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历史军事>铁血战神魏和尚> 第335章:山东大捷

第335章:山东大捷

  铁军连夜出动,三个主力师按照和尚的要求迅速奔往不同的战场。
  半夜时分,所有部队全部撤离后,和尚才带着骑兵以及雪豹突击队悄悄的离开济南城。
  骑兵已经扩大成了一个团的建制,拥有四千骑兵。
  加上雪豹突击队,他们便是和尚此次的奇袭部队。
  奇袭部队离开济南境内后,直接绕道德州,秘密的向河北境内前进。
  和尚嘱咐过所有人,这次行动必须绝密,绝对不能被日军发现。
  否则他们不但会被日军重兵包围,连这次的奇袭行动也完蛋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和尚等人已经来到了河北境内。
  他带着部队进入了一片山区,然后就地隐藏起来。
  段鹏奇怪的问:“军长,咱们不是要奇袭鬼子后方吗?怎么不走了?”
  和尚笑笑:“前面的仗还没有打起来,咱们现在过去,不是吸引鬼子的注意力吗?等一等,等他们打的热火朝天,我们在出击不迟。”
  ......
  与此同时,孙立人和李云龙各460自率领部队进入了滨州和淄博境内。
  驻守在这一带的鬼子自从铁军进入山东后早就吓破了胆,此时一看到铁军的旗号,立马连城都不要了,带着部队就朝河北境内撤退。
  二师和三师的主力部队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在一天时间内收复了滨州和淄博全境。
  两个城市的百姓们夹道欢迎铁军到来,家家户户放鞭炮,热闹的就像过年一样。
  活跃在当地的八路军部队,民兵以及游击队也纷纷派人前来两支部队报道。
  孙立人和李云龙按照老规矩,命令他们暂时接管两座大城以及周边所有县城的安全。
  第一步就是肃清当地的日伪汉奸,对于背叛国家的那些人一个都不能放过,罪大恶极的必须当众枪毙。
  两支军队没有任何停留,继续向河北方向杀去。
  在第二天到达了东营和潍坊市!
  东营的守军和前两个城市一样,没有放一枪一炮,在孙立人带着主力部队到来之前就跑了,把整个城市拱手送给了三师。
  但李云龙在潍坊却遇到了日本人的阻击。
  驻守潍坊的有鬼子一个旅团的兵力,加上从淄博逃过来的两个联队,现在潍坊的鬼子超过了两万人。
  指挥官熊本流石探查过二师的兵力,发现他们也就一万七千人左右。
  熊本觉得自己手上的兵力足够抵挡二师的进攻了。
  只要能坚持两天,上面肯定会派援军来。
  所以命令部队死守潍坊,坚决不后退。
  很快,李云龙收服了潍坊的多个县城后,大军直达潍坊城下。
  此时日军已经在城外构筑了两道防御阵地,准备和铁军决一死战。
  李云龙亲自带人查看了日军的防御,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他这一路打过来太顺了,根本没办法检验二师的战斗力,而且打的一点也不过瘾。
  好不容易找到敢反抗的鬼子,李云龙自然要哈哈打一场。
  “命令炮兵,给我纵深轰炸,覆盖两道防线,炸死这些王八蛋。”
  “步兵准备进攻,只要靠近鬼子阵地,迫击炮先行轰炸,然后火焰喷射器....我就不信弄不死这些王八蛋。”
  李云龙的命令下完后,二师的独立炮兵团开始准备火炮。
  王成柱的那个炮兵团如今已经成了炮兵旅,直属军部指挥。
  然后各个师里面都有各自的炮兵团,标准配备四十门美式榴弹炮,二十门步兵炮和二十门野炮,以及二十门速射炮。
  这个火力配置(bfac),可以完爆鬼子两个师团。
  正是因为每个师都有这么强大的炮兵,所以和尚才敢让孙立人和李云龙去迎接鬼子的三十万大军。
  四十门榴弹炮率先向鬼子发起了猛轰,紧接着是步兵炮和野炮。
  速射炮因为只能打两公里以内的目标,所以被安排在了步兵里,只要步兵一冲锋,这些速射炮就会紧跟着冲上去,然后近距离对鬼子猛轰。
  但光是这八十门火炮齐轰,已经把潍坊城外的日军阵地炸的支零破碎,到处坑坑洼洼。
  尤其是榴弹炮的威力特别大,一颗炮弹下去,直接就能把战壕给炸塌,躲在里面的鬼子全都被活埋或者炸死。
  二师一轰炸就是二十分钟,潍坊城外的战壕直接被炸成了废墟。
  熊本原本还在城头上指挥,但二师的火炮太猛了,把城墙都给炸塌了好几处,吓得熊本只能缩回城里去。
  他的手下全都慌了,纷纷劝他赶紧撤兵。
  潍坊的日军虽然多,但他们都是三流部队,连火炮都没有多少。
  以这样的军力去和铁军战斗,这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熊本还有些不甘心,但就在他考虑的时候,城外传来消息,铁军步兵已经发起冲锋,正用迫击炮对着阵地里的日军近距离轰炸,大量日军被绞杀在战壕里。
  熊本听到这个消息,再也不考虑了,直接命令部队撤出潍坊,向河北境内撤退。
  等二师的部队冲进潍坊的时候,城里的鬼子已经跑的完全没了影子。
  这一仗,总共击毙鬼子六千四百多,伪军三千多,而二师这边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云龙这一仗打的那叫一个高兴,这是出征以来打的最爽的一仗。
  潍坊的老百姓自发的上街欢迎铁军进城,街道上到处都燃放着鞭炮。
  李云龙在潍坊停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带着部队直接向河北方向杀去。
  山东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
  铁军在三天之内连续解放四座城市,极大的鼓舞了全国抗日的决心。
  尤其是江浙财团的商人,许多人原本还在观望。
  但这次山东大捷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大部分人都认定,只有铁军才是解放全国的希望。
  江浙财团的负责人立即召集商会内所有商人,开展了救国募捐的活动。
  这一次,商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能捐多少就捐多少。
  短短两天时间,商会便募集到了近一亿的资金,然后由商会负责人亲自带着钱去了太原,交给了处理后勤的赵刚。
  与此同时,天津方向,板垣征四郎彻底坐不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