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遇见

  “爱要拐几个弯才来?”
  ————乌云冉冉
  许冬言在换部门时,把长宁集团的个别项目也带了过来。几个月过去了,许冬言一直在忙着刘科交给她的其他工作,也没顾得上这几个项目。可是偏偏在过年前,她却突然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让她去实地跟几天,然后回来写篇报道。
  一般的工程不是都要在冬天停工吗?后来她才打听清楚,原来这个项目因为工期紧张,意义又非比寻常,施工队只能在冷风里继续干活。而施工不停,自然就会有设计人员在那边坐镇。社里觉得这或许是个不错的点,于是要记者立刻到现场去实地跟进报道——当然,并不需要在那里待太久,只要写好稿子就可以回来复命了。
  时间紧张,公司替她订了当天晚上飞包头的航班。
  这种事情轮到谁头上谁也不乐意,但许冬言纵使一百个不乐意,也得乖乖去,除非她真的不想干了。
  许冬言回家收拾行李,温琴忍不住抱怨:“你哥还没回来,你又要走,这眼看着要过年了,不会就剩我和你宁叔在家吧?”
  “我过两天就回来了。”
  “内蒙古这时候很冷的——咦,你会不会和时修在一个地方出差啊?”
  许冬言一愣,宁时修是长宁的总工程师,他又在内蒙古出差,难道她要去报道的项目就是他现在参与的那个?可是项目资料上并没有他的名字呀。
  许冬言想了想说:“那可不一定。您老看看地图,内蒙古有多大。”
  从公司出来前,关铭给了她一个对方联系人的号码,让她上飞机前段那人联系一下。
  过了安检,许冬言便跟那人通了电话。对方姓刘,听声音很年轻,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
  小刘问她:“飞机能正点起飞吗?我们这边下雪了。”
  “暂时还没通知登机。”
  “没事,那我先到包头,到那边等您。”
  “你不在包头”
  “我们在包头边上的一个旗。您到了这边还得坐三个小时的大巴车。
  这么偏僻……
  小刘又说:“我这还有俩小时就到机场了,您关注一下航班信息,如果延误了,记得告诉我一声。”
  “好的,辛苦了。”
  “客气,客气!”
  然而没一会儿,许冬言就收到了航班延误的消息。她第一时间通知了小刘,小刘似乎早有预料,嘱咐她上了飞机再来短信。
  许冬言在候机大厅等了整整三个小时,本来就是晚上的航班,这一拖,就拖到了半夜。
  登机后,许冬言再打给小刘,却怎么也打不通了。空乘在催促关机,她发了一条短信告知对方飞机即将起飞,随后便关上了手机。
  差不多两小时后,飞机着陆。
  机舱门一开,立刻有冷风灌注进来,许冬言瞬间觉得自己像没穿衣服一样。包头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冷。
  她紧了紧衣领,提了口气,拎起小皮箱走向舱外。
  顺着人群走到出口,小刘的电话依旧打不通。
  因为是半夜,机场的旅客稀稀拉拉的并不多,出口处接站的人也没有几个。她确认没有人是来接自己的,只好在出口处等着。
  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凑了过来、操着当地口音问她要不要住店。
  许冬言随口问了一句:“多少钱?”
  “两百元,可以洗澡的。”
  她抬手看了看时间,不禁想笑,这都快天亮了。
  见她犹豫,大姐又说:“你这个时候不好找房间的。”
  许冬言摆摆手:“我有朋友来接。”
  大姐也没再多说,打着哈欠走远了。
  许冬言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过了最容易发困的时段,她反而精神了许多,拿出在机场刚买的小说来打发时间。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小说看了三分之一,手机电量报了一次警,天真的要亮了。
  这时候电话终于响了起来,来电的却是宁时修。凌晨五点钟,他怎么打电话来了?
  宁时修的声音很清醒:“你到包头了?”
  “嗯。”
  “我也快了。”
  “什么?”
  “还在机场吗?”
  “对。”
  “在什么位置?”
  “出口取行李的地方。”
  “原地别动,等着我。”
  “你……”许冬言想问问怎么会是他。宁时修却说:“一会儿说。”说着便挂断了电话。
  看来还真被温琴给说中了,宁时修也在包头出差。想到这里,她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兴奋,风似乎也没那么冷了,困意早已一扫而空。
  大约半小时以后,一个穿着黑色羽绒衣、深色牛仔裤和马丁靴的高个子男人,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似乎早就想到了许冬言落脚的位置,一进大厅就直奔她而来。
  两人视线对上,他朝她伸出手。在她迎上去时,他一手顺势接过她的行李箱,一手护着她的背,半拥着她往大厅外走。
  刚才那位小旅馆大姐又凑上来,问他们需不需要住店。这一次她像是锁定了猎物一样,跟了他们几十米,一路还将宾馆房间的照片一张一张拿给他们看。
  宁时修不耐烦地挥挥手:“我们两口子这就回家了,别耽误您做生意,您快去问问别人吧。”
  虽然知道他说这话完全是用来唬人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许冬言的心却蓦然狂跳了起来。
  果然,大姐一听这话就不再跟了,悻悻地寻找着下一个目标。
  许冬言问他:“你怎么来了?小刘呢?”
  中时修脸色一沉:“别跟我提他。”
  “哦,你怎么来的?”
  “开车。”
  “外面正下雪呢。”
  “嗯,大半夜的没有大巴车,只能开车。”
  许冬言大衣口袋里的手机响起电量低的警示声,她拿出一看,手机已然进入了自动关机的状态。
  两人相视一笑,宁时修说:“还好在这之前接到你了。”
  这时候宁时修的手机又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上的笑意立刻消失不见。他接通电话,听了几秒,用没什么情绪的声音说:“我让你去接个人,你却在钟点房睡过了?”
  对方似乎在解释着什么,宁时修有点不耐烦:“你回头自己想办法回去吧。”
  许冬言走在他身边,明显感到了他的不悦。
  冷风肆虐,许冬言不禁打了个寒战。这个时候,应该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
  宁时修看了她一眼,停下脚步,解下脖子上的羊绒围巾替她戴上。
  许冬言推揉了两下,使顺从地任由他将围巾一圈一圈地裹在自己的脖子上。
  宁时修说:“来这种地方还臭美个什么劲?也不戴个帽子。”
  许冬言小声嘀咕了一句:“我没有帽子。”
  宁时修仔仔细细地替她围好,确定遮挡住了耳朵和嘴后,他笑了,笑得有点不怀好意:“没关系,我们队里有的是帽子,到时候送你一顶。”
  许冬言往下扯了扯围巾,露出嘴巴:“天亮以后会不会暖和一些?”
  “会吧,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上了车,许冬言问他:“怎么项目资料上都没你的名字?”
  “这项目一开始不是我的,原来负责这事的人搞不定,我临时顶上的。”
  “哦哦。”许冬言点着头,“看不出你还是救火队员啊。”
  宁时修无声地笑了笑。
  许冬言又问:“你一早就知道是我过来吗?”
  “不知道。是昨天晚上,我们单位联系不到小刘,就来找我。我一看那号码,才知道是你。”
  “所以……你就连夜开车来接我?”
  听她这么问,宁时修局促地清了一下嗓子说:“是啊,不然呢?”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万一这大雪天的连夜开车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如果是那样,我就得问问,为什么每次遇到你都没好事?”
  许冬言呵呵地笑:“一物降一物呗。”
  宁时修也笑了。
  正常情况下,回去的路程只需要三个小时,但是雪越下越大,究竟要走多久,宁时修也不确定。
  八点多钟时,天色依旧灰蒙蒙的。雪越来越大,车速也越来越慢。车窗外白茫茫的一片,一个人都没有。这种场景在b市是见不到的,而这漫天的飞雪,也让人无端生出几分敬畏感来。
  许冬言想,如果身边坐着的不是宁时修,她大概会觉得害怕吧?因为有他,她全然不用去想后面该怎么办,只想着跟着他,什么都不用担心。
  宁时修以为她是累了,说道:“前面有个服务区,一会儿可以休息一下。”
  “嗯,正好吃点东西。”
  不一会儿就到了宁时修说的那个服务区。之前路上没见到什么人,可加油的车子却排了很长的队伍。服务区里的小商店里也是人头攒动,随处可见赶路的人。
  宁时修对许冬言说:“你先去买点吃的,我一会儿加好了油去找你。”
  许冬言点头,走之前,她又提醒他:“我手机没电了。”
  宁时修朝她点点头:“我知道,我不走远。”
  她这才放心地下了车。
  宁时修一直目送着她进了小商店后才重新挂挡,跟着前面的车辆往前挪了几米。等了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他了。加油的空当,他问帮他加油的师傅:“今天怎么这么多人?”
  师傅有点意外:“您还不知道啊?因为大雪下了一夜,现在前面封路了,暂时都走不了了。”
  “那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解封?”
  “这不好说。得看天气吧,最快也是明天。”
  宁时修点了点头,交了钱又问:“这附近有住宿的地方吗?”
  师傅朝后面的小楼指了指:“里面有个旅店,附近就此一家。您也看到了,人这么多,要是住宿可得早点去。”
  “好的,谢了。”
  了。宁时修把车子停到小商店门外,下车前打了个电话给小刘:“大雪封咯了。”
  “我正想跟您说呢,大巴车都停运了,我得明天回去了。”
  “好的,回头联系,您也注意安全。”
  “嗯。你自己注意安全,现在我手机没电了,你帮我跟队里的人说一声。”
  宁时修走进小商店,扒拉开人群,才看到角落里的许冬言正拎着一小袋茶叶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桌人旁边。
  看到宁时修,她随口抱怨了一句:“没位置,没买泡面。”
  宁时修拉着她往外走:“走吧,换个地方吃。”
  馆前厅又小又灰暗,他们进去时,收银员正坐在吧台后面看电视。
  出了店门,拐到商店的后面,宁时修找到了服务区里唯一的那家小旅馆。旅宁时修走上前:“还有房间吗?”
  收银员抬头看了他一眼,懒懒地回答道:
  六百。”
  “一晚上四百,押金两百,一共六百。”
  宁时修抬头看着墙上的价目表:“您这儿不是写着两百吗?”
  “那是之前的报价,今天什么情况啊!”
  宁时修也没多说:“那开两间吧。”
  “只剩一间了。”
  “所有的房型都没了?”
  “没了。这间还是我们工作人员值夜班时住的地方,刚让人打扫出来的。”
  “那就这间吧。”
  收银员这才拿出一个小本子开了一张押金单:“有一间就不错了,外面些人今天只能睡车里喽!”
  房间,这倒是让她有点局促。
  听了宁时修和收银员的对话,许冬言也明白今天是走不了了。不过只有一个房间,这倒是让她有点局促。
  她跟着宁时修进了房间,房间里一股腐败的味道。她正想开窗通通风,宁时修说:“你不冷啊?”
  “我……我……我受不了这味道。”
  宁时修挑眉看了她一眼,笑了:“紧张什么?”
  许冬言心事被说中,狠狠瞪了他一眼。
  他把她的行李靠墙放着:“别开窗了,开着门晾一会儿吧。”
  “今天为什么走不了了? ”许冬言问。
  “前面封路了。”
  “那什么时候才能走?”
  “最快也要明天。”
  许冬言无奈:“这就是出门没看皇历的结果……”
  “别抱怨了,一晚上没睡,趁现在休息一下吧。”
  “我现在不困。”
  房间里有一台29英寸的老电视,可惜连遥控器都没有。不过这种时候能看电视打发时间已经不错了。许冬言摸索着电视机上的换台键,一连换了十几个频道,只有两三个是有图像的,但信号也特别差,图像断断续续的。
  在许冬言和电视机较劲的工夫,宁时修先给手机充上了电,然后洗了手,坐在沙发上开始剥茶叶蛋。他的手指又细又长,十分灵活,轻巧地剥掉了蛋壳的三分之二,留下下面一点亮好让手拿着。
  他把第一个剥好的茶叶蛋递给许冬言:“中午就凑合一下吧。”
  许冬言长这么大,除了温琴,她还没在别人那里享受过这种待遇,突然有点不适应:“谢……谢谢!”
  宁时修继续去剥剩下的茶叶蛋,无所谓地说:“一个茶叶蛋而已,放心吃吧,不会让你肉偿的。”
  许冬言撇撇嘴,咬了一口。有点凉了,但也觉得很好吃。
  这时候,宁时修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擦了擦手起身去接电话。
  看他那接电话时一本正经的神情,许冬言知道这大概又是工作电话。此时电视里的声音嘶嘶啦啦的,显得异常吵闹。许冬言索性关掉电视,静静地听着他打电话。
  十几分钟后,他对电话另一边的人说:“有事随时打给我,我明天回去。”
  屋子里的气味已经散了不少,挂上电话,宁时修随手关上了门。他回过头,看到许冬言有点不自在地坐在床边仰着脑袋,假装若无其事地研究着天花板上的日光灯。
  他勾了勾嘴角:“吃好了就睡一会儿吧。”
  “我……我……我不困。”
  他走过去,刻意坐在她身边,有点为难地看着身后的那张双人床:“现在不困,也不能一直不困吧?看来今天咱俩得挤挤了。”
  许冬言冷哼一声:“一……看这床单就有年头没洗了。要……要……要……睡你自己睡吧,我坐着休息一会儿就行。”
  “成,既然如此麻烦,你就让让吧。”他推开许冬言,自己倒在床上。
  没一会儿,寂静的房间里便传来宁时修均匀的呼吸声。开了一夜的车,他也累了。
  许冬言蹑手蹑脚地给自己的手机充上电,又用热水洗了洗脸。其实她也困,但是不能因为困,就跟一个男人睡一张床啊!所以她只能在沙发上凑合一下。
  不知过了多久,宁时修多醒了。他坐起身来,发现许冬言靠在沙发上睡着了。
  睡相不怎么好看,但也足见睡得踏实。
  他无声地笑了笑,起身过去抱起她。她睫毛微微颤抖了几下,却没有要醒来的意思。他把她放到床上,又将自己的羽绒衣盖在她身上。
  睡梦中的许冬言不安地动了动,但那神情却异常温柔。宁时修不禁觉得好笑:这家伙或许只有睡着的时候才会露出她温柔的一面。
  没什么能打发时间的东西,他索性找来两张废纸和一支铅笔,百无聊赖地画了起来。
  许冬言醒过来时发现自己竟然躺在床上,身上还盖着宁时修的衣服。好在床上只有她一个人,这让她暗自松了口气。
  她揉了揉脑袋坐起身来,看到宁时修正坐在对面的沙发上低头写着什么。
  听到床上的动静,他头也没抬地问了:“醒了?”
  许冬言看了一眼窗外,天已经黑了。
  “我怎么睡到床上来了?”
  “因为我要用沙发。”
  宁时修穿着薄薄的黑色v领羊绒衫,低头时更显出他后颈的白皙。许冬言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宁时修问:“饿了吗?”
  许冬言跳下床:“还行。咦,你在写什么?”
  宁时修不紧不慢地放下笔,将那张“写了字”的纸折了几折攥在手心里:“没写什么,算点东西。走吧,我让老板准备了晚饭。”
  出来一天多了,没吃过一顿正经饭,此刻的许冬言一听有饭吃,心情好了不少:“在哪儿吃?”
  “楼下。”
  一楼的收银员还是他们入住时的个小姑娘。见两人从楼上下来,她什么也没说,带着他们走到走廊尽头的房间。推开门,是一个不大的小客厅,客厅后面是厨房。他们进门时,厨房里还有炒菜的声音。
  小姑娘说:“这是我们员工的休息室,您二位将就一下吧。”
  宁时修点点头,径直走到客厅中间的四方桌前坐下,又拍了拍旁边的位置对许冬言说:“过来坐吧。”
  小姑娘走到厨房后面,跟正在炒菜的师傅用当地方言交代了两句,出来对宁时修他们说:”马上就好了,稍等一下。”
  “好,谢谢。”
  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时,许冬言低声问宁时修:“你怎么跟他们说的?”
  宁时修拎起桌上的茶壶替许冬言倒上热茶:“还能怎么说,给点钱呗。”
  许冬言一副了然的表情。过了片刻,她又极认真地皱了皱眉道:“其实今天这情况,我们吃泡面就行。”
  宁时修低头喝水:“我是没问题。”
  这言下之意是在替许冬言考虑喽?要是平时,许冬言一定会反驳两,但是此时此刻,她却什么都没有说。
  吃过晚饭,宁时修说:“我出去看一下高速的情况,你先回房间。”
  “好的。”
  “对了,这天都已经黑了,你别瞎走。”
  许冬言不耐烦道:“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子。”
  宁时修走后,许冬言自己回到房间,翻出小说来继续看。
  房间里突然响起嗡嗡的声音。许冬言循声看过去,这才发现原来宁时修忘了带手机,而此时手机屏幕上正跳跃着一个人的名字:闻静。
  还说两人没联系?她也觉得,这送上门的漂亮姑娘,宁时修一个大男人没理由拒绝啊!
  没一会儿,手机不振了,但紧接着,一条短信发了过来:“时修,你睡了吗?”
  叫得这么亲密,一看就知道这两人关系有点暖味啊……
  许冬言把手机放回原处,心思却再也回不到小说中了。
  不一会儿,宁时修从外面回来:“雪已经停了,阴天应该可以出发。”
  许冬言头也不抬地说:“刚才有人打你电话。”
  “是吗?”宁时修毫不在意地拿起手机,看到是闻静的电话,抬头瞥了一眼许冬言。他似乎没打算打回去,看完短信就直接锁了屏。
  许冬言状似不在意地说:“你们男人是不是都喜欢这样啊,嘴上拒绝着,行动上又给人希望?”
  “你说的是有些男人,不是我。”
  “嘁,我看都一样。”
  “人家不就是关心我一下吗,有必要给我这么上纲上线吗?许冬言……”宁时修笑着看她,“你不会是在吃醋吧?”
  这话宁时修不是第一次说,但他每一次说,她的心都会不听话地乱跳几下。她没有深想为什么会这样,但为了气势上不输对方,她放了狠话:“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我一定是瞎了!”
  说着,她合上书起身:“我要洗澡。”
  宁时修无所谓地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她回头看他:“卫生间的门锁坏了。”
  宁时修顿了一下说:“行,我知道了。”
  没一会儿,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宁时修走到床边,拿起她刚刚看的那本书随意翻了几下,发现有一段话被做过标记:“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并不是全部,即便发生了天塌下来的事,他们也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并不是随着岁月增长会自然而然学会的技能,这是在被岁月伤害过后他们对自己的残忍。”
  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么说,看似没心没肺的她其实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他把书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将刚才回来时从老板男里要的新床单展开铺在了床上。
  许冬言洗完澡出来,发现床单换了。她问宁时修:“哪儿来的?”
  “我跟老板说床单太脏了,让他重新拿一条。这条是新的,你放心睡吧。”
  说着他自己坐到沙发上,将羽绒服盖在身上,闭着眼睛打算睡了:“收拾好就把灯关了。”
  许冬言擦了擦头发,关掉灯爬上了床。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她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宁时修不舒服地动了动脖子。
  过了一会儿,她轻声问:“你睡着了吗?”
