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20
,染上天花,急得凤姐直冒汗。贾琏平时也常和大姐儿一起,自然心疼女儿,陪着凤姐一起守着供奉娘娘,夫妻感情猛增,多姑娘无机可乘,平儿也找不到由头亲近亲近自己的男主人,一时风平浪静,善哉善哉。
至正月二十一,是宝钗的十五岁及笄生日,又是宝钗在贾府过的第一个生日,自然要办的热热闹闹的。只是十五岁,一般都出嫁的年纪,再不济,这会儿也应该订了亲了,可薛家是皇商,坏就坏在一个商字身上,官宦人家么,不会屈尊降贵的娶商家的媳妇,商人么,看着那闪闪发亮的皇字也不敢亲近,于是,低不成来高不就,推推嚷嚷就磨到了现在,十五岁,又尴尬又要命的年纪。
可怜宝姑娘,这身段,这相貌、这才华、这心机,跑到宫里说不准就能熬出个妃子,偏偏现在大部分的感情全部落在宝玉这个呆子的身上,大有非此歪脖子树不挂的气势,可惜,可叹。
正月十九日的时候,老太太说要拿出二十两银子替宝丫头置酒戏,凤姐托着鼓出的肚子说了一通顽话,只说二十两太少,不够花的。
姐妹们听了,对视一眼,也不知是谁提起的,说要姐妹几个凑份子给宝姑娘请外头的戏班子来助助兴。爱热闹的老太太闻此,立刻溜出一个戏班子的名字,据说现在在京城里大火的昆曲班子,到处都有人请去演出,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请了来大家乐一乐。大家一听,好啊,天天听自己家里的小戏院唱戏,听得都腻味了。再说了,这也是老祖宗对宝姑娘的一份怜惜和姑娘们对于宝姐姐的关心。
于是,凑钱的凑钱,说戏的说戏,大家讨论的十分高兴,原本因为年纪有些尴尬的宝钗也微红着脸在一旁笑。此时,墨琮带着小贾兰在东院玩得很高兴。
到了晚间,老太太问及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欢热闹戏,还喜欢甜烂的食物,所以回答的全是贾母所喜欢的。所谓人老成精,老太太知道这是在奉承自己呢,虽然做的不够聪明,念着有心,也高兴。于是次日就送去了衣服玩物礼去,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不一。
到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请了那家昆曲戏班子,然后在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除薛姨妈、宝钗、湘云、黛玉和墨琮之外全是自己人,并无其他外客,据说薛大傻子也想着来的,贾母一皱眉,脸一放,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对比贾母疼爱占了一个极好位置的林墨琮,宝钗的心情十分的复杂,虽然清楚自家哥哥的德性,总是妹不嫌兄渣,再残那也是自家哥哥好。
吃了饭点戏时,贾母让宝钗先点,宝钗推让了一番,后边点了一出老人爱看的《西游记》,凤姐知道老太太更爱戏谑打诨的,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老太太果然十分高兴。接下来,除了探春,其他人点的皆不是老人喜欢的热闹戏,宝玉在老太太的右边,说着:“听闻这个戏班子最出名的一场戏就是《长生殿》,既然老祖宗让我点,那我便不客气的点了。”便笑着点了一出《长生殿》。墨琮在老太太的左边,嘴里直念着西游记是小孩儿看的,把老太太逗乐了好一会儿,才随便点了一出《牡丹亭》,众人便纷纷的在一旁说琮哥儿长大了。
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一听又不是大家喜欢的,姐妹们均无意识的皱了下眉,看出了宝钗的刻意讨好。
凤姐在一边看得清楚,全心的奉承固然是不错的,可偶尔撒娇耍赖小任性却更能亲近老太太,宝钗这点心思可全白费了。
酒席上全是青年人不爱的食物,众人都只是略动了动就放下了筷子听戏,然而戏台上的戏也都是老人爱的热闹戏,看着也没什么意思,几个姐妹们心里便有些埋怨宝钗,光想着老太太了,把她们姐妹几个放在哪里?
