂,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著哼唱,有人从包里掏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塞进“声援巴西”的纸箱里。
“我去过罗西尼亚。”
演唱间隙,伊莉莎白对著围拢的记者说,声音带著哭腔,“那里的老人会给我煮黑豆饭,会把孙女织的围巾送给我,他们不是毒贩的附庸,他们是普通人!巴西总统要炸掉他们的家,欧盟却在沉默,这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更热闹。
上千人聚集在纳尔逊纪念碑下。
“为什么巴西不能学挪威?用谈判解决问题!”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站在台阶上喊,手里挥舞著巴西国旗,“维克托那个暴君在墨西哥杀毒贩,现在巴西总统也要学他,难道暴力是唯一的答案吗?”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人点燃了写有“拒绝成为第二个墨西哥”的横幅,火苗在伦敦的风里窜得老高,映亮了广场上的狮子雕像。
这些声音很快钻进了欧洲的演播厅。
英国 bbc的《晚间脱口秀》录製现场,聚光灯打在主持人汤姆和嘉宾,义大利影星里卡多身上。
一开始话题还围著巴西的抗议打转,里卡多捧著咖啡杯,语气沉痛:“我看到照片里的巴西孩子,就想起我在那不勒斯的侄子,他们本该在公园里踢足球,而不是躲在贫民窟里怕炮弹……”
话没说完,台下突然有观眾喊了一声“维克托才是罪魁祸首!”。
里卡多猛地放下咖啡杯,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了引线:“你说得对!所有人都在说巴西总统错了,可没人提墨西哥的维克托!那个偽君子!”
他站起身,对著镜头,声音陡然拔高,“他说自己『铁腕治毒』,可他杀的毒贩里,有多少是普通的小贩?有多少孩子因为他的清扫变成孤儿?他根本不是在维护正义,他是在享受杀人的快感!”
现场一片譁然,观眾席里有人鼓掌,有人倒吸凉气。
汤姆慌忙伸手拦他,却被里卡多甩开:“我为什么不能说?他就是个独裁暴君!巴西要是跟他走太近,下一个被炮火笼罩的,就是里约的海滩!那些欧洲的政客不敢说,我来说,维克托的手上全是血!”
他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剧本往地上摔:“你们以为他和巴西谈石油是为了什么?他是想把拉美变成自己的后园!欧盟的老爷们怕了,所以纵容我们骂巴西总统,却不敢提维克托,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明』?”
节目录製被迫中断。
可要知道《晚间脱口秀》有超过百万的观眾,在很多地方都有拥护者。
墨西哥驻欧盟大使馆的电话被打爆,记者堵在门口追问回应,有人举著照片抗议,喊著“滚出拉美”的口號。
而巴西反对党总部里,內马尔正看著电视里重播的脱口秀片段,嘴角勾起一抹笑。
“先生,欧盟的非政府组织刚才来电,说愿意给我们提供人权援助资金。”助理递过来一份文件,眼里闪著兴奋,“还有法国的右翼政党,想邀请您下个月去巴黎演讲。”
內马尔接过文件,抬头看向窗,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伊莉莎白的电话,语气温和:“感谢您为巴西发声,您的歌声让欧洲听到了我们的诉求……对,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包括维克托的暴力。”
掛了电话,內马尔靠在沙发上,看著墙上的巴西地图。罗西尼亚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著“突破口”。
墨西哥城的午后阳光,总带著点高原特有的炽烈。
卡萨雷几乎是踩著自己的影子衝进来的,连鬢角的汗珠都顾不上擦。
办公室中央没摆平日里的长桌,反而铺了块米白色的地毯,散落著几盒木质积木。
布鲁图快两岁了,穿著明黄色的连体衣,正趴在地毯上,把一块蓝色积木往“城堡”顶端摞。
维克托就半跪在他身边,耐心地等著儿子调整角度:“慢一点,布鲁图,这块要卡在两个蓝色中间,不然会塌。”
贝尔莎丽雅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听到脚步声,她抬头看了卡萨雷一眼,眼底带著温和的点点头。
好像没被出轨给影响。
卡萨雷的脚步猛地顿住。
“老大……”卡萨雷喉结动了动,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巴西那边的情况,还有欧洲的动静,您知道了吗?”
布鲁图听见声音,好奇地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盯著卡萨雷,手里还举著块绿色积木呀呀呀的叫著。
维克托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蹭过布鲁图柔软的头髮,才缓缓站起身。
他指了指旁边的扶手椅:“坐。慢慢说。”
卡萨雷这才敢坐下,把文件夹往茶几上一放,语速又快了起来:“巴西內马尔借势闹大了!他拉了欧盟的非政府组织,还联繫了法国的右翼政党,现在欧洲全在传『巴西要屠城』,连带著把您也扯进去了,bbc的脱口秀您看了吗?义大利那个影星里卡多,当著百万观眾骂您是独裁暴君,说您手上全是血,还说巴西是在学您的暴力手段!”
“简直是瞎说,我看到他一定要k死他!”
维克托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
“內马尔的算盘打得很精。”
过了半分钟,维克托才开口,声音很淡,“他知道巴西总统的软肋是民眾信任,也知道我的软肋是“拉美格局”。把我扯进去,既能转移巴西民眾的注意力,又能借欧盟的压力逼巴西总统妥协,还能顺带打击我在拉美的影响力,一举三得。”
“那咱们怎么办?”
卡萨雷急道,“要不要立刻发表声明?或者联繫巴西总统,给他点支持?再不然,让情报部门去查內马尔和欧盟的联繫,找他的黑料?”
“急什么。”
维克托摇头,我已经通过电话了,“巴西总统不想妥协,他怕的是民眾的抗议和军方的动摇,內马尔越借欧盟压他,他就越会反感,谁也不想当被欧洲操控的总统。”
“两种舆论和两种態度的对冲,意识形態的战爭重新在巴西开始。”
“那就砸钱!”
“他们能买通媒体,我还不会吗?让电视台循环播放毒贩的罪恶,並且墨西哥出台“共情犯罪”,任何同情毒贩的行为也是违背法律!”
……
(本章完)
报亭老板雅克正用抹布擦著《世界报》的封皮,头版那张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照片被雨水晕开了边角,照片里,一个巴西小孩正扒著铁丝网往外观望,手里攥著半块干硬的麵包,背景里隱约能看见陆军的装甲车。
“先生,要一份《世界报》吗?”
