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3

  上的女眷欢声雷动,少女倾慕英雄,杨再兴的威名早已经流传在临安的大街小巷,差不多所有临安城的少女都在暗恋着杨再兴,秦霜雨自然也不例外,眼下又见到杨再兴的这一式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惊天地,泣鬼神的回马枪,那潇洒的姿态,那动人的杀气,让人爱死了。
  杨子风心里暗自高兴,他也懒得比武了,知道自己不如杨再兴。你想想,杨再兴的枪法是在千军万马中冲锋陷阵时练熟的,那时,稍有闪失,便会造成一生遗恨,而杨子风只是和山寨中人过招,不是生死相博,虽然招数纯熟却没有杨再兴枪上的那种凌厉的杀气。可就这么放弃,又心有不甘,他正犹豫着,杨再兴已下去了。
  众人都恼那大汉,鄙视背后偷袭,又因为岳飞已有言再先,倒也没有人来追究杨再兴的责任,大家只是称赞杨再兴少年英雄。那大汉被抬下去的时候兀自瞪着死鱼眼睛,真是死不瞑目,谁也不知道他临死前想的是什么。杨子风自语道:害人终害已,恶果自有恶报。
  杨子风见到密谋加害杨再兴的两人已经死了一个,就准备寻找另一个,无意中抬头,发现观礼台左边有一个熟悉的人影。杨子风仔细一看,不错,是那个三角眼,他卑微的站在秦桧的后面。杨子风心里想到:看来这家伙好像是一个大官的家奴,这可不太好办。他不认识秦桧,也不知道这三角眼秦知秋是秦桧的义子,也是忠实的走狗。
  这边的三角眼见了那大汉被杀,不禁满脸遗憾之色,他并不是为大汉的死感到可怜,而是因为没能除了杨再兴这块相爷的心头大患,同时,他自己心里也有鬼,秦桧仍是不动声色。杨子风想:是去公开揭露他呢,还是偷偷告诉杨再兴让他防着点儿。在天下群雄面前,公开那三角眼的阴谋,一定会激起大家的愤慨,但这不一定能成功。看这三角眼眼珠子滴溜溜的转,肯定是满肚子坏水,弄不好别被反咬一口,况且自己一面之辞,又没有人认识自己,谁会相信呢?那么过后就跟杨再兴说吧。
  杨子风主意一定,心里也平静了。想想左右无事,不如再看看比武,兴许能学到点什么。刚才的几场比武,不是部队中的将士,便是草莽中的英雄,他们只是为了博个功名,没见到江湖上的各大门派的人上去比武。
  现在上台的是两个打扮分明的人,一人使剑,一人使刀,杨子风看不明白这两人的来头,便问旁边的一个人,这旁边的人也正急得够呛,想找个人说话,这人本爱炫耀自己见多识广,以前上去的人都不太了解,所以也说不出来什么。现在上去的都是熟悉的,又恰好杨子风问他,正好炫耀一回:“这使剑之人是海南的南海剑派的,这使刀之人为山西五虎断门刀的门徒。”杨子风以前听郭力讲过江湖中的诸多门派,所以并不感到有多在意。
  那人见杨子风并没有露出自己预想中的好奇神色,心里没有那种满足感,大是不忿,想:得卖点绝活,要不然可被这小子看扁了。江湖中人爱面子胜过生命,你如果杀他之前,再给他点面子,他也就死而无憾了。
  “这南海剑派创立于本朝初期,到现在有十余年了,当年这派祖师也就是现在的掌门人赵地虎的父亲赵天龙以一手南海剑法闯下了一片天地;五虎断门刀彭家从五代十国的时候开始创立,然后一代一代的往下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四代了。彭家自古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经各代传人的不断补充演化,在江湖中也有立足之地了。现在的掌门人叫彭十四,他们的掌门都是根据代数来命名的,所以这一代也就是第十四代了。这些门派本来是不大与官府打交道的,现在也来比武,想必是为了扬名立万吧。”这些道理闭上眼睛都能想的明白,那人对两个门派进行了言简意赅的介绍后,又加上了自己的评论,看到杨子风终于点了点他那珍贵的大头,心中不禁十分受用。
  这边比武的两个人互相敬过礼后,开始比武。赵地虎手提长剑,缓缓上举,这一招在南海剑派的剑谱中叫“海上生明月”,举轻若重,这一招意在向敌人宣战。彭十四把刀往前一指,举重若轻,“刁鳅出洞”(刁鳅乃江南水乡的一种特殊水生动物,身子像泥鳅,嘴巴尖尖呈锯齿状,叼人一下甚是狠痛)。剑走的本是轻盈一路,而刀则行厚重之术,众人眼见这两人纷纷反其道而行,不禁大为咋舌。但想到既然能使出来,就一定有其独到之处,估计会有很好的看头。原来赵地虎的父亲赵天龙与彭十四的父亲彭十三上辈曾相约华山比武,结果却打了个平手,但两人皆是遍体鳞伤,却又为了争一个谁高谁低而相互不服气,最后种下了一段仇怨。两人回去后,回忆揣摩对方的武功,把它揉入本门武功之中,发现也挺有效,现在赵地虎和彭十四的武功,多多少少都有刀剑掺和的影子,而这两人都意欲击败对方而后快,是以见到赵地虎上台后,彭十四便迫不及待地也跳上去了。
