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88

  徽宗时宫廷画家张择端所绘,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绢本、淡色,在总计十六尺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鲜明的体现了北宋皇城建筑的特征。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徽宗时代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共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描绘的是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若隐若现,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中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等人。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是描绘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漕运枢纽,交通要道,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
  后段,重点着墨在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现在外面流传的大都是赝品,而真本,被赵构送给了长安公主。公孙家的这幅虽然是赝品,但是临摹这副画的画家少说也有四十年的功底,虽然没有张择端的笔法细腻多彩,但是其中的力度却是他无法比拟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艺术品,它们并不是空前绝后的,但是却因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受到世人的吹捧。就拿这副赝品来说,杨子风觉得不输于真品,由此可见,这副画的作者的画功当也不弱于张择端,但是却从没听说过,唉,杨子风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个历史,埋葬了多少有才华的人。
  公孙理杉故意把杨子风晾在客厅里一会儿,想来是要给他们个下马威,不过杨子风丝毫不在意,但是崔命他们四个护卫却不耐烦了,他们的天性就是杀人,让他们来钩心斗角,就像青蛙拉车,公鸡游泳,崔命急得几次要拔刀劈了那个立在地上的大景德镇花瓶。
  “哈哈哈哈,”一阵粗狂的笑声响起,人未到,声先闻,这个老狐狸,杨子风在心中暗骂,然后就看到一个大胖子从外面慢慢的走进来,以前虽然没有见过面,不过看他的气势,当是公孙家的家长公孙理杉无疑,“公孙先生,”杨子风行了一个礼,公孙理杉的年龄还是比较大的,对这,杨子风倒也不敢怠慢,尊老爱幼吗。
  “不知公孙先生今日邀请在下到此所为何事?”杨子风开门见山的问道,“公子言重了,难道老夫邀请公子过府一聚必定需要有事吗?”公孙理杉反诘一句,杨子风不好意思的笑笑,是自己多心了。“老夫听说公子是中原人氏,而老夫祖上是长安人士,今天特邀公子前来叙旧。”“哦,是吗?”杨子风问道,既是中原人士,为何不为那些落难的女子出头。
  公孙理杉见场面冷淡下来,于是对管家叫道:“还不快让少爷小姐出来见过杨公子。”“是老爷。”管家出去了。“呵呵,杨公子觉得老夫客厅里的这画怎么样?”公孙理杉问道,“很好,不输于原作,这个画家当有几十年的功底吧。”“公子也这样认为。”公孙理杉欣喜的问道,“其实这幅画的作者乃是吾弟,他一生痴迷于画道,曾经说原画太过纤细,所以自己临摹一幅,虽然画面一样,但是表现的内容却是大大不同,想不到杨公子也是知音人。”“由此画的画风可见令弟是一个坦荡荡的君子。”公孙理杉的脸稍微红了一下,言外之意哪有听不出的,无非是讽刺自己故意摆谱,公孙理杉虽然气恼,但是也知道眼前此人不能得罪的,只好打个哈哈,杨子风却不放过他,继续在画上纠缠:“其实,笔为胸臆,无论书法绘画,皆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西汉末年的理学家杨雄曾经说过,书,心画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后世有唐太宗临摹书法大家虞世南的字,写戬字时,正好看见世南走来,便只写了晋,让世南补上戈字,第二天,太宗把字拿给魏征,魏征看后,曰,圣上制作,唯戈法似世南。其实画同此理,笔重者,自信,专横,顽固,笔轻者,敏感,懦弱,被动;一笔一划的说明作者办事认真,通情达理,笔画过分夸张者,贪慕虚荣;用笔大方说明主人情感强烈,善于表现自己和以自我为中心,小者说明心思细致;笔画多有连贯者,有恒心,不连笔者,独立性比较强。”
  公孙理杉本想换一个话题,没想到杨子风突突的给他来了一大通专业术语,而这些,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一时也被杨子风的奇谈怪论所吸引,根据杨子风的分析,从画中确实可以看出自己弟弟的性格,心中对他的态度立刻改观,看来人家不是靠公主的面首身份混上来的,糟,杨子风又被人误会成了吃软饭的,在中原是赵敏,到了这里又成了朴真儿。
  “啪啪啪,”有人拍掌叫好,回头一看,客厅里又进来一男一女,应该是公孙理杉的儿子和女儿。杨子风乍一看那女子,甚是惊讶,“原来是你,”“不错,正是小女子,”“怎么,你们认识?”公孙理杉疑惑的问道,“哦,是这样的,”那女子在公孙理杉的耳边嘀嘀咕咕。原来她就是当时在街上帮助杨子风做翻译的那个男装女子,没想到竟然是公孙家的小姐,怪不得当初不怕气焰嚣张的傅小二。
