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9

  泪花就掉下来了。
  “满六岁就要进尚书房了!!!从早到晚都见不到啊!!!”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一时手痒,就双更了~~~
  小十二与万琉哈氏还记得吗??on_no哈哈~
  八八终于要进尚书房了~撒花!!!
  22
  22、长绳难系日
  作者有话要说:实在是抱歉,实在对不起!
  因为之前四人的项目,其中两位临时单飞了,所以我和剩下的那位只能熬了一夜又一夜。最后答辩的时候项目还出了问题,又在机房待了整整一天。而且由于还有课,一直都没有什么时间休息,头晕得厉害,眼睛一看到电脑就疼得睁不开。昨天今天几乎是睡了两天,没有更新真的很抱歉!
  接下来回努力更新的!on_no~
  ps:前世小九小十与八八相交之时,已经有些世故了,三人经过了几年、几十年,才真正交心相护。而这一世,三人初见的时候正是童言无忌、毫无名利功利之时,这样的感情会比上一世更加真挚的。
  年华若水,水水随江流。
  胤禩只觉得重生的这几年,在如此悠闲的生活之下,心境已渐渐不似开始时的哀凉,反倒是那早就舍弃的童心总在不经意之间悄然而至。
  胤禩有些贪迷地享受着,即使会对这份沉迷产生惶恐与忐忑。
  偷得浮生半日闲,那是前世难求的安逸。
  虽然两年来少有见到胤禟与胤誐,但胤禩已然满足,只要想着那两人在同一片土地上欢快地生活着,胤禩总能傻傻地笑出声来,而这个时候,一旁的小十二也会学着傻傻地咯咯地笑。胤禩汗颜,立即止住,正襟而危坐。小十二看了,也挺直了小背脊,两只小手学着胤禩放在腿上。
  同在景仁宫西配殿,住得又近,再加上终日无所事事,胤禩的时间总是与胤裪一起度过。说到底,这一世胤裪母子的一场浩劫何尝不是与胤禩相关,胤禩颇有一种“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歉意。
  万琉哈氏虽被贬去西所,但惩戒终究没有被放在明面上,总算是保住了最后的颜面。然而,独自一人的孤寂与悔恨才是真正折磨人的利器,短短的时日内,万琉哈氏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地衰老下去。而此后,吃穿用度又下降了不只一个档次,以至于现在的万琉哈氏看起来就像是深宫内的普通嬷嬷一般,无神、沧桑。
  胤禩时不时地以佟皇贵妃的名义传万琉哈氏来景仁宫,让其母子二人相处片刻。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胤禩愿意帮上一二。
  而胤裪……
  前世为了那把位子、为了争口气,胤禩能有多少时间真正陪着儿女、享那天伦之乐?现下与小十二相处久了,胤禩对其的感情内夹杂了一丝久违了的为父的甜蜜,时常逗弄着、细心照顾着。
  胤裪很乖很少哭,在胤禩不停地教导之下,胤裪总算是在学会“阿玛”之前先喊出了“八哥”,胤禩对此很是自豪。虽然说话学得快,但胤裪到现在还不能自己扶着墙走,每次多练习片刻就会出汗咳嗽。小十二身子羸弱,那是从娘胎中带出的病,这辈子怕是好不了,胤禩有些心疼,不由得多花些时间陪着。
  就像现在,胤禩正趴在小榻旁,静静地凝视着熟睡的小十二。
  小十二特别喜欢趴着睡,脑袋往右边侧着,屁|股又翘得高高的,活像一只半熟不熟的小青蛙。胤禩有些好奇,伸出小指头轻轻地戳戳宝宝的脸颊,不一会儿,十二的小眉头就渐渐皱了起来,嘴里不满地吭吭唧唧,接着就迷迷糊糊地往塌里挪了又挪。
  胤禩来了玩性,隔着被子,学着嬷嬷那样顺着小十二的背脊轻柔地顺着拍。
  小十二嘴里不知嘟哝着什么,脑袋往胤禩那里凑了凑,攥着被角,又往胤禩那边缓缓地爬了过去。
  孩童最是真实,最是自在,随笑随哭,敢爱敢恨,胤禩不禁感慨。
  再次伸出手轻戳小十二嫩嫩的的脸蛋,果然,小十二从鼻腔里发出了不高兴的哼哼,缓缓地将头转到一边,接着干脆翻过身去,只留给胤禩一个小小的后脑勺。
  胤禩托着腮,看得出了神……
  仿佛从这幼童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开始都是一张纯净无暇的白纸,由将来所经历的事、所遇到的人来动笔,为其涂抹上各种各样的色彩,直到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
  万琉哈氏乃是戴罪之身,而那多病羸弱、面黄肌瘦的幼子又注定讨不了长辈的欢喜。
  卑微的亲母、不受宠的际遇。
  最开始恨其不争,到头来恨其太争!
