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无畏的少年(一)
『 】
此地名为京口,地处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为兵家所重。那时候的京口其实就是现在的镇江,这地方在西周时属宜的封地,“宜“是吴和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到了春秋时,京口时属朱方邑,后朱方改谷阳。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见有王者气,命三千赭衣徒凿断龙脉,以败王气,故改名为丹徒县。
不过此时的京口住着的大多数都是一群为了躲避战乱,从北方逃至南方中原人。
京岘山西北有雄伟的北固山,在那个时代,它算是很宏伟,其后峰伸入江中,而北固山的后峰、中峰、前峰起伏连绵,前峰环抱着开阔高平地块,古人把前峰一带称之为京,这便是京口的京字的由来,是根据《尔雅》的“丘绝高曰京“,而口则是指北固山下的江口。到了东汉末年,孙权称霸江东,于公元209年将苏州的根据地迁至京口,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号称“京“通称京口,这便是这座小城的来历,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古城。
但是以前的风光早就过去了,现如今如今这里看上去只是跟普普通通的小城没什么区别,而且由于人口的迁入,这城内的治安、风气,也变得十分糟乱。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公平的,眼前这样的寻常巷陌,却是将在日后诞生出了两位名震天下的大英雄,这座小城因为他们将重新焕发荣光,而那二位的区别却是一个留下的是不朽的赞歌,而另外留下的则是旷世的挽歌。
梅雨季节的午后,城市中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