  “嗯。”
  许冬言笑,睡着了还应声?“我睡了一天,现在睡不着了。”
  宁时修幽幽地叹了口气,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她几乎可以看得到他正看着自己。
  她说:“要不……你过来吧,咱俩聊聊天。”
  他坐着不动。
  她又说:“怎么,还怕我占你便宜?”
  一阵窸窸窣窣牢牢的声音响起,宁时修起身靠坐在她旁边:“早知道白天把你叫醒了,省得晚上给别人添麻烦。
  许冬言翻了个身,面对着他:“你睡不着时会想什么?”
  宁时修端着手臂:“工作吧。”
  “你们领导一定特别喜欢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傻,够勤快啊。”
  宁时修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许冬言又说:“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好奇。”
  “什么?”
  “就算你和陆江庭因为一些事情疏远了,但是你们好歹也是亲戚,还是不远的亲戚,为什么我都没听宁叔提起过他?感觉你们家在b市似乎没有他这个亲戚一样。”
  宁时修轻轻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长。”
  “说说嘛!”
  “其实主要是上一辈儿的事情。我姥姥家条件一直不错,我妈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但我爸年轻时就是个穷小子。两人恋爱后遭到了我姥姥家人的反对,可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谁也不愿意放弃,到后来还没结婚就先有了我。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这种情况,我姥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就跟我妈断绝了关系,也就由着她和我爸在一起了。不过自那以后,我妈跟那边的亲戚也就都不联系了。”
  “你姥爷也太固执了,你不说,我还以为这种悲剧只存在于小说里呢。”
  “我和陆江庭这一辈儿原本不该受他们影响的,更何况我大姨,也就是陆江庭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对我还挺好的。我俩当时上同一所学校,她经常偷偷跑到学校去看我。”
  “那后来这样又是为什么?”许冬言追问道。
  宁时修顿了顿说:“后来,出现了一个女人,然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许冬言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女人是你的初恋吗?”
  “算是吧。”
  如果她没记错,王璐应该也是陆江庭的初恋。她突然很想知道:对男人而言,初恋意味着什么。真的么无可替代、不能撼动吗?
  “初恋对你们男人来说,到底算什么?”
  宁时修想了想,在沉静如水的夜中,缓缓说道:“大概就像一面镜子吧,能让人看到最初的自己。”
  宁时修不由得想到了刘玲。其实他已经有很久没有想起过她了。然而,再想起时,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也是,有多少感情能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尤其是当年他对她,或许也只是好感、喜欢,还远远谈不上刻骨铭心。
  那什么样的感情才会刻骨铭心呢?宁时修想了一会儿,回头再看向许冬言,却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窗外凉薄的月光透过只有半扇窗帘的窗子,稀稀疏疏地铺满了房间。许冬言侧着身,面对他蜷缩着,就像婴儿在母亲身体里的姿势——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睡姿。
  他静静地看了片刻,将她露在外面的手臂塞进了棉被下。
  第一天,两人吃过早饭后继续赶路,这一走又是小半天,从高速上下来时已经是下午。许冬言打开手机地图,想看看自己的位置,但是一直捜不到信号。
  宁时修瞥了她一眼说:“这里的信号不怎么稳定。”
  许冬言只好悻悻锁了屏。
  不久,车子停在了一家破旧的小旅馆面前。准确地说,在这条破旧的小街上,这家旅馆已经算是比较不破的了。
  两人一下车,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来人是个留着圆寸头的年轻人,异常热情地向许冬言伸出手:是许记者吧?可把您给盼来了!吃过午饭了吗?路上累了吧?真辛苦,真辛苦!”
  许冬言愣了一下,对他的热情有点不适应:“叫我冬言就行。”
  对方大概也看出了许冬言的别扭,摸了摸脑袋笑道:“呵,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葛兴山,大家都叫我山子,这里的吃喝拉撒都是归我管,回头您有事找我就行!”
  许冬言点点头,道了谢。
  宁时修从后备箱里拿出许冬言的行李,对山子说:“别贫了,过来拿行李。”
  “来喽!”山子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接走宁时修手上的行李箱。
  山子拎着箱子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回头跟许冬言聊上几:“我们头儿一听小刘没接上您,他当时就急了。我说我去接吧,他不放心,非要亲自去,拦都拦不住!”
  “你们头儿?”
  “对啊,这不是头儿把您给接回来了吗?”
  许冬言这才反应过来:山子口中的“头儿”就是宁时修。
  宁时修随口问道:“小刘回来了吗?”
  “也刚到。”
  “许记者的房间安排在几楼?”
  “三楼,就在您房间旁边。”
  三楼的房间不多,山子领着两个人一路走过去,有几间房间的门都是开着的,这几间房间的人见到宁时修都纷纷打呼呼:“头儿回来了?”
  宁时修突然想起什么,走进一间房间:“昨天现场的情况拍照了吗?我看一下。”
  山子见宁时修聊起工作,大概一两句是聊不完的,便对许冬言说:“先送您回房间吧!”
  “好。”
  许冬言的房间就在宁时修房间的旁边,格局和她在视频聊天中看到的一样。
  她留意到这是一个两人间,刚才一路过来的那几个房间都是两个人一起住的,于是问山子:“这房间还有别人吗?”
  “别人?”山子有点诧异,“没了啊,就您一人住。
  许冬言点点头。
  “您先休息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了。”
  山子走后,许冬言发了一条短信给宁时修:“别人都是双人间,就我是单人间,难道这是身为你亲戚的特别待遇吗?”
  没一会儿,宁时修回了过来:“因为这队里只有你一个女的,不单独住怎么办,跟我住?”
  许冬言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却只是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想得美!”
  晚上的时候,有人来敲门,她以为是宁时修,开门一看,又是山子,手上还捧着一件军大衣和军用皮棉帽。
  许冬言把他让进门:“这是什么啊?”
  “听说您这回来得匆忙,穿得有点单薄,头儿特意嘱咐我给您送这个过来。”
  许冬言拿起皮帽子看了看,樟脑丸的味道还没有彻底散去。她想到他在机场时那不怀好意的一笑——原来是给她准备了一顶绿帽子啊!
  山子大约看出了她不情愿,劝说道:“这地方不比咱b市,贼冷,风也大!我们在外面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啥都不比这军大衣扛冻。我们的人都是人手一套,明天穿上这个就谁也不认得谁了。”
  许冬言的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好的,谢谢。”
  “哦,对了,明天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您可以提前去餐厅吃点东西,但千万别迟到哦!”
  “好。”
  第二天出门前,许冬言看着床上那套军大衣依旧有点犹豫不定。她昨天晚上试了一下,实在是穿不出刘天王的帅气,怎么看都觉得很傻。
  她想打开窗子感受一下早上的温度,却发现窗子被冻上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推开。刚推开一个小缝隙,冷风顿时灌人,让她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不穿大衣的想法也随之被打消了。
  还差五分钟到八点的时候,许冬言下了楼。她觉得自己够守时了,却发现大巴车里已经坐满了人,只有宁时修站在车门前。他似乎正要打电话,但看到她后又收起了手机,嘴角不由得浮上笑意。
  许冬言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后悔了。说什么人手一套,宁时修明明还英武帅气地穿着他昨天那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再看车上的人,也都是平时的穿着打扮。只有她傻里傻气地穿着超大号的军大衣,还戴着长耳朵的军帽。
  可是现在再去换掉已然来不及了,她没好气地走过去。宁时修笑意更深,抬手替她整了整戴歪的帽子:“怎么看着像匪军啊。”
  许冬言瞪着他。他立刻敛了敛笑容,但看得出在强忍着笑意:“这么穿没错,只是车里没那么冷,大家都把大衣放在车上了。等回头到了那边工地,你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管用了。
  “呵呵。”许冬言皮笑肉不笑,“这么说,还得谢谢你的绿帽子。”
  宁时修拍了拍她后背:“咱兄妹俩就别客气了!快上车吧,下次早点下来,就不会被这么多人看笑话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伶牙俐齿的许冬言,此刻也只有咬牙切齿、无力还击的份儿了。
  大巴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小县城,沿途的风景逐渐荒芜起来。起初车子里的人还在聊天,到了后来大家都在安静地休息。
  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车程,车子再度停下来。有人从后座将军大衣一件件传过来,众人穿戴整齐后下了车。
  原来,宁时修没有骗人……
  跟着众人下了车,许冬言看到一座残桥跨过一个小山沟,还差一点就连接到对面的高速公路上了。
  风很大,许冬言却来了精神。她正要跟着人爬上桥去看看,却感到大衣领子被什么东西钩住了。她一回头,发现是宁时修。
  “干什么?”她一张口就是一团氤氲的哈气,眼睫毛上立刻结上了一层细细的霜。
  宁时修放低声音:“那边那个小白房你看到了吧?里面有暖炉,你就在那儿等我们收工。”
  “我不跟着你?”
  “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不跟着你,算哪门子采访?”
  宁时修不耐烦地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天儿多冷,上面又不安全。”
  “大家不是都去了吗?”
  “你跟别人能一样吗?”
  其实宁时修说这话的本意是指许冬言是个女孩子而且笨手笨脚的,但是许冬言听在心里却蓦然一暖:原来她在他心里竟是与别人不同的。
  她笑嘻嘻地说“那我也得跟着你。”
  宁时修看了她片刻,最后无奈地妥协了:“跟就跟吧。但要跟好了,不许瞎跑。”
  “知道了!”
  包工头领着宁时修看这几天的施工情况,总的来说和设计图纸的出入不大,不过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而当务之急是工期紧张,需要一个合理的策划来解决天气恶劣造成的工期进展慢的问题。施工方、当地政府的人还有监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凑到了一起。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宁时修瞥了一眼身后瑟瑟发抖的许冬言,提议道:“不如回宾馆再细聊吧。”
  众人似乎这时才感觉到了冷,都表示赞同。
  许冬言一听宁时修说要回去,第一次觉得他太可爱了,害自己戴“绿帽子”的事也没那么计较了。
  回去的路上,宁时修低声对许冬言说:“你也看到了,我估计这项目年前是结不了了,你大概了解一下情况就先回b市吧。”
  “我才刚来。”还不到一天就要赶她走了?
  “你这是要跟到底吗?”
  “那倒也不用。你们什么时候走?”
  “比你晚几天。”
  许冬言想了一下:“也不差那几天,要不一起走……我是说,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多积累点素材。”
  宁时修才不管她为什么想要留下来,他只知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得赶紧让她回家:“这天寒地冻的,你在这儿待着干什么?明后天就赶快回去吧!”
  许冬言随便发了一篇稿子回公司,本以为刘科不满意了会让她再跟两天,没想到稿子竟然出奇顺利地过了。她再没什么理由待下去,只好让山子给她订返程机票。
  这时候,内蒙古又是连日的大雪。也正因为这大雪,后面几天回b市的航班都取消了,高速公路也封路了,临近年关,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为了在过年前把许冬言送回去,宁时修费尽心思找人、托关系,许冬言却放下了一颗心,一点都不着急地看着他忙活。
  结果让许冬言很满意——票还是没买到。
  宁时修看着她一脸的无所谓有点莫名其妙:“留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年,有什么好啊?”
  “也没什么不好啊!”
  宁时修看了她几秒,笑了:“随你吧。到时候想家了可别哭。”
  许冬言耸了耸肩:“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其实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这么重要的日子离开过温琴。即便母女俩平日里时不时地拌嘴吵架,但亲人就是亲人,在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亲人在身边的感觉才算踏实。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宁时修似乎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亲人,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宁时修他们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大早,许冬言正在卫生间洗漱,就听到有人敲门。她吐了牙膏沫子,快速地漱了漱口去开门。
  门外宁时修只穿了一件卫衣,脖子上挂着一个单反,许冬言开门时,他正低头鼓弄着单反。
  “赶紧收拾一下出门。”
  许冬言问:“去哪儿?
  “附近转转。”
  许冬言一听是去逛街,立刻来了兴致。她来这小镇都快十天了,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山上的那个工地。以前不是她没时间,而是宁时修不许她自己出去。眼下,显然是他要带着她去了。
  她连忙冲回卫生间继续洗漱:“等我五分钟。”
  宁时修在门口笑了一下:“五分钟够吗?”
  “够够够!”
  雪其实早就不下了,但是天气寒冷,没人刻意除雪的话,积雪可以数日不化。
  宁时修和许冬言所在的这条小街道显然就没有人去刻意除雪,整个街道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各家各户为了过节而挂出的红灯笼最为抢眼。
  一路上,宁时修话不多,只是边走边随手拍着照片。许冬言讥讽他装文艺青年,可等他停下来看照片回放时,她却忍不住凑脑袋过去跟着看。
  不得不说,他的摄影技术真的挺不错,原本只是普通的街景,被他那么一拍,就像明信片里的景色一样。
  “看不出,你兴趣爱好还不少。”
  宁时修利索地删掉不满意的照片,又拿起相机找着角度:“走的地方多了,光靠画是画不完的。”
  许冬言点头:“也是,回头我也学学。”
  两人一路从清冷的街道渐渐走到了一处集市,这算是许冬言来到这里以后见到的最热闹的地方了。她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人走在前面,一时间忘了宁时修。
  走到一个卖对联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其实对联很常见,可是上面的字却不常见。
  “这是蒙语对联吗?”
  “是啊。您看中哪副了?”
  她指着自己眼前的一副问老板:“这副是什么意思?”
  老板给她解释了一遍。她又连着问了几副,老板都很有耐心地翻译着。
  许冬言认真地记下了每一副的意思,选了最合意的一副:“就要这个吧。”
  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钱,好在还有宁时修。她连忙回头找人,却见他正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自己。
  她拿起自己刚选好的那一副对联展开来给他看:“霸气吧?”
  宁时修笑:“弄明白意思了?”
  “嗯,意思特美好。你给家里买一副吧!”
  宁时修似笑非笑地问:“我?”
  “对啊。”
  “不是你挑好的吗?”
  “我帮你挑的啊。”
  宁时修笑了一下说:“好。”
  付了钱,两人继续往前走。许冬言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了,落后了宁时修一大截。宁时修回头发现人又不见了,只好站在原地等她。等看到她了,他不耐烦地催促道:“没带钱就跟紧点,回头走丢了,你中午就只能饿肚子了。
  许冬言撇了撇嘴,原来他知道她没带钱。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中国人的大年夜。小旅馆的厨师早早下了班,设计师们亲自下厨,凑了一桌子菜。
  起初的气氛还有点拘谨,酒过三巡后,场面便开始有点失控,有人给家里人打电话哭诉,有人抱在一起东倒西歪地聊着天。
  宁时修坐在位置上始终没有挪过地方,时不时地有人来给他敬酒。他也实在,但凡是别人敬的他就先干为敬。施工方加上设计院一共十几个人,除了许冬言,至少每人都敬过他一杯。
  眼看着又有人去敬酒,许冬言不由得嘀咕:“这都喝了小一斤了。”
  旁边的山子听到她的话,笑了:“您担心头儿啊?完全没必要!他可是我们院里出了名的千杯不醉!”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许冬言一听,凑过去问山子:“那你们那里还有别的关于他的传闻吗?”
  山子脸上那种不怀好意的笑容渐渐扩大。他没有回答许冬言,反而问道:“我发现头儿对您特别关照,您二位之前肯定是认识的吧?”
  许冬言微微挑眉:“是啊。”
  “怎么认识的?”
  许冬言正想随便胡诌一个,手机突然响了,是温琴向她发起的视频邀请。她跟山子打了个招呼:“我出去一下。”
  许冬言起身走到餐厅外面的小阳台上。小阳台都是封闭的,虽然没有屋子里暖和,但也不冷。她接通视频,不禁愣了一下:就算b市没有包头冷,但也不至于穿短袖吧?
  温琴的背景是一家餐厅,环境很幽静。她跟女儿打着招呼:“过年好啊!”
  “您冷不冷啊?”
  “不冷啊,还很热呢。”
  温琴说。
  “您这是在哪儿?”
  “你俩都不回家,我们就来三亚过年了。你们那儿怎么样,冷吗?”
  许冬言羡慕地撇了撇嘴:“不是很冷,也就零下二十几度吧。”
  温琴斜着眼睛想了想:“零下二十几度啊……我还真没体会过。”
  许冬言不耐烦地说:“妈,您除了炫耀还有别的事情吗?”
  “看看你呗!怎么才几天不见就丑成了这样,是不是总熬夜啊?”
  “呵,谢谢关心啊。”
  “应该的。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你们呢?”
  “过完年吧。”
  “那您问个什么劲儿啊!”
  “你这白眼狼孩子,你妈当然是关心你啊!好啦不说啦,我们吃完晚饭了,去海边溜达溜达。”
  挂上电话,许冬言这才发现宁时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她的身边。他靠在阳台上,嘴里含着一支烟,打火机在手上吧嗒吧嗒地响着,就是不把烟点燃。
  “你怎么走路没声音的?”
  “是你聊得太专注了。”
  “他们去三亚了。”
  “我知道。”
  许冬言看他:“刚才见你酒量不错。”
  宁时修转了下身,跟许冬言一样面对外面。他这才把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团烟雾:“水喝多了都难受,更何况是酒。不醉不代表我不难受。”
  许冬言斜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真搞不懂,明明知道难受,为什么还要喝?”
  “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都跟喝酒是一个道理,明知道喝了会难受、会失控,还是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你呢?”许冬言问。
  “什么?”
  宁时修顿了一下说:“行,我知道了。”
  没一会儿,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宁时修走到床边,拿起她刚刚看的那本书随意翻了几下,发现有一段话被做过标记:“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并不是全部,即便发生了天塌下来的事,他们也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并不是随着岁月增长会自然而然学会的技能,这是在被岁月伤害过后他们对自己的残忍。”
  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么说,看似没心没肺的她其实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他把书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将刚才回来时从老板男里要的新床单展开铺在了床上。
  许冬言洗完澡出来,发现床单换了。她问宁时修:“哪儿来的?”
  “我跟老板说床单太脏了,让他重新拿一条。这条是新的,你放心睡吧。”
  说着他自己坐到沙发上,将羽绒服盖在身上,闭着眼睛打算睡了:“收拾好就把灯关了。”
  许冬言擦了擦头发,关掉灯爬上了床。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她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宁时修不舒服地动了动脖子。
  过了一会儿,她轻声问:“你睡着了吗?”
  “嗯。”
  许冬言笑,睡着了还应声?“我睡了一天,现在睡不着了。”
  宁时修幽幽地叹了口气,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她几乎可以看得到他正看着自己。
  她说:“要不……你过来吧,咱俩聊聊天。”
  他坐着不动。
  她又说:“怎么,还怕我占你便宜?”
  一阵窸窸窣窣牢牢的声音响起,宁时修起身靠坐在她旁边:“早知道白天把你叫醒了,省得晚上给别人添麻烦。
  许冬言翻了个身,面对着他:“你睡不着时会想什么?”
  宁时修端着手臂:“工作吧。”
  “你们领导一定特别喜欢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傻,够勤快啊。”
  宁时修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许冬言又说:“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好奇。”
  “什么?”
