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22
胤禩了然。
那从小学习帝王之术的皇太子,怎么可能放任弟弟们集成一团,构成无可估量的威胁?
而那中心之人……不正是这前世开始就结党营私的自己吗!
谨慎与猜忌,都是上位者的本能!
此次一去,只怕是要敲打一番。
胤禩起身略微整理衣襟,随那太监而去。
思绪烦乱……
往事如烟、如尘、如年华捻落的蹉跎……
到头来,皆是灰烬苍茫……
蓦地,胤禩停下脚步,捂住肚子放肆地朗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雍正,或许你才是看得最开最透彻的那个人!
名利权势,那种虚无缥缈的破落玩意儿,能算得上老几!!!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n想说,只有爱情、友情、亲情俱在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完整。
爱情并不是人唯一需要的,但爱情却是最复杂的付出,因为它需要回报,它需要忠|贞,它不可以辜负。
如果爱上胤禩的人太多,那么整篇小说必然伤人虐心,取舍两难,即使最后n&p了,胤禩对每个人的感情又该如何分配?每个人所得到的胤禩的感情都不是完整的,都存在缺陷。到最后,是否会有人悔恨曾经的抉择?
起码以n的功力,没有办法在这篇正剧之中完美得使众人和和美美地融入同一种爱情。
所以cp依旧是在康八与四八内选择,咳咳……毕竟康熙与雍正经历两世,起落沉浮所遇无数,抗打击能力一流,万一其中之一最终出局,也不会轻易消沉堕落……
而小十二自幼享尽八八的关爱,对八八的感情其实类似于对父爱的依恋,就像小朋友离不开爸妈,即使爸妈离开一小会儿,也会伤心哭泣一样。
每一篇文都应该蕴含一个中心思想。
n的这篇《皇城九族》的中心,不妨说成是“人性本善”。
无论是太子的乖戾反复、雍正的寡情冰凉、甚至是将来出现的反派的阴险狡诈,他们所表现出的这些外在都不是他们的本性,那只是被浮世挤压磨练出的一种“面具”。
佟皇贵妃、万琉哈氏策划谋害他人,是因为缺失永远无法得到的情感——爱情,所以将子嗣看得重比生命。因为儿女孝心是这后宫女人唯一的救赎。
而太子,除了康熙的父爱以及储君身份所带来的权威与重压,这孩子一无所有。“性好渔色,男女不拘”,这样疯狂的太子,究竟是在放肆的行为中渴望些什么?似乎就是以上位者的身份所永远求而不得的各种感情。
依旧是那句话,n不打算在文中出现完全狠毒注定炮灰的角色。n还是愿意相信,这世界上,存在毒辣狠绝的人类,但没有毫无人性的疯子!
自然,这一切都是n对古人的主观臆测,历史无法改变。
以数字为主角,正是因为从心底爱着他们!无论是崩坏的、阴狠的、温柔的、狡诈的、悲哀的数字,还是看似强势实则脆弱如普通人的数字,都是我无差别爱着的对象!
起码,n希望在小说中让这些有所缺失的皇城中人、这片被冰凉浓雾笼罩的水土享受一下难得的温暖阳光吧!
on_no~n又开始罗嗦了……
以上。
ps:八八之前对小十二说的“八哥可怎么放心”是因为当时八八还想着争权,所以担心小十二的安全。后来才彻底放弃了争权夺利!
ps:虽然这章没有出现老康,但下几章几乎都与老康有关!因为这几章要出场一些人,交代一些事,所以老康没能出场,但下几章都是老康与八八的感情发展!
最后:我真的是嫡亲的好妈啊啊啊啊!!!!!!!这文真的不虐啊不虐!!!太子都可以洗得白白嫩嫩,一切皆有可能啊啊啊!!!呜呜~~~~_~~~~偶是亲妈啊亲妈~~~~_~~~~
25
25、假面之相会
乾清宫。
御案之上堆叠的奏章是永不可卸载的重担……
前世在此耗干毕生精力的康熙微微叹息。
薄暮冥冥,始终站在一旁的胤褆最后起身告退。
康熙点头,准了。
几年来,康熙总是把胤褆带在身边,时时提点敲打。这是对太子的告诫,更是对胤褆的磨练。
前世的康熙重视儿子们的文学、才能、实干……却独独忽略了其心性。
胤褆能力极佳,但那不该存在的妄想蒙蔽了他的双眼,最后竟是利令智昏收其场!
望着现下胤褆逐渐沉稳挺拔的背影,康熙在欣慰之余,久久无法收回视线。
这些个儿子们按着自己预定的轨迹茁壮成长,连前世早殇的胤祚也被救了回来,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只是……
康熙凝视着御案一角那本被掩盖在下的孝经。
笔法简幼,但那封皮上的“孝经”二字却是入木三分,饱含着深邃刻骨的濡慕之情。
康熙知道,那孩子对自己的情早已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尽管现在示弱、相处、口口声声地喊着“皇阿玛”,都不过是时局所迫,为了得到舒适的生活罢了。
康熙知道、康熙全都知道……
每每见到胤禩的发自内心的微笑时,康熙都不由地震惊。
康熙不敢相信,那样干净无暇的笑靥竟然是出自一个沉浮数载、历经磨难的皇家子嗣!
太过美好的场景,康熙不能走近,更无法融入其中。
因为如此美丽的笑容不是因为自己……从来都不是……
可是康熙不甘心、康熙不愿意!
