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9
胤禩浅笑。
胤禛,爷就暂且将这当作是你讲和的诚意。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八爷轻易暴露身份,动辄反抗惹怒康熙,是不是太没心机?为什么不顺从老康、干掉四四、掌握势力?”的问题。
——以下是n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
-------------------------------
上辈子康熙对胤禩厌恶到了极点。
-------------------------------
对良妃的死悲痛被责骂,
不受重用,所做之事全都责罚。做什么错什么!
甚至讨好康熙送海东青之后,才有了那句“辛者库贱妇所生”的怒骂。
-------------------------------
上辈子八八该讨好的、该做的,都做了。
可是,最后依旧是那个“父子之恩绝矣”的下场!!!
-------------------------------
甚至在重病之时被强迫搬离住处。
这说明当时康熙心中已经不在乎这个儿子的性命了。
-------------------------------
而这文中的康熙是在死后游历人间十几年的人。
一开始康熙也是对胤禩不满厌恨到极点,
只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淡化了这种感情罢了。
-------------------------------
重生第一夜,
康熙因为对“杀死胤禩”而感到纠结,
从此才将前世的厌恶降低到最低点。
-------------------------------
这是康熙对胤禩感情改变的开端。
-------------------------------
而这一世,
胤禩一开始就已经处于人生的最低点。
开始就能“免除”请安,
那将来就可能免除更多,
起码现在大权在握的康熙是绝对不会给胤禩翻身的机会!!!
康熙其实是自变相地囚禁胤禩,
胤禩与任何势力都无法接触。
若不绝地反击,
则万事休矣。
-------------------------------
而且,康熙作为皇帝,
习惯了众生匍匐脚下,
所有人都在讨好、顺从于他,
-------------------------------
我不觉得八八一味地讨好会有什么效果,
而是先使康熙感到怜惜,
趁着康熙现在还对胤禩怀有情义,
加深康熙的怜惜、
让他继而愧疚才是上策。
-------------------------------
而关于除掉四四,
前世四四在太子二废之前,都是与八爷党和平相处的。
直到八八被厌弃,四四才开始扩大势力,两人才对峙起来。
个人以为,
起码,
现在幼年之时,
没有必要为自己提前树立一个将来的敌人。
最重要的是,
现在康熙有所有的记忆,
八八要不留丝毫证据地除掉四四根本不可能。
-------------------------------
八八上辈子错了,
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群臣身上,忽略了康熙。
说到底,
那把位子到底归谁,
是康熙决定的。
这辈子若急于招揽势力则会重蹈覆辙!
-------------------------------
倒不如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康熙身上,
而且对康熙的心思绝对不能与“权利”“宫廷”有关,
反而用亲情做筹码则是一个极佳的切点。
-------------------------------
其实,八八一直在揣摩这康熙的心态,
从一开始,
“三拜九叩”使康熙知道“失去儿子”的痛楚,
使康熙产生“悔意”,与前世无关,而是对八八这四年不闻不问的悔意。
再后来,
不见康熙,这其实是八八的逃避,
上一世康熙将八八伤得太痛太惨。而躲着康熙这一点,康熙根本无法怪罪。
继而,
不喊“皇阿玛”这一点,这是与上一世相通,
上一世康熙亲自说出口“父子之恩绝矣”,
八八如此只是谨遵皇命。从而使康熙产生“痛意”。
(呃···望天···踹老康那一脚···那啥,只是n我想踹啊···大家温柔地忽略吧···)
然后,
福全出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可以使康熙在对比之下产生强烈的“酸意”,
从而使康熙对八八印象深刻。
-------------------------------
所谓“求而不得”的感情最是深刻!
“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
康熙越是得不到八八的情感,就越是渴望!!!
-------------------------------
八八拿捏着康熙的心态的变化,
要在他达到愧疚最高点的情况之下才会见好就收!
-------------------------------
最重要的是,
“你我父子之情仍在!”这句话,一定要康熙先说出口才行!
如果八八反过来去讨好康熙,
康熙则会认为理所当然!!继而毫不珍惜!
八八一直在等,
等康熙将“父子之情”说出口。
-------------------------------
只有这么做才能挽回前世破碎的父子之情!
-------------------------------
最后,
其实就我个人以为,
四四隐忍内敛,而八八更具血性。
八八得到百官举荐,说明他很有个人魅力,在其性格中令众人认可、感化的地方。
八八不适合夺权,而更适合潇洒于江湖,与众人结交,徜徉酣畅。
-------------------------------
那么多废话,其实只有几句话。
-------------------------------
对于重生于九龙夺嫡时代,有前世记忆的康熙,
“讨好康熙”“顺从康熙”前世无用,这一世就更不会起作用。
-------------------------------
八八这辈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康熙身上!
