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嫁时衣> 分节阅读170

分节阅读170

  出了这样的事,谁也说不准。
  这种时候怎么会带女人回来?肯定看错了。
  小冬更加坐不住:“我到哥哥那儿去看看。”
  赵吕原来住的院子和玉芳阁很近,但是他年纪渐长,从西北回来之后,就迁到靠近前院的一间院子去住了。
  可儿撑着伞,其他人在后头跟着,小冬步履匆匆,一路上安王府的下人无不躬身行礼,小冬也顾不上理会。到了院门口,护卫看到她怔了一下:“郡主来了。”
  “哥哥回来了吧?”
  “是,世子爷在屋里,不过……”
  小冬看他一眼,抬脚就往里走,那护卫一脸为难,忙过来拦阻:“世子爷十分疲惫,吩咐不让任何人进去打扰。”
  小冬沉默地看着他。
  护卫有些慌:“请郡主见谅,世子就是这么吩咐的。”
  “那你进去禀报,就说我想见哥哥,有事情要和他说。”
  护卫应了一声进去了,另几个还是没有要让路的意思。
  看来……赵吕屋里就算没有女人,也肯定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
  那个护卫又匆匆从屋里出来,恭敬而惶恐地说:“世子爷请郡主进去,不过这几位姑娘就……”
  其实他不用这样怕,小冬没心思和这些人为难,他们也是忠于职守。安王身边的护卫更是如此,小冬的面子在那里也不是全都好使。
  她转头吩咐可儿她们几个人:“你们在这儿等我。”
  小冬接过伞来自己撑着,走到屋门前将伞放下。
  “哥哥。”
  赵吕朝她伸出手来:“瞧瞧你急的,下着雨还过来,裙子都湿了。”
  不但裙子,鞋面也湿了。
  不过这会儿管鞋湿不湿呢。
  小冬看了一眼,屋里只有赵吕。
  并没有小宋说的她看到的人。
  小冬的目光在通往内室的门边微微停留了一下。
  “哥哥昨天晚上没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而且,为什么现在又突然回来了?
  赵吕只说:“昨天有件紧急的事情绊住了,我这回来收拾点东西,等下还要出去。对了,父亲说了什么没有?”
  “没有。”小冬摇摇头:“那件事……哥哥知道了吧?”
  赵吕怔了下:“是圣德太后……哦,你说三皇子那件事。”
  赵吕今天怎么有点儿不太对劲。
  三皇子之死牵涉太广,相比之下谁还顾得了圣德太后的死呢?
  这种山雨欲来的要紧关头,赵吕竟然好象有点儿——不在状态啊。
  对,就是不在状态。
  相比于安王的郑重,秦烈的忙碌,赵吕的行径实在有点不寻常。
  外头又有人禀报:“世子,饭菜备妥了,端进来用还是摆在西边?”
  “哥哥还没用饭吗?”
  赵吕看了小冬一眼,说:“端进来吧。”
  这一端进来,小冬就看出来了——
  托盘上两副碗筷啊。
  只有赵吕一个人的话,干嘛要备两副?
  赵吕倒是挺坦然的,看人摆好了桌子退了出去,自己走过去掩上了门。
  “妹妹……”
  “哥,要是有什么事我不方便知道,那我就先回去吧。我来其实就是想知道你是不是平安。现在看见你没受伤没什么事,我也就放心了。哥哥等下出门还有要事,那我就先回去。”
  赵吕脸上微微露出歉意:“妹妹放心,不是什么……等这事儿过了我就都和你说清楚。”
  冬说:“还有一件事,今天一早沈芳来了,她说孟辉也随同僚去猎场凑热闹了,一直没有回来,她很放心不下。”
  赵吕点头说:“我知道了,放心吧,我会派人去寻他的。”
  “哥哥你自己……要当心。”
  赵吕点了点头:“知道。”
  从屋里出来,外面的雨依旧绵绵密密的下着,没有半点要停的意思。
  可儿随着小冬走了一段,小冬都不说话。
  可儿虽然心里好奇,可是切记着红荆姐姐吩咐的,主子不想说的事,伺候的人就不能胡乱探问。
  很多人别的都好,手艺也有,人也机灵,可就是管不住耳朵管不住嘴,有时候犯了忌讳受了罚,自己还不知道错在哪儿呢。
  小冬也知道,内室是有人的。
  但是赵吕既然现在不能让她知道,肯定是有她的原因的。
  只要他平安就好,小冬也就可以放心了。
  赵吕没待多久,又匆匆的出去了。据小宋这个小耳报神得的消息,那人也是和世子爷一起出去的,仍然从头到脚都裹着一件厚斗篷,什么都看不出来。
  小冬可不信赵吕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风花雪月的心思。
  不过他的反应的确有点不太对。
  难道……那个斗篷神秘人是殷姑娘?
  安王替赵吕定亲的事情,赵吕并没有表示过反对。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赵吕是不是也意难平呢?
