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87

  儿子丢出去也不是近来才萌生出的念头,父子俩只是放不□段而已,现在他主动将沟通的桥梁架了起来,那对父子感激自己还来不及呢!
  话说,贺处长,你不觉得自己的脸皮太厚了吗?
  唐小礼调至宁北,港城华未基金也在宁北展开了积极的活动,甚至输气管道的选址也在宁北卡了壳,这些事,单拉出任何一件来都不会引起关注,但是当这些事汇集到一起的时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变化都跟一个人扯上了关系。
  “这个贺朝阳到底想干什么?”梁副总理听着底下人的报告,陷入了深思。
  “难道贺家要在宁北搞什么动作?”有人小声说道。
  梁副总理摇了摇头,“不对,这不是贺家的动作。”
  这其中没有任何派系势力进入的影子,如果假设的再大胆一点,这件事有可能是贺朝阳的私人动作。
  这种贴钱贴人情的做法,着实让梁副总理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宁北,或者单说安南发生了什么事也好,可是诡异的是,安南的形势还算稳定,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事若反常必为妖,梁副总理本来就对贺朝阳很感兴趣,因为这人做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既然想不通,那就继续观察,看看贺小二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贺朝阳此时还不知道他已经被高层大佬盯上了。
  麦经理不愧是公关高手,国人心中没有概念的防灾工作被他搞得有声有色,不仅将宣传搞进了学校和工厂,甚至连安南市政府都被他渗透了进去。
  小礼的工作也不错,回到西北后,这个唐三少成熟了不少,两年的时间就爬到了营长的位置,想来再过两年肩膀上就会加颗星。
  在贺朝阳的斡旋下,父子俩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至少在休假时,唐小礼也能回家陪父亲吃顿饭了。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贺朝阳知道要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已经透过凌未的弟弟凌开之手,暗中资助了几个关于地质灾害的研究项目,其中一个主攻方向就是宁北甘西接壤地区的地质变动。
  在贺朝阳挂职副司长半年后,中央领导班子完成了新旧交替。
  这一次,梁副总理不负众望的坐到了总理的位置。贺派也在这一次换届中完成了派系调整。贺朝阳的爹,前任浙东省委书记贺凤鸣同志已经调任明珠市市委书记,距离最高权力之巅,只有一步之遥。
  对于派系的布局,贺朝阳这次已经不是旁听客了,他也参与了不少意见,很多都被父兄采纳了。
  完成了这一轮的整顿,贺朝阳也开始思忖他以后的路该怎么走。现在已经是副司长,再熬个一年两年的,就可以外放了。
  因为蒋卫一系压制,凌未还窝在市长的位子上动弹不得。难道……贺朝阳舔了舔嘴唇,自己把那个该死的陶爱国踢走怎么样?
  这样就和凌未是亲爱的上下级关系了,一想到他任市长,凌未任书记的美好光景,贺副司长做梦都会笑醒。
  只是事情的发展哪能那么顺遂。
  梁总理上任一个月后,宁北省安南市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群架事件。
  群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里面引发了民族冲突。对于一个要求和谐稳定的国家而言,民族冲突是最棘手,也最忌讳的问题。
  在此事件上,安南前任市长因为处置不力,被上面就地免职。
  而副司长椅子还没坐热的贺朝阳同志,在此危急关头被上层大佬不约而同的想了起来。
  有能力有背景,又在宁北下了那么大功夫,这样的人才,不用多可惜。
  就这样,梁总理大手一挥,一个调令就把贺朝阳送到了安南。
  从副司长到代市长,绝壁是破格提拔了。
  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贺代市长这是来堵枪眼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倾君乾宇亲,kgfly2012亲,咕噜小月亮亲,柚子亲,花家糖少亲,冼冼824亲,谁家那小谁亲的地雷╭╯3╰╮
  谢谢oldk亲和aa亲的手榴弹╭╯3╰╮
  下一卷:牧守西北
  117民族问题
  宁北省安南市位于宁北省南部,是个多民族混合居住的区域。
  不过因为汉族在居民中占得比重最大,所以安南是个平常的地级市,并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但是哪怕是汉族人再多,依据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兄弟,还是能享受很多优惠政策的。
  所以,这一次的冲突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就成了前任安南市市长下台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和谐稳定是当今的基本国策,做不到稳定,就换人来。
  于是,贺朝阳就这么被赶鸭子上架了。
  “你说老梁是不是看我不顺眼?”贺朝阳在电话里跟凌未抱怨道,也不怪他对梁总理不尊敬,实在是他想去的地方和宁北是天壤之别啊!他一直想着回南平抱媳妇呢,谁知道一转眼梁天正就把他丢到宁北来了。
  “你得罪他了?”凌未听着他的抱怨,嘴角微扬,梁总理上台后很是做了一番大动作,现在全国的官员都战战兢兢的,生怕梁总理的第一把火烧到自己头上。贺朝阳去宁北,对派系大佬们来说,只是个小小的试炼,算不得大动作。
  “没有吧,”贺朝阳回想道:“我最近没干什么扎眼的事啊!”