雅克抬头,看见一个穿驼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棚下,手里捏著湿透的地铁票,男人接过报纸,指尖刚碰到標题“巴西:炮火下的人质与民意”,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们居然要强攻贫民窟?”
男人的法语里带著比利时口音,他指著照片里的装甲车,“我上个月刚去里约谈过生意,罗西尼亚的市场里,那些女人会把手工编织的手链塞给游客,孩子们追著冰淇淋车跑……这哪里是要清剿毒贩,这是要屠城!”
雅克笑了笑,他不在乎谁死。
他只在乎有没有大新闻,只要有,那他就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雨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喧譁。
一群举著標语牌的学生从凯旋门方向走来,领头的女孩扎著红色髮带,手里的硬纸板上用葡语和法语写著“巴西的孩子在流血!欧盟不能装看不见!我们要让巴西人知道,欧洲支持和平!”
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多个学生,有一半举著从巴西报纸上复印的人质照片。
不到两小时,“巴西停火”的话题就爬上了欧洲各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欧美人就喜欢干这种事。
义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外,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带了二十多个歌剧演员,站在台阶上唱起了《圣母颂》。
她穿著黑色长裙,手里举著写有“生命高於一切”的纸牌,歌声穿透了广场的嘈杂,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著哼唱,有人从包里掏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塞进“声援巴西”的纸箱里。
“我去过罗西尼亚。”
演唱间隙,伊莉莎白对著围拢的记者说,声音带著哭腔,“那里的老人会给我煮黑豆饭,会把孙女织的围巾送给我,他们不是毒贩的附庸,他们是普通人!巴西总统要炸掉他们的家,欧盟却在沉默,这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更热闹。
上千人聚集在纳尔逊纪念碑下。
“为什么巴西不能学挪威?用谈判解决问题!”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站在台阶上喊,手里挥舞著巴西国旗,“维克托那个暴君在墨西哥杀毒贩,现在巴西总统也要学他,难道暴力是唯一的答案吗?”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人点燃了写有“拒绝成为第二个墨西哥”的横幅,火苗在伦敦的风里窜得老高,映亮了广场上的狮子雕像。
这些声音很快钻进了欧洲的演播厅。
英国 bbc的《晚间脱口秀》录製现场,聚光灯打在主持人汤姆和嘉宾,义大利影星里卡多身上。
一开始话题还围著巴西的抗议打转,里卡多捧著咖啡杯,语气沉痛:“我看到照片里的巴西孩子,就想起我在那不勒斯的侄子,他们本该在公园里踢足球,而不是躲在贫民窟里怕炮弹……”
话没说完,台下突然有观眾喊了一声“维克托才是罪魁祸首!”。
里卡多猛地放下咖啡杯,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了引线:“你说得对!所有人都在说巴西总统错了,可没人提墨西哥的维克托!那个偽君子!”
他站起身,对著镜头,声音陡然拔高,“他说自己『铁腕治毒』,可他杀的毒贩里,有多少是普通的小贩?有多少孩子因为他的清扫变成孤儿?他根本不是在维护正义,他是在享受杀人的快感!”
现场一片譁然,观眾席里有人鼓掌,有人倒吸凉气。
汤姆慌忙伸手拦他,却被里卡多甩开:“我为什么不能说?他就是个独裁暴君!巴西要是跟他走太近,下一个被炮火笼罩的,就是里约的海滩!那些欧洲的政客不敢说,我来说,维克托的手上全是血!”
他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剧本往地上摔:“你们以为他和巴西谈石油是为了什么?他是想把拉美变成自己的后园!欧盟的老爷们怕了,所以纵容我们骂巴西总统,却不敢提维克托,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明』?”
节目录製被迫中断。
可要知道《晚间脱口秀》有超过百万的观眾,在很多地方都有拥护者。
墨西哥驻欧盟大使馆的电话被打爆,记者堵在门口追问回应,有人举著照片抗议,喊著“滚出拉美”的口號。
而巴西反对党总部里,內马尔正看著电视里重播的脱口秀片段,嘴角勾起一抹笑。
“先生,欧盟的非政府组织刚才来电,说愿意给我们提供人权援助资金。”助理递过来一份文件,眼里闪著兴奋,“还有法国的右翼政党,想邀请您下个月去巴黎演讲。”
內马尔接过文件,抬头看向窗,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伊莉莎白的电话,语气温和:“感谢您为巴西发声,您的歌声让欧洲听到了我们的诉求……对,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包括维克托的暴力。”
掛了电话,內马尔靠在沙发上,看著墙上的巴西地图。罗西尼亚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著“突破口”。
墨西哥城的午后阳光,总带著点高原特有的炽烈。
卡萨雷几乎是踩著自己的影子衝进来的,连鬢角的汗珠都顾不上擦。
办公室中央没摆平日里的长桌,反而铺了块米白色的地毯,散落著几盒木质积木。
布鲁图快两岁了,穿著明黄色的连体衣,正趴在地毯上,把一块蓝色积木往“城堡”顶端摞。
维克托就半跪在他身边,耐心地等著儿子调整角度:“慢一点,布鲁图,这块要卡在两个蓝色中间,不然会塌。”
贝尔莎丽雅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听到脚步声,她抬头看了卡萨雷一眼,眼底带著温和的点点头。
好像没被出轨给影响。
卡萨雷的脚步猛地顿住。
“老大……”卡萨雷喉结动了动,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巴西那边的情况,还有欧洲的动静,您知道了吗?”
布鲁图听见声音,好奇地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盯著卡萨雷,手里还举著块绿色积木呀呀呀的叫著。
维克托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蹭过布鲁图柔软的头髮,才缓缓站起身。
他指了指旁边的扶手椅:“坐。慢慢说。”
卡萨雷这才敢坐下,把文件夹往茶几上一放,语速又快了起来:“巴西內马尔借势闹大了!他拉了欧盟的非政府组织,还联繫了法国的右翼政党,现在欧洲全在传『巴西要屠城』,连带著把您也扯进去了,bbc的脱口秀您看了吗?义大利那个影星里卡多,当著百万观眾骂您是独裁暴君,说您手上全是血,还说巴西是在学您的暴力手段!”
“简直是瞎说,我看到他一定要k死他!”
维克托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
“內马尔的算盘打得很精。”
过了半分钟,维克托才开口,声音很淡,“他知道巴西总统的软肋是民眾信任,也知道我的软肋是“拉美格局”。把我扯进去,既能转移巴西民眾的注意力,又能借欧盟的压力逼巴西总统妥协,还能顺带打击我在拉美的影响力,一举三得。”
“那咱们怎么办?”
