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5

  花花的馒头,间或着咕噜咕噜咽几口吐沫。杨子风刚一出山,就碰上了这三个活宝,有三个心怀叵测的家伙呆在身边,看来杨子风以后的日子有的受了。杨子风警惕的紧了紧包袱,看着三人贪婪的目光,听着三人谄媚的奉承,杨子风心里一阵发冷,多灾多难的日子开始了。看着杨子风警惕的目光,混老成精的关羽知道自己有些心急,杨子风对他们的戒心还没有完全放下,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只好闭嘴,三人坐在草丛里,窝到天亮。
  太阳出来了,杨子风伸了个懒腰,今天是个好晴天,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树林,杨子风觉得胸腔里憋着一团浊气,于是仰首长啸起来,惊的正在睡觉的另外三人慌慌张张的爬起来,左顾右盼,相互询问发生什么事了。杨子风经过一阵儿啸叫,觉得心里舒服多了,昨天因为交友不甚而导致的不愉快的心情也随之而去。
  正文 第五章 一门心思为报国
  杨子风从刘备口中得知此山是邙山,那这里就是郑州地界了,到开封只需一直向东走就行了,反正刘备他们三人都是到处流浪,于是杨子风四人决定结伴东行。几个人都是二十岁以下,终究是少年心性,又加上刘备三人刻意讨好,杨子风渐渐和他们融为一体。“大哥,敢问你的高名大姓?”关羽看到杨子风很高兴,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到现在,他们还不知道杨子风叫什么名字的,他们这几个弟兄的结拜呀,呵呵,江湖上问话都是恭恭敬敬的,关羽学的不怎么到家,本来应该是高姓大名的,关羽却给他来个高名大姓,刘备“嘻”了一声,杨子风也没在意,于是把自己的名字如实相告。“好名字啊,好名字啊。”刘备和关羽马上大拍马屁,杨子风摇摇头,苦笑了一番,这种情况发生了好多次,杨子风也无可奈何,只不过和张飞走近了许多。
  四人回到刘备三人以前落脚的破庙,破庙果然是破庙,里面什么都没有,有的都是草,地上铺的都是秸杆,杨子风生起了一堆火,煮了一点带的干粮,把晚餐对付过去了。
  杨子风走了这些天的路,感到很累,以前随便倒在哪个地方就睡,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安身之所,虽然是睡在地上,也不禁倦意绵绵。杨兵在山上曾交代过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对谁都要留一手,是以虽然杨子风很瞌睡,仍不敢放松警惕。为了增强杨子风的生存能力,杨兵跟他作过不少实验。关羽和张飞倒头便睡,刘备却留在破庙外面,杨子风大是奇怪,问张飞是怎么回事,杨子风经过这几天对这三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关羽本性忠厚,却爱耍个小心眼,其实是大愚若智,张飞本性老实木讷,刘备像是读过书的人,看是笨拙,其实是大智若愚,所以杨子风有事情就问张飞,张飞口拙,吭吭呲呲了半天,杨子风才弄明白,原来关羽和张飞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了饿昏的刘备,就把他救起来了,由于刘被备长的太丑,关羽不让他跟他们一起睡,刘备也有自知之明,从来不和他们在一起睡,这一次刘备依然留在庙外睡。杨子风很是恼火,现在已经是深秋了,外面的天气很凉,刘备留在外面,肯定很难受。
  杨子风忍不住想把关羽掂起来揍一顿,不过见到关羽瘦骨嶙峋的身子又不忍心了,于是杨子风独自走出庙来,看见刘备圈缩在墙角的身体冻的瑟瑟发抖。杨子风上前把他拍醒,刘备睁眼看了看又闭上了,杨子风小声的说:“到里面去睡。”“我不去,”刘备把头埋进稻草堆里,杨子风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想起小时侯在山上,大家都叫自己少主人,一次,自己正在吃点心,后面围了一群小孩子,允着小指头,眼巴巴的望着自己,当时自己不明白,后来大了,听了母亲的话,也就明白了,不过总是暗自想,人人都是一个生命,为什么要有高贵和卑贱之分。一个人凭什么看不起别人,他总认为人只有好坏之分而没有高下之别。