  你没干事人家能盯上你?凌未才不信呢。
  “媳妇,我最近吃羊肉吃上火了,嘴里都起泡了。”对着凌未,贺朝阳可着劲的撒娇,丝毫不顾忌他代市长的身份。
  “多吃点水果和蔬菜。”
  “顾不上。”刚来安南,忙得跟只狗似的,因为是汉族群众和少数民族兄弟起了纷争,平息事态容易,但是要想彻底消除心结,可是难上加难。
  “我让小谭注意些。”凌未的工作比起贺朝阳来,要轻松一些。应州港的二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高速公路网高效率运转,应州的经济已经开始显露出活力。应州的发展就像是萃聚了他心血的孩子,他看着它成型,看着它诞生,等到应州的经济完全起飞,他就可以安心放手了。
  凌未本来还想再熬上一段时间就能去京城和贺朝阳团聚了,没想到梁总理横差一刀,把贺朝阳弄到宁北来了。
  “媳妇,你什么时候过来陪我?”
  “我有时间,你有吗?”
  “你听错了我的意思,”贺朝阳贼贼一笑,道:“应州那边的事快了了吧?你考虑不考虑到宁北来发展?”
  凌未被他的想法惊得一楞,如果能在一起工作,这自然是好事,可是转念一想,贺朝阳刚到安南,头上那个代字还没去掉呢,他过去不合适。
  “马书记干得好好的,我过去算怎么回事。”
  “你就说你想不想吧。”贺朝阳耍赖道。
  凌未有些羞窘,他自然是想的。自贺朝阳回京之后,两个人总是聚少离多,要说时间和空间对感情没有影响那绝对是谎话,两个人能走到现在,全凭着超人的毅力和责任心在支撑。
  “先踏踏实实做事,总会有机会的。”凌未咬着牙将劝慰的话说了出来。
  “好,我会努力。”贺朝阳的眼里闪过一抹坚定,不管怎么样,这次一定要把凌未调到宁北来,两地分居的日子,他过够了。
  和凌未通过电话,贺朝阳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安南底子薄,基础差,又有亟待解决的民族矛盾,不讳言说,贺代市长这些日子简直忙成了陀螺,除了正常在办公室处理工作外,其余时间都跑到下面去调研了。
  越调研,越心惊,缺水少电,道路年久失修,整个城市连个像样的支柱产业都没有。更让贺朝阳头疼的是,因为自然环境恶劣,致使安南的民风极其彪悍,像之前的那次群架事件就是积累了众多矛盾的一次总爆发。
  都说民族工作不好做,可是安南的原领导班子也太失职了。
  要不是他们一个劲儿地捂着,也不至于最后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民族问题,堵不如疏,不能总是压制民众的情绪,要适时的倾听,了解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几天贺朝阳在副市长刘从建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在发生冲突的县市做群众工作。
  这次大规模群架事件是宁北近年来影响最恶劣的一次事件,起因说出来都有些搞笑,一个汉族男子到清族的超市去买了包烟,烟卷有些潮了,此人不满,骂骂咧咧地嚷了几句。
  结果超市老板不干了,两人打了起来,因为是清族人开的超市,所以马上就跑过来几个帮忙的,几个清族人把汉族男子打了一顿。挨打的觉得憋屈,又叫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