  “就算你和陆江庭因为一些事情疏远了,但是你们好歹也是亲戚,还是不远的亲戚,为什么我都没听宁叔提起过他?感觉你们家在b市似乎没有他这个亲戚一样。”
  宁时修轻轻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长。”
  “说说嘛!”
  “其实主要是上一辈儿的事情。我姥姥家条件一直不错,我妈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但我爸年轻时就是个穷小子。两人恋爱后遭到了我姥姥家人的反对,可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谁也不愿意放弃,到后来还没结婚就先有了我。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这种情况,我姥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就跟我妈断绝了关系,也就由着她和我爸在一起了。不过自那以后,我妈跟那边的亲戚也就都不联系了。”
  “你姥爷也太固执了,你不说,我还以为这种悲剧只存在于小说里呢。”
  “我和陆江庭这一辈儿原本不该受他们影响的,更何况我大姨,也就是陆江庭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对我还挺好的。我俩当时上同一所学校,她经常偷偷跑到学校去看我。”
  “那后来这样又是为什么?”许冬言追问道。
  宁时修顿了顿说:“后来,出现了一个女人,然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许冬言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女人是你的初恋吗?”
  “算是吧。”
  如果她没记错,王璐应该也是陆江庭的初恋。她突然很想知道:对男人而言,初恋意味着什么。真的么无可替代、不能撼动吗?
  “初恋对你们男人来说,到底算什么?”
  宁时修想了想,在沉静如水的夜中,缓缓说道:“大概就像一面镜子吧,能让人看到最初的自己。”
  宁时修不由得想到了刘玲。其实他已经有很久没有想起过她了。然而,再想起时,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也是,有多少感情能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尤其是当年他对她,或许也只是好感、喜欢,还远远谈不上刻骨铭心。
  那什么样的感情才会刻骨铭心呢?宁时修想了一会儿,回头再看向许冬言,却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窗外凉薄的月光透过只有半扇窗帘的窗子,稀稀疏疏地铺满了房间。许冬言侧着身,面对他蜷缩着,就像婴儿在母亲身体里的姿势——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睡姿。
  他静静地看了片刻,将她露在外面的手臂塞进了棉被下。
  第一天,两人吃过早饭后继续赶路,这一走又是小半天,从高速上下来时已经是下午。许冬言打开手机地图,想看看自己的位置,但是一直捜不到信号。
  宁时修瞥了她一眼说:“这里的信号不怎么稳定。”
  许冬言只好悻悻锁了屏。
  不久,车子停在了一家破旧的小旅馆面前。准确地说,在这条破旧的小街上,这家旅馆已经算是比较不破的了。
  两人一下车,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来人是个留着圆寸头的年轻人,异常热情地向许冬言伸出手:是许记者吧?可把您给盼来了!吃过午饭了吗?路上累了吧?真辛苦,真辛苦!”
  许冬言愣了一下,对他的热情有点不适应:“叫我冬言就行。”
  对方大概也看出了许冬言的别扭,摸了摸脑袋笑道:“呵,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葛兴山,大家都叫我山子,这里的吃喝拉撒都是归我管,回头您有事找我就行!”
  许冬言点点头,道了谢。
  宁时修从后备箱里拿出许冬言的行李,对山子说:“别贫了,过来拿行李。”
  “来喽!”山子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接走宁时修手上的行李箱。
  山子拎着箱子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回头跟许冬言聊上几:“我们头儿一听小刘没接上您,他当时就急了。我说我去接吧,他不放心,非要亲自去,拦都拦不住!”
  “你们头儿?”
  “对啊,这不是头儿把您给接回来了吗?”
  许冬言这才反应过来:山子口中的“头儿”就是宁时修。
  宁时修随口问道:“小刘回来了吗?”
  “也刚到。”
  “许记者的房间安排在几楼?”
  “三楼,就在您房间旁边。”
  三楼的房间不多,山子领着两个人一路走过去,有几间房间的门都是开着的,这几间房间的人见到宁时修都纷纷打呼呼:“头儿回来了?”
  宁时修突然想起什么,走进一间房间:“昨天现场的情况拍照了吗?我看一下。”
  山子见宁时修聊起工作,大概一两句是聊不完的,便对许冬言说:“先送您回房间吧!”
  “好。”
  许冬言的房间就在宁时修房间的旁边,格局和她在视频聊天中看到的一样。
  她留意到这是一个两人间,刚才一路过来的那几个房间都是两个人一起住的,于是问山子:“这房间还有别人吗?”
  “别人?”山子有点诧异,“没了啊,就您一人住。
  许冬言点点头。
  “您先休息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了。”
  山子走后,许冬言发了一条短信给宁时修:“别人都是双人间,就我是单人间,难道这是身为你亲戚的特别待遇吗?”
  没一会儿,宁时修回了过来:“因为这队里只有你一个女的,不单独住怎么办,跟我住?”
  许冬言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却只是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想得美!”
  晚上的时候,有人来敲门,她以为是宁时修,开门一看,又是山子,手上还捧着一件军大衣和军用皮棉帽。
  许冬言把他让进门:“这是什么啊?”
  “听说您这回来得匆忙,穿得有点单薄,头儿特意嘱咐我给您送这个过来。”
  许冬言拿起皮帽子看了看,樟脑丸的味道还没有彻底散去。她想到他在机场时那不怀好意的一笑——原来是给她准备了一顶绿帽子啊!
  山子大约看出了她不情愿,劝说道:“这地方不比咱b市,贼冷,风也大!我们在外面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啥都不比这军大衣扛冻。我们的人都是人手一套,明天穿上这个就谁也不认得谁了。”
  许冬言的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好的,谢谢。”
  “哦,对了,明天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您可以提前去餐厅吃点东西,但千万别迟到哦!”
  “好。”
  第二天出门前,许冬言看着床上那套军大衣依旧有点犹豫不定。她昨天晚上试了一下,实在是穿不出刘天王的帅气,怎么看都觉得很傻。
  她想打开窗子感受一下早上的温度,却发现窗子被冻上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推开。刚推开一个小缝隙,冷风顿时灌人,让她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不穿大衣的想法也随之被打消了。
  还差五分钟到八点的时候,许冬言下了楼。她觉得自己够守时了,却发现大巴车里已经坐满了人,只有宁时修站在车门前。他似乎正要打电话,但看到她后又收起了手机,嘴角不由得浮上笑意。
  许冬言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后悔了。说什么人手一套,宁时修明明还英武帅气地穿着他昨天那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再看车上的人,也都是平时的穿着打扮。只有她傻里傻气地穿着超大号的军大衣,还戴着长耳朵的军帽。
  可是现在再去换掉已然来不及了,她没好气地走过去。宁时修笑意更深,抬手替她整了整戴歪的帽子:“怎么看着像匪军啊。”
  许冬言瞪着他。他立刻敛了敛笑容,但看得出在强忍着笑意:“这么穿没错,只是车里没那么冷,大家都把大衣放在车上了。等回头到了那边工地,你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管用了。
  “呵呵。”许冬言皮笑肉不笑,“这么说,还得谢谢你的绿帽子。”
  宁时修拍了拍她后背:“咱兄妹俩就别客气了!快上车吧,下次早点下来,就不会被这么多人看笑话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伶牙俐齿的许冬言,此刻也只有咬牙切齿、无力还击的份儿了。
  大巴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小县城,沿途的风景逐渐荒芜起来。起初车子里的人还在聊天,到了后来大家都在安静地休息。
  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车程,车子再度停下来。有人从后座将军大衣一件件传过来,众人穿戴整齐后下了车。
  原来,宁时修没有骗人……
  跟着众人下了车,许冬言看到一座残桥跨过一个小山沟,还差一点就连接到对面的高速公路上了。
  风很大,许冬言却来了精神。她正要跟着人爬上桥去看看,却感到大衣领子被什么东西钩住了。她一回头,发现是宁时修。
  “干什么?”她一张口就是一团氤氲的哈气,眼睫毛上立刻结上了一层细细的霜。
  宁时修放低声音:“那边那个小白房你看到了吧?里面有暖炉,你就在那儿等我们收工。”
  “我不跟着你?”
  “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不跟着你,算哪门子采访?”
  宁时修不耐烦地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天儿多冷,上面又不安全。”
  “大家不是都去了吗?”
  “你跟别人能一样吗?”
  其实宁时修说这话的本意是指许冬言是个女孩子而且笨手笨脚的,但是许冬言听在心里却蓦然一暖:原来她在他心里竟是与别人不同的。
  她笑嘻嘻地说“那我也得跟着你。”
  宁时修看了她片刻,最后无奈地妥协了:“跟就跟吧。但要跟好了,不许瞎跑。”
  “知道了!”
  包工头领着宁时修看这几天的施工情况,总的来说和设计图纸的出入不大,不过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而当务之急是工期紧张,需要一个合理的策划来解决天气恶劣造成的工期进展慢的问题。施工方、当地政府的人还有监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凑到了一起。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宁时修瞥了一眼身后瑟瑟发抖的许冬言,提议道:“不如回宾馆再细聊吧。”
  众人似乎这时才感觉到了冷,都表示赞同。
  许冬言一听宁时修说要回去,第一次觉得他太可爱了,害自己戴“绿帽子”的事也没那么计较了。
  回去的路上,宁时修低声对许冬言说:“你也看到了,我估计这项目年前是结不了了,你大概了解一下情况就先回b市吧。”
  “我才刚来。”还不到一天就要赶她走了?
  “你这是要跟到底吗?”
  “那倒也不用。你们什么时候走?”
  “比你晚几天。”
  许冬言想了一下:“也不差那几天,要不一起走……我是说,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多积累点素材。”
  宁时修才不管她为什么想要留下来,他只知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得赶紧让她回家:“这天寒地冻的,你在这儿待着干什么?明后天就赶快回去吧!”
  许冬言随便发了一篇稿子回公司,本以为刘科不满意了会让她再跟两天,没想到稿子竟然出奇顺利地过了。她再没什么理由待下去,只好让山子给她订返程机票。
  这时候,内蒙古又是连日的大雪。也正因为这大雪,后面几天回b市的航班都取消了,高速公路也封路了,临近年关,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为了在过年前把许冬言送回去,宁时修费尽心思找人、托关系,许冬言却放下了一颗心,一点都不着急地看着他忙活。
  结果让许冬言很满意——票还是没买到。
  宁时修看着她一脸的无所谓有点莫名其妙:“留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年,有什么好啊?”
  “也没什么不好啊!”
  宁时修看了她几秒,笑了:“随你吧。到时候想家了可别哭。”
  许冬言耸了耸肩:“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其实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这么重要的日子离开过温琴。即便母女俩平日里时不时地拌嘴吵架,但亲人就是亲人,在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亲人在身边的感觉才算踏实。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宁时修似乎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亲人,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宁时修他们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大早,许冬言正在卫生间洗漱,就听到有人敲门。她吐了牙膏沫子,快速地漱了漱口去开门。
  门外宁时修只穿了一件卫衣,脖子上挂着一个单反,许冬言开门时,他正低头鼓弄着单反。
  “赶紧收拾一下出门。”
  许冬言问:“去哪儿?
  “附近转转。”
  许冬言一听是去逛街,立刻来了兴致。她来这小镇都快十天了,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山上的那个工地。以前不是她没时间,而是宁时修不许她自己出去。眼下,显然是他要带着她去了。
  她连忙冲回卫生间继续洗漱:“等我五分钟。”
  宁时修在门口笑了一下:“五分钟够吗?”
  “够够够!”
  雪其实早就不下了,但是天气寒冷,没人刻意除雪的话,积雪可以数日不化。
  宁时修和许冬言所在的这条小街道显然就没有人去刻意除雪,整个街道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各家各户为了过节而挂出的红灯笼最为抢眼。
  一路上,宁时修话不多,只是边走边随手拍着照片。许冬言讥讽他装文艺青年,可等他停下来看照片回放时,她却忍不住凑脑袋过去跟着看。
  不得不说,他的摄影技术真的挺不错,原本只是普通的街景,被他那么一拍,就像明信片里的景色一样。
  “看不出,你兴趣爱好还不少。”
  宁时修利索地删掉不满意的照片,又拿起相机找着角度:“走的地方多了,光靠画是画不完的。”
  许冬言点头:“也是,回头我也学学。”
  两人一路从清冷的街道渐渐走到了一处集市,这算是许冬言来到这里以后见到的最热闹的地方了。她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人走在前面,一时间忘了宁时修。
  走到一个卖对联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其实对联很常见,可是上面的字却不常见。
  “这是蒙语对联吗?”
  “是啊。您看中哪副了?”
  她指着自己眼前的一副问老板:“这副是什么意思?”
  老板给她解释了一遍。她又连着问了几副,老板都很有耐心地翻译着。
  许冬言认真地记下了每一副的意思,选了最合意的一副:“就要这个吧。”
  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钱,好在还有宁时修。她连忙回头找人,却见他正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自己。
  她拿起自己刚选好的那一副对联展开来给他看:“霸气吧?”
  宁时修笑:“弄明白意思了?”
  “嗯,意思特美好。你给家里买一副吧!”
  宁时修似笑非笑地问:“我?”
  “对啊。”
  “不是你挑好的吗?”
  “我帮你挑的啊。”
  宁时修笑了一下说:“好。”
  付了钱,两人继续往前走。许冬言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了,落后了宁时修一大截。宁时修回头发现人又不见了,只好站在原地等她。等看到她了,他不耐烦地催促道:“没带钱就跟紧点,回头走丢了,你中午就只能饿肚子了。
  许冬言撇了撇嘴,原来他知道她没带钱。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中国人的大年夜。小旅馆的厨师早早下了班,设计师们亲自下厨,凑了一桌子菜。
  起初的气氛还有点拘谨,酒过三巡后,场面便开始有点失控,有人给家里人打电话哭诉,有人抱在一起东倒西歪地聊着天。
  宁时修坐在位置上始终没有挪过地方,时不时地有人来给他敬酒。他也实在,但凡是别人敬的他就先干为敬。施工方加上设计院一共十几个人,除了许冬言,至少每人都敬过他一杯。
  眼看着又有人去敬酒,许冬言不由得嘀咕:“这都喝了小一斤了。”
  旁边的山子听到她的话,笑了:“您担心头儿啊?完全没必要!他可是我们院里出了名的千杯不醉!”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许冬言一听,凑过去问山子:“那你们那里还有别的关于他的传闻吗?”
  山子脸上那种不怀好意的笑容渐渐扩大。他没有回答许冬言,反而问道:“我发现头儿对您特别关照,您二位之前肯定是认识的吧?”
  许冬言微微挑眉:“是啊。”
  “怎么认识的?”
  许冬言正想随便胡诌一个,手机突然响了,是温琴向她发起的视频邀请。她跟山子打了个招呼:“我出去一下。”
  许冬言起身走到餐厅外面的小阳台上。小阳台都是封闭的,虽然没有屋子里暖和,但也不冷。她接通视频,不禁愣了一下:就算b市没有包头冷,但也不至于穿短袖吧?
  温琴的背景是一家餐厅,环境很幽静。她跟女儿打着招呼:“过年好啊!”
  “您冷不冷啊?”
  “不冷啊,还很热呢。”
  温琴说。
  “您这是在哪儿?”
  “你俩都不回家,我们就来三亚过年了。你们那儿怎么样,冷吗?”
  许冬言羡慕地撇了撇嘴:“不是很冷,也就零下二十几度吧。”
  温琴斜着眼睛想了想:“零下二十几度啊……我还真没体会过。”
  许冬言不耐烦地说:“妈,您除了炫耀还有别的事情吗?”
  “看看你呗!怎么才几天不见就丑成了这样,是不是总熬夜啊?”
  “呵,谢谢关心啊。”
  “应该的。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你们呢?”
  “过完年吧。”
  “那您问个什么劲儿啊!”
  “你这白眼狼孩子,你妈当然是关心你啊!好啦不说啦,我们吃完晚饭了,去海边溜达溜达。”
  挂上电话,许冬言这才发现宁时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她的身边。他靠在阳台上,嘴里含着一支烟,打火机在手上吧嗒吧嗒地响着,就是不把烟点燃。
  “你怎么走路没声音的?”
  “是你聊得太专注了。”
  “他们去三亚了。”
  “我知道。”
  许冬言看他:“刚才见你酒量不错。”
  宁时修转了下身,跟许冬言一样面对外面。他这才把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团烟雾:“水喝多了都难受,更何况是酒。不醉不代表我不难受。”
  许冬言斜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真搞不懂,明明知道难受,为什么还要喝?”
  “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都跟喝酒是一个道理,明知道喝了会难受、会失控,还是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你呢?”许冬言问。
  “什么?”
  宁时修顿了一下说:“行,我知道了。”
  没一会儿,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宁时修走到床边,拿起她刚刚看的那本书随意翻了几下,发现有一段话被做过标记:“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并不是全部,即便发生了天塌下来的事,他们也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并不是随着岁月增长会自然而然学会的技能,这是在被岁月伤害过后他们对自己的残忍。”
  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么说,看似没心没肺的她其实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他把书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将刚才回来时从老板男里要的新床单展开铺在了床上。
  许冬言洗完澡出来,发现床单换了。她问宁时修:“哪儿来的?”
  “我跟老板说床单太脏了,让他重新拿一条。这条是新的,你放心睡吧。”
  说着他自己坐到沙发上,将羽绒服盖在身上,闭着眼睛打算睡了:“收拾好就把灯关了。”
  许冬言擦了擦头发,关掉灯爬上了床。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她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宁时修不舒服地动了动脖子。
  过了一会儿,她轻声问:“你睡着了吗?”
  “嗯。”
  许冬言笑,睡着了还应声?“我睡了一天,现在睡不着了。”
  宁时修幽幽地叹了口气,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她几乎可以看得到他正看着自己。
  她说:“要不……你过来吧,咱俩聊聊天。”
  他坐着不动。
  她又说:“怎么,还怕我占你便宜?”
  一阵窸窸窣窣牢牢的声音响起,宁时修起身靠坐在她旁边:“早知道白天把你叫醒了,省得晚上给别人添麻烦。
  许冬言翻了个身,面对着他:“你睡不着时会想什么?”
  宁时修端着手臂:“工作吧。”
  “你们领导一定特别喜欢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傻,够勤快啊。”
  宁时修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许冬言又说:“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好奇。”
  “什么?”
  “就算你和陆江庭因为一些事情疏远了,但是你们好歹也是亲戚,还是不远的亲戚,为什么我都没听宁叔提起过他?感觉你们家在b市似乎没有他这个亲戚一样。”
  宁时修轻轻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长。”
  “说说嘛!”