一会儿,一出西游记结束了,一个丫鬟端上一大瓷碗的绿色的汤,汤面上浮着各种切碎的蔬菜丁和虾皮紫菜等物,嗅着就是一股清爽的香味。
老太太这会儿吃多了正觉得口中腻味,见有蔬菜熬的汤,便勺了一碗,清甜可口,刚好去了去嘴里的味道。喝了两口,她就觉着又有了食欲,便同旁边的鸳鸯说,“这汤倒不错,回头赏那厨子一吊钱。”
一旁的凤姐听了,笑道:“老祖宗,这可算不到今儿的厨子身上去,是林兄弟特意准备的,独您有份。我刚刚见了想着匀一碗来还没有呢,看我回头不搬光他姐弟的小厨房,有什么好东西都藏着掖着不肯拿出来,就肯给老祖宗,可见平时都是白好的了。我啊,以后就天天去他们屋吃去,看给不给吃。”
老太太吃的高兴,听着更高兴,伸手让墨琮过来,拉到眼前,假装不高兴的问:“你这小气的猴儿,怎么也不给你姐姐妹妹的都端一份,看,这会儿被人逮着说偏心了吧,要没个解释,小心凤丫头搬光你的小厨房。”
墨琮拉着老太太的手,委屈的直扁嘴:“哎呀老太太,您只当这大正月的这些新鲜果蔬好找呢?要不是看那菜单子上全是甜烂的食物,怕老太太吃多了胃不舒服,就这点我还不舍得拿出来。”
见状,老太太和凤姐又是笑了一通,老太太这才正色道:“我虽喜欢甜烂的食物,平日也不敢多吃,对身体不好的,但今天是你宝姐姐的生日,也就没说,可难为你想到了。”
宝钗在一旁看着,心里不免有些不是滋味,只是面上还是聚精会神的看着戏台上。
至晚散时,贾母拗不过宝玉,便叫来《长生殿》里那个演杨贵妃的小旦过来。这杨贵妃的确演得有四五分的感觉,大家在台下看她和唐玄宗的故事看得如醉如痴,宝玉更是跟着哼了一段,贾母虽不爱杨贵妃,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
宝钗只觉得这生日过的实在憋屈,从头至尾没一处让人高兴的,这会儿大家竟然还要叫那个演杨贵妃的过来?要知道宝姐姐在姐妹里算是丰腴的,于是便十分在意某些东西,像杨贵妃,就是一个死穴,所以这会儿看那个小旦缓缓过来,心里很不自在,只是她平日老说黛玉小性,不好自己也这样,所以面上还是微笑着的。
贾母看这个小旦妖妖俏俏的,心中不喜,只是赏了一吊钱。凤姐在旁看了半会儿,嘻嘻一笑,“我瞧着这孩子眼熟,眉眼竟有些像谁的,你们再看不出来。”
大家一看,明白了,只是拿着余光瞥向尴尬的宝钗,谁也不说话。史湘云大大咧咧的,不注意这些事情,猜到了就立刻脱口而出:“我瞧着像是宝姐姐,只是比宝姐姐纤瘦些。”
墨琮在贾母的身边,差点没岔气:你狠,竟然是两段式攻击,不,三段式。像戏子,像杨贵妃,还没人家纤瘦……史妹妹,哥哥我服了……
宝钗的脸上顿时开了染房,可惜她不是‘小性又刻薄’的林妹妹,只得勉强的笑笑,一声都吭不出来。说相似是缘分,这不是自贬身价么?说戏子自然是演谁像谁的,这不是说她宝钗像声名狼藉的杨贵妃么?
她原本就比谁都更在意身份的,否则也不会气不过处处和黛玉作对,可现在这样,生气,不符合她知心大姐姐的形象,笑,变相的承认了史湘云的话……
史湘云看着宝钗的脸色,这才发觉自己说错话了,赶紧道歉,“宝姐姐,我这也是一时口快……”
……你的意思是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只是你口快说了出来?宝钗嘴角抽了抽,脸上的笑容怎么看怎么像是怒极反笑,“没关系……”
一时散了,宝玉见宝钗笑得勉强,立刻飞奔过去安慰宝姐姐,史湘云原本还有些歉意,一看这,也恼了,转身回了西院。
后边宝玉也跑来找湘云,不知说了什么,她脸色不见好,反而更加难看了,甚至气得开始收拾行李直嚷着呆不下去了,明儿就走的话,好容易才给黛玉劝住。
“哼,倒是装的好贤良,有什么话直说就是,背地里和二哥哥说的什么委屈?倒是我欺负了她不成,面上只说不必在意,转个身又和二哥哥诉苦起来,竟是个双面脸。”
黛玉看着湘云气呼呼的样子,上前抚着她的背,“或者是有什么误会吧,宝姐姐不像是背后嚼舌头的人。你也知道宝玉,有一出是一出的,顾得了前顾不了后。宝姐姐和你处了那么多天,知道你是急性子,必定不会怪你。”