  杨子风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场比武,这场比武精彩多了,因为这是一整套武功招式的施展,杨子风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那一招一式中所包含的智慧和汗水。一个门派能在高手如云的江湖上立足,要么创立门派的是一个天才,比如南海剑派的开山祖师赵天龙,杨子风觉得南海剑法很是精妙,而且威力巨大,只是这个使剑之人似乎并没有领会到南海剑法的要义,只是比葫芦画瓢一番;要么就是这个门派经过几代人甚至数百年的努力积累沉淀,就像五虎断门刀彭家,杨子风仿佛从五虎断门刀的彭家刀法上看出了一辈辈人的修补增删。
  这两人“乒乒乓乓”的打了半天,还是不分胜负,不知道是两人的实力相当,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不想南海剑派和五虎断门刀之间的恩怨在这一代来个了结。这样打下去也不是办法,两个人都拼了命的一招一式向对方招呼过去,不过却没有什么成效。杨子风看到两人都已是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了,这两人也真算是有毅力了,还在那里坚持打下去,他们的招式已经重复了五遍,现在,使剑之人已经开始在使“刁鳅出洞”那一式,而拿刀之人却在摆着“海上生明月”的架式,底下的众人轰然大笑。两个门派之间的功夫本来就有相通之处,两个人又在这里比划了半天,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对方的武功,同时也不自觉的使了出来。
  笑是最能感染人的,听到观战之人的大笑,那些因为比武的招式不断重复而失去了观看兴趣的人,正无聊的昏昏欲睡,此刻也都纷纷提起了精神,结果自然也看到了这个场景,马上笑不可支,一时间,全场都是笑声。岳飞笑着命令两人停止,停止的命令刚刚宣布下来,两人都不管不顾的一头倒在了地上了,倒地的时候两个人的头也是抵在一起的,看到这种情况,了解南海剑派和五虎断门刀之间的恩怨的人又是一阵大笑。原来两人都是早已经虚脱,支持他们撑下去的信念就是绝对不能比对方先到下。
  这场比赛耗时甚多,看看日头已经偏西,这一日就算这么过去了。那人讲得入神,好不容易抓到了一个这么忠实的听众,不好好卖弄一番,怎对得起自己这张嘴和自己的这条三寸不烂之舌,原来此人名字叫华台多,生平最爱向别人炫耀自己知道的多,确实是人如其名,话太多,杨子风也听得入迷,这才知道江湖原来有这么多门道,如果说郭力向杨子风打开了江湖上的一扇门,那么,华台多就是领着杨子风登堂如室,两个人一个讲,一个听,各自满意,皆大欢喜。
  第一日比武结束,众人各自回到自己的下榻处,华台多恰巧与杨子风是一路的,于是,回城隍庙的一路上,华台多又开始向杨子风聒噪。晚上,庙里升起了火,大家围在火堆旁,开始胡吹乱侃。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些人大都是在道上混的,多交一个朋友,就是少结一个敌人。所以没多长时间,众人相互间都熟悉了,一个莽汉站起来说道:“今天杨将军那一枪真是绝呀!那家伙竟敢暗算杨将军,不知是哪条道上的,碰上老子,老子非捏扁他不可。”此人叫王威武,是山东省的,大概想在江南耀武扬威一番,马上就有人接腔了:“听说是鄱阳湖中的一个湖阳帮的劫匪头子。”于是大家又兴致勃勃的讲起了杨再兴的英雄事迹。
  正文 第十二章 英雄难辨真与假
  第十二章英雄难辨真与假心有所属情暗伤夜深了,杨子风躺在地上,头枕在胳膊上,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这家伙还没有睡着,在想什么呢?杨子风在想今天发生的事,怎么有好几个人都问他叫“杨将军”?自己虽然姓杨,可并不是将军呀?怎么回事。杨子风想了又想,终于明白了问题的所在,原来是因为自己和杨再兴长得很像,他们都把自己错认为了杨再兴。自己当然希望能当个将军,虽说算不上光宗耀祖,也算子承父业。杨再兴已经忘记了上一次他是如何离开部队的,现在还想继续从军。可是,看情形,还有好多高手没上场,自己以后怎么办,想着想着竟然睡着了。