哪怕是自欺欺人,康熙也要把这份依恋夺过来。
孝经……康熙苦笑。
先是掩耳盗铃……
终是竹篮打水……
忧思忐忑,永无尽头。
第二个令康熙担忧不已的,恐怕就只有胤礽了。
胤礽有一张完美的面具。喜怒哀乐,都藏在这张厚重的面具之下不露丝毫。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对胤礽深厚的父爱堵塞了康熙的眼耳,康熙无法判断,现在这个言行举止毫无破绽一如前世的太子是否会走入上辈子的老路……
康熙更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能承受住第三次废皇太子的痛苦!
而目前,这世间能看透胤礽的,思来想去,竟只有那个让自己烦透了心的八儿子。
胤禩揣度人心最是本事,倾倒异弟拥立,收服百官举荐,甚至前世太子爆发本性的导火线,正是胤禩亲自埋下,借胤褆之手点燃,终以成事。
想来,那人前世对人心掌控唯一的失败,只有康熙而已。
康熙浅浅蹙眉。
但那孩子……
忽有密报呈上——皇太子传皇八子入毓庆宫。
“皇太子、皇八子……”
康熙咀嚼着这六个字,久久沉思。
毓庆宫正殿。
皇太子坐于高位,服饰九蟒,东珠缀间,玉佩、彩绦、花金圆版,俱细无遗。
其华贵雍容,威仪天成,使人无法直视。
见胤礽穿得正式,胤禩也越发恭敬:“胤禩给太子殿下请安。”
上面依旧毫无动静,胤禩也只能跪着。
足足一刻,胤礽才缓缓开口,语调温和,听不出脾气:“八弟既入尚书房,也算是半个少年了,可喜可贺。然,皇家礼仪显我天朝威严,八弟千万不可疏忽,比如……”
胤礽顿了顿,才道:“这请安礼,行打千仪之前必要笔挺立正才是。”
胤禩暗自苦笑,两年前的事这人果然还是记住了。
站起,立得正了,胤禩再次将左右袖口掸下,然后左脚前移半步下屈,右膝下跪:“胤禩给太子殿下请安。”
胤礽浅浅莞尔,依然是淡然平和的口气:“不错,八弟果然聪慧。不过打千仪中,右手须得下垂,而头更是要足够的低,才行。”
胤禩抿唇,第三次请安打千,将脑袋垂得更低:“胤禩给太子殿下请安。”
眼前出现一双华贵锦靴,继而是一双盈白的手轻轻地将胤禩扶起,带着恰当的笑意:“自家兄弟,八弟何须三行礼,如此见外?”
胤禩轻叹,前世今生,这人,依旧不改其脾性。
过毓庆宫祥旭门,就见正殿惇本殿,乃是皇太子就寝之宫。
胤禩跟在胤礽身后慢慢行走,些许感叹。皇太子身份高贵,享尽尊崇,想那皇贵妃寝宫不过二进院落,毓庆宫却是前后共四进。
胤礽的性子,胤禩还算是知晓,表面上从容不迫,内里说不定万般思绪;看上去严肃威仪,实际上却总爱孩子气地折腾人。
现在的皇太子……胤禩不过见了两面,还难以判断目前的皇太子是否已经开始崩坏,又或者是崩坏到了什么程度。前世的太子足足熬了三十几年才最终崩溃,想来这人应该不会太过脆弱才是……
胤礽忽而顿住,胤禩亦随之停下。
“八弟没有什么想说的?”胤礽突兀地问道。
分明是你传我来这里的。
胤禩不由在心里抱怨,接着对着胤礽绽出一个笑容,答道:“太子殿下是让胤禩来此游戏的吗?昨日太子殿下可是答应过的!”
胤礽眉角微扬,笑道:“八弟想玩些什么?”
“五子连珠之棋。”
胤礽极少碰五子棋,那不过是孩童的简单游戏……
但胤礽昨晚玩得最多的棋戏就是这五子之棋。几个孩子中,最大的胤禛不过九岁,看着几个弟弟因自己故意的让子而欣喜,随后又笨手笨脚地自行跳进陷阱,胤礽觉得十分有趣。
凝视胤禩柔和的笑颜,胤礽莞尔颔首。
侍从退下,胤礽本就不喜打扰。
十九路棋盘,胤礽胤禩分别坐于案几两侧。
胤礽颇有分度地摆手:“八弟年幼,本宫让你执黑子先行。”
“太子殿下真的要让弟弟先行?毕竟,黑子必胜。”
胤礽抬起头,感觉到眼前六岁的孩童的气势正在渐渐发生改变。敛神轻笑,胤礽抛开思绪,道:“自然。”
战局很快便分。
落子不过十数,白子已败。
胤礽垂眸看向棋盘,辨不清喜怒。
胤禩却依旧含着一如既往的笑容,径自收拾了黑白之子,道:“原本就是对太子殿下不公,这一次,胤禩自行禁手,三三禁、四四禁、长连禁、四三三禁。”
胤礽浅笑,算是应了。
第二局一刻分晓。
一如前局,皇太子再败。
胤礽以手支头,静静思索。
胤禩缓缓地收拾完棋局,才再次开口,嗓音纤细柔和:“太子殿下不熟五子,因此有所不知,即使禁手,只要以蒲月开局,依然是先行者必胜。”
胤礽猝的朗然笑出声来,凝视胤禩,一字一顿道:“开第三局。”
第三局下得极慢,二者都故意放慢了速度,在棋局之上相互较劲。
许久,棋局之上黑白错落。
胤礽下了两局,逐渐体会到了这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的五子棋的妙处。棋局之上,白子已渐渐显现出了优势。尽管如此,胤礽却放松丝毫,不知为何,胤礽总觉得如此局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