  就算这样,赵吕也不是那么不分主次的人。
  现在最重要的可不是儿女情长。
  小冬看了菜单,划了一个菜,又添了一个热汤。
  不过中午没人回来用饭,只有她自己带着阿大吃饭。她一走神,阿大的手里就攥了一团米饭,傻笑着往嘴里填。那动作倒不象是吃东西,倒很象是在涂墙,米粒糊了一脸都是。
  小冬让人拿了湿布巾来给他擦手擦脸,吃完饭哄他上床睡觉,阿大睡得很香,一翻身,一条腿就搭在小冬身上。小冬给他把腿拿下去,没一会儿又搭了上来。
  小冬也就任他这么搭着,她睡不着。
  不过这和儿子的腿是不是搭在她身上没有关系。
  ——————————
  斗篷人是谁捏?来猜猜看吧。。。。
  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人
  不管怎么样,再拖延,圣德太后的丧事也开始预备了,小心还是得进宫。
  可是,三皇子的死讯却迟迟没有公布。
  拖的时间越久,越让人心里没底。
  小冬换了衣裳,天不亮就进了宫。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以往熟悉的宫门,在依稀的晨光中,看起来死气沉沉的。
  也是,短短两天功夫,圣德太后和三皇子相继死去。
  一个是皇帝名义上的嫡母皇太后,一个是皇帝倚重的继承人。
  小冬收回目光。
  车子进了宫,盘查也比平时严密了很多,禁军与侍卫一脸肃然,门旁倒还有个熟人。皇帝身边的 李公公,收了徒弟,就是眼前这人,姓郑,他倒是正要出宫去,禁卫正在查看他的腰牌和手令。
  “郑公公,这么早是去哪儿?”
  郑宦官抬起头来,匆匆向小冬行个礼:“见过郡主,小的要出去传旨。”
  那呆是正事,不能耽误他。
  不过传旨只带三两个人?
  不是往常传旨的作派啊?
  小冬没有多问,先到长春宫见圣慈太后。
  满宫里大概没有人不知道,圣慈太后最疼的就是这个孙女儿。她没有女儿,同皇家的公主们也不 是很亲近,却对安王家的女儿特别偏疼。
  当然,圣慈太后不是那种抓权太后,喜欢把后宫女眷、宗室们和官眷们在手心儿里捏着,享受那 种高高在上的,母仪天下的快感。
  皇帝当然是君临天下的,但那是男人的世界。
  在女人的世界中,太后——可以说是最有地位权势的人了。
  圣慈太后只喜欢清静的生活,从不对皇帝或是后宫的什么事情指手划脚。
  但是皇帝是十分孝顺的,安王也是一样。
  所以……
  你不能因为人家不说话,就把人当哑巴。人家一出声,那就有一句是一句,那是顶用的。
  对慈太后的神情依然平静,她早已经起身了,穿着一身素服,神情平静恬然。
  “快进来,外头可冷吧?”
  “也不算多冷。”
  小冬行过礼,才在一边坐下来。
  圣慈太后让人端了一碗燕窝来:“多少喝一点儿。”
  小冬道了谢,接过来尝了一口。
  “阿大呢?”
  “在家里头,奶娘看着他的。”
  圣慈太后点点头:“嗯,不带来好。今天这里肯定人又多又吵闹,别把孩子吓着。”
  说吓着,大概有点冤枉阿大了。这孩子挺人来疯的,上次进宫时,就跟六公主家那个,还有三皇 子的儿子阿觉打成一片——
  想到三皇子,小冬顿时觉得嘴里的燕窝全没了味道。
  圣慈太后劝她:“再吃一点。”
  小冬又勉强吃了几口,还剩小半碗,实在吃不下。
  “时候差不多了,我们去吧。”
  小冬应了一声。
  圣德太后的灵堂设在慈庆宫。
  这里原该是太后的居所,只是圣德太后失势前一直占着凤仪宫不肯迁宫,后来得了疯症就挪到了 南景殿。名为养病,实为幽禁。
  在她死了以后,却还是停棺在慈庆宫。
  小冬轻声问:“圣德太后……当年为什么一直不肯迁到慈庆宫呢?”
  小冬以前没有进过这所宫殿,只听说年久失修,很破败。
  但是现在看来,旧是旧了一点,但是整齐完整,十分宽敞气派,并不堕太后的身阶。
  圣慈太后也轻声说:“大概……因为当年诚敬太后死在这里,她心中总是不安吧……再说,她喜 欢凤仪宫,两次修缮花了不少钱,后一次她自己掏了私房。她不止一次说过,凤仪二字合她心意 。”
  诚敬太后,这个小冬知道,就是自己的曾祖母了,圣德太后的婆婆。
  婆婆死在这儿,她不安什么?
  看来……是另一段久远的公案了。
  看来圣慈太后不想说,小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追问。
  太后的奠仪是有规矩的,全按礼官的指挥来就好了,哭灵分批分段分次,小冬的身份算是第二批 里。
  透过层层的帐幔,和屋里弥漫着的青烟,小冬的目光投向后殿。
  圣德太后……就躺在那后头。
  从今以后她再享不了人世的荣华富贵,也不用再和人勾心斗角,不用承受痛病疾苦。
  明贵妃算是第一批人里最哭作俱佳的——这是六公主的形容。
  “不知道还以为是她亲娘死了呢。”六公主对圣德太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