卡萨雷急道,“要不要立刻发表声明?或者联繫巴西总统,给他点支持?再不然,让情报部门去查內马尔和欧盟的联繫,找他的黑料?”
“急什么。”
维克托摇头,我已经通过电话了,“巴西总统不想妥协,他怕的是民眾的抗议和军方的动摇,內马尔越借欧盟压他,他就越会反感,谁也不想当被欧洲操控的总统。”
“两种舆论和两种態度的对冲,意识形態的战爭重新在巴西开始。”
“那就砸钱!”
“他们能买通媒体,我还不会吗?让电视台循环播放毒贩的罪恶,並且墨西哥出台“共情犯罪”,任何同情毒贩的行为也是违背法律!”
……
(本章完)
报亭老板雅克正用抹布擦著《世界报》的封皮,头版那张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照片被雨水晕开了边角,照片里,一个巴西小孩正扒著铁丝网往外观望,手里攥著半块干硬的麵包,背景里隱约能看见陆军的装甲车。
“先生,要一份《世界报》吗?”
雅克抬头,看见一个穿驼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棚下,手里捏著湿透的地铁票,男人接过报纸,指尖刚碰到標题“巴西:炮火下的人质与民意”,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们居然要强攻贫民窟?”
男人的法语里带著比利时口音,他指著照片里的装甲车,“我上个月刚去里约谈过生意,罗西尼亚的市场里,那些女人会把手工编织的手链塞给游客,孩子们追著冰淇淋车跑……这哪里是要清剿毒贩,这是要屠城!”
雅克笑了笑,他不在乎谁死。
他只在乎有没有大新闻,只要有,那他就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雨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喧譁。
一群举著標语牌的学生从凯旋门方向走来,领头的女孩扎著红色髮带,手里的硬纸板上用葡语和法语写著“巴西的孩子在流血!欧盟不能装看不见!我们要让巴西人知道,欧洲支持和平!”
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多个学生,有一半举著从巴西报纸上复印的人质照片。
不到两小时,“巴西停火”的话题就爬上了欧洲各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欧美人就喜欢干这种事。
义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外,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带了二十多个歌剧演员,站在台阶上唱起了《圣母颂》。
她穿著黑色长裙,手里举著写有“生命高於一切”的纸牌,歌声穿透了广场的嘈杂,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著哼唱,有人从包里掏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塞进“声援巴西”的纸箱里。
“我去过罗西尼亚。”
演唱间隙,伊莉莎白对著围拢的记者说,声音带著哭腔,“那里的老人会给我煮黑豆饭,会把孙女织的围巾送给我,他们不是毒贩的附庸,他们是普通人!巴西总统要炸掉他们的家,欧盟却在沉默,这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更热闹。
上千人聚集在纳尔逊纪念碑下。
“为什么巴西不能学挪威?用谈判解决问题!”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站在台阶上喊,手里挥舞著巴西国旗,“维克托那个暴君在墨西哥杀毒贩,现在巴西总统也要学他,难道暴力是唯一的答案吗?”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人点燃了写有“拒绝成为第二个墨西哥”的横幅,火苗在伦敦的风里窜得老高,映亮了广场上的狮子雕像。
这些声音很快钻进了欧洲的演播厅。
英国 bbc的《晚间脱口秀》录製现场,聚光灯打在主持人汤姆和嘉宾,义大利影星里卡多身上。
一开始话题还围著巴西的抗议打转,里卡多捧著咖啡杯,语气沉痛:“我看到照片里的巴西孩子,就想起我在那不勒斯的侄子,他们本该在公园里踢足球,而不是躲在贫民窟里怕炮弹……”
话没说完,台下突然有观眾喊了一声“维克托才是罪魁祸首!”。
里卡多猛地放下咖啡杯,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了引线:“你说得对!所有人都在说巴西总统错了,可没人提墨西哥的维克托!那个偽君子!”
他站起身,对著镜头,声音陡然拔高,“他说自己『铁腕治毒』,可他杀的毒贩里,有多少是普通的小贩?有多少孩子因为他的清扫变成孤儿?他根本不是在维护正义,他是在享受杀人的快感!”
现场一片譁然,观眾席里有人鼓掌,有人倒吸凉气。
汤姆慌忙伸手拦他,却被里卡多甩开:“我为什么不能说?他就是个独裁暴君!巴西要是跟他走太近,下一个被炮火笼罩的,就是里约的海滩!那些欧洲的政客不敢说,我来说,维克托的手上全是血!”
他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剧本往地上摔:“你们以为他和巴西谈石油是为了什么?他是想把拉美变成自己的后园!欧盟的老爷们怕了,所以纵容我们骂巴西总统,却不敢提维克托,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明』?”
节目录製被迫中断。
可要知道《晚间脱口秀》有超过百万的观眾,在很多地方都有拥护者。
墨西哥驻欧盟大使馆的电话被打爆,记者堵在门口追问回应,有人举著照片抗议,喊著“滚出拉美”的口號。
而巴西反对党总部里,內马尔正看著电视里重播的脱口秀片段,嘴角勾起一抹笑。
“先生,欧盟的非政府组织刚才来电,说愿意给我们提供人权援助资金。”助理递过来一份文件,眼里闪著兴奋,“还有法国的右翼政党,想邀请您下个月去巴黎演讲。”
內马尔接过文件,抬头看向窗,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伊莉莎白的电话,语气温和:“感谢您为巴西发声,您的歌声让欧洲听到了我们的诉求……对,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包括维克托的暴力。”
掛了电话,內马尔靠在沙发上,看著墙上的巴西地图。罗西尼亚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著“突破口”。
墨西哥城的午后阳光,总带著点高原特有的炽烈。
卡萨雷几乎是踩著自己的影子衝进来的,连鬢角的汗珠都顾不上擦。
办公室中央没摆平日里的长桌,反而铺了块米白色的地毯,散落著几盒木质积木。
布鲁图快两岁了,穿著明黄色的连体衣,正趴在地毯上,把一块蓝色积木往“城堡”顶端摞。
维克托就半跪在他身边,耐心地等著儿子调整角度:“慢一点,布鲁图,这块要卡在两个蓝色中间,不然会塌。”
贝尔莎丽雅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听到脚步声,她抬头看了卡萨雷一眼,眼底带著温和的点点头。
好像没被出轨给影响。
卡萨雷的脚步猛地顿住。
“老大……”卡萨雷喉结动了动,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巴西那边的情况,还有欧洲的动静,您知道了吗?”
