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9
了,明年我一定会考上大学为爸爸争光的。下面我说的这些不是笑话,也不是瞎胡折腾。”略微严肃的看了家人一眼,才接着说下文。
“前几天我去市里逛街发现,现在买东西还得等着排队,有些鱼肉之类的东西买多了还得走后门,或者得等到过年过节才供应,这说明什么,说明目前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应,就是有买的,但是没有卖的或者说卖东西的少。收音机里也广播,现在国家政策变了,国家提倡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怎么发展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做买卖,当然以我们家目前的能力,也没本钱做大买卖,可是爸爸可是种庄稼的好手,我们家可以种菜养鱼。你们看这几本书,这可是我和少扬哥买的,他也挺赞成这事。”说完把桌上的书推给家人看。
云岚拿起养鱼的书说道:“这些书我都看过了,也不是很难,用着的东西我们自己就能凑齐。就像这养鱼,我们可以去市里水产部门买鱼苗,也可以请教人家那里的技术员,回来按书上和人家教的来做,肯定没问题,这养鱼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养鱼主要挑选水质好、鱼苗肥,配好鱼饲料,也没有什么很复杂的问题。如果行的话,可以承包村东头和咱家地挨着的那个水塘,那里水质好,村里的人不也是在那里捞鱼吗,那里靠着河水也近些。”
说道赚钱的点子,二哥和姐夫眼睛亮了,听着云岚分析的头头是道,他们听得也很明白,二哥说:“行呀,小妹,这书没白读,比哥哥我是强多了,我看着可行,就是这鱼真是养了的话,可是不少,咱上哪里去卖呀?”云岚的二哥是个聪明爽朗的小伙子,就是上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书也没能好好读,大学也没考上。
云岚说:“卖鱼有好几种方式,比如到时候可以自己找车拉到市里去卖;也可以联系饭店,我们给人家送货;也可以找人问问卖水产的地方,以偏低的价格批发给人家。只要有货绝对能卖掉,你是没看见市里那排队买东西的场面,现在是买的人多,卖的人少。”
杨爸说了:“听你这么一说倒是能行,可是这国家政策谁知道还会不会变呀?”也怪不得杨爸有这么一问,那文化大革命时期,谁家里要是养鸡养猪卖,那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得挨批斗,那时有人专门告密这种事,叫割资本主义尾巴,整天闹得人心惶惶的,谁敢养活物呀。
云岚说:“爸,这都什么年代了,文化大革命那都过去六七年了,这种政治上的错误国家是不会再重蹈覆辙的,那天我去少扬哥家,人家宋叔叔可说了,国家现在支持发展经济,支持发展科技、工业、农业、交通等等,这些报纸和新闻上都有,你要是不信,等少扬哥来了问他就行,我还能骗你不成?”
二哥说:“我去村长家找大军玩的时候,听他们家收音机里也是这么广播的,村长也说现在政策好了,他去镇上开会,上面说要想办法带领劳动人民致富奔小康,发展万元户,他正愁这事呢。”那时候大部分劳动人民纯朴实在,没那么多心思和花花肠子,也就有极个别的爱贪小便宜、或是偷鸡摸狗的人。
云岚寻思,看来是真的有政策下达了,这样的话让爸爸去问问村长,他更能相信自己说的话了,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下面的计划。
云岚接着又说:“这鱼要是现在抓紧时间养上,等天冷了就长成大鱼能卖了,到那时候我们再种上大棚蔬菜,冬天卖反季蔬菜,利润能更大,赚钱更多。”
一家人又问什么是大棚蔬菜,云岚又给家人解释道:“我们现在冬天能吃到的菜就是自己家里贮藏的白菜、萝卜、土豆这几种,还有腌好的咸菜,没什么新鲜的。这大棚蔬菜大体就是盖个能透光的棚子,具体点的书里有写,在里面种菜,只要采光好、保温好,别的就和我们现在种菜差不了多少,只要照看好了,冬天也能吃上夏季的蔬菜,你们说那菜要是冬天卖,大伙都吃白菜萝卜吃烦了,得有多少人买呀。这大棚蔬菜报纸上说人家东北可早就有了,只是现在还没兴开,咱家后院不小,可以先试试,要是行的话以后再多建棚种菜。”
家里人听云岚这么说,可长见识了,那冬天还能在棚里种菜,毕竟人家已经有前人种出来了,想想肯定也是可行的。
姐夫听云岚这么说:“要是你说的这冬天都能种菜,一准能赚不少钱。”云岚的姐夫也不是死板的人,毕竟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
云岚总结了说:“我说的这些可都是经过考察的,比较适合咱家干的,绝对可行,再书上写的很详细,有不懂的地方咱们可以去问农技站的技术人员。要是咱家能发展好了,说不定还能带领乡亲们致富呢!”