  “其实主要是上一辈儿的事情。我姥姥家条件一直不错,我妈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但我爸年轻时就是个穷小子。两人恋爱后遭到了我姥姥家人的反对,可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谁也不愿意放弃,到后来还没结婚就先有了我。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这种情况,我姥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就跟我妈断绝了关系,也就由着她和我爸在一起了。不过自那以后,我妈跟那边的亲戚也就都不联系了。”
  “你姥爷也太固执了,你不说,我还以为这种悲剧只存在于小说里呢。”
  “我和陆江庭这一辈儿原本不该受他们影响的,更何况我大姨,也就是陆江庭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对我还挺好的。我俩当时上同一所学校,她经常偷偷跑到学校去看我。”
  “那后来这样又是为什么?”许冬言追问道。
  宁时修顿了顿说:“后来,出现了一个女人,然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许冬言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女人是你的初恋吗?”
  “算是吧。”
  如果她没记错,王璐应该也是陆江庭的初恋。她突然很想知道:对男人而言,初恋意味着什么。真的么无可替代、不能撼动吗?
  “初恋对你们男人来说,到底算什么?”
  宁时修想了想,在沉静如水的夜中,缓缓说道:“大概就像一面镜子吧,能让人看到最初的自己。”
  宁时修不由得想到了刘玲。其实他已经有很久没有想起过她了。然而,再想起时,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也是,有多少感情能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尤其是当年他对她,或许也只是好感、喜欢,还远远谈不上刻骨铭心。
  那什么样的感情才会刻骨铭心呢?宁时修想了一会儿,回头再看向许冬言,却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窗外凉薄的月光透过只有半扇窗帘的窗子,稀稀疏疏地铺满了房间。许冬言侧着身,面对他蜷缩着,就像婴儿在母亲身体里的姿势——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睡姿。
  他静静地看了片刻,将她露在外面的手臂塞进了棉被下。
  第一天,两人吃过早饭后继续赶路,这一走又是小半天,从高速上下来时已经是下午。许冬言打开手机地图,想看看自己的位置,但是一直捜不到信号。
  宁时修瞥了她一眼说:“这里的信号不怎么稳定。”
  许冬言只好悻悻锁了屏。
  不久,车子停在了一家破旧的小旅馆面前。准确地说,在这条破旧的小街上,这家旅馆已经算是比较不破的了。
  两人一下车,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来人是个留着圆寸头的年轻人,异常热情地向许冬言伸出手:是许记者吧?可把您给盼来了!吃过午饭了吗?路上累了吧?真辛苦,真辛苦!”
  许冬言愣了一下,对他的热情有点不适应:“叫我冬言就行。”
  对方大概也看出了许冬言的别扭,摸了摸脑袋笑道:“呵,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葛兴山,大家都叫我山子,这里的吃喝拉撒都是归我管,回头您有事找我就行!”
  许冬言点点头,道了谢。
  宁时修从后备箱里拿出许冬言的行李,对山子说:“别贫了,过来拿行李。”
  “来喽!”山子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接走宁时修手上的行李箱。
  山子拎着箱子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回头跟许冬言聊上几:“我们头儿一听小刘没接上您,他当时就急了。我说我去接吧,他不放心,非要亲自去,拦都拦不住!”
  “你们头儿?”
  “对啊,这不是头儿把您给接回来了吗?”
  许冬言这才反应过来:山子口中的“头儿”就是宁时修。
  宁时修随口问道:“小刘回来了吗?”
  “也刚到。”
  “许记者的房间安排在几楼?”
  “三楼,就在您房间旁边。”
  三楼的房间不多,山子领着两个人一路走过去,有几间房间的门都是开着的,这几间房间的人见到宁时修都纷纷打呼呼:“头儿回来了?”
  宁时修突然想起什么,走进一间房间:“昨天现场的情况拍照了吗?我看一下。”
  山子见宁时修聊起工作,大概一两句是聊不完的,便对许冬言说:“先送您回房间吧!”
  “好。”
  许冬言的房间就在宁时修房间的旁边,格局和她在视频聊天中看到的一样。
  她留意到这是一个两人间,刚才一路过来的那几个房间都是两个人一起住的,于是问山子:“这房间还有别人吗?”
  “别人?”山子有点诧异,“没了啊,就您一人住。
  许冬言点点头。
  “您先休息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了。”
  山子走后,许冬言发了一条短信给宁时修:“别人都是双人间,就我是单人间,难道这是身为你亲戚的特别待遇吗?”
  没一会儿,宁时修回了过来:“因为这队里只有你一个女的,不单独住怎么办,跟我住?”
  许冬言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却只是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想得美!”
  晚上的时候,有人来敲门,她以为是宁时修,开门一看,又是山子,手上还捧着一件军大衣和军用皮棉帽。
  许冬言把他让进门:“这是什么啊?”
  “听说您这回来得匆忙,穿得有点单薄,头儿特意嘱咐我给您送这个过来。”
  许冬言拿起皮帽子看了看,樟脑丸的味道还没有彻底散去。她想到他在机场时那不怀好意的一笑——原来是给她准备了一顶绿帽子啊!
  山子大约看出了她不情愿,劝说道:“这地方不比咱b市,贼冷,风也大!我们在外面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啥都不比这军大衣扛冻。我们的人都是人手一套,明天穿上这个就谁也不认得谁了。”
  许冬言的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好的,谢谢。”
  “哦,对了,明天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您可以提前去餐厅吃点东西,但千万别迟到哦!”
  “好。”
  第二天出门前,许冬言看着床上那套军大衣依旧有点犹豫不定。她昨天晚上试了一下,实在是穿不出刘天王的帅气,怎么看都觉得很傻。
  她想打开窗子感受一下早上的温度,却发现窗子被冻上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推开。刚推开一个小缝隙,冷风顿时灌人,让她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不穿大衣的想法也随之被打消了。
  还差五分钟到八点的时候,许冬言下了楼。她觉得自己够守时了,却发现大巴车里已经坐满了人,只有宁时修站在车门前。他似乎正要打电话,但看到她后又收起了手机,嘴角不由得浮上笑意。
  许冬言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后悔了。说什么人手一套,宁时修明明还英武帅气地穿着他昨天那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再看车上的人,也都是平时的穿着打扮。只有她傻里傻气地穿着超大号的军大衣,还戴着长耳朵的军帽。
  可是现在再去换掉已然来不及了,她没好气地走过去。宁时修笑意更深,抬手替她整了整戴歪的帽子:“怎么看着像匪军啊。”
  许冬言瞪着他。他立刻敛了敛笑容,但看得出在强忍着笑意:“这么穿没错,只是车里没那么冷,大家都把大衣放在车上了。等回头到了那边工地,你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管用了。
  “呵呵。”许冬言皮笑肉不笑,“这么说,还得谢谢你的绿帽子。”
  宁时修拍了拍她后背:“咱兄妹俩就别客气了!快上车吧,下次早点下来,就不会被这么多人看笑话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伶牙俐齿的许冬言,此刻也只有咬牙切齿、无力还击的份儿了。
  大巴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小县城,沿途的风景逐渐荒芜起来。起初车子里的人还在聊天,到了后来大家都在安静地休息。
  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车程,车子再度停下来。有人从后座将军大衣一件件传过来,众人穿戴整齐后下了车。
  原来,宁时修没有骗人……
  跟着众人下了车,许冬言看到一座残桥跨过一个小山沟,还差一点就连接到对面的高速公路上了。
  风很大,许冬言却来了精神。她正要跟着人爬上桥去看看,却感到大衣领子被什么东西钩住了。她一回头,发现是宁时修。
  “干什么?”她一张口就是一团氤氲的哈气,眼睫毛上立刻结上了一层细细的霜。
  宁时修放低声音:“那边那个小白房你看到了吧?里面有暖炉,你就在那儿等我们收工。”
  “我不跟着你?”
  “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不跟着你,算哪门子采访?”
  宁时修不耐烦地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天儿多冷,上面又不安全。”
  “大家不是都去了吗?”
  “你跟别人能一样吗?”
  其实宁时修说这话的本意是指许冬言是个女孩子而且笨手笨脚的,但是许冬言听在心里却蓦然一暖:原来她在他心里竟是与别人不同的。
  她笑嘻嘻地说“那我也得跟着你。”
  宁时修看了她片刻,最后无奈地妥协了:“跟就跟吧。但要跟好了,不许瞎跑。”
  “知道了!”
  包工头领着宁时修看这几天的施工情况,总的来说和设计图纸的出入不大,不过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而当务之急是工期紧张,需要一个合理的策划来解决天气恶劣造成的工期进展慢的问题。施工方、当地政府的人还有监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凑到了一起。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宁时修瞥了一眼身后瑟瑟发抖的许冬言,提议道:“不如回宾馆再细聊吧。”
  众人似乎这时才感觉到了冷,都表示赞同。
  许冬言一听宁时修说要回去,第一次觉得他太可爱了,害自己戴“绿帽子”的事也没那么计较了。
  回去的路上,宁时修低声对许冬言说:“你也看到了,我估计这项目年前是结不了了,你大概了解一下情况就先回b市吧。”
  “我才刚来。”还不到一天就要赶她走了?
  “你这是要跟到底吗?”
  “那倒也不用。你们什么时候走?”
  “比你晚几天。”
  许冬言想了一下:“也不差那几天,要不一起走……我是说,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多积累点素材。”
  宁时修才不管她为什么想要留下来,他只知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得赶紧让她回家:“这天寒地冻的,你在这儿待着干什么?明后天就赶快回去吧!”
  许冬言随便发了一篇稿子回公司,本以为刘科不满意了会让她再跟两天,没想到稿子竟然出奇顺利地过了。她再没什么理由待下去,只好让山子给她订返程机票。
  这时候,内蒙古又是连日的大雪。也正因为这大雪,后面几天回b市的航班都取消了,高速公路也封路了,临近年关,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为了在过年前把许冬言送回去,宁时修费尽心思找人、托关系,许冬言却放下了一颗心,一点都不着急地看着他忙活。
  结果让许冬言很满意——票还是没买到。
  宁时修看着她一脸的无所谓有点莫名其妙:“留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年,有什么好啊?”
  “也没什么不好啊!”
  宁时修看了她几秒,笑了:“随你吧。到时候想家了可别哭。”
  许冬言耸了耸肩:“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其实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这么重要的日子离开过温琴。即便母女俩平日里时不时地拌嘴吵架,但亲人就是亲人,在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亲人在身边的感觉才算踏实。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宁时修似乎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亲人,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宁时修他们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大早,许冬言正在卫生间洗漱,就听到有人敲门。她吐了牙膏沫子,快速地漱了漱口去开门。
  门外宁时修只穿了一件卫衣,脖子上挂着一个单反,许冬言开门时,他正低头鼓弄着单反。
  “赶紧收拾一下出门。”
  许冬言问:“去哪儿?
  “附近转转。”
  许冬言一听是去逛街,立刻来了兴致。她来这小镇都快十天了,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山上的那个工地。以前不是她没时间,而是宁时修不许她自己出去。眼下,显然是他要带着她去了。
  她连忙冲回卫生间继续洗漱:“等我五分钟。”
  宁时修在门口笑了一下:“五分钟够吗?”
  “够够够!”
  雪其实早就不下了,但是天气寒冷,没人刻意除雪的话,积雪可以数日不化。
  宁时修和许冬言所在的这条小街道显然就没有人去刻意除雪,整个街道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各家各户为了过节而挂出的红灯笼最为抢眼。
  一路上,宁时修话不多,只是边走边随手拍着照片。许冬言讥讽他装文艺青年,可等他停下来看照片回放时,她却忍不住凑脑袋过去跟着看。
  不得不说,他的摄影技术真的挺不错,原本只是普通的街景,被他那么一拍,就像明信片里的景色一样。
  “看不出,你兴趣爱好还不少。”
  宁时修利索地删掉不满意的照片,又拿起相机找着角度:“走的地方多了,光靠画是画不完的。”
  许冬言点头:“也是,回头我也学学。”
  两人一路从清冷的街道渐渐走到了一处集市,这算是许冬言来到这里以后见到的最热闹的地方了。她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人走在前面,一时间忘了宁时修。
  走到一个卖对联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其实对联很常见,可是上面的字却不常见。
  “这是蒙语对联吗?”
  “是啊。您看中哪副了?”
  她指着自己眼前的一副问老板:“这副是什么意思?”
  老板给她解释了一遍。她又连着问了几副,老板都很有耐心地翻译着。
  许冬言认真地记下了每一副的意思,选了最合意的一副:“就要这个吧。”
  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钱,好在还有宁时修。她连忙回头找人,却见他正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自己。
  她拿起自己刚选好的那一副对联展开来给他看:“霸气吧?”
  宁时修笑:“弄明白意思了?”
  “嗯,意思特美好。你给家里买一副吧!”
  宁时修似笑非笑地问:“我?”
  “对啊。”
  “不是你挑好的吗?”
  “我帮你挑的啊。”
  宁时修笑了一下说:“好。”
  付了钱,两人继续往前走。许冬言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了,落后了宁时修一大截。宁时修回头发现人又不见了,只好站在原地等她。等看到她了,他不耐烦地催促道:“没带钱就跟紧点,回头走丢了,你中午就只能饿肚子了。
  许冬言撇了撇嘴,原来他知道她没带钱。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中国人的大年夜。小旅馆的厨师早早下了班,设计师们亲自下厨,凑了一桌子菜。
  起初的气氛还有点拘谨,酒过三巡后,场面便开始有点失控,有人给家里人打电话哭诉,有人抱在一起东倒西歪地聊着天。
  宁时修坐在位置上始终没有挪过地方,时不时地有人来给他敬酒。他也实在,但凡是别人敬的他就先干为敬。施工方加上设计院一共十几个人,除了许冬言,至少每人都敬过他一杯。
  眼看着又有人去敬酒,许冬言不由得嘀咕:“这都喝了小一斤了。”
  旁边的山子听到她的话,笑了:“您担心头儿啊?完全没必要!他可是我们院里出了名的千杯不醉!”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许冬言一听,凑过去问山子:“那你们那里还有别的关于他的传闻吗?”
  山子脸上那种不怀好意的笑容渐渐扩大。他没有回答许冬言,反而问道:“我发现头儿对您特别关照,您二位之前肯定是认识的吧?”
  许冬言微微挑眉:“是啊。”
  “怎么认识的?”
  许冬言正想随便胡诌一个,手机突然响了,是温琴向她发起的视频邀请。她跟山子打了个招呼:“我出去一下。”
  许冬言起身走到餐厅外面的小阳台上。小阳台都是封闭的,虽然没有屋子里暖和,但也不冷。她接通视频,不禁愣了一下:就算b市没有包头冷,但也不至于穿短袖吧?
  温琴的背景是一家餐厅,环境很幽静。她跟女儿打着招呼:“过年好啊!”
  “您冷不冷啊?”
  “不冷啊,还很热呢。”
  温琴说。
  “您这是在哪儿?”
  “你俩都不回家,我们就来三亚过年了。你们那儿怎么样,冷吗?”
  许冬言羡慕地撇了撇嘴:“不是很冷,也就零下二十几度吧。”
  温琴斜着眼睛想了想:“零下二十几度啊……我还真没体会过。”
  许冬言不耐烦地说:“妈,您除了炫耀还有别的事情吗?”
  “看看你呗!怎么才几天不见就丑成了这样,是不是总熬夜啊?”
  “呵,谢谢关心啊。”
  “应该的。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你们呢?”
  “过完年吧。”
  “那您问个什么劲儿啊!”
  “你这白眼狼孩子,你妈当然是关心你啊!好啦不说啦,我们吃完晚饭了,去海边溜达溜达。”
  挂上电话,许冬言这才发现宁时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她的身边。他靠在阳台上,嘴里含着一支烟,打火机在手上吧嗒吧嗒地响着,就是不把烟点燃。
  “你怎么走路没声音的?”
  “是你聊得太专注了。”
  “他们去三亚了。”
  “我知道。”
  许冬言看他:“刚才见你酒量不错。”
  宁时修转了下身,跟许冬言一样面对外面。他这才把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团烟雾:“水喝多了都难受,更何况是酒。不醉不代表我不难受。”
  许冬言斜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真搞不懂,明明知道难受,为什么还要喝?”
  “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都跟喝酒是一个道理,明知道喝了会难受、会失控,还是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你呢?”许冬言问。
  “什么?”
  宁时修顿了一下说:“行,我知道了。”
  没一会儿,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宁时修走到床边,拿起她刚刚看的那本书随意翻了几下,发现有一段话被做过标记:“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并不是全部,即便发生了天塌下来的事,他们也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并不是随着岁月增长会自然而然学会的技能,这是在被岁月伤害过后他们对自己的残忍。”
  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么说,看似没心没肺的她其实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他把书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将刚才回来时从老板男里要的新床单展开铺在了床上。
  许冬言洗完澡出来,发现床单换了。她问宁时修:“哪儿来的?”
  “我跟老板说床单太脏了,让他重新拿一条。这条是新的,你放心睡吧。”
  说着他自己坐到沙发上,将羽绒服盖在身上,闭着眼睛打算睡了:“收拾好就把灯关了。”
  许冬言擦了擦头发,关掉灯爬上了床。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她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宁时修不舒服地动了动脖子。
  过了一会儿,她轻声问:“你睡着了吗?”
  “嗯。”
  许冬言笑,睡着了还应声?“我睡了一天,现在睡不着了。”
  宁时修幽幽地叹了口气,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她几乎可以看得到他正看着自己。
  她说:“要不……你过来吧,咱俩聊聊天。”
  他坐着不动。
  她又说:“怎么,还怕我占你便宜?”
  一阵窸窸窣窣牢牢的声音响起,宁时修起身靠坐在她旁边:“早知道白天把你叫醒了,省得晚上给别人添麻烦。
  许冬言翻了个身,面对着他:“你睡不着时会想什么?”
  宁时修端着手臂:“工作吧。”
  “你们领导一定特别喜欢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傻,够勤快啊。”
  宁时修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许冬言又说:“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好奇。”
  “什么?”
  “就算你和陆江庭因为一些事情疏远了,但是你们好歹也是亲戚,还是不远的亲戚,为什么我都没听宁叔提起过他?感觉你们家在b市似乎没有他这个亲戚一样。”
  宁时修轻轻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长。”
  “说说嘛!”
  “其实主要是上一辈儿的事情。我姥姥家条件一直不错,我妈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但我爸年轻时就是个穷小子。两人恋爱后遭到了我姥姥家人的反对,可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谁也不愿意放弃,到后来还没结婚就先有了我。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这种情况,我姥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就跟我妈断绝了关系,也就由着她和我爸在一起了。不过自那以后,我妈跟那边的亲戚也就都不联系了。”
  “你姥爷也太固执了,你不说,我还以为这种悲剧只存在于小说里呢。”
  “我和陆江庭这一辈儿原本不该受他们影响的,更何况我大姨,也就是陆江庭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对我还挺好的。我俩当时上同一所学校,她经常偷偷跑到学校去看我。”
  “那后来这样又是为什么?”许冬言追问道。
  宁时修顿了顿说:“后来,出现了一个女人,然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许冬言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女人是你的初恋吗?”
  “算是吧。”
  如果她没记错,王璐应该也是陆江庭的初恋。她突然很想知道:对男人而言,初恋意味着什么。真的么无可替代、不能撼动吗?
  “初恋对你们男人来说,到底算什么?”