  胤禩看着看着,微微地蹙眉,就像是看着前世最开始时懵懂无知的自己。
  突然起了坏心眼,胤禩凑过去,对着小十二露出的脸蛋,轻轻地捏了又捏。
  小十二睡眼惺忪,翻了身转过来,眸子通红通红的,唇角颤了颤,对着胤禩低声呜咽起来,泪珠翻滚着直往下掉。
  胤禩没想到居然将小十二弄醒了,连忙上前又是拍又是哄的。好一会儿,小十二终于止住哭,但却是再也睡不着了,睁大眼睛直溜溜地盯着胤禩。
  “小十二,你可千万别学前世的八哥那般,累人亦累己,惨淡收其场。”胤禩抚|摸着小十二的脑袋,轻缓地沉吟:“若你不知道将来的路该怎么走……”
  “小十二,你可愿意让八哥来做这执笔的画师?”
  小十二不知道八哥在说些什么,只知道八哥的模样柔柔的,很好看很好看。脑袋被八哥拍得很舒服,小十二眨了眨眼,向着胤禩更凑近了一些。
  胤禩咧开嘴,粲然而笑,像个孩子似的。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胤禩安静地坐在景仁宫的井亭之内,看着自己依旧瘦矮的小身板,不禁叹了又叹。这个年纪倒还不至于感叹岁月催人老……只是……
  胤禩的眉头松了又皱。
  只是没想到那从早到晚的磨练居然要经历第两次。
  寅刻至书房、未正下学、惟元旦免入直……
  胤禩把眉毛皱得更紧了。
  六岁生日……那对胤禩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日子。
  康熙到来的时候,就见到胤禩端坐在井亭之中,凝神苦思,攒额蹙眉,眼神颇为萧寂。六岁的孩子如斯的模样未免滑稽,康熙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快六岁了吧……
  康熙原本打算杜绝一切胤禩结党的可能,但此时间胤禩孤寂萧然、瘦弱无依的模样,终究于心不忍。
  康熙嘲讽地嗤笑,一味地抑制打压从来都不是良策,治标不治本。
  以那孩子的性情,或许更适合潇洒适逸的人生吧,但在经历了那样的结局之后,那双眸子里就多了层抹不去的沧桑。尤其在见到自己时,那双眼里更是有着化不开的风霜。
  若是那人愿意,一代贤王必是社稷之福……
  康熙止住步伐,不愿去打扰眼前的祥和。
  “摆驾回宫。”康熙低声道。
  胤誐咧着嘴,笑怎么也止不住,兴冲冲地跑去找自家的九哥。
  “九哥!皇阿玛说让我们去参加八哥的生辰呢!”
  气喘吁吁地冲进胤禟的住处,却见到九哥抱着脑袋盘坐在小榻之上。
  “九哥?”胤誐小心翼翼地上前喊着:“能见到八哥,九哥不高兴吗?”
  胤禟轻哼一声,不说话。
  胤誐总是看不懂九哥,久而久之,也就不在意了。脱了靴子,胤誐也爬上了小榻,伸出手摇晃着九哥,不解地问道:“之前就想问了,九哥,你为什么总是偷看八哥,可又不让八哥知道呢?”
