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57

  情愫,我为什么要拒绝,”乔小麦仰头他,一脸的莫名其妙,好不容易生出的好感和信赖,她怎么可能拒绝。。
  “你说,你要接受他们的告白?”富大捏着她的下巴,阴沉沉地问。
  乔小麦越发茫然了,然后富大把今天贾凡凡说的话跟她讲了一下,乔小麦先是笑的不行,道出事情的原委,还摇头直说:没文化,真可怕,后回味出是贾凡凡告的密,又咬牙切齿道,“贾凡凡,你这个叛徒,”
  后又问富大,既然误会解除,那钱是不是照先前说的给。
  富大摇头,乔小麦又急了,喊道,“为么?”
  富大低头蹭着她的脖颈,说:“因为你还没使用美人计呢?”
  乔小麦用美色换来了两千万的运转资金,但请李孝利做代言的申请还是被驳回了,富大认为没必要花几十万请明星代言,完全可以找个便宜的自己人做代言,一来自己人好说话,二来,肥水不流外人田。
  也不知他怎么说通老黑的,或者根本没经过老黑同意,直接找到了贾凡凡,以每年十万块的高额代理费签下她做传奇的代言人。
  把贾凡凡乐的跟天下掉馅饼一样,十万块啊,上班族要干多少年才能赚到。
  直嚷嚷着说跟着老大有肉吃,被乔小麦连鄙夷带白眼地骂了一通,说她跟恐龙一样,脑容量只有核桃大,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贾凡凡不介意,她现在也是小有资产的富婆喽,哦吼吼……
  八月初,乔栋和莫妮卡从美国回来,同来的还有姥姥的两个哥哥和他们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也就是乔小麦的二舅公、小舅公、三舅舅、四舅舅和大表哥、小表哥。
  作者有话要说:乔小麦很没形象地翻了下眼皮说:你能不能不要这样,人家都说自从咱两那个后,不是圈圈就是叉叉,一点新鲜感都没有!
  富大说:那我们今天圈叉圈叉,明天叉圈叉圈,后天圈圈叉叉,大后天叉叉圈圈……
  最近苏州总是下雨,公司有些地方太过破旧,露雨,居然请维修工的事也让我做。
  好郁闷啊,真的是一周五天不想上班,好还念那段睡到自然醒的日子。
  宝贝,想你了
  温家从清乾时期就开始行医,是真正的医药世家,慈禧年间,便开始送子孙留学海外学习西医,太姥爷去的是英国,在出国之前,他已经娶过妻,妻子是一个世家女儿,两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感情并不好,太姥爷去英国后,娶了他的英国同学做二夫人,生有两子一女,也就是乔小麦的二舅公、小舅公和姥姥。
  姥姥三岁时,太姥爷学成归国接管家业,他去英国读书时,大夫人已经怀孕,也是儿子,因为是长子长孙,所以颇得宠,一直盼着爹爹回国,一家团聚,可爹爹回国后,对他只是尚可,并不太喜,对三个年幼的弟妹却是疼的紧,他心里有气,不能对父亲抱怨,只能拿年幼的弟妹撒气。
  大太太娘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世家,自己女儿嫁入温家一年,女婿就出国留学,一走就是八年,女儿苦等八年,盼来的却是丈夫另娶新人,还带了三个跟他外孙争家产的小杂种(混血啊可不就是杂交的),自是不依不饶,太太姥姥为了给大夫人和大夫人的娘家一个说法,便放任大夫人和她陪嫁家仆打压二夫人,孩子们吵架斗嘴,也只管向着大孙儿,二太太言语不通,对大家族里内敛的争斗并不了解,也没感觉到自己被打压排挤,她本身也是医学博士出身,来中国之前,已经联系好了在西医院做医生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的,哪里在意这内宅斗争啊。