布鲁图听见声音,好奇地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盯著卡萨雷,手里还举著块绿色积木呀呀呀的叫著。
维克托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蹭过布鲁图柔软的头髮,才缓缓站起身。
他指了指旁边的扶手椅:“坐。慢慢说。”
卡萨雷这才敢坐下,把文件夹往茶几上一放,语速又快了起来:“巴西內马尔借势闹大了!他拉了欧盟的非政府组织,还联繫了法国的右翼政党,现在欧洲全在传『巴西要屠城』,连带著把您也扯进去了,bbc的脱口秀您看了吗?义大利那个影星里卡多,当著百万观眾骂您是独裁暴君,说您手上全是血,还说巴西是在学您的暴力手段!”
“简直是瞎说,我看到他一定要k死他!”
维克托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
“內马尔的算盘打得很精。”
过了半分钟,维克托才开口,声音很淡,“他知道巴西总统的软肋是民眾信任,也知道我的软肋是“拉美格局”。把我扯进去,既能转移巴西民眾的注意力,又能借欧盟的压力逼巴西总统妥协,还能顺带打击我在拉美的影响力,一举三得。”
“那咱们怎么办?”
卡萨雷急道,“要不要立刻发表声明?或者联繫巴西总统,给他点支持?再不然,让情报部门去查內马尔和欧盟的联繫,找他的黑料?”
“急什么。”
维克托摇头,我已经通过电话了,“巴西总统不想妥协,他怕的是民眾的抗议和军方的动摇,內马尔越借欧盟压他,他就越会反感,谁也不想当被欧洲操控的总统。”
“两种舆论和两种態度的对冲,意识形態的战爭重新在巴西开始。”
“那就砸钱!”
“他们能买通媒体,我还不会吗?让电视台循环播放毒贩的罪恶,並且墨西哥出台“共情犯罪”,任何同情毒贩的行为也是违背法律!”
……
(本章完)
报亭老板雅克正用抹布擦著《世界报》的封皮,头版那张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照片被雨水晕开了边角,照片里,一个巴西小孩正扒著铁丝网往外观望,手里攥著半块干硬的麵包,背景里隱约能看见陆军的装甲车。
“先生,要一份《世界报》吗?”
雅克抬头,看见一个穿驼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棚下,手里捏著湿透的地铁票,男人接过报纸,指尖刚碰到標题“巴西:炮火下的人质与民意”,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们居然要强攻贫民窟?”
男人的法语里带著比利时口音,他指著照片里的装甲车,“我上个月刚去里约谈过生意,罗西尼亚的市场里,那些女人会把手工编织的手链塞给游客,孩子们追著冰淇淋车跑……这哪里是要清剿毒贩,这是要屠城!”
雅克笑了笑,他不在乎谁死。
他只在乎有没有大新闻,只要有,那他就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雨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喧譁。
一群举著標语牌的学生从凯旋门方向走来,领头的女孩扎著红色髮带,手里的硬纸板上用葡语和法语写著“巴西的孩子在流血!欧盟不能装看不见!我们要让巴西人知道,欧洲支持和平!”
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多个学生,有一半举著从巴西报纸上复印的人质照片。
不到两小时,“巴西停火”的话题就爬上了欧洲各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欧美人就喜欢干这种事。
义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外,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带了二十多个歌剧演员,站在台阶上唱起了《圣母颂》。
她穿著黑色长裙,手里举著写有“生命高於一切”的纸牌,歌声穿透了广场的嘈杂,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著哼唱,有人从包里掏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塞进“声援巴西”的纸箱里。
“我去过罗西尼亚。”
演唱间隙,伊莉莎白对著围拢的记者说,声音带著哭腔,“那里的老人会给我煮黑豆饭,会把孙女织的围巾送给我,他们不是毒贩的附庸,他们是普通人!巴西总统要炸掉他们的家,欧盟却在沉默,这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更热闹。
上千人聚集在纳尔逊纪念碑下。
“为什么巴西不能学挪威?用谈判解决问题!”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站在台阶上喊,手里挥舞著巴西国旗,“维克托那个暴君在墨西哥杀毒贩,现在巴西总统也要学他,难道暴力是唯一的答案吗?”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人点燃了写有“拒绝成为第二个墨西哥”的横幅,火苗在伦敦的风里窜得老高,映亮了广场上的狮子雕像。
这些声音很快钻进了欧洲的演播厅。
英国 bbc的《晚间脱口秀》录製现场,聚光灯打在主持人汤姆和嘉宾,义大利影星里卡多身上。
一开始话题还围著巴西的抗议打转,里卡多捧著咖啡杯,语气沉痛:“我看到照片里的巴西孩子,就想起我在那不勒斯的侄子,他们本该在公园里踢足球,而不是躲在贫民窟里怕炮弹……”
话没说完,台下突然有观眾喊了一声“维克托才是罪魁祸首!”。
里卡多猛地放下咖啡杯,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了引线:“你说得对!所有人都在说巴西总统错了,可没人提墨西哥的维克托!那个偽君子!”
他站起身,对著镜头,声音陡然拔高,“他说自己『铁腕治毒』,可他杀的毒贩里,有多少是普通的小贩?有多少孩子因为他的清扫变成孤儿?他根本不是在维护正义,他是在享受杀人的快感!”
现场一片譁然,观眾席里有人鼓掌,有人倒吸凉气。
汤姆慌忙伸手拦他,却被里卡多甩开:“我为什么不能说?他就是个独裁暴君!巴西要是跟他走太近,下一个被炮火笼罩的,就是里约的海滩!那些欧洲的政客不敢说,我来说,维克托的手上全是血!”
他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剧本往地上摔:“你们以为他和巴西谈石油是为了什么?他是想把拉美变成自己的后园!欧盟的老爷们怕了,所以纵容我们骂巴西总统,却不敢提维克托,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明』?”