  半夜,杨子风忽然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照理说,这里是京城,又是夜间,谁敢纵马狂奔?心中正迷惑间,又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还没回过神来,又来了一阵。众人都被惊醒了,纷纷猜测着发生了什么事。这以后,马蹄声不断,一直持续到天明,又过来一骑,马上之人是兵士的打扮。
  杨子风心中“喀噔”一下,又有紧急战事了。不过转念一想,不是又有机会了。其实杨子风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仗,而且他也觉得金兵和宋兵差不多,所以他才会和完颜忽而尼结拜,杨子风想打仗只是为了建功立业,在他的想法里,只有战争,才能让人建立不世的功业,只有战争,自己才能达到列祖列宗的高度,杨子风并没有看清战争的本质。
  到了卯时,众人都来到了校场,却见校场中只有岳将军和他的随从。岳将军当场宣布比武暂停,因为金敌来犯,需要马上备战。这一次金兵大举进攻,南宋的城市一个个被围,夜间都是告急的文书。
  金国早有侵宋的举动,宋军兵力弱小,这一次比武大会,其实目的就是大招兵,却没有想到金兵的动作这么快。仓促之下,只好赶快把这些江湖豪客不分良莠,一一地登记在册,各门各派都有弟子应征入伍。这一下子就扩充了二千的兵力,这些人虽都未进行过军事训练,但是手上都是有点儿功夫的,对付普通士兵是绰绰有余的,这二千人以体质来论可以相当于普通兵士一万人。又由于住在北方的人长期受到金国的压榨和欺凌,对金兵非常仇恨,所以以士气来论,又可以相当于两万人。他们未打过仗,都以为跟打群架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想上去一显身手。
  岳飞看着这些人却满脸忧色,他深知这些江湖客,单打独斗固然厉害,却又由于江湖习气,难免会不听从指挥,况且个个又都是亡命之徒,弄不好会谁也不服谁,自己窝里斗,先见个真章。指挥部队,就是要部下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如肩使臂,如臂使指,指哪儿打哪儿,自己的岳家军就不用说了。这些人由谁领导才合适呢,岳飞想自己亲自指挥这支部队,毕竟这些人都有底子,只需经过短暂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支战斗力超强的精兵,可是岳家军已开往前线,自己还得去坐阵,而这些人也需要先进行整训。
  杨再兴倒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不但功夫好,而且威信也高,让杨再兴指挥吧,杨再兴是自己的先锋,要跟着自己到朱仙镇。眼下只有找一个功夫特别出众的才能服众,而且还需要懂得行军打仗,功夫好的人很多,但是懂得兵法布阵的却没有一个。岳飞为了这件事,心急如焚,反复翻阅这些人的资料,还是没有发现一个合适的人。军情紧急,再不容耽搁了,明天就是自己出征的日子了,可是这批部队的领导人选还没有确定,这件事给秦桧落个口实是小,误了军机是大,岳飞急得在自己的府中走来走去。
  杨子风上一次小试牛刀,感到打仗也算得心应手,他也看出了这些人都只懂得打架,却不会打仗,杨子风决定去找岳元帅毛遂自荐。这时,城中无关的人都已走了,杨子风向路人打听了岳元帅府在哪里。岳飞的府第离城隍庙不是很远,杨子风在夜里一个人悄悄的来到岳府的门口。
  岳飞的府第门口站着两个士兵,看到杨子风过来,都带着羡慕的眼光,恭恭敬敬的行礼道:“杨将军。”他们都把杨子风错认为了杨再兴,杨再兴是他们这些年轻士兵的偶像,他们也都以能跟随杨再兴作战而自豪。据临安街头巷尾流传的小道消息,杨再兴的先锋部队中的任何一个士兵,都是临安城少女的心仪对象,而临安城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