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5
”
“高岗死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以便确切查清他的死因。根据医生所作的临床诊断、尿便化验、病理剖检的各项结果和公安工作同志的调查、现场检查情形等,可以肯定高岗确是自杀,是服用多量安眠药致死的。同时,从其他各方面所作的进一步调查,亦证实了高岗在他的阴谋被揭穿后,早就有意识地积存安眠药和准备用这种办法实行自杀。”
高岗用结束自己生命的实际行动,宣告他同党、同中国人民的最后决裂。
高岗、饶漱石阴谋活动的逐步暴露以至最后被彻底粉碎,同中国共产党内消极因素的减少、积极因素的增多、歪风邪气的天天削弱、党风正气的日日加强,几乎是在同步进行着。
当高岗、饶漱石搞阴谋活动的时候,党内屡屡出现是非不分、黑白混淆的怪事,不少好同志受到的待遇,应该说是并不公正的。
陈毅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饶漱石用了明的和暗的各种手段,长期排斥和打击陈毅,以致毛泽东和刘少奇都或多或少受到了饶漱石的影响。
高岗掏出手枪迅速对准自己的头部6
那是1953年12月,陈毅来到北京。其时,正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别墅的毛泽东,约陈毅去谈话。
毛泽东没有开门见山,只是询问华东执行总路线的情况,农业互助合作的情况,谈谈国家领导体制方面的情况。
忽然,毛泽东话头一转,问起饶漱石来了:
“你和饶漱石共事的时间很长,应该说,你对他是了解的。此人究竟如何?”
一贯坦率直爽的陈毅,听到这个问题简直有如芒刺在背,直发毛。饶漱石,他当然了解,因为他多次身受其害。搞阴谋诡计,耍弄权术,陈毅不是饶漱石的对手。陈毅早就想躲开饶漱石,但是怎么也躲不开,逃不脱。后来,陈毅下定决心不谈饶漱石,敬而远之。更何况,饶漱石新近调来中央,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他同中央主要负责人之间究竟现在关系如何,陈毅也全然不知。而且,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直接处理过陈毅同饶漱石的关系问题,那时,陈毅要谈饶漱石,毛泽东制止了他。由于这种种原因,陈毅不敢把自己对饶漱石的看法直捅出来,只是说:
“漱石同志的工作还是不错的,有水平、有能力。至于缺点嘛,谁没有?我也有我的缺点嘛。”
毛泽东表情淡漠。
坐了一会儿,陈毅便告辞出来。但心中很是疑惑,今天是怎么回事?
可巧,陈毅从毛泽东那里出来,碰见中央机关的一位主要负责人。陈毅向他谈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和自己心中的疑惑。
那位负责人说:“主席问你,是为了听你说真实情况,有什么就说什么,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时的陈毅,又是那个本来面貌的陈毅,那个真诚、坦率的陈毅了。
陈毅立即回到毛泽东的房里,坦率地向毛泽东说明自己的思想过程,同时,根据自己的接触,把自己所了解和怀疑的饶漱石的言论与行动,向毛泽东和盘托出。
陈毅倾吐真情,毛泽东频频颔首:“你说完了真话,就该我说真话了。”毛泽东便把当时已经掌握了的高岗、饶漱石阴谋在财经工作会议、组织工作会议上发难,攻击刘少奇、周恩来、分裂中央,高岗企图当中共中央总书记或副主席等等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陈毅。最后谈到1949年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任命问题,毛泽东说:
“不要伤风,要嗅觉灵敏,要警惕非法活动。主席职务那件事,你推让是不对的。谦逊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的。野心家就不让。让给他就使党受损失。”
在1954年2月份的七届四中全会上,陈毅经过认真准备,作了题为《为增强党的团结和巩固与提高党中央的威信而斗争》的发言。陈毅就高、饶事件坦诚地谈了对党内斗争的认识,也磊落地作了自我解剖。陈毅还提出,要达到弄清思想的目的,不是仅仅处分几个人。
听了陈毅的发言,刘少奇深受触动。当初,中央调刘少奇去延安,正是刘少奇要饶漱石代理自己的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的职务,不久,就发生了黄花塘事件。饶漱石正是在有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这两个职务之后,才掌握了华东大权的。如今,饶漱石不仅屡次整陈毅,还否认刘少奇培养过他,还同高岗串联在一起,散布种种攻击刘少奇的言论,把矛头对准刘少奇。现在,刘少奇又听了陈毅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发言,实在感慨万千。