  宁时修想了想,在沉静如水的夜中,缓缓说道:“大概就像一面镜子吧,能让人看到最初的自己。”
  宁时修不由得想到了刘玲。其实他已经有很久没有想起过她了。然而,再想起时,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也是,有多少感情能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尤其是当年他对她,或许也只是好感、喜欢,还远远谈不上刻骨铭心。
  那什么样的感情才会刻骨铭心呢?宁时修想了一会儿,回头再看向许冬言,却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窗外凉薄的月光透过只有半扇窗帘的窗子,稀稀疏疏地铺满了房间。许冬言侧着身,面对他蜷缩着,就像婴儿在母亲身体里的姿势——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睡姿。
  他静静地看了片刻,将她露在外面的手臂塞进了棉被下。
  第一天,两人吃过早饭后继续赶路,这一走又是小半天,从高速上下来时已经是下午。许冬言打开手机地图,想看看自己的位置,但是一直捜不到信号。
  宁时修瞥了她一眼说:“这里的信号不怎么稳定。”
  许冬言只好悻悻锁了屏。
  不久,车子停在了一家破旧的小旅馆面前。准确地说,在这条破旧的小街上,这家旅馆已经算是比较不破的了。
  两人一下车,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来人是个留着圆寸头的年轻人,异常热情地向许冬言伸出手:是许记者吧?可把您给盼来了!吃过午饭了吗?路上累了吧?真辛苦,真辛苦!”
  许冬言愣了一下,对他的热情有点不适应:“叫我冬言就行。”
  对方大概也看出了许冬言的别扭,摸了摸脑袋笑道:“呵,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葛兴山,大家都叫我山子,这里的吃喝拉撒都是归我管,回头您有事找我就行!”
  许冬言点点头,道了谢。
  宁时修从后备箱里拿出许冬言的行李,对山子说:“别贫了,过来拿行李。”
  “来喽!”山子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接走宁时修手上的行李箱。
  山子拎着箱子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回头跟许冬言聊上几:“我们头儿一听小刘没接上您,他当时就急了。我说我去接吧,他不放心,非要亲自去,拦都拦不住!”
  “你们头儿?”
  “对啊,这不是头儿把您给接回来了吗?”
  许冬言这才反应过来:山子口中的“头儿”就是宁时修。
  宁时修随口问道:“小刘回来了吗?”
  “也刚到。”
  “许记者的房间安排在几楼?”
  “三楼,就在您房间旁边。”
  三楼的房间不多,山子领着两个人一路走过去,有几间房间的门都是开着的,这几间房间的人见到宁时修都纷纷打呼呼:“头儿回来了?”
  宁时修突然想起什么,走进一间房间:“昨天现场的情况拍照了吗?我看一下。”
  山子见宁时修聊起工作,大概一两句是聊不完的,便对许冬言说:“先送您回房间吧!”
  “好。”
  许冬言的房间就在宁时修房间的旁边,格局和她在视频聊天中看到的一样。
  她留意到这是一个两人间,刚才一路过来的那几个房间都是两个人一起住的,于是问山子:“这房间还有别人吗?”
  “别人?”山子有点诧异,“没了啊,就您一人住。
  许冬言点点头。
  “您先休息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了。”
  山子走后,许冬言发了一条短信给宁时修:“别人都是双人间,就我是单人间,难道这是身为你亲戚的特别待遇吗?”
  没一会儿,宁时修回了过来:“因为这队里只有你一个女的,不单独住怎么办,跟我住?”
  许冬言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却只是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想得美!”
  晚上的时候,有人来敲门,她以为是宁时修,开门一看,又是山子,手上还捧着一件军大衣和军用皮棉帽。
  许冬言把他让进门:“这是什么啊?”
  “听说您这回来得匆忙,穿得有点单薄,头儿特意嘱咐我给您送这个过来。”
  许冬言拿起皮帽子看了看,樟脑丸的味道还没有彻底散去。她想到他在机场时那不怀好意的一笑——原来是给她准备了一顶绿帽子啊!
  山子大约看出了她不情愿,劝说道:“这地方不比咱b市,贼冷,风也大!我们在外面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啥都不比这军大衣扛冻。我们的人都是人手一套,明天穿上这个就谁也不认得谁了。”
  许冬言的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好的,谢谢。”
  “哦,对了,明天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您可以提前去餐厅吃点东西,但千万别迟到哦!”
  “好。”
  第二天出门前,许冬言看着床上那套军大衣依旧有点犹豫不定。她昨天晚上试了一下,实在是穿不出刘天王的帅气,怎么看都觉得很傻。
  她想打开窗子感受一下早上的温度,却发现窗子被冻上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推开。刚推开一个小缝隙,冷风顿时灌人,让她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不穿大衣的想法也随之被打消了。
  还差五分钟到八点的时候,许冬言下了楼。她觉得自己够守时了,却发现大巴车里已经坐满了人,只有宁时修站在车门前。他似乎正要打电话,但看到她后又收起了手机,嘴角不由得浮上笑意。
  许冬言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后悔了。说什么人手一套,宁时修明明还英武帅气地穿着他昨天那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再看车上的人,也都是平时的穿着打扮。只有她傻里傻气地穿着超大号的军大衣,还戴着长耳朵的军帽。
  可是现在再去换掉已然来不及了,她没好气地走过去。宁时修笑意更深,抬手替她整了整戴歪的帽子:“怎么看着像匪军啊。”
  许冬言瞪着他。他立刻敛了敛笑容,但看得出在强忍着笑意:“这么穿没错,只是车里没那么冷,大家都把大衣放在车上了。等回头到了那边工地,你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管用了。
  “呵呵。”许冬言皮笑肉不笑,“这么说,还得谢谢你的绿帽子。”
  宁时修拍了拍她后背:“咱兄妹俩就别客气了!快上车吧,下次早点下来,就不会被这么多人看笑话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伶牙俐齿的许冬言,此刻也只有咬牙切齿、无力还击的份儿了。
  大巴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小县城,沿途的风景逐渐荒芜起来。起初车子里的人还在聊天,到了后来大家都在安静地休息。
  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车程,车子再度停下来。有人从后座将军大衣一件件传过来,众人穿戴整齐后下了车。
  原来,宁时修没有骗人……
  跟着众人下了车,许冬言看到一座残桥跨过一个小山沟,还差一点就连接到对面的高速公路上了。
  风很大,许冬言却来了精神。她正要跟着人爬上桥去看看,却感到大衣领子被什么东西钩住了。她一回头,发现是宁时修。
  “干什么?”她一张口就是一团氤氲的哈气,眼睫毛上立刻结上了一层细细的霜。
  宁时修放低声音:“那边那个小白房你看到了吧?里面有暖炉,你就在那儿等我们收工。”
  “我不跟着你?”
  “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不跟着你,算哪门子采访?”
  宁时修不耐烦地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天儿多冷,上面又不安全。”
  “大家不是都去了吗?”
  “你跟别人能一样吗?”
  其实宁时修说这话的本意是指许冬言是个女孩子而且笨手笨脚的,但是许冬言听在心里却蓦然一暖:原来她在他心里竟是与别人不同的。
  她笑嘻嘻地说“那我也得跟着你。”
  宁时修看了她片刻,最后无奈地妥协了:“跟就跟吧。但要跟好了,不许瞎跑。”
  “知道了!”
  包工头领着宁时修看这几天的施工情况,总的来说和设计图纸的出入不大,不过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而当务之急是工期紧张,需要一个合理的策划来解决天气恶劣造成的工期进展慢的问题。施工方、当地政府的人还有监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凑到了一起。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宁时修瞥了一眼身后瑟瑟发抖的许冬言,提议道:“不如回宾馆再细聊吧。”
  众人似乎这时才感觉到了冷,都表示赞同。
  许冬言一听宁时修说要回去,第一次觉得他太可爱了,害自己戴“绿帽子”的事也没那么计较了。
  回去的路上,宁时修低声对许冬言说:“你也看到了,我估计这项目年前是结不了了,你大概了解一下情况就先回b市吧。”
  “我才刚来。”还不到一天就要赶她走了?
  “你这是要跟到底吗?”
  “那倒也不用。你们什么时候走?”
  “比你晚几天。”
  许冬言想了一下:“也不差那几天,要不一起走……我是说,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多积累点素材。”
  宁时修才不管她为什么想要留下来,他只知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得赶紧让她回家:“这天寒地冻的,你在这儿待着干什么?明后天就赶快回去吧!”
  许冬言随便发了一篇稿子回公司,本以为刘科不满意了会让她再跟两天,没想到稿子竟然出奇顺利地过了。她再没什么理由待下去,只好让山子给她订返程机票。
  这时候,内蒙古又是连日的大雪。也正因为这大雪,后面几天回b市的航班都取消了,高速公路也封路了,临近年关,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为了在过年前把许冬言送回去,宁时修费尽心思找人、托关系,许冬言却放下了一颗心,一点都不着急地看着他忙活。
  结果让许冬言很满意——票还是没买到。
  宁时修看着她一脸的无所谓有点莫名其妙:“留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年,有什么好啊?”
  “也没什么不好啊!”
  宁时修看了她几秒,笑了:“随你吧。到时候想家了可别哭。”
  许冬言耸了耸肩:“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其实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这么重要的日子离开过温琴。即便母女俩平日里时不时地拌嘴吵架,但亲人就是亲人,在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亲人在身边的感觉才算踏实。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宁时修似乎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亲人,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宁时修他们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大早,许冬言正在卫生间洗漱,就听到有人敲门。她吐了牙膏沫子,快速地漱了漱口去开门。
  门外宁时修只穿了一件卫衣,脖子上挂着一个单反,许冬言开门时,他正低头鼓弄着单反。
  “赶紧收拾一下出门。”
  许冬言问:“去哪儿?
  “附近转转。”
  许冬言一听是去逛街,立刻来了兴致。她来这小镇都快十天了,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山上的那个工地。以前不是她没时间,而是宁时修不许她自己出去。眼下,显然是他要带着她去了。
  她连忙冲回卫生间继续洗漱:“等我五分钟。”
  宁时修在门口笑了一下:“五分钟够吗?”
  “够够够!”
  雪其实早就不下了,但是天气寒冷,没人刻意除雪的话,积雪可以数日不化。
  宁时修和许冬言所在的这条小街道显然就没有人去刻意除雪,整个街道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各家各户为了过节而挂出的红灯笼最为抢眼。
  一路上,宁时修话不多,只是边走边随手拍着照片。许冬言讥讽他装文艺青年,可等他停下来看照片回放时,她却忍不住凑脑袋过去跟着看。
  不得不说,他的摄影技术真的挺不错,原本只是普通的街景,被他那么一拍,就像明信片里的景色一样。
  “看不出,你兴趣爱好还不少。”
  宁时修利索地删掉不满意的照片,又拿起相机找着角度:“走的地方多了,光靠画是画不完的。”
  许冬言点头:“也是,回头我也学学。”
  两人一路从清冷的街道渐渐走到了一处集市,这算是许冬言来到这里以后见到的最热闹的地方了。她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人走在前面,一时间忘了宁时修。
  走到一个卖对联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其实对联很常见,可是上面的字却不常见。
  “这是蒙语对联吗?”
  “是啊。您看中哪副了?”
  她指着自己眼前的一副问老板:“这副是什么意思?”
  老板给她解释了一遍。她又连着问了几副,老板都很有耐心地翻译着。
  许冬言认真地记下了每一副的意思,选了最合意的一副:“就要这个吧。”
  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钱,好在还有宁时修。她连忙回头找人,却见他正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自己。
  她拿起自己刚选好的那一副对联展开来给他看:“霸气吧?”
  宁时修笑:“弄明白意思了?”
  “嗯,意思特美好。你给家里买一副吧!”
  宁时修似笑非笑地问:“我?”
  “对啊。”
  “不是你挑好的吗?”
  “我帮你挑的啊。”
  宁时修笑了一下说:“好。”
  付了钱,两人继续往前走。许冬言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了,落后了宁时修一大截。宁时修回头发现人又不见了,只好站在原地等她。等看到她了,他不耐烦地催促道:“没带钱就跟紧点,回头走丢了,你中午就只能饿肚子了。
  许冬言撇了撇嘴,原来他知道她没带钱。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中国人的大年夜。小旅馆的厨师早早下了班,设计师们亲自下厨,凑了一桌子菜。
  起初的气氛还有点拘谨,酒过三巡后,场面便开始有点失控,有人给家里人打电话哭诉,有人抱在一起东倒西歪地聊着天。
  宁时修坐在位置上始终没有挪过地方,时不时地有人来给他敬酒。他也实在,但凡是别人敬的他就先干为敬。施工方加上设计院一共十几个人,除了许冬言,至少每人都敬过他一杯。
  眼看着又有人去敬酒,许冬言不由得嘀咕:“这都喝了小一斤了。”
  旁边的山子听到她的话,笑了:“您担心头儿啊?完全没必要!他可是我们院里出了名的千杯不醉!”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许冬言一听,凑过去问山子:“那你们那里还有别的关于他的传闻吗?”
  山子脸上那种不怀好意的笑容渐渐扩大。他没有回答许冬言,反而问道:“我发现头儿对您特别关照,您二位之前肯定是认识的吧?”
  许冬言微微挑眉:“是啊。”
  “怎么认识的?”
  许冬言正想随便胡诌一个,手机突然响了,是温琴向她发起的视频邀请。她跟山子打了个招呼:“我出去一下。”
  许冬言起身走到餐厅外面的小阳台上。小阳台都是封闭的,虽然没有屋子里暖和,但也不冷。她接通视频,不禁愣了一下:就算b市没有包头冷,但也不至于穿短袖吧?
  温琴的背景是一家餐厅,环境很幽静。她跟女儿打着招呼:“过年好啊!”
  “您冷不冷啊?”
  “不冷啊,还很热呢。”
  温琴说。
  “您这是在哪儿?”
  “你俩都不回家,我们就来三亚过年了。你们那儿怎么样,冷吗?”
  许冬言羡慕地撇了撇嘴:“不是很冷,也就零下二十几度吧。”
  温琴斜着眼睛想了想:“零下二十几度啊……我还真没体会过。”
  许冬言不耐烦地说:“妈,您除了炫耀还有别的事情吗?”
  “看看你呗!怎么才几天不见就丑成了这样,是不是总熬夜啊?”
  “呵,谢谢关心啊。”
  “应该的。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你们呢?”
  “过完年吧。”
  “那您问个什么劲儿啊!”
  “你这白眼狼孩子,你妈当然是关心你啊!好啦不说啦,我们吃完晚饭了,去海边溜达溜达。”
  挂上电话,许冬言这才发现宁时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她的身边。他靠在阳台上,嘴里含着一支烟,打火机在手上吧嗒吧嗒地响着,就是不把烟点燃。
  “你怎么走路没声音的?”
  “是你聊得太专注了。”
  “他们去三亚了。”
  “我知道。”
  许冬言看他:“刚才见你酒量不错。”
  宁时修转了下身,跟许冬言一样面对外面。他这才把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团烟雾:“水喝多了都难受,更何况是酒。不醉不代表我不难受。”
  许冬言斜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真搞不懂,明明知道难受,为什么还要喝?”
  “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都跟喝酒是一个道理,明知道喝了会难受、会失控,还是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你呢?”许冬言问。
  “什么?”
  宁时修顿了一下说:“行,我知道了。”
  没一会儿,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宁时修走到床边,拿起她刚刚看的那本书随意翻了几下,发现有一段话被做过标记:“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并不是全部,即便发生了天塌下来的事,他们也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并不是随着岁月增长会自然而然学会的技能,这是在被岁月伤害过后他们对自己的残忍。”
  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么说,看似没心没肺的她其实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他把书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将刚才回来时从老板男里要的新床单展开铺在了床上。
  许冬言洗完澡出来,发现床单换了。她问宁时修:“哪儿来的?”
  “我跟老板说床单太脏了,让他重新拿一条。这条是新的,你放心睡吧。”
  说着他自己坐到沙发上,将羽绒服盖在身上,闭着眼睛打算睡了:“收拾好就把灯关了。”
  许冬言擦了擦头发,关掉灯爬上了床。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她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宁时修不舒服地动了动脖子。
  过了一会儿,她轻声问:“你睡着了吗?”
  “嗯。”
  许冬言笑,睡着了还应声?“我睡了一天,现在睡不着了。”
  宁时修幽幽地叹了口气,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她几乎可以看得到他正看着自己。
  她说:“要不……你过来吧,咱俩聊聊天。”
  他坐着不动。
  她又说:“怎么,还怕我占你便宜?”
  一阵窸窸窣窣牢牢的声音响起,宁时修起身靠坐在她旁边:“早知道白天把你叫醒了,省得晚上给别人添麻烦。
  许冬言翻了个身,面对着他:“你睡不着时会想什么?”
  宁时修端着手臂:“工作吧。”
  “你们领导一定特别喜欢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傻,够勤快啊。”
  宁时修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许冬言又说:“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好奇。”
  “什么?”
  “就算你和陆江庭因为一些事情疏远了,但是你们好歹也是亲戚,还是不远的亲戚,为什么我都没听宁叔提起过他?感觉你们家在b市似乎没有他这个亲戚一样。”
  宁时修轻轻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长。”
  “说说嘛!”
  “其实主要是上一辈儿的事情。我姥姥家条件一直不错,我妈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但我爸年轻时就是个穷小子。两人恋爱后遭到了我姥姥家人的反对,可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谁也不愿意放弃,到后来还没结婚就先有了我。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这种情况,我姥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就跟我妈断绝了关系,也就由着她和我爸在一起了。不过自那以后,我妈跟那边的亲戚也就都不联系了。”
  “你姥爷也太固执了,你不说,我还以为这种悲剧只存在于小说里呢。”
  “我和陆江庭这一辈儿原本不该受他们影响的,更何况我大姨,也就是陆江庭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对我还挺好的。我俩当时上同一所学校,她经常偷偷跑到学校去看我。”
  “那后来这样又是为什么?”许冬言追问道。
  宁时修顿了顿说:“后来,出现了一个女人,然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许冬言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女人是你的初恋吗?”
  “算是吧。”
  如果她没记错,王璐应该也是陆江庭的初恋。她突然很想知道:对男人而言,初恋意味着什么。真的么无可替代、不能撼动吗?
  “初恋对你们男人来说,到底算什么?”
  宁时修想了想,在沉静如水的夜中,缓缓说道:“大概就像一面镜子吧,能让人看到最初的自己。”
  宁时修不由得想到了刘玲。其实他已经有很久没有想起过她了。然而,再想起时,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也是,有多少感情能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尤其是当年他对她,或许也只是好感、喜欢,还远远谈不上刻骨铭心。
  那什么样的感情才会刻骨铭心呢?宁时修想了一会儿,回头再看向许冬言,却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窗外凉薄的月光透过只有半扇窗帘的窗子,稀稀疏疏地铺满了房间。许冬言侧着身,面对他蜷缩着,就像婴儿在母亲身体里的姿势——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睡姿。
  他静静地看了片刻,将她露在外面的手臂塞进了棉被下。
  第一天,两人吃过早饭后继续赶路,这一走又是小半天,从高速上下来时已经是下午。许冬言打开手机地图,想看看自己的位置,但是一直捜不到信号。
  宁时修瞥了她一眼说:“这里的信号不怎么稳定。”
  许冬言只好悻悻锁了屏。
  不久,车子停在了一家破旧的小旅馆面前。准确地说,在这条破旧的小街上,这家旅馆已经算是比较不破的了。
  两人一下车,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来人是个留着圆寸头的年轻人,异常热情地向许冬言伸出手:是许记者吧?可把您给盼来了!吃过午饭了吗?路上累了吧?真辛苦,真辛苦!”