节目录製被迫中断。
可要知道《晚间脱口秀》有超过百万的观眾,在很多地方都有拥护者。
墨西哥驻欧盟大使馆的电话被打爆,记者堵在门口追问回应,有人举著照片抗议,喊著“滚出拉美”的口號。
而巴西反对党总部里,內马尔正看著电视里重播的脱口秀片段,嘴角勾起一抹笑。
“先生,欧盟的非政府组织刚才来电,说愿意给我们提供人权援助资金。”助理递过来一份文件,眼里闪著兴奋,“还有法国的右翼政党,想邀请您下个月去巴黎演讲。”
內马尔接过文件,抬头看向窗,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伊莉莎白的电话,语气温和:“感谢您为巴西发声,您的歌声让欧洲听到了我们的诉求……对,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包括维克托的暴力。”
掛了电话,內马尔靠在沙发上,看著墙上的巴西地图。罗西尼亚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著“突破口”。
墨西哥城的午后阳光,总带著点高原特有的炽烈。
卡萨雷几乎是踩著自己的影子衝进来的,连鬢角的汗珠都顾不上擦。
办公室中央没摆平日里的长桌,反而铺了块米白色的地毯,散落著几盒木质积木。
布鲁图快两岁了,穿著明黄色的连体衣,正趴在地毯上,把一块蓝色积木往“城堡”顶端摞。
维克托就半跪在他身边,耐心地等著儿子调整角度:“慢一点,布鲁图,这块要卡在两个蓝色中间,不然会塌。”
贝尔莎丽雅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听到脚步声,她抬头看了卡萨雷一眼,眼底带著温和的点点头。
好像没被出轨给影响。
卡萨雷的脚步猛地顿住。
“老大……”卡萨雷喉结动了动,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巴西那边的情况,还有欧洲的动静,您知道了吗?”
布鲁图听见声音,好奇地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盯著卡萨雷,手里还举著块绿色积木呀呀呀的叫著。
维克托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蹭过布鲁图柔软的头髮,才缓缓站起身。
他指了指旁边的扶手椅:“坐。慢慢说。”
卡萨雷这才敢坐下,把文件夹往茶几上一放,语速又快了起来:“巴西內马尔借势闹大了!他拉了欧盟的非政府组织,还联繫了法国的右翼政党,现在欧洲全在传『巴西要屠城』,连带著把您也扯进去了,bbc的脱口秀您看了吗?义大利那个影星里卡多,当著百万观眾骂您是独裁暴君,说您手上全是血,还说巴西是在学您的暴力手段!”
“简直是瞎说,我看到他一定要k死他!”
维克托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
“內马尔的算盘打得很精。”
过了半分钟,维克托才开口,声音很淡,“他知道巴西总统的软肋是民眾信任,也知道我的软肋是“拉美格局”。把我扯进去,既能转移巴西民眾的注意力,又能借欧盟的压力逼巴西总统妥协,还能顺带打击我在拉美的影响力,一举三得。”
“那咱们怎么办?”
卡萨雷急道,“要不要立刻发表声明?或者联繫巴西总统,给他点支持?再不然,让情报部门去查內马尔和欧盟的联繫,找他的黑料?”
“急什么。”
维克托摇头,我已经通过电话了,“巴西总统不想妥协,他怕的是民眾的抗议和军方的动摇,內马尔越借欧盟压他,他就越会反感,谁也不想当被欧洲操控的总统。”
“两种舆论和两种態度的对冲,意识形態的战爭重新在巴西开始。”
“那就砸钱!”
“他们能买通媒体,我还不会吗?让电视台循环播放毒贩的罪恶,並且墨西哥出台“共情犯罪”,任何同情毒贩的行为也是违背法律!”
……
(本章完)
报亭老板雅克正用抹布擦著《世界报》的封皮,头版那张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照片被雨水晕开了边角,照片里,一个巴西小孩正扒著铁丝网往外观望,手里攥著半块干硬的麵包,背景里隱约能看见陆军的装甲车。
“先生,要一份《世界报》吗?”
雅克抬头,看见一个穿驼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棚下,手里捏著湿透的地铁票,男人接过报纸,指尖刚碰到標题“巴西:炮火下的人质与民意”,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们居然要强攻贫民窟?”
男人的法语里带著比利时口音,他指著照片里的装甲车,“我上个月刚去里约谈过生意,罗西尼亚的市场里,那些女人会把手工编织的手链塞给游客,孩子们追著冰淇淋车跑……这哪里是要清剿毒贩,这是要屠城!”
雅克笑了笑,他不在乎谁死。
他只在乎有没有大新闻,只要有,那他就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雨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喧譁。
一群举著標语牌的学生从凯旋门方向走来,领头的女孩扎著红色髮带,手里的硬纸板上用葡语和法语写著“巴西的孩子在流血!欧盟不能装看不见!我们要让巴西人知道,欧洲支持和平!”
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多个学生,有一半举著从巴西报纸上复印的人质照片。
不到两小时,“巴西停火”的话题就爬上了欧洲各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欧美人就喜欢干这种事。
义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外,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带了二十多个歌剧演员,站在台阶上唱起了《圣母颂》。
她穿著黑色长裙,手里举著写有“生命高於一切”的纸牌,歌声穿透了广场的嘈杂,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著哼唱,有人从包里掏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塞进“声援巴西”的纸箱里。
“我去过罗西尼亚。”
演唱间隙,伊莉莎白对著围拢的记者说,声音带著哭腔,“那里的老人会给我煮黑豆饭,会把孙女织的围巾送给我,他们不是毒贩的附庸,他们是普通人!巴西总统要炸掉他们的家,欧盟却在沉默,这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更热闹。
上千人聚集在纳尔逊纪念碑下。
“为什么巴西不能学挪威?用谈判解决问题!”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站在台阶上喊,手里挥舞著巴西国旗,“维克托那个暴君在墨西哥杀毒贩,现在巴西总统也要学他,难道暴力是唯一的答案吗?”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人点燃了写有“拒绝成为第二个墨西哥”的横幅,火苗在伦敦的风里窜得老高,映亮了广场上的狮子雕像。
这些声音很快钻进了欧洲的演播厅。
英国 bbc的《晚间脱口秀》录製现场,聚光灯打在主持人汤姆和嘉宾,义大利影星里卡多身上。
一开始话题还围著巴西的抗议打转,里卡多捧著咖啡杯,语气沉痛:“我看到照片里的巴西孩子,就想起我在那不勒斯的侄子,他们本该在公园里踢足球,而不是躲在贫民窟里怕炮弹……”
话没说完,台下突然有观眾喊了一声“维克托才是罪魁祸首!”。
里卡多猛地放下咖啡杯,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了引线:“你说得对!所有人都在说巴西总统错了,可没人提墨西哥的维克托!那个偽君子!”
他站起身,对著镜头,声音陡然拔高,“他说自己『铁腕治毒』,可他杀的毒贩里,有多少是普通的小贩?有多少孩子因为他的清扫变成孤儿?他根本不是在维护正义,他是在享受杀人的快感!”