  直到二舅公跟二太太诉苦,说他不喜欢这里,要回英国,说大哥和他打架,老夫人只护着大哥,说大太太的家仆骂他和弟弟妹妹是杂种,再加上老夫人以祖宗规矩为由,要把三个孩子养到大夫人名下时,二夫人这才察觉她在这个家并不受欢迎,她袭成了英国贵族淑女做派,待人彬彬有礼,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字不离口,同时,也比较刻板保守,感情轻意不外露,即便很伤心很痛心很生气的时候,也不会表现出来,很少发脾气,能忍耐,不愿意与老太太和大夫人斗心眼作无谓的争论,既然不受欢迎,那就带着孩子搬出去住。
  太太姥姥知道后,自是不许,你不爱呆可以搬出去,但温家血脉不能带走,并将孩子们藏匿起来,不给二夫人见。
  不许?二夫人又不是传统制度教育下的小女人,管你什么祖宗家法,孩子是我生的,我自然有教养的权利,于是,直接以圈禁孩子阻止母子见面将温老太太和大夫人告上国际法庭。
  太姥爷那段时间正去外地采买药材,忙于救治伤患,等回来时,已是家宅不宁,他不明白,国家正逢抗战时期,国内战火连天,时局混乱,如此年月,老娘怎么还这般守旧,自己老娘不敢放肆,只能将大夫人怒喝一番。
  大夫人娘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哪受得了这份委屈,本来就是女婿不占理,负了女儿,现在又当着众仆役的面喝斥女儿,这换谁也咽不下这口气啊,于是叫一帮亲戚朋友来讨说法。
  太姥爷烦不胜烦,只能让二夫人带着孩子先回英国,等时局稳定下来再说。
  46年,太太姥姥去世,49年,中国解放,国内情况基本稳定后,太姥爷就去英国把二夫人和孩子们接了回来,53年,二夫人的父亲去世,一家人回英国参加葬礼,二夫人留下来陪年迈的老母亲,二舅公留下来打理家族生意,小舅公和姥姥回国继续学习中医。
  58年,姥姥嫁给儒雅英俊的姥爷后,太姥爷便将家业传给长房长子的大舅公,把养身调理的祖传秘方留给女儿傍身,之后和小舅公一起回英国,太姥爷是去定居,小舅公则继续学习西医。
  66年文化大革命,远在英国的太姥爷得知消息后,让大舅公带上家人轻减行李和姥姥一家先去香港,然后从香港坐轮渡去英国会合,姥爷不愿意抛下双亲,让姥姥带着孩子先走,姥姥不肯,在姥爷的一夜劝说下,这才答应带孩子先走,到英国后再想办法把他们一家接过去,结果,大夫人将船票偷去给了自己娘家侄子。
  没有船票,去不成香港,也到不了英国,姥爷只能先带着姥姥及年幼的郑幺妹连夜离开沪市,回柳泉镇的老家跟父母会合,文革期间,郑老太爷和太奶相继去世。
  姥姥因怕有人拿她的海外关系说事,便一直没敢跟英国那边联系,文革后,失去联系,在这期间,二舅公百般打探国内情况,得知大舅公携家眷去了香港,又从香港去了美国,温而家位于沪市的宅子被政府收回,郑家的房子被大火燃尽,小妹和妹婿以及侄女音信全无。
  直至吴uncle把玉镯交给乔小麦带回来,这段往事才得以披露。
  吴家和温家是世交,大舅公的女儿和吴uncle年岁相当,可15岁的吴uncle却喜欢7岁的郑舒妍,吴伯母还开玩笑说,给两个孩子定娃娃,所以,吴uncle一直当郑舒妍是她的小媳妇。
  吴家当年也在那艘船上,大舅公之所以没阻止大太太,一是,对父亲不满,二是,想摆脱小妹,跟吴家结亲。
  结果,吴家在香港定居,跟香港本土的富商联姻。
  去年姥姥已经跟家人联系上了,并且去了英国跟年迈身体却硬朗健康的老父老母见了面,这次舅公回国,一是为了参加乔栋和莫妮卡的订婚典礼,二是想把上海的老房子或要或买回来,海外逃难出去的华侨都回国把祖产买了回来。