如果现在藏着掖着,若是不慎被康熙发现重生真相,胤禩绝对是死路一条。
-------------------------------
表面上是康熙求而不得,其实一切都是八八在操作主导!!!
-------------------------------
使得康熙从“痛意”“悔意”“酸意”到“憾恨”,
八八一步一步使得康熙重拾前世的“父爱”!
-------------------------------
其实文章中并不想明显得表达这一点···只想隐含其中而已···四岁的八爷看起来像一只萌属性小正太最美,所以将八八的算计给淡化、隐藏了···
-------------------------------
其实如果八八独自回康熙朝的话,顺从老康、干掉四四、掌握势力是不错的办法。
但是,这文里,康熙也重生了,康熙知道一切,
所以,以上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八八只能从康熙的亲情下手。
-------------------------------
ps:元、明称俄国为罗刹国,清从满语翻译而来,称呼俄国为俄罗斯。
ps:康熙朝不存在的尚书房这个清穿文中永恒的bug终于被重生的康熙解决了~~撒花~~
12
12、柳泣伴花啼
乾西五所。
胤禛屏退宫人,独自一人把玩着床塌上棋盘中黑子,深深地溺于往事之中。
胤禛前世对其真心疼爱的弟弟有两个,全心呵护恨其早殇的六弟,用心相护陪伴至尽头的十三。
胤禛前世为之头疼闹心的弟弟有两个,相争相峙相恨相杀的八弟,渴望亲近却终不可得的十四。
那大起大落、爱恨嗔痴、荆棘遍地的一生……现下想来却仿佛仅仅是浮生一场梦一般。
胤禛闭上双目,凝神静思。
轻缓的脚步声从不远处响起。
那人似乎是一如既往地守信准时,酉初一刻不差。
胤禛睁开眼,那人已经径自绕过屏风,走到自己面前。依旧清澈纯净的眸子,只是其笑意从来达不到眼底,那是深深隐藏着的警戒机敏,以及层层遮掩下的凌厉尖刀。
说来可笑,胤禛现在了解最深、认识最清的人,居然就是眼前这个相恨相杀了半辈子的八弟。
“四哥。”胤禩轻唤,神态语气与前世孩提时代毫无二致,亲昵、童音。
“八弟。”胤禛缓缓应道,安和、朗然。
胤禩端详着残局执白子一枚落下,莞尔道:“白漆髹象牙九根孔明锁。”
胤禛随即落下黑子一枚封其攻势,淡然道:“和田黄玉籽料精雕玉佩。”
胤禩又执一白子,故作诧异道:“什么玉佩?弟弟怎么没有听说过?”
“康熙四十三年,四哥原是到府一叙,不料恰逢你家福晋啜醋撒泼,更是不慎甩碎了我的和田黄玉籽料精雕玉佩!这笔账哥哥可没忘。”胤禛复又落下黑子,再道:“那孔明锁,四哥也没听说过。”
胤禩以白子堵其道,笑道:“康熙四十一年,四哥贵人多忘事,不记得你家弘晖的六岁生辰,到头来还是直接从弟弟这里拿的白漆髹象牙九根孔明锁充当礼物!这笔账弟弟可还记得。”
胤禛凝视棋局,落黑子一枚,一字一顿:“果然是你。”
胤禩不答反笑,继而执白子:“四哥那和田黄玉籽料精雕玉佩的帐,弟弟可不承认……但,四哥若找来我家福晋对峙,弟弟就认了,立即赔银子。”
胤禛蓦地朗笑出声,捏起黑子一枚重重落下:“和局。”
一片寂静,相顾无言。
胤禩轻叹一声,四哥一如前世般冷面寡言,胤禩径自掀起袍子坐在塌边,问出了一直的疑问“现在四哥突然受寒,难道不怕那位已起疑心?”
胤禛轻叹:“前世这个时候,我原本就是病着的。”
胤禩愕然,那怎么会……
“有人在膳食之中下了有提神醒脑之效补药。前世我并不知道自己的病症,而后更是一如往常地终日与六弟嬉戏玩闹。结果……”
胤禛闭上眼,满脸的疲态。
“结果,生生将那恶疾过给了原本就体弱多病的六弟,以致其……”
原本七岁的胤禛早就陷入痛不欲生的自责中不可自拔,根本想不到其中曲折,生生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