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48

  保脱身总做得到。至于你……你若真的肯‘大隐’,做官也无妨。”心想:以他的性子,多半人前装傻,任个闲职散吏,倒没准能过点安稳日子。
  子释闲闲接口:“要说西京,估计现在肯定是一大缸浑水,正好摸鱼打混。不过,我之前一直不想子周去蹚这趟浑水,却是因为别的缘故。”顿一下,“先不要问,以后告诉你。”叹气,“可惜世上的事最怕强求,小孩子都是越压越拧。我也想通了,与其生拉硬拽,不如因势利导。走一步看一步,顺其自然吧。”
  又扬脸斜睇他一眼:“明明是你自己不甘寂寞好不好?别赖在我们兄弟头上。什么‘将以有为也’,也不知道是谁说的。”
  “多久的陈年烂谷子,偏记得这么清楚……”
  子释想:他准备什么时候交代身家背景呢?銎阳富商之家,祖籍彤城。彤城姓顾的有钱人也听说过几户,可惜平时没怎么留意。母亲那边多半是京里世家大族——不知他母亲娘家姓什么,否则还可以猜上一猜……等到了西京,这些都该知道了吧?……他究竟……是什么打算?
  忽然很想问一句:你呢?到了西京,你又做什么?
  抬起头,下巴颏搁在他胸膛,冷不丁唤了一声:“长生。”对方却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眼中柔情满溢,偏偏没有焦点。一双手仿佛无意识般在背上来回摩挲,反复流连。后背的伤疤被摸得痒酥酥,子释脑袋一歪,又趴下了。后头的话于是跟着咽了下去。
  只听他自言自语似的轻轻说:“天子脚下,终归太平一些。总算不用时时提心吊胆东躲西藏;不用看见死尸遍地血肉横飞;不用谈论杀人放火阴谋陷阱……每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要生病……”
  他这是怎么了?心里没由来一慌,坐起身,望着他:“长生?”
  被唤的人猛然惊醒,胸口又酸又涩。收回游离的目光,抬手抚摸着他的脸颊:“听话。这一年多,太辛苦。真的不能再折腾了。你……我们……”狠狠心,一刀捅下,“我们到西京去。都市繁华,才有生发的机会。真去了穷乡僻壤,像你这样的,拿什么换饭吃?”
  听到“我们”二字,子释忽的放松。笑了:“说的也是。唉,打秋风吃大户吃习惯了,竟忘了要自力更生。”眨巴两下眼睛,把头埋在他臂弯里,哀怨道:“你不肯养我了么?”
  “你就气我吧……”长生右手按在自己胸腹之间,肝儿疼。
  那一个却不知他这玩笑话里全是瘀血内伤,拍拍肚皮:“说起吃饭,我饿了。”
  “洗漱吧。留了饭,在厨房温着,我给你端进来。”
  动手劫粮的日子定在六月初八。白沙帮弟子与红头苗寨也联络上了。不独乌三爷和罗淼,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忙得很。
  自从出完主意,子释四人再不提此事,每日练功的练功,温书的温书,闲待的闲待。子周腾出所有空余时间,替许汀然抄了洋洋洒洒几百页《圣人家语》,叮嘱他记得自己用功。小男孩红着眼眶重重点头。
  六月初六一大早,四人跟着乌三爷、罗淼来到江边。