  杨子风又推了推刘备,刘备却不再理他了,看样子是又睡着了。杨子风站起来看了看四周,都是林子,黑糊糊的,衬的刘备的身子更单薄,杨子风放心不下,于是就去抱刘备回去。“啪”的一声,一个清脆的巴掌印在杨子风的脸上,刘备被惊醒了,眼睛直盯盯看着杨子风,目光中充满了愤怒与羞怯,杨子风也不在意,以为刘备是睡迷糊了,只是在发呓增。杨子风上前要抱他时却被退开,这才知道刘备已经真正醒了,“你住在外面我不放心,”刘备的脸色这才有所缓和,“我是你大哥,理当照顾你,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刘备这才明白杨子风是想抱他回去睡觉,心中一热,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然后赶快道歉,说刚才正在做梦,杨子风笑着说道:“没关系”。于是二人进到破庙里。关羽和张飞已经睡着了,火也快熄了,刘备还是不敢跟他们睡一块,离的远远的在墙角睡下了。杨子风可怜刘备就要跟他睡在一起,刘备却非要离杨子风三尺远,杨子风滚到他旁边,他就滚走,如此几次,杨子风大是奇怪,想想不会发生什么事也就罢了,然后就睡了,却把包袱枕在了头下。
  “救命!救命!”一个声音把杨子风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杨子风以为做梦,揉揉眼睛,再仔细听听,确实有人在喊救命。本不想去理会他,但是声音却有点怪,并且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引力。杨子风站起来往外走,还不忘把包袱带上,出门的时候,听到刘备“扑哧”一下,好象在笑,杨子风也没在意,寻着声音走,一直走到林子的深处,见到一个白色的东西定定的站在那里,饶是杨子风胆大也不禁有点害怕,“救命!”原来声音就是这白东西发出来的,杨子风心中一定,想:“既然会喊救命,那就一定是人了,”于是大踏步地走过去,果然看见一个人被绑在树上。
  “救命。”那人一见到杨子风走过来,立即叫道,杨子风虽然年少,经验并不年少,他停了下来,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会在这里?”“子曰,倒霉乎,倒霉哉,三个强盗也,绑了弟子也。”白衣人怨声载道。杨子风心想,原来是个书呆子,看来是关羽他们干的好事。“他们有没有伤害你?”杨子风接着问道,不管怎么说,关羽他们三个现在是跟自己在一起的,他们做的事,自己也要扯上一些关系。“伤害倒没有,不过子曰,君子不夺人所好,他们抢了我的包袱。”白衣人答道,杨子风上前给白衣人答松绑,然后说道:“你跟我一块儿去,我给你要回来。”转身回走,却没有听到脚步声,心中疑惑,回头一看,哪有再见到白衣人,杨子风又纳闷了,不过一会儿就高兴起来了,真好玩,下山遇到的尽是古怪的事,杨子风回到破庙,继续睡觉。
  第二天,杨子风刚刚醒来,就看见关羽正直盯盯的望着自己,脸上一脸的红疙瘩,杨子风很是奇怪,于是问道:“怎么了,你?”“真他妈的倒霉,昨天抢了一个书生的包袱,本来以为是好东西呢,却没想到里面装的都是臭虫、虱子什么的,搞了我一身,把我快给痒死了,求大哥给我点儿银子买药。”关羽怒气冲冲的回答道,杨子风心里暗自好笑,想想这个书生还真古怪,就想见见他,于是问关羽道:“那个书生呢?”“绑在了林子里,大哥给我点儿银子买药后,我再好好收拾他。”关羽氧的呲牙咧嘴。杨子风想起昨晚的事,不再说什么,给了关羽一锭银子,并要他顺便买点儿食物,关羽飞也似的奔下山去。
  不大一会儿,关羽已经跑回来了,带了一大包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一样不少,这关羽也够机灵的,知道杨子风要赶远路,就多买了几件衣服,到最后还剩下几钱银子,见杨子风不问,也就乐得落在了自己的口袋里。
  四人吃过东西,换上衣服,然后向东京进发。
  这一路,看得让人心酸不已。路上尽是逃难的百姓,拖儿带女,颠沛流离,杨子风很想上去帮忙,却发觉自己人力终是有限,帮之不完。杨子风觉得世上最苦的就是百姓了,他们的生活比之山上是远远不如,不禁连连叹息。