  “二愣子!”胤禟轻骂一声,倏地站了起来,左手背在身后,腰板挺直,做出小大人的样子来回踱步,沉声答道:“额娘说过,身为皇家子嗣,要矜持沉稳、端庄严肃!”
  胤誐傻傻地看着,瞪大了双眼,除了那句“额娘说过”其余一句都没听懂。心里不由感慨,九哥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有学问了?
  “那为什么要拦着四哥?”胤誐好奇地接着问。
  “八哥在景仁宫我又见不到,每次出景仁宫却都是去见四哥!”胤禟鼓着脸,恨恨地道:“四哥还总是挡着我的眼,我都看不清八哥了!四哥是坏人!”
  胤誐想了一下,想起了那人冷冰冰的可怕的脸,用力地点头:“嗯,四哥是坏人!”
  说完,胤誐就伸手扯扯胤禟的衣角,高兴地道:“那我们一起去参加八哥的生日!”
  胤禟脸一塌,一屁股坐了下来,双手抱着脑袋,又不说话了。
  “九哥?九哥?”胤誐不住地问着,见胤禟没反应,干脆拉扯着胤禟的衣服摇晃起来。
  胤禟不耐烦地拍开胤誐的毛手,冷哼一声转过头去。
  自讨没趣,胤誐气呼呼地说道:“九哥不去,那我就一个人去了!”
  胤禟连忙拽住胤誐的手,幽幽地转过头来。
  “九哥?”胤誐只见胤禟嘟着嘴,眼睛水水的,脑袋也垂得低低的。
  胤禟皱着眉头,很认真地抬头看向胤誐,沉声答道:“我怕八哥会哭!”
  “啊?”胤誐张大嘴,只发出了一个音。
  很是不满胤誐的反应,胤禟用力拽着胤誐的手,郑重地接着说:“上次八哥见到我们,哭得可伤心了!”
  胤誐好不容易才听懂了九哥的话,傻傻地回答:“不会啊?上次我见到八哥,八哥看上去很开心很开心,还送了我好多点心呢!”
  胤禟倏地眯起眼睛,语调一沉:“你背着我去见八哥了?”
  胤誐被吓到了,结结巴巴地回答:“是……是啊……”
  “怎么不早说!”胤禟猛地跳下小榻,连靴子也来不及穿,就朝着外边大声地吼了起来:“何玉枉!快给爷把衣服鞋子准备好!爷三天后可是要去八哥生辰庆贺的!就那件羽白雪狐裘!不不……太素了……那就红绸紫貂袄!……还是太艳了……把衣服都给爷拿出来,爷要亲自挑选!!”
  23
  23、人间天地春
  二月初十日,东方欲晓,万物初醒。
  胤禩黎明即起。
  高明已备好小冠小袍褂小靴随侍在旁。
  紫貂表其披领,薰貂为其袖端,绣文两肩前后为正龙各一,襞积为行龙六,间以五色云。织玉草为其冠,石青片金缘二层,红片金为其里,上缀朱纬,前缀舍林,饰东珠五,后缀金花,饰东珠四,顶金龙二层,饰东珠十,上衔红宝石。
  穿戴完毕,年仅六岁的幼童竟也看起来气宇轩昂,仪态万方,贵气逼人。
  高三变微微失神,主子终于也雍容沉稳,长大成人了。
  乾清门。
  汉白玉石须弥座,铜鎏金狮子,檐下绘金龙和玺彩画,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装饰。
  在破晓仅有的几丝曙光之下,这御门听政之所显得分外肃穆庄严,令人发自内心地崇敬拜服。
  五更天,二月的薄晨是干燥而冰凉的,貂皮披身却依旧抵挡不住其寒意。
  胤禩沉静步行,眼眸深邃,缓缓地走近这前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那曾经无数次跨过的门槛,现在却是高大森严,仅凭一己之力已无法跨越。
  高三变匍匐在地,恭敬地抱起胤禩小心地置于门内。
  胤禩放缓心情,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举止得当,步入乾清门之内,与诸王同列,立于御前,随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