  许冬言愣了一下,对他的热情有点不适应:“叫我冬言就行。”
  对方大概也看出了许冬言的别扭,摸了摸脑袋笑道:“呵,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葛兴山,大家都叫我山子,这里的吃喝拉撒都是归我管,回头您有事找我就行!”
  许冬言点点头,道了谢。
  宁时修从后备箱里拿出许冬言的行李,对山子说:“别贫了,过来拿行李。”
  “来喽!”山子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接走宁时修手上的行李箱。
  山子拎着箱子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回头跟许冬言聊上几:“我们头儿一听小刘没接上您,他当时就急了。我说我去接吧,他不放心,非要亲自去,拦都拦不住!”
  “你们头儿?”
  “对啊,这不是头儿把您给接回来了吗?”
  许冬言这才反应过来:山子口中的“头儿”就是宁时修。
  宁时修随口问道:“小刘回来了吗?”
  “也刚到。”
  “许记者的房间安排在几楼?”
  “三楼,就在您房间旁边。”
  三楼的房间不多,山子领着两个人一路走过去,有几间房间的门都是开着的,这几间房间的人见到宁时修都纷纷打呼呼:“头儿回来了?”
  宁时修突然想起什么,走进一间房间:“昨天现场的情况拍照了吗?我看一下。”
  山子见宁时修聊起工作,大概一两句是聊不完的,便对许冬言说:“先送您回房间吧!”
  “好。”
  许冬言的房间就在宁时修房间的旁边,格局和她在视频聊天中看到的一样。
  她留意到这是一个两人间,刚才一路过来的那几个房间都是两个人一起住的,于是问山子:“这房间还有别人吗?”
  “别人?”山子有点诧异,“没了啊,就您一人住。
  许冬言点点头。
  “您先休息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了。”
  山子走后,许冬言发了一条短信给宁时修:“别人都是双人间,就我是单人间,难道这是身为你亲戚的特别待遇吗?”
  没一会儿,宁时修回了过来:“因为这队里只有你一个女的,不单独住怎么办,跟我住?”
  许冬言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却只是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想得美!”
  晚上的时候,有人来敲门,她以为是宁时修,开门一看,又是山子,手上还捧着一件军大衣和军用皮棉帽。
  许冬言把他让进门:“这是什么啊?”
  “听说您这回来得匆忙,穿得有点单薄,头儿特意嘱咐我给您送这个过来。”
  许冬言拿起皮帽子看了看,樟脑丸的味道还没有彻底散去。她想到他在机场时那不怀好意的一笑——原来是给她准备了一顶绿帽子啊!
  山子大约看出了她不情愿,劝说道:“这地方不比咱b市,贼冷,风也大!我们在外面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啥都不比这军大衣扛冻。我们的人都是人手一套,明天穿上这个就谁也不认得谁了。”
  许冬言的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好的,谢谢。”
  “哦,对了,明天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您可以提前去餐厅吃点东西,但千万别迟到哦!”
  “好。”
  第二天出门前,许冬言看着床上那套军大衣依旧有点犹豫不定。她昨天晚上试了一下,实在是穿不出刘天王的帅气,怎么看都觉得很傻。
  她想打开窗子感受一下早上的温度,却发现窗子被冻上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推开。刚推开一个小缝隙,冷风顿时灌人,让她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不穿大衣的想法也随之被打消了。
  还差五分钟到八点的时候,许冬言下了楼。她觉得自己够守时了,却发现大巴车里已经坐满了人,只有宁时修站在车门前。他似乎正要打电话,但看到她后又收起了手机,嘴角不由得浮上笑意。
  许冬言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后悔了。说什么人手一套,宁时修明明还英武帅气地穿着他昨天那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再看车上的人,也都是平时的穿着打扮。只有她傻里傻气地穿着超大号的军大衣,还戴着长耳朵的军帽。
  可是现在再去换掉已然来不及了,她没好气地走过去。宁时修笑意更深,抬手替她整了整戴歪的帽子:“怎么看着像匪军啊。”
  许冬言瞪着他。他立刻敛了敛笑容,但看得出在强忍着笑意:“这么穿没错,只是车里没那么冷,大家都把大衣放在车上了。等回头到了那边工地,你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管用了。
  “呵呵。”许冬言皮笑肉不笑,“这么说,还得谢谢你的绿帽子。”
  宁时修拍了拍她后背:“咱兄妹俩就别客气了!快上车吧,下次早点下来,就不会被这么多人看笑话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伶牙俐齿的许冬言,此刻也只有咬牙切齿、无力还击的份儿了。
  大巴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小县城,沿途的风景逐渐荒芜起来。起初车子里的人还在聊天,到了后来大家都在安静地休息。
  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车程,车子再度停下来。有人从后座将军大衣一件件传过来,众人穿戴整齐后下了车。
  原来,宁时修没有骗人……
  跟着众人下了车,许冬言看到一座残桥跨过一个小山沟,还差一点就连接到对面的高速公路上了。
  风很大,许冬言却来了精神。她正要跟着人爬上桥去看看,却感到大衣领子被什么东西钩住了。她一回头,发现是宁时修。
  “干什么?”她一张口就是一团氤氲的哈气,眼睫毛上立刻结上了一层细细的霜。
  宁时修放低声音:“那边那个小白房你看到了吧?里面有暖炉,你就在那儿等我们收工。”
  “我不跟着你?”
  “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不跟着你,算哪门子采访?”
  宁时修不耐烦地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天儿多冷,上面又不安全。”
  “大家不是都去了吗?”
  “你跟别人能一样吗?”
  其实宁时修说这话的本意是指许冬言是个女孩子而且笨手笨脚的,但是许冬言听在心里却蓦然一暖:原来她在他心里竟是与别人不同的。
  她笑嘻嘻地说“那我也得跟着你。”
  宁时修看了她片刻,最后无奈地妥协了:“跟就跟吧。但要跟好了,不许瞎跑。”
  “知道了!”
  包工头领着宁时修看这几天的施工情况,总的来说和设计图纸的出入不大,不过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而当务之急是工期紧张,需要一个合理的策划来解决天气恶劣造成的工期进展慢的问题。施工方、当地政府的人还有监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凑到了一起。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宁时修瞥了一眼身后瑟瑟发抖的许冬言,提议道:“不如回宾馆再细聊吧。”
  众人似乎这时才感觉到了冷,都表示赞同。
  许冬言一听宁时修说要回去,第一次觉得他太可爱了,害自己戴“绿帽子”的事也没那么计较了。
  回去的路上,宁时修低声对许冬言说:“你也看到了,我估计这项目年前是结不了了,你大概了解一下情况就先回b市吧。”
  “我才刚来。”还不到一天就要赶她走了?
  “你这是要跟到底吗?”
  “那倒也不用。你们什么时候走?”
  “比你晚几天。”
  许冬言想了一下:“也不差那几天,要不一起走……我是说,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多积累点素材。”
  宁时修才不管她为什么想要留下来,他只知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得赶紧让她回家:“这天寒地冻的,你在这儿待着干什么?明后天就赶快回去吧!”
  许冬言随便发了一篇稿子回公司,本以为刘科不满意了会让她再跟两天,没想到稿子竟然出奇顺利地过了。她再没什么理由待下去,只好让山子给她订返程机票。
  这时候,内蒙古又是连日的大雪。也正因为这大雪,后面几天回b市的航班都取消了,高速公路也封路了,临近年关,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为了在过年前把许冬言送回去,宁时修费尽心思找人、托关系,许冬言却放下了一颗心,一点都不着急地看着他忙活。
  结果让许冬言很满意——票还是没买到。
  宁时修看着她一脸的无所谓有点莫名其妙:“留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年,有什么好啊?”
  “也没什么不好啊!”
  宁时修看了她几秒,笑了:“随你吧。到时候想家了可别哭。”
  许冬言耸了耸肩:“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其实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这么重要的日子离开过温琴。即便母女俩平日里时不时地拌嘴吵架,但亲人就是亲人,在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亲人在身边的感觉才算踏实。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宁时修似乎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亲人,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宁时修他们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大早,许冬言正在卫生间洗漱,就听到有人敲门。她吐了牙膏沫子,快速地漱了漱口去开门。
  门外宁时修只穿了一件卫衣,脖子上挂着一个单反,许冬言开门时,他正低头鼓弄着单反。
  “赶紧收拾一下出门。”
  许冬言问:“去哪儿?
  “附近转转。”
  许冬言一听是去逛街,立刻来了兴致。她来这小镇都快十天了,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山上的那个工地。以前不是她没时间,而是宁时修不许她自己出去。眼下,显然是他要带着她去了。
  她连忙冲回卫生间继续洗漱:“等我五分钟。”
  宁时修在门口笑了一下:“五分钟够吗?”
  “够够够!”
  雪其实早就不下了,但是天气寒冷,没人刻意除雪的话,积雪可以数日不化。
  宁时修和许冬言所在的这条小街道显然就没有人去刻意除雪,整个街道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各家各户为了过节而挂出的红灯笼最为抢眼。
  一路上,宁时修话不多,只是边走边随手拍着照片。许冬言讥讽他装文艺青年,可等他停下来看照片回放时,她却忍不住凑脑袋过去跟着看。
  不得不说,他的摄影技术真的挺不错,原本只是普通的街景,被他那么一拍,就像明信片里的景色一样。
  “看不出,你兴趣爱好还不少。”
  宁时修利索地删掉不满意的照片,又拿起相机找着角度:“走的地方多了,光靠画是画不完的。”
  许冬言点头:“也是,回头我也学学。”
  两人一路从清冷的街道渐渐走到了一处集市,这算是许冬言来到这里以后见到的最热闹的地方了。她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人走在前面,一时间忘了宁时修。
  走到一个卖对联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其实对联很常见,可是上面的字却不常见。
  “这是蒙语对联吗?”
  “是啊。您看中哪副了?”
  她指着自己眼前的一副问老板:“这副是什么意思?”
  老板给她解释了一遍。她又连着问了几副,老板都很有耐心地翻译着。
  许冬言认真地记下了每一副的意思,选了最合意的一副:“就要这个吧。”
  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钱,好在还有宁时修。她连忙回头找人,却见他正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自己。
  她拿起自己刚选好的那一副对联展开来给他看:“霸气吧?”
  宁时修笑:“弄明白意思了?”
  “嗯,意思特美好。你给家里买一副吧!”
  宁时修似笑非笑地问:“我?”
  “对啊。”
  “不是你挑好的吗?”
  “我帮你挑的啊。”
  宁时修笑了一下说:“好。”
  付了钱,两人继续往前走。许冬言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了,落后了宁时修一大截。宁时修回头发现人又不见了,只好站在原地等她。等看到她了,他不耐烦地催促道:“没带钱就跟紧点,回头走丢了,你中午就只能饿肚子了。
  许冬言撇了撇嘴,原来他知道她没带钱。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中国人的大年夜。小旅馆的厨师早早下了班,设计师们亲自下厨,凑了一桌子菜。
  起初的气氛还有点拘谨,酒过三巡后,场面便开始有点失控,有人给家里人打电话哭诉,有人抱在一起东倒西歪地聊着天。
  宁时修坐在位置上始终没有挪过地方,时不时地有人来给他敬酒。他也实在,但凡是别人敬的他就先干为敬。施工方加上设计院一共十几个人,除了许冬言,至少每人都敬过他一杯。
  眼看着又有人去敬酒,许冬言不由得嘀咕:“这都喝了小一斤了。”
  旁边的山子听到她的话,笑了:“您担心头儿啊?完全没必要!他可是我们院里出了名的千杯不醉!”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许冬言一听,凑过去问山子:“那你们那里还有别的关于他的传闻吗?”
  山子脸上那种不怀好意的笑容渐渐扩大。他没有回答许冬言,反而问道:“我发现头儿对您特别关照,您二位之前肯定是认识的吧?”
  许冬言微微挑眉:“是啊。”
  “怎么认识的?”
  许冬言正想随便胡诌一个,手机突然响了,是温琴向她发起的视频邀请。她跟山子打了个招呼:“我出去一下。”
  许冬言起身走到餐厅外面的小阳台上。小阳台都是封闭的,虽然没有屋子里暖和,但也不冷。她接通视频,不禁愣了一下:就算b市没有包头冷,但也不至于穿短袖吧?
  温琴的背景是一家餐厅,环境很幽静。她跟女儿打着招呼:“过年好啊!”
  “您冷不冷啊?”
  “不冷啊,还很热呢。”
  温琴说。
  “您这是在哪儿?”
  “你俩都不回家,我们就来三亚过年了。你们那儿怎么样,冷吗?”
  许冬言羡慕地撇了撇嘴:“不是很冷,也就零下二十几度吧。”
  温琴斜着眼睛想了想:“零下二十几度啊……我还真没体会过。”
  许冬言不耐烦地说:“妈,您除了炫耀还有别的事情吗?”
  “看看你呗!怎么才几天不见就丑成了这样,是不是总熬夜啊?”
  “呵,谢谢关心啊。”
  “应该的。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你们呢?”
  “过完年吧。”
  “那您问个什么劲儿啊!”
  “你这白眼狼孩子,你妈当然是关心你啊!好啦不说啦,我们吃完晚饭了,去海边溜达溜达。”
  挂上电话,许冬言这才发现宁时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她的身边。他靠在阳台上,嘴里含着一支烟,打火机在手上吧嗒吧嗒地响着,就是不把烟点燃。
  “你怎么走路没声音的?”
  “是你聊得太专注了。”
  “他们去三亚了。”
  “我知道。”
  许冬言看他:“刚才见你酒量不错。”
  宁时修转了下身,跟许冬言一样面对外面。他这才把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团烟雾:“水喝多了都难受,更何况是酒。不醉不代表我不难受。”
  许冬言斜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真搞不懂,明明知道难受,为什么还要喝?”
  “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都跟喝酒是一个道理,明知道喝了会难受、会失控,还是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你呢?”许冬言问。
  “什么?”
  宁时修顿了一下说:“行,我知道了。”
  没一会儿,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宁时修走到床边,拿起她刚刚看的那本书随意翻了几下,发现有一段话被做过标记:“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并不是全部,即便发生了天塌下来的事,他们也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并不是随着岁月增长会自然而然学会的技能,这是在被岁月伤害过后他们对自己的残忍。”
  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么说,看似没心没肺的她其实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他把书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将刚才回来时从老板男里要的新床单展开铺在了床上。
  许冬言洗完澡出来,发现床单换了。她问宁时修:“哪儿来的?”
  “我跟老板说床单太脏了,让他重新拿一条。这条是新的,你放心睡吧。”
  说着他自己坐到沙发上,将羽绒服盖在身上,闭着眼睛打算睡了:“收拾好就把灯关了。”
  许冬言擦了擦头发,关掉灯爬上了床。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她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宁时修不舒服地动了动脖子。
  过了一会儿,她轻声问:“你睡着了吗?”
  “嗯。”
  许冬言笑,睡着了还应声?“我睡了一天,现在睡不着了。”
  宁时修幽幽地叹了口气,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她几乎可以看得到他正看着自己。
  她说:“要不……你过来吧,咱俩聊聊天。”
  他坐着不动。
  她又说:“怎么,还怕我占你便宜?”
  一阵窸窸窣窣牢牢的声音响起,宁时修起身靠坐在她旁边:“早知道白天把你叫醒了,省得晚上给别人添麻烦。
  许冬言翻了个身,面对着他:“你睡不着时会想什么?”
  宁时修端着手臂:“工作吧。”
  “你们领导一定特别喜欢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傻,够勤快啊。”
  宁时修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许冬言又说:“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好奇。”
  “什么?”
  “就算你和陆江庭因为一些事情疏远了,但是你们好歹也是亲戚,还是不远的亲戚,为什么我都没听宁叔提起过他?感觉你们家在b市似乎没有他这个亲戚一样。”
  宁时修轻轻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长。”
  “说说嘛!”
  “其实主要是上一辈儿的事情。我姥姥家条件一直不错,我妈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但我爸年轻时就是个穷小子。两人恋爱后遭到了我姥姥家人的反对,可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谁也不愿意放弃,到后来还没结婚就先有了我。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这种情况,我姥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就跟我妈断绝了关系,也就由着她和我爸在一起了。不过自那以后,我妈跟那边的亲戚也就都不联系了。”
  “你姥爷也太固执了,你不说,我还以为这种悲剧只存在于小说里呢。”
  “我和陆江庭这一辈儿原本不该受他们影响的,更何况我大姨,也就是陆江庭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对我还挺好的。我俩当时上同一所学校,她经常偷偷跑到学校去看我。”
  “那后来这样又是为什么?”许冬言追问道。
  宁时修顿了顿说:“后来,出现了一个女人,然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许冬言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女人是你的初恋吗?”
  “算是吧。”
  如果她没记错,王璐应该也是陆江庭的初恋。她突然很想知道:对男人而言,初恋意味着什么。真的么无可替代、不能撼动吗?
  “初恋对你们男人来说,到底算什么?”
  宁时修想了想,在沉静如水的夜中,缓缓说道:“大概就像一面镜子吧,能让人看到最初的自己。”
  宁时修不由得想到了刘玲。其实他已经有很久没有想起过她了。然而,再想起时,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也是,有多少感情能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尤其是当年他对她,或许也只是好感、喜欢,还远远谈不上刻骨铭心。
  那什么样的感情才会刻骨铭心呢?宁时修想了一会儿,回头再看向许冬言,却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窗外凉薄的月光透过只有半扇窗帘的窗子,稀稀疏疏地铺满了房间。许冬言侧着身,面对他蜷缩着,就像婴儿在母亲身体里的姿势——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睡姿。
  他静静地看了片刻,将她露在外面的手臂塞进了棉被下。
  第一天,两人吃过早饭后继续赶路,这一走又是小半天,从高速上下来时已经是下午。许冬言打开手机地图,想看看自己的位置,但是一直捜不到信号。
  宁时修瞥了她一眼说:“这里的信号不怎么稳定。”
  许冬言只好悻悻锁了屏。
  不久,车子停在了一家破旧的小旅馆面前。准确地说,在这条破旧的小街上,这家旅馆已经算是比较不破的了。
  两人一下车,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来人是个留着圆寸头的年轻人,异常热情地向许冬言伸出手:是许记者吧?可把您给盼来了!吃过午饭了吗?路上累了吧?真辛苦,真辛苦!”
  许冬言愣了一下,对他的热情有点不适应:“叫我冬言就行。”
  对方大概也看出了许冬言的别扭,摸了摸脑袋笑道:“呵,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葛兴山,大家都叫我山子,这里的吃喝拉撒都是归我管,回头您有事找我就行!”