当天晚上,刘少奇驱车来到陈毅的住处。
“过去我看错了人,信任了饶漱石,使你受委屈了,很对不起。”刘少奇诚恳、动情地对陈毅说。
“可别这么说,少奇同志,我这个人毛病也不少。我们总算互相了解了。来日方长啊!少奇同志!”陈毅抑制不住兴奋和感动。
不投机的话,半句都嫌多;投机的话,一句胜过千言万语。
毛泽东1953年岁末来到杭州。住了三个多月,离开杭州开始南巡,1954年3月14日到达太湖之滨的无锡。正在济南出席山东分局会议的陈毅,闻讯后立即赴无锡迎候,将毛泽东迎至太湖疗养院。
次日,毛泽东约陈毅谈话,谈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谈阶级斗争,谈假像与本质。海阔天空,其乐融融。毛泽东说:“伸手岂止高、饶。只是目前不必如此提出,以免有扩大化的嫌疑。”这句话使陈毅深受触动。
随后,陈毅回到了南京。几个月来发生的一切,毛泽东的谈话,时时萦回于心。“感触纷来,慨然命笔”,写下了《感事书怀》诗四首。第一首《五古》的结尾是“慎之又再慎,谦逊以自束。后车善择途,前车一再覆”;第二首《满庭芳》的结尾是“须牢记,无情历史,利己必凶终”;第三首《水调歌头·自叙》的结尾是“晚节自珍惜,日月走如梭”。第四首是《七古·手莫伸》,全文为:
bookbao8 最好的txt下载网
高岗掏出手枪迅速对准自己的头部7
手莫伸,
伸手必被捉。
党与人民在监督,
万目睽睽难逃脱。
汝言惧捉手不伸,
他道不伸能自觉,
其实想伸不敢伸,
人民咫尺手自缩。
岂不爱权位,
权位高高耸山岳。
岂不爱粉黛,
爱河饮尽犹饥渴。
岂不爱拥戴,
颂歌盈耳神仙乐。
第一想到不忘本,
来自人民莫作恶。
第二想到党培养,
无党岂能有所作?
第三想到衣食住,
若无人民岂能活?
第四想到虽有功,
岂无过失应惭怍。
吁嗟乎,
九牛一毫莫自夸,
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
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这几首诗,实质上是以诗论史,是对高、饶事件的诗化的总结。诗中贯穿着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跳动着一个共产党员赤诚、火热的心。
这些,都将作为中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留给人民,传之后代。
1954年6月22日夜,毛泽东又邀陈毅到玉泉山别墅,共进晚餐。毛泽东依然海阔天空地谈山东,谈福建,谈高、饶反党阴谋事件;还谈诗,谈词,谈文学,谈《聊斋志异》。
陈毅告别毛泽东时,毛泽东把陈毅送到门口。毛泽东握着陈毅的手,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陈毅毫无思想准备。毛泽东的这句话同刘少奇那天的话,说法不同,表达不同,但意思几乎完全一样。陈毅深为感动,他正要开口,毛泽东已转身进屋了。
毛泽东这句话的余音,却久久在陈毅心中回荡。
高岗自杀身亡后不到一个月,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选举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林伯渠、李济深、张澜、罗荣桓、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彭真、李维汉、陈叔通、喇嘛·丹增嘉措、赛福鼎为副委员长。
会议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名,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会议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名,通过陈云、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为副总理。
9月29日,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会上决定,陈毅为国务院常务副总理。
饶漱石的结果如何呢?
1955年4月,因包庇“反革命”等问题被逮捕审查。
1965年8月,被最高人民法院判有期徒刑14年;同年9月,被假释。
1967年重新收监。
1975年3月,因患中毒性肺炎死亡,尸体火化。
txt小说上传分享
!--
书籍名称:高岗饶漱石事件始末 作者:马畏安
本书籍由网友“刀下留人”上传 日期:20091112 9:13: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