现场一片譁然,观眾席里有人鼓掌,有人倒吸凉气。
汤姆慌忙伸手拦他,却被里卡多甩开:“我为什么不能说?他就是个独裁暴君!巴西要是跟他走太近,下一个被炮火笼罩的,就是里约的海滩!那些欧洲的政客不敢说,我来说,维克托的手上全是血!”
他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剧本往地上摔:“你们以为他和巴西谈石油是为了什么?他是想把拉美变成自己的后园!欧盟的老爷们怕了,所以纵容我们骂巴西总统,却不敢提维克托,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明』?”
节目录製被迫中断。
可要知道《晚间脱口秀》有超过百万的观眾,在很多地方都有拥护者。
墨西哥驻欧盟大使馆的电话被打爆,记者堵在门口追问回应,有人举著照片抗议,喊著“滚出拉美”的口號。
而巴西反对党总部里,內马尔正看著电视里重播的脱口秀片段,嘴角勾起一抹笑。
“先生,欧盟的非政府组织刚才来电,说愿意给我们提供人权援助资金。”助理递过来一份文件,眼里闪著兴奋,“还有法国的右翼政党,想邀请您下个月去巴黎演讲。”
內马尔接过文件,抬头看向窗,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伊莉莎白的电话,语气温和:“感谢您为巴西发声,您的歌声让欧洲听到了我们的诉求……对,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包括维克托的暴力。”
掛了电话,內马尔靠在沙发上,看著墙上的巴西地图。罗西尼亚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著“突破口”。
墨西哥城的午后阳光,总带著点高原特有的炽烈。
卡萨雷几乎是踩著自己的影子衝进来的,连鬢角的汗珠都顾不上擦。
办公室中央没摆平日里的长桌,反而铺了块米白色的地毯,散落著几盒木质积木。
布鲁图快两岁了,穿著明黄色的连体衣,正趴在地毯上,把一块蓝色积木往“城堡”顶端摞。
维克托就半跪在他身边,耐心地等著儿子调整角度:“慢一点,布鲁图,这块要卡在两个蓝色中间,不然会塌。”
贝尔莎丽雅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听到脚步声,她抬头看了卡萨雷一眼,眼底带著温和的点点头。
好像没被出轨给影响。
卡萨雷的脚步猛地顿住。
“老大……”卡萨雷喉结动了动,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巴西那边的情况,还有欧洲的动静,您知道了吗?”
布鲁图听见声音,好奇地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盯著卡萨雷,手里还举著块绿色积木呀呀呀的叫著。
维克托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蹭过布鲁图柔软的头髮,才缓缓站起身。
他指了指旁边的扶手椅:“坐。慢慢说。”
卡萨雷这才敢坐下,把文件夹往茶几上一放,语速又快了起来:“巴西內马尔借势闹大了!他拉了欧盟的非政府组织,还联繫了法国的右翼政党,现在欧洲全在传『巴西要屠城』,连带著把您也扯进去了,bbc的脱口秀您看了吗?义大利那个影星里卡多,当著百万观眾骂您是独裁暴君,说您手上全是血,还说巴西是在学您的暴力手段!”
“简直是瞎说,我看到他一定要k死他!”
维克托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
“內马尔的算盘打得很精。”
过了半分钟,维克托才开口,声音很淡,“他知道巴西总统的软肋是民眾信任,也知道我的软肋是“拉美格局”。把我扯进去,既能转移巴西民眾的注意力,又能借欧盟的压力逼巴西总统妥协,还能顺带打击我在拉美的影响力,一举三得。”
“那咱们怎么办?”
卡萨雷急道,“要不要立刻发表声明?或者联繫巴西总统,给他点支持?再不然,让情报部门去查內马尔和欧盟的联繫,找他的黑料?”
“急什么。”
维克托摇头,我已经通过电话了,“巴西总统不想妥协,他怕的是民眾的抗议和军方的动摇,內马尔越借欧盟压他,他就越会反感,谁也不想当被欧洲操控的总统。”
“两种舆论和两种態度的对冲,意识形態的战爭重新在巴西开始。”
“那就砸钱!”
“他们能买通媒体,我还不会吗?让电视台循环播放毒贩的罪恶,並且墨西哥出台“共情犯罪”,任何同情毒贩的行为也是违背法律!”
……
(本章完)
报亭老板雅克正用抹布擦著《世界报》的封皮,头版那张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照片被雨水晕开了边角,照片里,一个巴西小孩正扒著铁丝网往外观望,手里攥著半块干硬的麵包,背景里隱约能看见陆军的装甲车。
“先生,要一份《世界报》吗?”
雅克抬头,看见一个穿驼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棚下,手里捏著湿透的地铁票,男人接过报纸,指尖刚碰到標题“巴西:炮火下的人质与民意”,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们居然要强攻贫民窟?”
男人的法语里带著比利时口音,他指著照片里的装甲车,“我上个月刚去里约谈过生意,罗西尼亚的市场里,那些女人会把手工编织的手链塞给游客,孩子们追著冰淇淋车跑……这哪里是要清剿毒贩,这是要屠城!”
雅克笑了笑,他不在乎谁死。
他只在乎有没有大新闻,只要有,那他就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雨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喧譁。
一群举著標语牌的学生从凯旋门方向走来,领头的女孩扎著红色髮带,手里的硬纸板上用葡语和法语写著“巴西的孩子在流血!欧盟不能装看不见!我们要让巴西人知道,欧洲支持和平!”
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多个学生,有一半举著从巴西报纸上复印的人质照片。
不到两小时,“巴西停火”的话题就爬上了欧洲各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欧美人就喜欢干这种事。
义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外,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带了二十多个歌剧演员,站在台阶上唱起了《圣母颂》。
她穿著黑色长裙,手里举著写有“生命高於一切”的纸牌,歌声穿透了广场的嘈杂,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著哼唱,有人从包里掏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塞进“声援巴西”的纸箱里。
“我去过罗西尼亚。”
演唱间隙,伊莉莎白对著围拢的记者说,声音带著哭腔,“那里的老人会给我煮黑豆饭,会把孙女织的围巾送给我,他们不是毒贩的附庸,他们是普通人!巴西总统要炸掉他们的家,欧盟却在沉默,这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更热闹。
上千人聚集在纳尔逊纪念碑下。
“为什么巴西不能学挪威?用谈判解决问题!”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站在台阶上喊,手里挥舞著巴西国旗,“维克托那个暴君在墨西哥杀毒贩,现在巴西总统也要学他,难道暴力是唯一的答案吗?”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人点燃了写有“拒绝成为第二个墨西哥”的横幅,火苗在伦敦的风里窜得老高,映亮了广场上的狮子雕像。
这些声音很快钻进了欧洲的演播厅。
英国 bbc的《晚间脱口秀》录製现场,聚光灯打在主持人汤姆和嘉宾,义大利影星里卡多身上。
一开始话题还围著巴西的抗议打转,里卡多捧著咖啡杯,语气沉痛:“我看到照片里的巴西孩子,就想起我在那不勒斯的侄子,他们本该在公园里踢足球,而不是躲在贫民窟里怕炮弹……”
话没说完,台下突然有观眾喊了一声“维克托才是罪魁祸首!”。
里卡多猛地放下咖啡杯,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了引线:“你说得对!所有人都在说巴西总统错了,可没人提墨西哥的维克托!那个偽君子!”