  许冬言点点头,道了谢。
  宁时修从后备箱里拿出许冬言的行李,对山子说:“别贫了,过来拿行李。”
  “来喽!”山子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接走宁时修手上的行李箱。
  山子拎着箱子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回头跟许冬言聊上几:“我们头儿一听小刘没接上您,他当时就急了。我说我去接吧,他不放心,非要亲自去,拦都拦不住!”
  “你们头儿?”
  “对啊,这不是头儿把您给接回来了吗?”
  许冬言这才反应过来:山子口中的“头儿”就是宁时修。
  宁时修随口问道:“小刘回来了吗?”
  “也刚到。”
  “许记者的房间安排在几楼?”
  “三楼,就在您房间旁边。”
  三楼的房间不多,山子领着两个人一路走过去,有几间房间的门都是开着的,这几间房间的人见到宁时修都纷纷打呼呼:“头儿回来了?”
  宁时修突然想起什么,走进一间房间:“昨天现场的情况拍照了吗?我看一下。”
  山子见宁时修聊起工作,大概一两句是聊不完的,便对许冬言说:“先送您回房间吧!”
  “好。”
  许冬言的房间就在宁时修房间的旁边,格局和她在视频聊天中看到的一样。
  她留意到这是一个两人间,刚才一路过来的那几个房间都是两个人一起住的,于是问山子:“这房间还有别人吗?”
  “别人?”山子有点诧异,“没了啊,就您一人住。
  许冬言点点头。
  “您先休息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了。”
  山子走后,许冬言发了一条短信给宁时修:“别人都是双人间,就我是单人间,难道这是身为你亲戚的特别待遇吗?”
  没一会儿,宁时修回了过来:“因为这队里只有你一个女的,不单独住怎么办,跟我住?”
  许冬言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却只是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想得美!”
  晚上的时候,有人来敲门,她以为是宁时修,开门一看,又是山子,手上还捧着一件军大衣和军用皮棉帽。
  许冬言把他让进门:“这是什么啊?”
  “听说您这回来得匆忙,穿得有点单薄,头儿特意嘱咐我给您送这个过来。”
  许冬言拿起皮帽子看了看,樟脑丸的味道还没有彻底散去。她想到他在机场时那不怀好意的一笑——原来是给她准备了一顶绿帽子啊!
  山子大约看出了她不情愿,劝说道:“这地方不比咱b市,贼冷,风也大!我们在外面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啥都不比这军大衣扛冻。我们的人都是人手一套,明天穿上这个就谁也不认得谁了。”
  许冬言的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好的,谢谢。”
  “哦,对了,明天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您可以提前去餐厅吃点东西,但千万别迟到哦!”
  “好。”
  第二天出门前,许冬言看着床上那套军大衣依旧有点犹豫不定。她昨天晚上试了一下,实在是穿不出刘天王的帅气,怎么看都觉得很傻。
  她想打开窗子感受一下早上的温度,却发现窗子被冻上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推开。刚推开一个小缝隙,冷风顿时灌人,让她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不穿大衣的想法也随之被打消了。
  还差五分钟到八点的时候,许冬言下了楼。她觉得自己够守时了,却发现大巴车里已经坐满了人,只有宁时修站在车门前。他似乎正要打电话,但看到她后又收起了手机,嘴角不由得浮上笑意。
  许冬言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后悔了。说什么人手一套,宁时修明明还英武帅气地穿着他昨天那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再看车上的人,也都是平时的穿着打扮。只有她傻里傻气地穿着超大号的军大衣,还戴着长耳朵的军帽。
  可是现在再去换掉已然来不及了,她没好气地走过去。宁时修笑意更深,抬手替她整了整戴歪的帽子:“怎么看着像匪军啊。”
  许冬言瞪着他。他立刻敛了敛笑容,但看得出在强忍着笑意:“这么穿没错,只是车里没那么冷,大家都把大衣放在车上了。等回头到了那边工地,你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管用了。
  “呵呵。”许冬言皮笑肉不笑,“这么说,还得谢谢你的绿帽子。”
  宁时修拍了拍她后背:“咱兄妹俩就别客气了!快上车吧,下次早点下来,就不会被这么多人看笑话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伶牙俐齿的许冬言,此刻也只有咬牙切齿、无力还击的份儿了。
  大巴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小县城,沿途的风景逐渐荒芜起来。起初车子里的人还在聊天,到了后来大家都在安静地休息。
  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车程,车子再度停下来。有人从后座将军大衣一件件传过来,众人穿戴整齐后下了车。
  原来,宁时修没有骗人……
  跟着众人下了车,许冬言看到一座残桥跨过一个小山沟,还差一点就连接到对面的高速公路上了。
  风很大,许冬言却来了精神。她正要跟着人爬上桥去看看,却感到大衣领子被什么东西钩住了。她一回头,发现是宁时修。
  “干什么?”她一张口就是一团氤氲的哈气,眼睫毛上立刻结上了一层细细的霜。
  宁时修放低声音:“那边那个小白房你看到了吧?里面有暖炉,你就在那儿等我们收工。”
  “我不跟着你?”
  “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不跟着你,算哪门子采访?”
  宁时修不耐烦地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天儿多冷,上面又不安全。”
  “大家不是都去了吗?”
  “你跟别人能一样吗?”
  其实宁时修说这话的本意是指许冬言是个女孩子而且笨手笨脚的,但是许冬言听在心里却蓦然一暖:原来她在他心里竟是与别人不同的。
  她笑嘻嘻地说“那我也得跟着你。”
  宁时修看了她片刻,最后无奈地妥协了:“跟就跟吧。但要跟好了,不许瞎跑。”
  “知道了!”
  包工头领着宁时修看这几天的施工情况,总的来说和设计图纸的出入不大,不过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而当务之急是工期紧张,需要一个合理的策划来解决天气恶劣造成的工期进展慢的问题。施工方、当地政府的人还有监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凑到了一起。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宁时修瞥了一眼身后瑟瑟发抖的许冬言,提议道:“不如回宾馆再细聊吧。”
  众人似乎这时才感觉到了冷,都表示赞同。
  许冬言一听宁时修说要回去,第一次觉得他太可爱了,害自己戴“绿帽子”的事也没那么计较了。
  回去的路上,宁时修低声对许冬言说:“你也看到了,我估计这项目年前是结不了了,你大概了解一下情况就先回b市吧。”
  “我才刚来。”还不到一天就要赶她走了?
  “你这是要跟到底吗?”
  “那倒也不用。你们什么时候走?”
  “比你晚几天。”
  许冬言想了一下:“也不差那几天,要不一起走……我是说,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多积累点素材。”
  宁时修才不管她为什么想要留下来,他只知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得赶紧让她回家:“这天寒地冻的,你在这儿待着干什么?明后天就赶快回去吧!”
  许冬言随便发了一篇稿子回公司,本以为刘科不满意了会让她再跟两天,没想到稿子竟然出奇顺利地过了。她再没什么理由待下去,只好让山子给她订返程机票。
  这时候,内蒙古又是连日的大雪。也正因为这大雪,后面几天回b市的航班都取消了,高速公路也封路了,临近年关,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为了在过年前把许冬言送回去,宁时修费尽心思找人、托关系,许冬言却放下了一颗心,一点都不着急地看着他忙活。
  结果让许冬言很满意——票还是没买到。
  宁时修看着她一脸的无所谓有点莫名其妙:“留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年,有什么好啊?”
  “也没什么不好啊!”
  宁时修看了她几秒,笑了:“随你吧。到时候想家了可别哭。”
  许冬言耸了耸肩:“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其实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这么重要的日子离开过温琴。即便母女俩平日里时不时地拌嘴吵架,但亲人就是亲人,在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亲人在身边的感觉才算踏实。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宁时修似乎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亲人,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宁时修他们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大早,许冬言正在卫生间洗漱,就听到有人敲门。她吐了牙膏沫子,快速地漱了漱口去开门。
  门外宁时修只穿了一件卫衣,脖子上挂着一个单反,许冬言开门时,他正低头鼓弄着单反。
  “赶紧收拾一下出门。”
  许冬言问:“去哪儿?
  “附近转转。”
  许冬言一听是去逛街,立刻来了兴致。她来这小镇都快十天了,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山上的那个工地。以前不是她没时间,而是宁时修不许她自己出去。眼下,显然是他要带着她去了。
  她连忙冲回卫生间继续洗漱:“等我五分钟。”
  宁时修在门口笑了一下:“五分钟够吗?”
  “够够够!”
  雪其实早就不下了,但是天气寒冷,没人刻意除雪的话,积雪可以数日不化。
  宁时修和许冬言所在的这条小街道显然就没有人去刻意除雪,整个街道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各家各户为了过节而挂出的红灯笼最为抢眼。
  一路上,宁时修话不多,只是边走边随手拍着照片。许冬言讥讽他装文艺青年,可等他停下来看照片回放时,她却忍不住凑脑袋过去跟着看。
  不得不说,他的摄影技术真的挺不错,原本只是普通的街景,被他那么一拍,就像明信片里的景色一样。
  “看不出,你兴趣爱好还不少。”
  宁时修利索地删掉不满意的照片,又拿起相机找着角度:“走的地方多了,光靠画是画不完的。”
  许冬言点头:“也是,回头我也学学。”
  两人一路从清冷的街道渐渐走到了一处集市,这算是许冬言来到这里以后见到的最热闹的地方了。她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人走在前面,一时间忘了宁时修。
  走到一个卖对联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其实对联很常见,可是上面的字却不常见。
  “这是蒙语对联吗?”
  “是啊。您看中哪副了?”
  她指着自己眼前的一副问老板:“这副是什么意思?”
  老板给她解释了一遍。她又连着问了几副,老板都很有耐心地翻译着。
  许冬言认真地记下了每一副的意思,选了最合意的一副:“就要这个吧。”
  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钱,好在还有宁时修。她连忙回头找人,却见他正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自己。
  她拿起自己刚选好的那一副对联展开来给他看:“霸气吧?”
  宁时修笑:“弄明白意思了?”
  “嗯,意思特美好。你给家里买一副吧!”
  宁时修似笑非笑地问:“我?”
  “对啊。”
  “不是你挑好的吗?”
  “我帮你挑的啊。”
  宁时修笑了一下说:“好。”
  付了钱,两人继续往前走。许冬言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了,落后了宁时修一大截。宁时修回头发现人又不见了,只好站在原地等她。等看到她了,他不耐烦地催促道:“没带钱就跟紧点,回头走丢了,你中午就只能饿肚子了。
  许冬言撇了撇嘴,原来他知道她没带钱。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中国人的大年夜。小旅馆的厨师早早下了班,设计师们亲自下厨,凑了一桌子菜。
  起初的气氛还有点拘谨,酒过三巡后,场面便开始有点失控,有人给家里人打电话哭诉,有人抱在一起东倒西歪地聊着天。
  宁时修坐在位置上始终没有挪过地方,时不时地有人来给他敬酒。他也实在,但凡是别人敬的他就先干为敬。施工方加上设计院一共十几个人,除了许冬言,至少每人都敬过他一杯。
  眼看着又有人去敬酒,许冬言不由得嘀咕:“这都喝了小一斤了。”
  旁边的山子听到她的话,笑了:“您担心头儿啊?完全没必要!他可是我们院里出了名的千杯不醉!”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许冬言一听,凑过去问山子:“那你们那里还有别的关于他的传闻吗?”
  山子脸上那种不怀好意的笑容渐渐扩大。他没有回答许冬言,反而问道:“我发现头儿对您特别关照,您二位之前肯定是认识的吧?”
  许冬言微微挑眉:“是啊。”
  “怎么认识的?”
  许冬言正想随便胡诌一个,手机突然响了,是温琴向她发起的视频邀请。她跟山子打了个招呼:“我出去一下。”
  许冬言起身走到餐厅外面的小阳台上。小阳台都是封闭的,虽然没有屋子里暖和,但也不冷。她接通视频,不禁愣了一下:就算b市没有包头冷,但也不至于穿短袖吧?
  温琴的背景是一家餐厅,环境很幽静。她跟女儿打着招呼:“过年好啊!”
  “您冷不冷啊?”
  “不冷啊,还很热呢。”
  温琴说。
  “您这是在哪儿?”
  “你俩都不回家,我们就来三亚过年了。你们那儿怎么样,冷吗?”
  许冬言羡慕地撇了撇嘴:“不是很冷,也就零下二十几度吧。”
  温琴斜着眼睛想了想:“零下二十几度啊……我还真没体会过。”
  许冬言不耐烦地说:“妈,您除了炫耀还有别的事情吗?”
  “看看你呗!怎么才几天不见就丑成了这样,是不是总熬夜啊?”
  “呵,谢谢关心啊。”
  “应该的。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你们呢?”
  “过完年吧。”
  “那您问个什么劲儿啊!”
  “你这白眼狼孩子,你妈当然是关心你啊!好啦不说啦,我们吃完晚饭了,去海边溜达溜达。”
  挂上电话,许冬言这才发现宁时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她的身边。他靠在阳台上,嘴里含着一支烟,打火机在手上吧嗒吧嗒地响着,就是不把烟点燃。
  “你怎么走路没声音的?”
  “是你聊得太专注了。”
  “他们去三亚了。”
  “我知道。”
  许冬言看他:“刚才见你酒量不错。”
  宁时修转了下身,跟许冬言一样面对外面。他这才把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团烟雾:“水喝多了都难受,更何况是酒。不醉不代表我不难受。”
  许冬言斜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真搞不懂,明明知道难受,为什么还要喝?”
  “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都跟喝酒是一个道理,明知道喝了会难受、会失控,还是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你呢?”许冬言问。
  “什么?”
  宁时修顿了一下说:“行,我知道了。”
  没一会儿,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宁时修走到床边,拿起她刚刚看的那本书随意翻了几下,发现有一段话被做过标记:“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并不是全部,即便发生了天塌下来的事,他们也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并不是随着岁月增长会自然而然学会的技能,这是在被岁月伤害过后他们对自己的残忍。”
  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么说,看似没心没肺的她其实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他把书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将刚才回来时从老板男里要的新床单展开铺在了床上。
  许冬言洗完澡出来,发现床单换了。她问宁时修:“哪儿来的?”
  “我跟老板说床单太脏了,让他重新拿一条。这条是新的,你放心睡吧。”
  说着他自己坐到沙发上,将羽绒服盖在身上,闭着眼睛打算睡了:“收拾好就把灯关了。”
  许冬言擦了擦头发,关掉灯爬上了床。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她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宁时修不舒服地动了动脖子。
  过了一会儿,她轻声问:“你睡着了吗?”
  “嗯。”
  许冬言笑,睡着了还应声?“我睡了一天,现在睡不着了。”
  宁时修幽幽地叹了口气,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她几乎可以看得到他正看着自己。
  她说:“要不……你过来吧,咱俩聊聊天。”
  他坐着不动。
  她又说:“怎么,还怕我占你便宜?”
  一阵窸窸窣窣牢牢的声音响起,宁时修起身靠坐在她旁边:“早知道白天把你叫醒了,省得晚上给别人添麻烦。
  许冬言翻了个身,面对着他:“你睡不着时会想什么?”
  宁时修端着手臂:“工作吧。”
  “你们领导一定特别喜欢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傻,够勤快啊。”
  宁时修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许冬言又说:“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好奇。”
  “什么?”
  “就算你和陆江庭因为一些事情疏远了,但是你们好歹也是亲戚,还是不远的亲戚,为什么我都没听宁叔提起过他?感觉你们家在b市似乎没有他这个亲戚一样。”
  宁时修轻轻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长。”
  “说说嘛!”
  “其实主要是上一辈儿的事情。我姥姥家条件一直不错,我妈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但我爸年轻时就是个穷小子。两人恋爱后遭到了我姥姥家人的反对,可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谁也不愿意放弃,到后来还没结婚就先有了我。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这种情况,我姥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就跟我妈断绝了关系,也就由着她和我爸在一起了。不过自那以后,我妈跟那边的亲戚也就都不联系了。”
  “你姥爷也太固执了,你不说,我还以为这种悲剧只存在于小说里呢。”
  “我和陆江庭这一辈儿原本不该受他们影响的,更何况我大姨,也就是陆江庭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对我还挺好的。我俩当时上同一所学校,她经常偷偷跑到学校去看我。”
  “那后来这样又是为什么?”许冬言追问道。
  宁时修顿了顿说:“后来,出现了一个女人,然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许冬言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女人是你的初恋吗?”
  “算是吧。”
  如果她没记错,王璐应该也是陆江庭的初恋。她突然很想知道:对男人而言,初恋意味着什么。真的么无可替代、不能撼动吗?
  “初恋对你们男人来说,到底算什么?”
  宁时修想了想,在沉静如水的夜中,缓缓说道:“大概就像一面镜子吧,能让人看到最初的自己。”
  宁时修不由得想到了刘玲。其实他已经有很久没有想起过她了。然而,再想起时,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也是,有多少感情能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尤其是当年他对她,或许也只是好感、喜欢,还远远谈不上刻骨铭心。
  那什么样的感情才会刻骨铭心呢?宁时修想了一会儿,回头再看向许冬言,却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窗外凉薄的月光透过只有半扇窗帘的窗子,稀稀疏疏地铺满了房间。许冬言侧着身,面对他蜷缩着,就像婴儿在母亲身体里的姿势——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睡姿。
  他静静地看了片刻,将她露在外面的手臂塞进了棉被下。
  第一天,两人吃过早饭后继续赶路,这一走又是小半天,从高速上下来时已经是下午。许冬言打开手机地图,想看看自己的位置,但是一直捜不到信号。
  宁时修瞥了她一眼说:“这里的信号不怎么稳定。”
  许冬言只好悻悻锁了屏。
  不久,车子停在了一家破旧的小旅馆面前。准确地说,在这条破旧的小街上,这家旅馆已经算是比较不破的了。
  两人一下车,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来人是个留着圆寸头的年轻人,异常热情地向许冬言伸出手:是许记者吧?可把您给盼来了!吃过午饭了吗?路上累了吧?真辛苦,真辛苦!”
  许冬言愣了一下,对他的热情有点不适应:“叫我冬言就行。”
  对方大概也看出了许冬言的别扭,摸了摸脑袋笑道:“呵,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葛兴山,大家都叫我山子,这里的吃喝拉撒都是归我管,回头您有事找我就行!”
  许冬言点点头,道了谢。
  宁时修从后备箱里拿出许冬言的行李,对山子说:“别贫了,过来拿行李。”
  “来喽!”山子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接走宁时修手上的行李箱。
  山子拎着箱子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回头跟许冬言聊上几:“我们头儿一听小刘没接上您,他当时就急了。我说我去接吧,他不放心,非要亲自去,拦都拦不住!”
  “你们头儿?”
  “对啊,这不是头儿把您给接回来了吗?”
  许冬言这才反应过来:山子口中的“头儿”就是宁时修。
  宁时修随口问道:“小刘回来了吗?”
  “也刚到。”
  “许记者的房间安排在几楼?”