  十八总勉强算是个码头。就着岩石纹路凿出的浅槽当作台阶,几乎直上直下。石缝里钉了木桩,拴了铁链,权充护栏。即使是台阶下水势最缓的区域,也处处暗潮翻涌,白沫横飞。放眼望去,江流滚滚,浊浪滔滔,连带着礁石、山崖、天空都仿佛一齐摇晃震荡。在岸边稍微多站片刻,便觉胆寒心悸,要抓住栈道铁索才敢睁眼,无法想象置身江中将是何等惊心动魄。
  解开绑在木桩上的竹筏,用麻绳吊着放下去。罗淼上了筏子,拴好缆绳,等其他人下来。乌三爷指着江心一块大礁石,道:“看见没有?那块石头叫做‘对我来’。要想横渡江面,就得笔直朝它撞过去,才能借着石头周围漩涡回流的冲力,绕过它顺利到达对岸。这诀窍虽然许多人都知道,真到了江心,十之八九心怯手软。稍有迟疑,就是船毁人亡的下场。”
  四人望着那块石头,感慨万千。这样一条经验,不知是千百年里多少船工拿性命换来的。眼前滔天之水曾经吞噬了多少闯滩的勇士,叫他们沉尸江底,魂归沧浪。
  就听乌三爷道:“闯滩渡江,说到底,靠的是胆气和功夫,靠祖祖辈辈传下的秘诀,还要靠老天照应。哪怕再有本事的船工,也不敢打包票,说万无一失。”
  神色和语气都变得极其严肃,看着子释四人:“你们当真想好了?上了筏子,下了水,可就没有回头路了。我只管点篙,三水在后头掌舵,顾不上你们——以往筏子过了江,人却在江心飞出去的事,也不是没有过。有人用笨办法,把自己绑在筏子上。这招却太险,容易呛水。竹筏侧了翻了,半点生机也不留。曾经有一个人,绑在筏子上渡江。结果行到江心,因为不得动弹,又惊又怕,活生生吓死了。”
  顿一顿,放缓语气:“你们若是愿意留下来,这回梦津欢迎得很。过些日子,若丫头会想办法送小然去玉屏峰‘沉香精舍’避一避,或者,你们可以……”
  两个大的对望一眼,一齐摇头,缓慢却坚定。
  子释心想:留下来,难道白吃白住袖手旁观看人家淌血拼命?这一脚踏进去,可就再也拔不出来了。抬头看看面前惊涛骇浪,胸中豪气陡然而生:都已经到这儿了,岂可畏难而退?人力也好,天命也好,不闯一闯,又怎么知道?
  转脸看着弟妹,双胞胎冲大哥点点头。
  于是深深弯腰:“三爷恩义,晚辈等铭感五内。只是,既已至此,还是不要半途而废吧。无论后果如何,我四人绝无怨尤。”
  乌三爷沉默片刻,猛一击掌:“绝无怨尤。好!”说着,自己先下去了。
  子释将背上包袱重新绑紧,又帮子归和子周整理一番。渡江无法负重,能不带的东西都留下了。许夫人送了一包银两,子释没有推辞,分别打到长生和自己的包袱里。
  放下那口小铁锅的时候,子归眼睛都湿了。“勿离勿弃,莫失莫堕。”——生死关头,到底顾不上一口锅。
  长生忽然解下木桩上长长的粗麻绳,一端缠在自己腰间,打了个死结,道:“以防万一。总不至于四个人一齐飞出去。”拿起留出的那段,给子归挽一圈,也打个死结。然后是子周。
  长生哥哥这举动显然是同生共死的意思,两个孩子表情凝重而神圣。
  最后走到子释面前,看见他冲着自己嘻嘻笑:“这下可真成了一根绳上的蚱蜢了……”
  “什么时候也忘不了胡说。”一边数落他一边仔细系好。
  那边两个小的正互相检视包袱绳结。子释耳语般轻轻道:“长生。”低着头,“你……没有什么话要和我说么?”