  乔小麦上世并没听过这段往事,那时她正值高考,后来上了大学后又迷上游戏,只知道姥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可那些亲人于她而言太过陌生,再者舅公舅母、表舅表姨、表哥表姐们都是英式教育,虽然年龄跟大哥相仿,但给她的感觉是非常的沉默内敛、不好相处,还有英国人非常注重和个人空间,有一句英国谚语这样说:“an englishan39s hoe is his castle”。
  所以,除了每年一次的家族聚会和必要的人情来往外,她从不主动跟舅公那边的人联系。
  一来,没啥可说的,二来,上世乔家、郑家的财富跟温家相比,只是尚可,乔妈为了避嫌,也没逼着她跟表哥、表姐们交好。
  再后来,她恋爱、失恋、考研、读博、炒股、赚钱、开个人工作室……忙着连自己老爸老妈老哥都很少见,更何况这些半道跑出来的亲戚们。
  依稀记得,家里只有大哥跟几位表哥处的来,他们年岁相当,比较有话题聊。
  她甚至以为英国的太姥姥不是姥姥的母亲,不然三个孩子,怎么独把姥姥扔在国内,她对太姥爷也是有怨言的,以为他重男轻女,原因同上。
  原来姥姥不仅是混血儿,和小舅公还是龙凤胎,可两人长的一点都不像,姥姥若不说自己是混血儿,没人看出她是混血儿,除了五官过于精致外,她长的非常东方。
  小舅公和二舅公比中国老头五官显立体,鼻梁很高,眼窝很深很有内涵,气质都很儒雅,但这份儒雅又不像姥爷的那种,儒雅中带着点疏离和淡漠,不过看得出来对姥姥很是思想,跟小辈们讲诉过去时光时,眼眶中隐隐有泪水闪烁。
  见到乔小麦,小舅公有些激动,直说她长得很像姥姥年轻时,说在此之前他对姥姥的印象永远定格在姥姥送他和太姥爷上渡轮时的情景,一身粉色旗袍,长发挽成髻,轮船开了老远,还在招手挥别,四十年来,每当想起那一幕,心就疼的跟针扎一样,说该一起走的,一起走的。
  乔小麦用英语安慰他说:小舅公,您无须自责,若姥姥当时跟你们去了英国,也就没有我漂亮的老妈,没有我漂亮的老妈也就没有长的很像姥姥年轻时的我,所以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我和妈妈都是姥姥青春美貌的延续,您以后再回忆起往事觉得不够生动时,我可以穿着当年的服装将原景重现。
  然后,略有些严肃刻板的二舅公和小舅公笑了,他们只是看起来冷漠淡然,其实骨子里非常注重亲情,对唯一的小妹妹是真的很思念,爱屋及乌对长的像妹妹的乔小麦也是一眼就欢喜上了。
  姥姥有问起大舅公和大太姥姥现在情况,两人仍是一脸忿忿,只说,当年他们不敢去英国见父亲,从香港直接做渡船去美国了,在唐人街开了一家医馆,生活还算可以,两人也尊父亲的命令,没去打搅他们的生活。
  怎么说,乔小麦没经历那段年月,所以没发言权,对大舅公和大太姥姥的行为也没觉得多可恨,当初太姥爷的行为放在古代就是陈世美就是负心汉,放在现代就是重婚就是第三者插足,虽然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合法的,但她想没有哪个女人会豁达到不介意跟别的女人共享一个男人,而那男人只疼小三,只宠他和她的孩子,之后丢子自己和孩子跑去跟那女人厮守吧!
  所以,大太姥姥其实还是心善的,换做心肠歹毒点的,一准一包砒霜毒死她们,心机再深点的,可以不动声色用百种方法干掉她们而不被人发现。
  人啊,都是有护短心里的,乔小麦也不例外,所以她同情归同情,并没想跳出来为大舅公或者大太姥姥伸冤。
  乔栋和莫妮卡回国第三天,两家人见了面,商谈订婚细节,比如订婚礼金,比如宾客名单等等……
  去年圣诞节前,莫妮卡跟家里人坦白,说她在国外留学时喜欢上一个男人,交往一年,觉得挺合适,圣诞节放假回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