湘云一下坐在椅子上,满脸的委屈,“我分明看着二哥哥追了过去,回来脸色就变了,虽然嘴上说不在意,可他分明就是在意的。我们两小无猜的交情,还比不得和宝姐姐几个月的交情。”说着气得又绞着手帕子。
……墨琮在一旁看了半天,适时插入一句话,“台子离得远,谁知道她眉眼长得像宝姐姐的?只是巧合罢了,宝姐姐只是有些面上无光,冷静下来一想就明白了,这不是你的错。”
反正,请戏班子是几个姐妹突然想到的,这个戏班子是老太太亲口点的,至于宝玉为何金口一出就是《长生殿》,而这戏班子里有一个长得像宝姐姐的小戏子,这小戏子恰好演的还是杨贵妃,老太太最后还特意的把这人叫过来看看……呵,巧合,都是巧合~~~
湘云只当墨琮是安慰她,可是黛玉凭借着双胞胎特有的心灵感应,似乎感觉到了一点类似阴谋的东西,可是理论上墨琮和这场意外没有任何交集之处,于是黛玉想了想,当自己多心了。
墨琮十分淡定的在一旁默默喝茶,只字不提几日前心血来潮的在宝玉面前提及的,那个京城里那有名的昆曲班子的成名史。至于一不小心说及这个戏班子凭借《长生殿》大红大火,而那演杨贵妃的戏子凭借这出戏一举成名……啊?他说过吗?是吗?提了一下啊……那就,算说过吧。
第 26 章
话说自元春回去之后,就想着这样新巧精致的园子荒废了可惜,便有意让姐妹几个和宝玉入住,只是她却不知道要如何安排了,就派人来看看老太太和太太的意见。
王夫人知道宝玉定下的怡红院,就想着离得比较近,又气派的蘅芜苑。贾母爱潇湘馆,想着给黛玉,可黛玉看着是订了别人家了,再和宝玉一处玩耍恐贾敏要怨她的,想了想,只说给湘云和黛玉留下了,让她们姐妹先住着。
于是,没几天宫里就传了消息过来,宝玉住怡红院,宝钗住蘅芜苑,黛玉和湘云一起住着潇湘馆,其他姐妹也各有房子,李纨也在里面教导她们。而多出来的墨琮则暂时的和宝玉住一块儿,把墨琮弄了个哭笑不得,宝钗心中也有些不爽,日后去宝玉的房间恐怕是没以前方便了,还得留意着林墨琮的存在。墨琮这边的丫鬟倒是有样学样的十分淡定,而宝玉那边的丫头惊也有,喜也有,有点纠结。
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原本是黛玉墨琮的生日,只是有着宝姐姐这一个前车之鉴,生日,大家反不知道要怎么过了。
恰巧这个时候,北静王府来信了,派了七顶轿子过来,说王府百花齐放满园子的□,误了可惜,又听闻林家姐弟花朝节生辰,便想着请贾府现在住着的六位姑娘和林墨琮一起去王府赏花。(湘云此时本已经回去了,只是听说黛玉生日在二月十二,求了家里再住上一个月,过了黛玉的生日再回去,因而还在。)
贾母知道北静王府的意思,想着结交一个王府总有些大好处的,对姑娘们日后的婚事也是大有助益,而黛玉,即使结不成亲家,总有祖孙的亲情在,她嫁的好自己这个做外祖母的也高兴。加上那日默许了王夫人借物,心中愧疚,总想着找个机会补偿,于是命人做了男女两套的紫貂皮春衣,就让林家姐弟穿着去王府赏花去了。而其他姑娘,走之前也全都叫了过来,嘱咐了一遍,让她们在王府小心行事。
黛玉的轿子终于进了北静王府,水溶虽然脸上没什么表示,其实还是挺想见见她的。只是为了女孩家的闺誉,只能在自己房间里等着。另一边,黛玉下了轿子,环顾一周竟没发现弟弟墨琮和他身边的丫鬟,顿时疑惑的问了上一次也是接待她的大丫鬟青儿姐姐。
青儿自然是知道林大爷的轿子去了哪里,只是这要怎么说?说移花接木运到宫里头去了?她暗自怨着自家那只没人性的王爷,人是他卖了收人情的,怎么解释就是她的责任了?“因为后院具是女眷,多有不便,所以请林大爷去前院和王爷下棋去了。要我去请么?”……好心虚啊,貌似皇宫还挺远的……
黛玉想想在理,微微一笑,“不必了,他也喜欢下棋的。”又想起据说同样爱下棋的水溶,一颗少女心扑扑的乱跳起来,红了脸,匆匆侧过身,跟着其他姑娘一起跟着嬷嬷走。
随着嬷嬷一走进后花园,黛玉等人便为这姹紫嫣红惊住了。那红色丝线和布条随风招展,另有一番情趣,有丫鬟穿插在花丛之中,手里拿着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