  在这一路上,虽然杨子风对路途不熟悉,不过有关羽他们兄弟三人的照顾,倒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只不过银子出去的比较快。杨子风在山上,过得是自己自足,按需分配的生活,从来没有用过银子,不知道银子该怎么用,只知道银子的作用很大,然后就是在山下和关羽他们在一起,生活一直由关羽照料着,也没有接触外界的生活。而关羽也不想花太快,因为他们以前都过惯了清苦的生活,所以关羽一直精打细算着,不过关羽每次事后都要偷偷的从手指缝中露出一点儿银子塞在自己的口袋里,除此之外,关羽也没有怎么糊弄,不过毕竟是四个人用,所以没到东京,盘缠便已经告罄。杨子风尚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关羽已经在心中暗叫不妙了,想到自己也多多少少攒了二两银子,还是溜之大吉吧,但又不忍心抛弃自己的亲兄弟张飞,张飞太笨了,一个人留在杨子风的身边肯定吃亏,可是留在这里就要喝西北风了,怎么办呢,关羽一连几天都在那里冥思苦想,想找个借口带着张飞开溜,却怎么都想不出一个好法子,自己就感到奇怪,平时那么聪明,现在怎么那么笨呢,一边想一边拍着脑袋,不想真的给他拍出一个主意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关羽忽然泪水连连的跪下:“大哥,我有个不情之请。”这家伙在江湖上混了不少套话,“今天是俺娘的周年,当初俺娘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兄弟两个拉扯大,吃了不少苦,现在娘走了,我们在她活着的时候没法尽到孝道,希望这次能回去祭拜她老人家。”张飞虽然呆,但也不至于连自己的亲娘的忌辰都不记得了,他心里很迷惑,眨巴眨巴眼睛,愣愣的看着关羽,心里说,你比我聪明多了,怎么会记错日子呢。关羽赶紧扯了扯张飞,让他跪下,张飞向来听关羽的话,也就没说什么,跪下了。
  杨子风和关羽他们生活了这么多日子,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性情,虽然他们都有不少缺点,不过却不失为一个好人,杨子风一看到这种情形,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且说关羽每次自己落下些碎银,杨子风是知道的,不过他想到关羽每天都要为他们四个的生活操心,也就没有什么想法,他知道关羽口袋里现在至少有二两银子,不过这对他们四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杨子风也就不准备打他的主意了。
  杨子风知道徒留无益,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强扭的瓜不甜,该走的终究是会走的,就答应了关羽的“不情之请”。关羽表面上是泪雨滂沱,心里却笑开了花,银子,噢,我的银子,我有二两银子啦,哈哈哈。“四弟,就拜托你陪着大哥去东京了。”关羽郑重地对刘备说道。
  到了分别的时候,四人为了表示不忍分离,都洒了好多眼泪,以示悲痛,其实除了张飞是情真外,其他三人都是各有各的心思,然后四人各心怀鬼胎的互相拥抱了一下,就分手了。
  杨子风和刘备继续向前走,一路上,杨子风见刘备可怜,于是对他多加照顾,可刘备却总是有意避开他。杨子风心里很奇怪,他一直看不透刘备,心里充满了对他的疑问,和刘备在一起,只要不看他的脸,就感觉到很快乐,那种快乐是在山上从未领略过的。有一次,杨子风和刘备睡在一个打谷场上的一个草堆里,忽然刘备尖叫一声:“癞蛤蟆。”扑到杨子风怀里,杨子风心里一跳,双手搂住他,不由自主的用了劲,两个人贴的很近,杨子风感觉到刘备的身子很软,只听得他的心“咚咚咚咚”跳的很厉害,杨子风心下好笑,四弟的胆子未免太小了。后来杨子风对刘备的照顾更加细心了,在这些天中,杨子风学到了不少的为人处世,现在没钱了,生活也过不下去了。
  这几天,杨子风正在为银子发愁,在这穷乡僻壤处,又没挣钱处,没有银子就没有饭吃。对一个有骨气的人来说,你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会变一点儿颜色,但你要是饿他几天,他可就难受多了。
  这一天,来到了登封,城外贴了一张布告,杨子风认识字,看了看,原来是征兵广告,杨子风心下一打量,高兴了,这一下,不但食宿问题可以解决了,说不定还可以立一些军功,本来这次下山,杨子风就有意参军的,因为自己的祖上那么赫赫有名,自己最起码也要踩上一脚。
  杨子风来到征兵登记处,只见几个负责征兵的官员正无所事事,懒洋洋的趴在桌子上睡觉。“军士大哥,请问这里还征兵吗?”杨子风上前问道,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登时来了精神:“小伙子,想当兵啊,现在正是报效国家的好时候,快来报名。”杨子风拉着刘备的手去报名,开始刘备摔了摔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