杨妈说:“没想到咱云岚这心思还挺大呢,装这么多事,等回头问问少扬看行吗,要是能行,你们爷几个再折腾。”
杨爸也说:“对,得先问问政府能不能允许,要是行,云岚说的这两个法子都不错,听着这大棚是个新鲜玩意,可是咱自己折腾折腾,说不定真能折腾出个一二三来。”
大姐笑着说:“这要是真折腾成了,赚了钱,云岚的功劳最大,你看这书都买好了,就等着你们动手呢。”
二嫂说:“这书读的多就是懂得多,云岚什么都知道。”
云岚说:“我也就是提个建议,是个业余的,具体执行的还得靠爸爸和哥哥、姐夫,他们才是专业的。”一家人哈哈大笑起来。
大姐一家吃过午饭就都回自己家了,毕竟她家里也离不开人,再说地里的小麦快收割了,一天一个样,没几天就熟透了,杨爸叫着云岚的二哥一起去收拾打麦场了。
17麦收
傍晚,二哥和杨爸干活回来了,杨妈问:“怎么样?收拾好了没?”
杨爸说:“前几天我就把草垛、秸秆什么的拾掇了,草也锄完了,今天和他大伯、老刘收拾的,先把地都锄一遍,又用铁耙耙一遍,等明天去泼水压了场就行了。”这时候都是几家共用一个打麦场,互相帮忙,这时机械还不先进,还是人多力量大呀。
二哥回家灌了一大杯凉开水解渴,还说:“渴死我啦,咱家这水是越喝越甜呀。”云岚在心里嘀咕偷乐,那是我加了灵泉的水,能不好喝吗。
“那谁家,郭大头他老婆又和人家吵架了。”二哥插话道。郭大头他老婆是村里出了名的泼辣女人,没理也能辩三分,还爱占便宜、欺软怕硬,谁要惹到她,她能跑到人家大门上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折腾,一般人不敢惹。每个大队分地分在一起,谁和她做地邻谁倒霉,耕地打垄的时候,她能这一季种小麦占邻家一垄,下季种玉米再占邻家一垄,谁要找她重新量地,她就耍无赖。
杨妈问道:“又怎么啦,谁还敢惹她?”
二哥说:“她不是爱占便宜吗,今年打麦场又往旁边那家赶,人家说她两句,她就闹上了,谁和她挨着谁倒霉,幸亏咱不是一个大队。”
二嫂附和:“可不是,村里哪有人敢惹她,比那母夜叉孙二娘都厉害。”逗得全家都笑了。
最近云岚早晚都给杨爸杨妈端一杯加了灵泉的水喝,他们只觉得水格外甜,还以为是女儿孝敬的,才这么好喝,喝了以后他们觉得精神好,杨爸的腿也感觉好的差不多了,身体很轻松,浑身有劲。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宋少扬开着一辆军用吉普就来了云岚家。临出门他妈还笑话他有了媳妇忘了娘,人家宋少扬回答说,找媳妇是政治任务,任务还没圆满完成,哪能现在就撤退,怎么也得娶回家才能放心。
宋少扬和云岚定了亲,那就算是杨家半个女婿了,一家人也不和他客气了,叫他拿这里当自己家,渴了饿了说一声就行。
心急的二哥急忙问宋少扬关于政府政策和养鱼种菜的事,宋少扬仔细和杨爸、还有二哥解释:“现在政策好了,国家支持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发展,养鱼种菜你们只要在技术上把好关就行,等收获了我负责找门路销售。现在市里确实像云岚说的那样,买的多,卖的少,不管是鱼,还是蔬菜,到时候肯定好卖。要是钱不够说一声,我这几年的工资还没怎么用过,就当支持国家建设了。”最后宋少扬还开了句玩笑,杨爸和杨二哥听宋少扬这么肯定地回答,还答应帮忙销售,心里踏实了不少,决心忙完麦收后再好好捯饬。
杨爸说:“钱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看着你们大姐夫也想干,到时候再一起商量商量吧。”
杨爸和二哥要去扛打麦场,宋少扬一听干活表现的机会来了,连忙表示一起去,三人就去打麦场干活了,村里人都知道宋少扬是云岚的对象,看着相貌堂堂的他还帮未来老丈人家干活,那叫一个羡慕呀,能不羡慕吗,这可听说是军官呀,一点架子都没有,还帮未来的老丈人干活。那老李家的女婿,也就在镇上的化肥厂里当个主任,就得意的不行,他到了老丈人家,老李一家子都得巴结他,这人哪,不比不知道,这一比可就没法说了呀。