他站起身,对著镜头,声音陡然拔高,“他说自己『铁腕治毒』,可他杀的毒贩里,有多少是普通的小贩?有多少孩子因为他的清扫变成孤儿?他根本不是在维护正义,他是在享受杀人的快感!”
现场一片譁然,观眾席里有人鼓掌,有人倒吸凉气。
汤姆慌忙伸手拦他,却被里卡多甩开:“我为什么不能说?他就是个独裁暴君!巴西要是跟他走太近,下一个被炮火笼罩的,就是里约的海滩!那些欧洲的政客不敢说,我来说,维克托的手上全是血!”
他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剧本往地上摔:“你们以为他和巴西谈石油是为了什么?他是想把拉美变成自己的后园!欧盟的老爷们怕了,所以纵容我们骂巴西总统,却不敢提维克托,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明』?”
节目录製被迫中断。
可要知道《晚间脱口秀》有超过百万的观眾,在很多地方都有拥护者。
墨西哥驻欧盟大使馆的电话被打爆,记者堵在门口追问回应,有人举著照片抗议,喊著“滚出拉美”的口號。
而巴西反对党总部里,內马尔正看著电视里重播的脱口秀片段,嘴角勾起一抹笑。
“先生,欧盟的非政府组织刚才来电,说愿意给我们提供人权援助资金。”助理递过来一份文件,眼里闪著兴奋,“还有法国的右翼政党,想邀请您下个月去巴黎演讲。”
內马尔接过文件,抬头看向窗,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伊莉莎白的电话,语气温和:“感谢您为巴西发声,您的歌声让欧洲听到了我们的诉求……对,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包括维克托的暴力。”
掛了电话,內马尔靠在沙发上,看著墙上的巴西地图。罗西尼亚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著“突破口”。
墨西哥城的午后阳光,总带著点高原特有的炽烈。
卡萨雷几乎是踩著自己的影子衝进来的,连鬢角的汗珠都顾不上擦。
办公室中央没摆平日里的长桌,反而铺了块米白色的地毯,散落著几盒木质积木。
布鲁图快两岁了,穿著明黄色的连体衣,正趴在地毯上,把一块蓝色积木往“城堡”顶端摞。
维克托就半跪在他身边,耐心地等著儿子调整角度:“慢一点,布鲁图,这块要卡在两个蓝色中间,不然会塌。”
贝尔莎丽雅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听到脚步声,她抬头看了卡萨雷一眼,眼底带著温和的点点头。
好像没被出轨给影响。
卡萨雷的脚步猛地顿住。
“老大……”卡萨雷喉结动了动,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巴西那边的情况,还有欧洲的动静,您知道了吗?”
布鲁图听见声音,好奇地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盯著卡萨雷,手里还举著块绿色积木呀呀呀的叫著。
维克托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蹭过布鲁图柔软的头髮,才缓缓站起身。
他指了指旁边的扶手椅:“坐。慢慢说。”
卡萨雷这才敢坐下,把文件夹往茶几上一放,语速又快了起来:“巴西內马尔借势闹大了!他拉了欧盟的非政府组织,还联繫了法国的右翼政党,现在欧洲全在传『巴西要屠城』,连带著把您也扯进去了,bbc的脱口秀您看了吗?义大利那个影星里卡多,当著百万观眾骂您是独裁暴君,说您手上全是血,还说巴西是在学您的暴力手段!”
“简直是瞎说,我看到他一定要k死他!”
维克托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
“內马尔的算盘打得很精。”
过了半分钟,维克托才开口,声音很淡,“他知道巴西总统的软肋是民眾信任,也知道我的软肋是“拉美格局”。把我扯进去,既能转移巴西民眾的注意力,又能借欧盟的压力逼巴西总统妥协,还能顺带打击我在拉美的影响力,一举三得。”
“那咱们怎么办?”
卡萨雷急道,“要不要立刻发表声明?或者联繫巴西总统,给他点支持?再不然,让情报部门去查內马尔和欧盟的联繫,找他的黑料?”
“急什么。”
维克托摇头,我已经通过电话了,“巴西总统不想妥协,他怕的是民眾的抗议和军方的动摇,內马尔越借欧盟压他,他就越会反感,谁也不想当被欧洲操控的总统。”
“两种舆论和两种態度的对冲,意识形態的战爭重新在巴西开始。”
“那就砸钱!”
“他们能买通媒体,我还不会吗?让电视台循环播放毒贩的罪恶,並且墨西哥出台“共情犯罪”,任何同情毒贩的行为也是违背法律!”
……
(本章完)
报亭老板雅克正用抹布擦著《世界报》的封皮,头版那张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照片被雨水晕开了边角,照片里,一个巴西小孩正扒著铁丝网往外观望,手里攥著半块干硬的麵包,背景里隱约能看见陆军的装甲车。
“先生,要一份《世界报》吗?”
雅克抬头,看见一个穿驼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棚下,手里捏著湿透的地铁票,男人接过报纸,指尖刚碰到標题“巴西:炮火下的人质与民意”,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们居然要强攻贫民窟?”
男人的法语里带著比利时口音,他指著照片里的装甲车,“我上个月刚去里约谈过生意,罗西尼亚的市场里,那些女人会把手工编织的手链塞给游客,孩子们追著冰淇淋车跑……这哪里是要清剿毒贩,这是要屠城!”
雅克笑了笑,他不在乎谁死。
他只在乎有没有大新闻,只要有,那他就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雨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喧譁。
一群举著標语牌的学生从凯旋门方向走来,领头的女孩扎著红色髮带,手里的硬纸板上用葡语和法语写著“巴西的孩子在流血!欧盟不能装看不见!我们要让巴西人知道,欧洲支持和平!”