  “这是犬子公孙策,小女公孙芷,”公孙理杉向杨子风介绍道,语气中充满着对这一双儿女的自豪,虽然杨子风的年龄并不比他们大多少,但是身份却与公孙理杉相当,所以公孙策和公孙芷要对杨子风行长辈之礼,对此,两小很不服气,公孙策是去年高丽的五大侠少之一,而杨子风只不过平空来的一个小混混,根本不被放在眼里,所以即使行礼,脸上也尽是挑衅神色,看得旁边的崔命很是不忿,当场就想给他来个追命三十六刀。公孙芷却眨巴眨巴大眼睛,不想行礼,如果行礼,岂不是平空矮了一辈,此时的辈份是很重要的,如此一来,两人之间就不能正常交往了,所以一直僵持不下。杨子风对此也不在意,但公孙策就对当初的赔本生意后悔了,起了挑战之心,想折辱一下杨子风,而公孙理杉也乐于趁机摸摸杨子风的底,默然应允。
  公孙策正待叫板杨子风,却被崔命拦下,“打过我,再会主人,”崔命用生硬的汉语说道,自从被杨子风收服后,就被强迫着学汉语,但是汉语是何其的博大精深,学来学去,也不过学会几句场面画,说起来舌头也不打弯,好像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公孙策年少气盛,打就打,怕你不成,干掉你再找你的主子,两人当即在客厅里动起手来,幸好客厅够大。公孙策身为五大侠少,也是有些本事的,但是比起以命博命的当年十大杀手排行榜上的崔命,还是有很大差距。公孙理杉活了这么大的年纪,也有些见识,见崔命一刀猛似一刀,一刀快似一刀,就知道公孙策败局已定,也猜出了崔命的身份,当初他也曾经招揽过此人,但是却被拒绝。公孙理杉吓出一身冷汗,“住手,”但是没人听他的,崔命向来是听杨子风的命令行事,杨子风不让停,那就继续,公孙策听他的,但是他想停停不了,因为崔命步步进逼,十刀过后,公孙策就已险象环生。这时,杨子风点点头,“唰,”崔命迅速还刀入鞘,退回杨子风的身边,而公孙策还不知道对手早已歇战,一个人拿着剑在那里兀自左挡右架,惹得公孙芷一阵嬉笑。公孙策的脸上当时挂不住了,还要上前,“住手,”一声大吼,公孙策这才反应过来,愤怒的看着崔命,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大的惨败。
  公孙理杉恭敬的说道,“原来阁下就是崔命崔先生。”崔命面无表情的说道:“我不叫崔命,我叫杨一,以后,天下也没有崔命这个人,只有杨一。”原来这些杀手被杨子风收服以后,都心甘情愿的跟着杨子风一块儿干,而且对以前的胡作非为也痛心疾首,为了彻底的痛改前非,他们决定抛弃以前的名字,杨子风把自己的姓氏赐给了他们,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荣幸,于是那些自愿改名的人,都改姓杨,现在,飞天山庄除了杨一杨四他们四个贴身护卫,还有二十多个,分别为杨五到杨二八。
  公孙理杉尴尬的笑了笑,“人家是手下留情,还不回去,”对公孙策斥道,公孙策狠狠的瞪了杨一一眼,愤愤的走了,看得出这口气他是绝对咽不下去的。公孙理杉看了看杨子风,一副冷冷的表情,根本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其他三个护卫也是一脸平静,不管怎么样,今天也要掏出一点儿底来,公孙理杉心中暗下决定。
  正文 第七十四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
  第七十四章机关算尽太聪明别有幽怨暗恨生
  ps:前文中的“高丽五大杰出侠少”其实是“五大杰出青年高手”。
  “怎么样,我的这个家仆还说得过去吧,”杨子风嘻笑着问公孙理杉道,他心中是有些气闷的,怎么这个世界上的人全是这样的,要宴请你还非得考较考较你的武艺,实在是自讨没趣。
  公孙理杉能在商界里打滚多年不倒,不愧是个老狐狸,虽然刚刚让儿子折了些许脸面,但是依然面不红,心不跳,“既然来了,不如坐下来吃顿饭如何?”公孙理杉转换话题够快,虽是询问,但是其中的意味却是不容置疑,有些倚老卖老,中原尊老爱幼的传统习俗使杨子风知道这顿饭是不可推辞的,索性答应。中原人吃饭是最浪费时间的,杨子风深知此理,于是叫过杨一他们,吩咐先回去,照看着家里,现在,飞天山庄虽然很有一些势力了,但是也招来了不少敌对势力,杨子风不是很放心,所以他一般不大出庄子,眼下高手都到了这里,山庄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弱女子,还是把杨一他们放在家里安全,杨一他们遵命回去了。看得公孙理杉又是一阵目瞪口呆,他自看出杨一的身份以后,也逐渐的认出其他人的身份了,这些人在高丽的道上都是一跺脚响半天的人,没想到竟然都被杨子风招揽,其实不是被招揽,而是被降服。
  本来社会的习俗,女子是不能上桌吃饭的,不过由于公孙芷的坚持,公孙理杉只有再多加一个席位,总共四人,公孙老头和他的两个子女以及杨子风。杨子风自从来高丽后,尚未真正的吃过一顿饭,上岸后,在朴真儿的招待下,吃了到高丽后的第一顿饭,不过那些东西在中原是不能被称之为饭的,在别院的七天,他也只不过吃了一些水果而已,后来就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平时也不感觉到饿,有时间有点饿意的时候,便开始修炼自己的内功,马上解决了问题。他觉得自己现在好像中原的一些修仙之人,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磨练着自己的肉体,以求达到白日飞升。还有当时的天竺,也有这么一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修成神仙,修成神仙倒没听说过,不过修出小鸟却是有的,当时,有修士为了体现自己修仙向道的意志弥坚,坐在深山里一动不动,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