幸亏今天宋少扬穿的便装,不妨碍干活。到了打麦场,大伯、刘叔、还有堂哥、刘叔家的两个儿子都到了,众人先是在有点潮湿的地上撒上一层麦穰,然后用石碾子反复的压打麦场,这时家里有牛的用牛拉,还有用毛驴的,还有的是用人力拉,一个上午总算把把麦场压得硬实平整了,天好再晾上个一两天就等着割麦子了。
宋少扬问:“叔,家里地多吧,什么时候割麦子呀,我来帮忙能快一些。”
二哥乐了,毫不客气地说:“行呀,今年你就能帮上忙了,这样能快些。也就这两天吧,反正到时候挺忙的,你要是不走,就来帮忙,咱家除了云岚,全家都得下地干活。”原来云岚上学,麦收时也就赶上星期天能在家帮忙烧水做饭,还真没让她干过累活。
宋少扬说:“下周一我就回部队了,明天要是不割的话,我就后天过来,我在家里多少也能帮上忙。”心想我得趁着在家多干点,麦收挺忙的,又脏又热,可别让自己媳妇受罪。
杨爸一锤定音:“行,那咱后天就开始割麦子。”杨爸也不和宋少扬客气了,这过不了多久就是自家女婿了,这过麦抢收又抢种的,家家都忙,能多个人帮忙那就能早点忙完,再说这时的天气也没准头,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早点收完可别淋了雨就行。
割麦子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宋少扬一大早就来了,还带了身换洗的衣服来的,看这架势就是准备大干一场。
一家人吃完早饭就去地里,杨妈让云岚在家里煮锅绿豆汤待会送到地里去。
云岚在家里打扫卫生收拾完了,就煮了一大锅绿豆汤,她还特意加了灵泉水的,好让家人解乏。
云岚左手提了几只碗,右手提着一桶绿豆汤,到地里时就看到金黄色的麦浪已经倒了一片,杨爸、二哥、宋少扬在前面割麦子,杨妈和二嫂在后面捆成一个个的。
太阳已经毒辣起来,照地干活的人面色通红。云岚就喊家人来喝绿豆汤解渴,二哥喝了一大碗:“爽快,太好喝了,云岚在里边加糖了吧,真甜。”
宋少扬也喝了一碗,觉得浑身舒爽,乏劲全下去了,浑身又充满力气,觉得自己媳妇煮的绿豆汤格外香甜,让人喝了还想喝。
杨爸、杨妈还有二嫂也夸赞云岚煮的好喝,杨妈就交代这几天干活的时候,做饭煮汤全交给云岚了,别的啥也不用干,把全家人的饭菜做好,让他们吃好喝好有力气干活就行了。这可麦子的活云岚还真干不了,前世她也没做过这些,旅游时看到农村麦收,那都是半机械化的,那收割机突突地就把麦粒收到车里拉回家了,哪见过全人工的,她试着割了两下麦子,吓得她二哥和宋少扬赶紧让她放下镰刀,看她那架势,不像是割麦子,倒像是割自己;捆麦子吧,捆不结实一装车就散了,还不够搭麻烦的,家里人也不让她干活,打小就没让她干过,这时候也就不指望她。
云岚就回家做饭,她在后院摘了新鲜蔬菜,做凉拌黄瓜,西红柿鸡蛋汤,丝瓜炒鸡蛋、酸辣卷心菜、清炖鱼、红烧肉、(肉是宋少扬带的)老醋花生,做的那是鲜香甜美,全家人吃的是酐畅淋漓,尤其是宋少扬,媳妇做饭这么好吃,觉得自己有口福了。
还有二哥:“想不到妹妹做饭这么好吃,以前也没见你做过几次呀,我吃着比咱妈做的都好。”
云岚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又不是没吃过,我可见咱妈做过,这就是天纵奇才,天生厨艺好,没办法,做出来就是好吃。”家人看她这俏皮样,逗得所有人都笑了,其实这是云岚前世上班后,自己照食谱练就得一身好厨艺。
吃完饭休息了一下,下午又接着去干活,傍晚把割好的麦子用地排车拉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