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多个学生,有一半举著从巴西报纸上复印的人质照片。
不到两小时,“巴西停火”的话题就爬上了欧洲各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欧美人就喜欢干这种事。
义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外,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带了二十多个歌剧演员,站在台阶上唱起了《圣母颂》。
她穿著黑色长裙,手里举著写有“生命高於一切”的纸牌,歌声穿透了广场的嘈杂,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著哼唱,有人从包里掏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塞进“声援巴西”的纸箱里。
“我去过罗西尼亚。”
演唱间隙,伊莉莎白对著围拢的记者说,声音带著哭腔,“那里的老人会给我煮黑豆饭,会把孙女织的围巾送给我,他们不是毒贩的附庸,他们是普通人!巴西总统要炸掉他们的家,欧盟却在沉默,这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更热闹。
上千人聚集在纳尔逊纪念碑下。
“为什么巴西不能学挪威?用谈判解决问题!”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站在台阶上喊,手里挥舞著巴西国旗,“维克托那个暴君在墨西哥杀毒贩,现在巴西总统也要学他,难道暴力是唯一的答案吗?”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人点燃了写有“拒绝成为第二个墨西哥”的横幅,火苗在伦敦的风里窜得老高,映亮了广场上的狮子雕像。
这些声音很快钻进了欧洲的演播厅。
英国 bbc的《晚间脱口秀》录製现场,聚光灯打在主持人汤姆和嘉宾,义大利影星里卡多身上。
一开始话题还围著巴西的抗议打转,里卡多捧著咖啡杯,语气沉痛:“我看到照片里的巴西孩子,就想起我在那不勒斯的侄子,他们本该在公园里踢足球,而不是躲在贫民窟里怕炮弹……”
话没说完,台下突然有观眾喊了一声“维克托才是罪魁祸首!”。
里卡多猛地放下咖啡杯,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了引线:“你说得对!所有人都在说巴西总统错了,可没人提墨西哥的维克托!那个偽君子!”
他站起身,对著镜头,声音陡然拔高,“他说自己『铁腕治毒』,可他杀的毒贩里,有多少是普通的小贩?有多少孩子因为他的清扫变成孤儿?他根本不是在维护正义,他是在享受杀人的快感!”
现场一片譁然,观眾席里有人鼓掌,有人倒吸凉气。
汤姆慌忙伸手拦他,却被里卡多甩开:“我为什么不能说?他就是个独裁暴君!巴西要是跟他走太近,下一个被炮火笼罩的,就是里约的海滩!那些欧洲的政客不敢说,我来说,维克托的手上全是血!”
他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剧本往地上摔:“你们以为他和巴西谈石油是为了什么?他是想把拉美变成自己的后园!欧盟的老爷们怕了,所以纵容我们骂巴西总统,却不敢提维克托,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明』?”
节目录製被迫中断。
可要知道《晚间脱口秀》有超过百万的观眾,在很多地方都有拥护者。
墨西哥驻欧盟大使馆的电话被打爆,记者堵在门口追问回应,有人举著照片抗议,喊著“滚出拉美”的口號。
而巴西反对党总部里,內马尔正看著电视里重播的脱口秀片段,嘴角勾起一抹笑。
“先生,欧盟的非政府组织刚才来电,说愿意给我们提供人权援助资金。”助理递过来一份文件,眼里闪著兴奋,“还有法国的右翼政党,想邀请您下个月去巴黎演讲。”
內马尔接过文件,抬头看向窗,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伊莉莎白的电话,语气温和:“感谢您为巴西发声,您的歌声让欧洲听到了我们的诉求……对,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包括维克托的暴力。”
掛了电话,內马尔靠在沙发上,看著墙上的巴西地图。罗西尼亚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著“突破口”。
墨西哥城的午后阳光,总带著点高原特有的炽烈。
卡萨雷几乎是踩著自己的影子衝进来的,连鬢角的汗珠都顾不上擦。
办公室中央没摆平日里的长桌,反而铺了块米白色的地毯,散落著几盒木质积木。
布鲁图快两岁了,穿著明黄色的连体衣,正趴在地毯上,把一块蓝色积木往“城堡”顶端摞。
维克托就半跪在他身边,耐心地等著儿子调整角度:“慢一点,布鲁图,这块要卡在两个蓝色中间,不然会塌。”
贝尔莎丽雅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听到脚步声,她抬头看了卡萨雷一眼,眼底带著温和的点点头。
好像没被出轨给影响。
卡萨雷的脚步猛地顿住。
“老大……”卡萨雷喉结动了动,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巴西那边的情况,还有欧洲的动静,您知道了吗?”
布鲁图听见声音,好奇地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盯著卡萨雷,手里还举著块绿色积木呀呀呀的叫著。
维克托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蹭过布鲁图柔软的头髮,才缓缓站起身。
他指了指旁边的扶手椅:“坐。慢慢说。”
卡萨雷这才敢坐下,把文件夹往茶几上一放,语速又快了起来:“巴西內马尔借势闹大了!他拉了欧盟的非政府组织,还联繫了法国的右翼政党,现在欧洲全在传『巴西要屠城』,连带著把您也扯进去了,bbc的脱口秀您看了吗?义大利那个影星里卡多,当著百万观眾骂您是独裁暴君,说您手上全是血,还说巴西是在学您的暴力手段!”
“简直是瞎说,我看到他一定要k死他!”
维克托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
“內马尔的算盘打得很精。”
过了半分钟,维克托才开口,声音很淡,“他知道巴西总统的软肋是民眾信任,也知道我的软肋是“拉美格局”。把我扯进去,既能转移巴西民眾的注意力,又能借欧盟的压力逼巴西总统妥协,还能顺带打击我在拉美的影响力,一举三得。”
“那咱们怎么办?”
卡萨雷急道,“要不要立刻发表声明?或者联繫巴西总统,给他点支持?再不然,让情报部门去查內马尔和欧盟的联繫,找他的黑料?”
“急什么。”
维克托摇头,我已经通过电话了,“巴西总统不想妥协,他怕的是民眾的抗议和军方的动摇,內马尔越借欧盟压他,他就越会反感,谁也不想当被欧洲操控的总统。”
“两种舆论和两种態度的对冲,意识形態的战爭重新在巴西开始。”
“那就砸钱!”
“他们能买通媒体,我还不会吗?让电视台循环播放毒贩的罪恶,並且墨西哥出台“共情犯罪”,任何同情毒贩的行为也是违背法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