  长生手上动作一滞。
  “生死难料啊……竟拖着你到了这个地步。”
  长生手停在他腰间。
  “子释,你看着我。”
  两双眼睛望进彼此心里。一览无余,深不可测。
  “我只要你——永远记得这一刻。”
  笑:“永远啊……下辈子不好说,这辈子……大概没问题罢……”
  一生孤注掷温柔 卷一 相见欢·少年游 第三十一章
  章节字数:6479 更新时间:09-01-02 09:36
  等人都坐好,罗淼把缆绳一松,竹筏顿如离弦之箭,顺着江水流势斜穿江面,浪尖颠簸,云端飘摇,直向江心礁石奔去。
  乌三爷站在把头,手中一枝长篙,左右拨动,若蜻蜓点水,全不费力。这水下礁石对他来说,就像手上掌纹一样熟悉。什么地方该触,什么地方该撑,使多大力气,一清二楚。偶尔断喝一声:“左三分!”“右两分!”后边掌舵的罗淼立刻遵照执行,毫厘不爽。
  子释四人分坐竹筏两边,双手紧抓筏上的大铁钩钉,想着乌三爷的嘱咐:“手要抓牢,身子却要放松,否则行到当中就会力乏手软。实在怕了,不妨闭上眼睛,当自己在做梦。”果然,身体渐渐放松之后,仿佛和竹筏融为一体,穿云逐浪,逆风翱翔,如游鱼飞鸟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竟是说不出的舒畅痛快。
  一个浪头回扑过来,几个人全湿透了。
  “啊——哈哈……”禁不住放声尖叫大笑。
  “娃娃们小心了!”乌三爷猛然大喝。提起竹篙夹在腋下,双脚好似钉在筏子上,任凭竹筏随水疾冲,向着江心巨石迎头撞去。
  筏上几人都忘了呼吸。谁也不甘心闭上眼睛,瞪着圆溜溜的眼珠子直勾勾瞅着前方的大石头。刹那工夫,石嘴几乎要碰到鼻子尖儿,几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突然一股大力袭来,所有人都跟着猛地一震,竹筏斜斜飞起,在半空中与礁石擦肩而过,“哗啦”一声重新落回水面,把那块名叫“对我来”的大石头抛在了身后。
  “啊——啊——”四个人这时才腾出心情发泄。不能手舞足蹈,只好大叫欢呼。江风挟着浪花掠过,一丝丝抽在脸上身上,疼得既凉爽又畅快。
  后边的路程就容易了,顺水放筏即可。罗淼松了舵,望着前边四张放肆的笑脸,很有些不以为然,却不知不觉也露出开心的笑容。
  乌三爷长篙一点,竹筏轻晃,靠岸了。一边系缆绳一边道:“这儿称做‘灵官埠’,你们头上就是灵官。”
  中途过于惊险刺激,四人这时才感觉手麻脚软。稍微活动活动,长生拔刀斩断绳索,双胞胎先上了岸。子释试了一把,没站起来。忽然身子一轻,已经被带到岸上。腿还是酸的,只好挂着长生的肩膀。罗淼不禁瞪大眼睛,却发现似乎除了自己,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灵官埠”听名字像渡口,其实是封兰山南端临着练江北岸的一块巨石。此石高达数丈,颜色赤黑,略似人形。远望去确如一尊披甲执鞭,震妖降魔的灵官。整个北岸十余里,激流绝壁不断,只有这块巨石脚下一小片半圆形水域可供停泊。因此,除了敢于横渡凤茨滩的人,没有谁会在这儿登陆。
  灵官身上钉了铁索,攀着铁索爬上去,就是昔日闯滩勇士们开出的羊肠小道。从前封兰山有关无卡,随便进。回梦津本地人,偶尔会背着山里特产过江,希望到蜀州卖个好价钱。也总有一些勇敢的年轻人,怀揣入蜀淘金的梦想乘上闯滩的竹筏。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在楚州境内无处容身的人,同样会来此冒险。
  “封兰山增哨设卡,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乌三爷哼一声,“还不是为了方便敲诈勒索多捞些钱?如今黑蛮子来了,才算派上正当用场。你们进关的时候,只怕少不了要打点打点。该掏钱就掏钱,多陪些笑脸,说几句软话就是了。千万别跟兵大爷置气。”
  老人家说的是金玉良言。子释拉着另外三人一再致谢。
  长生仰头朝西望望,问:“不能直接翻山入蜀么?非得从关口进去?”
  “你在这儿瞧不出来。这山再往西,紧接着‘天门峡’,‘天门峡’又挨着‘不孤峰’……就这么山山相连,不知道有多少。贸然扎里头,一年半载也未必走得出去。北面临着官道的悬崖跟刀削似的,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直到天门峡才有栈道上下。听说那里如今屯兵无数,已经成了封兰关之后入蜀的第二道关卡了。”
  长生点点头。
  乌三爷嘿然道:“要不怎么叫天险呢?正是这天险,让咱们皇帝陛下能待在里头睡安稳觉哪……”
  双方都是利落人,又说了几句,道别分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