  “三楼,就在您房间旁边。”
  三楼的房间不多,山子领着两个人一路走过去,有几间房间的门都是开着的,这几间房间的人见到宁时修都纷纷打呼呼:“头儿回来了?”
  宁时修突然想起什么,走进一间房间:“昨天现场的情况拍照了吗?我看一下。”
  山子见宁时修聊起工作,大概一两句是聊不完的,便对许冬言说:“先送您回房间吧!”
  “好。”
  许冬言的房间就在宁时修房间的旁边,格局和她在视频聊天中看到的一样。
  她留意到这是一个两人间,刚才一路过来的那几个房间都是两个人一起住的,于是问山子:“这房间还有别人吗?”
  “别人?”山子有点诧异,“没了啊,就您一人住。
  许冬言点点头。
  “您先休息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了。”
  山子走后,许冬言发了一条短信给宁时修:“别人都是双人间,就我是单人间,难道这是身为你亲戚的特别待遇吗?”
  没一会儿,宁时修回了过来:“因为这队里只有你一个女的,不单独住怎么办,跟我住?”
  许冬言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却只是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想得美!”
  晚上的时候,有人来敲门,她以为是宁时修,开门一看,又是山子,手上还捧着一件军大衣和军用皮棉帽。
  许冬言把他让进门:“这是什么啊?”
  “听说您这回来得匆忙,穿得有点单薄,头儿特意嘱咐我给您送这个过来。”
  许冬言拿起皮帽子看了看,樟脑丸的味道还没有彻底散去。她想到他在机场时那不怀好意的一笑——原来是给她准备了一顶绿帽子啊!
  山子大约看出了她不情愿,劝说道:“这地方不比咱b市,贼冷,风也大!我们在外面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啥都不比这军大衣扛冻。我们的人都是人手一套,明天穿上这个就谁也不认得谁了。”
  许冬言的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好的,谢谢。”
  “哦,对了,明天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您可以提前去餐厅吃点东西,但千万别迟到哦!”
  “好。”
  第二天出门前,许冬言看着床上那套军大衣依旧有点犹豫不定。她昨天晚上试了一下,实在是穿不出刘天王的帅气,怎么看都觉得很傻。
  她想打开窗子感受一下早上的温度,却发现窗子被冻上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推开。刚推开一个小缝隙,冷风顿时灌人,让她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不穿大衣的想法也随之被打消了。
  还差五分钟到八点的时候,许冬言下了楼。她觉得自己够守时了,却发现大巴车里已经坐满了人,只有宁时修站在车门前。他似乎正要打电话,但看到她后又收起了手机,嘴角不由得浮上笑意。
  许冬言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后悔了。说什么人手一套,宁时修明明还英武帅气地穿着他昨天那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再看车上的人,也都是平时的穿着打扮。只有她傻里傻气地穿着超大号的军大衣,还戴着长耳朵的军帽。
  可是现在再去换掉已然来不及了,她没好气地走过去。宁时修笑意更深,抬手替她整了整戴歪的帽子:“怎么看着像匪军啊。”
  许冬言瞪着他。他立刻敛了敛笑容,但看得出在强忍着笑意:“这么穿没错,只是车里没那么冷,大家都把大衣放在车上了。等回头到了那边工地,你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管用了。
  “呵呵。”许冬言皮笑肉不笑,“这么说,还得谢谢你的绿帽子。”
  宁时修拍了拍她后背:“咱兄妹俩就别客气了!快上车吧,下次早点下来,就不会被这么多人看笑话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伶牙俐齿的许冬言,此刻也只有咬牙切齿、无力还击的份儿了。
  大巴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小县城,沿途的风景逐渐荒芜起来。起初车子里的人还在聊天,到了后来大家都在安静地休息。
  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车程,车子再度停下来。有人从后座将军大衣一件件传过来,众人穿戴整齐后下了车。
  原来,宁时修没有骗人……
  跟着众人下了车,许冬言看到一座残桥跨过一个小山沟,还差一点就连接到对面的高速公路上了。
  风很大,许冬言却来了精神。她正要跟着人爬上桥去看看,却感到大衣领子被什么东西钩住了。她一回头,发现是宁时修。
  “干什么?”她一张口就是一团氤氲的哈气,眼睫毛上立刻结上了一层细细的霜。
  宁时修放低声音:“那边那个小白房你看到了吧?里面有暖炉,你就在那儿等我们收工。”
  “我不跟着你?”
  “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不跟着你,算哪门子采访?”
  宁时修不耐烦地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天儿多冷,上面又不安全。”
  “大家不是都去了吗?”
  “你跟别人能一样吗?”
  其实宁时修说这话的本意是指许冬言是个女孩子而且笨手笨脚的,但是许冬言听在心里却蓦然一暖:原来她在他心里竟是与别人不同的。
  她笑嘻嘻地说“那我也得跟着你。”
  宁时修看了她片刻,最后无奈地妥协了:“跟就跟吧。但要跟好了,不许瞎跑。”
  “知道了!”
  包工头领着宁时修看这几天的施工情况,总的来说和设计图纸的出入不大,不过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而当务之急是工期紧张,需要一个合理的策划来解决天气恶劣造成的工期进展慢的问题。施工方、当地政府的人还有监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凑到了一起。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宁时修瞥了一眼身后瑟瑟发抖的许冬言,提议道:“不如回宾馆再细聊吧。”
  众人似乎这时才感觉到了冷,都表示赞同。
  许冬言一听宁时修说要回去,第一次觉得他太可爱了,害自己戴“绿帽子”的事也没那么计较了。
  回去的路上,宁时修低声对许冬言说:“你也看到了,我估计这项目年前是结不了了,你大概了解一下情况就先回b市吧。”
  “我才刚来。”还不到一天就要赶她走了?
  “你这是要跟到底吗?”
  “那倒也不用。你们什么时候走?”
  “比你晚几天。”
  许冬言想了一下:“也不差那几天,要不一起走……我是说,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多积累点素材。”
  宁时修才不管她为什么想要留下来,他只知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得赶紧让她回家:“这天寒地冻的,你在这儿待着干什么?明后天就赶快回去吧!”
  许冬言随便发了一篇稿子回公司,本以为刘科不满意了会让她再跟两天,没想到稿子竟然出奇顺利地过了。她再没什么理由待下去,只好让山子给她订返程机票。
  这时候,内蒙古又是连日的大雪。也正因为这大雪,后面几天回b市的航班都取消了,高速公路也封路了,临近年关,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为了在过年前把许冬言送回去,宁时修费尽心思找人、托关系,许冬言却放下了一颗心,一点都不着急地看着他忙活。
  结果让许冬言很满意——票还是没买到。
  宁时修看着她一脸的无所谓有点莫名其妙:“留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年,有什么好啊?”
  “也没什么不好啊!”
  宁时修看了她几秒,笑了:“随你吧。到时候想家了可别哭。”
  许冬言耸了耸肩:“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其实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这么重要的日子离开过温琴。即便母女俩平日里时不时地拌嘴吵架,但亲人就是亲人,在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亲人在身边的感觉才算踏实。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宁时修似乎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亲人,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宁时修他们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大早,许冬言正在卫生间洗漱,就听到有人敲门。她吐了牙膏沫子,快速地漱了漱口去开门。
  门外宁时修只穿了一件卫衣,脖子上挂着一个单反,许冬言开门时,他正低头鼓弄着单反。
  “赶紧收拾一下出门。”
  许冬言问:“去哪儿?
  “附近转转。”
  许冬言一听是去逛街,立刻来了兴致。她来这小镇都快十天了,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山上的那个工地。以前不是她没时间,而是宁时修不许她自己出去。眼下,显然是他要带着她去了。
  她连忙冲回卫生间继续洗漱:“等我五分钟。”
  宁时修在门口笑了一下:“五分钟够吗?”
  “够够够!”
  雪其实早就不下了,但是天气寒冷,没人刻意除雪的话,积雪可以数日不化。
  宁时修和许冬言所在的这条小街道显然就没有人去刻意除雪,整个街道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各家各户为了过节而挂出的红灯笼最为抢眼。
  一路上,宁时修话不多,只是边走边随手拍着照片。许冬言讥讽他装文艺青年,可等他停下来看照片回放时,她却忍不住凑脑袋过去跟着看。
  不得不说,他的摄影技术真的挺不错,原本只是普通的街景,被他那么一拍,就像明信片里的景色一样。
  “看不出,你兴趣爱好还不少。”
  宁时修利索地删掉不满意的照片,又拿起相机找着角度:“走的地方多了,光靠画是画不完的。”
  许冬言点头:“也是,回头我也学学。”
  两人一路从清冷的街道渐渐走到了一处集市,这算是许冬言来到这里以后见到的最热闹的地方了。她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人走在前面,一时间忘了宁时修。
  走到一个卖对联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其实对联很常见,可是上面的字却不常见。
  “这是蒙语对联吗?”
  “是啊。您看中哪副了?”
  她指着自己眼前的一副问老板:“这副是什么意思?”
  老板给她解释了一遍。她又连着问了几副,老板都很有耐心地翻译着。
  许冬言认真地记下了每一副的意思,选了最合意的一副:“就要这个吧。”
  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钱,好在还有宁时修。她连忙回头找人,却见他正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自己。
  她拿起自己刚选好的那一副对联展开来给他看:“霸气吧?”
  宁时修笑:“弄明白意思了?”
  “嗯,意思特美好。你给家里买一副吧!”
  宁时修似笑非笑地问:“我?”
  “对啊。”
  “不是你挑好的吗?”
  “我帮你挑的啊。”
  宁时修笑了一下说:“好。”
  付了钱,两人继续往前走。许冬言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了,落后了宁时修一大截。宁时修回头发现人又不见了,只好站在原地等她。等看到她了,他不耐烦地催促道:“没带钱就跟紧点,回头走丢了,你中午就只能饿肚子了。
  许冬言撇了撇嘴,原来他知道她没带钱。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中国人的大年夜。小旅馆的厨师早早下了班,设计师们亲自下厨,凑了一桌子菜。
  起初的气氛还有点拘谨,酒过三巡后,场面便开始有点失控,有人给家里人打电话哭诉,有人抱在一起东倒西歪地聊着天。
  宁时修坐在位置上始终没有挪过地方,时不时地有人来给他敬酒。他也实在,但凡是别人敬的他就先干为敬。施工方加上设计院一共十几个人,除了许冬言,至少每人都敬过他一杯。
  眼看着又有人去敬酒,许冬言不由得嘀咕:“这都喝了小一斤了。”
  旁边的山子听到她的话,笑了:“您担心头儿啊?完全没必要!他可是我们院里出了名的千杯不醉!”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许冬言一听,凑过去问山子:“那你们那里还有别的关于他的传闻吗?”
  山子脸上那种不怀好意的笑容渐渐扩大。他没有回答许冬言,反而问道:“我发现头儿对您特别关照,您二位之前肯定是认识的吧?”
  许冬言微微挑眉:“是啊。”
  “怎么认识的?”
  许冬言正想随便胡诌一个,手机突然响了,是温琴向她发起的视频邀请。她跟山子打了个招呼:“我出去一下。”
  许冬言起身走到餐厅外面的小阳台上。小阳台都是封闭的,虽然没有屋子里暖和,但也不冷。她接通视频,不禁愣了一下:就算b市没有包头冷,但也不至于穿短袖吧?
  温琴的背景是一家餐厅,环境很幽静。她跟女儿打着招呼:“过年好啊!”
  “您冷不冷啊?”
  “不冷啊,还很热呢。”
  温琴说。
  “您这是在哪儿?”
  “你俩都不回家,我们就来三亚过年了。你们那儿怎么样,冷吗?”
  许冬言羡慕地撇了撇嘴:“不是很冷,也就零下二十几度吧。”
  温琴斜着眼睛想了想:“零下二十几度啊……我还真没体会过。”
  许冬言不耐烦地说:“妈,您除了炫耀还有别的事情吗?”
  “看看你呗!怎么才几天不见就丑成了这样,是不是总熬夜啊?”
  “呵,谢谢关心啊。”
  “应该的。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你们呢?”
  “过完年吧。”
  “那您问个什么劲儿啊!”
  “你这白眼狼孩子,你妈当然是关心你啊!好啦不说啦,我们吃完晚饭了,去海边溜达溜达。”
  挂上电话,许冬言这才发现宁时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她的身边。他靠在阳台上,嘴里含着一支烟,打火机在手上吧嗒吧嗒地响着,就是不把烟点燃。
  “你怎么走路没声音的?”
  “是你聊得太专注了。”
  “他们去三亚了。”
  “我知道。”
  许冬言看他:“刚才见你酒量不错。”
  宁时修转了下身,跟许冬言一样面对外面。他这才把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团烟雾:“水喝多了都难受,更何况是酒。不醉不代表我不难受。”
  许冬言斜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真搞不懂,明明知道难受,为什么还要喝?”
  “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都跟喝酒是一个道理,明知道喝了会难受、会失控,还是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你呢?”许冬言问。
  “什么?”
  宁时修顿了一下说:“行,我知道了。”
  没一会儿,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宁时修走到床边,拿起她刚刚看的那本书随意翻了几下,发现有一段话被做过标记:“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并不是全部,即便发生了天塌下来的事,他们也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并不是随着岁月增长会自然而然学会的技能,这是在被岁月伤害过后他们对自己的残忍。”
  只允许自己伤心一小会儿?这么说,看似没心没肺的她其实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他把书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将刚才回来时从老板男里要的新床单展开铺在了床上。
  许冬言洗完澡出来,发现床单换了。她问宁时修:“哪儿来的?”
  “我跟老板说床单太脏了,让他重新拿一条。这条是新的,你放心睡吧。”
  说着他自己坐到沙发上,将羽绒服盖在身上,闭着眼睛打算睡了:“收拾好就把灯关了。”
  许冬言擦了擦头发,关掉灯爬上了床。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她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宁时修不舒服地动了动脖子。
  过了一会儿,她轻声问:“你睡着了吗?”
  “嗯。”
  许冬言笑,睡着了还应声?“我睡了一天,现在睡不着了。”
  宁时修幽幽地叹了口气,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她几乎可以看得到他正看着自己。
  她说:“要不……你过来吧,咱俩聊聊天。”
  他坐着不动。
  她又说:“怎么,还怕我占你便宜?”
  一阵窸窸窣窣牢牢的声音响起,宁时修起身靠坐在她旁边:“早知道白天把你叫醒了,省得晚上给别人添麻烦。
  许冬言翻了个身,面对着他:“你睡不着时会想什么?”
  宁时修端着手臂:“工作吧。”
  “你们领导一定特别喜欢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傻,够勤快啊。”
  宁时修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许冬言又说:“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好奇。”
  “什么?”
  “就算你和陆江庭因为一些事情疏远了,但是你们好歹也是亲戚,还是不远的亲戚,为什么我都没听宁叔提起过他?感觉你们家在b市似乎没有他这个亲戚一样。”
  宁时修轻轻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长。”
  “说说嘛!”
  “其实主要是上一辈儿的事情。我姥姥家条件一直不错,我妈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但我爸年轻时就是个穷小子。两人恋爱后遭到了我姥姥家人的反对,可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谁也不愿意放弃,到后来还没结婚就先有了我。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这种情况,我姥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就跟我妈断绝了关系,也就由着她和我爸在一起了。不过自那以后,我妈跟那边的亲戚也就都不联系了。”
  “你姥爷也太固执了,你不说,我还以为这种悲剧只存在于小说里呢。”
  “我和陆江庭这一辈儿原本不该受他们影响的,更何况我大姨,也就是陆江庭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对我还挺好的。我俩当时上同一所学校,她经常偷偷跑到学校去看我。”
  “那后来这样又是为什么?”许冬言追问道。
  宁时修顿了顿说:“后来,出现了一个女人,然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许冬言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女人是你的初恋吗?”
  “算是吧。”
  如果她没记错,王璐应该也是陆江庭的初恋。她突然很想知道:对男人而言,初恋意味着什么。真的么无可替代、不能撼动吗?
  “初恋对你们男人来说,到底算什么?”
  宁时修想了想,在沉静如水的夜中,缓缓说道:“大概就像一面镜子吧,能让人看到最初的自己。”
  宁时修不由得想到了刘玲。其实他已经有很久没有想起过她了。然而,再想起时,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也是,有多少感情能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尤其是当年他对她,或许也只是好感、喜欢,还远远谈不上刻骨铭心。
  那什么样的感情才会刻骨铭心呢?宁时修想了一会儿,回头再看向许冬言,却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窗外凉薄的月光透过只有半扇窗帘的窗子,稀稀疏疏地铺满了房间。许冬言侧着身,面对他蜷缩着,就像婴儿在母亲身体里的姿势——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睡姿。
  他静静地看了片刻,将她露在外面的手臂塞进了棉被下。
  第一天,两人吃过早饭后继续赶路,这一走又是小半天,从高速上下来时已经是下午。许冬言打开手机地图,想看看自己的位置,但是一直捜不到信号。
  宁时修瞥了她一眼说:“这里的信号不怎么稳定。”
  许冬言只好悻悻锁了屏。
  不久,车子停在了一家破旧的小旅馆面前。准确地说,在这条破旧的小街上,这家旅馆已经算是比较不破的了。
  两人一下车,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来人是个留着圆寸头的年轻人,异常热情地向许冬言伸出手:是许记者吧?可把您给盼来了!吃过午饭了吗?路上累了吧?真辛苦,真辛苦!”
  许冬言愣了一下,对他的热情有点不适应:“叫我冬言就行。”
  对方大概也看出了许冬言的别扭,摸了摸脑袋笑道:“呵,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葛兴山,大家都叫我山子,这里的吃喝拉撒都是归我管,回头您有事找我就行!”
  许冬言点点头,道了谢。
  宁时修从后备箱里拿出许冬言的行李,对山子说:“别贫了,过来拿行李。”
  “来喽!”山子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接走宁时修手上的行李箱。
  山子拎着箱子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回头跟许冬言聊上几:“我们头儿一听小刘没接上您,他当时就急了。我说我去接吧,他不放心,非要亲自去,拦都拦不住!”
  “你们头儿?”
  “对啊,这不是头儿把您给接回来了吗?”
  许冬言这才反应过来:山子口中的“头儿”就是宁时修。
  宁时修随口问道:“小刘回来了吗?”
  “也刚到。”
  “许记者的房间安排在几楼?”
  “三楼,就在您房间旁边。”
  三楼的房间不多,山子领着两个人一路走过去,有几间房间的门都是开着的,这几间房间的人见到宁时修都纷纷打呼呼:“头儿回来了?”
  宁时修突然想起什么,走进一间房间:“昨天现场的情况拍照了吗?我看一下。”
  山子见宁时修聊起工作,大概一两句是聊不完的,便对许冬言说:“先送您回房间吧!”
  “好。”
  许冬言的房间就在宁时修房间的旁边,格局和她在视频聊天中看到的一样。
  她留意到这是一个两人间,刚才一路过来的那几个房间都是两个人一起住的,于是问山子:“这房间还有别人吗?”
  “别人?”山子有点诧异,“没了啊,就您一人住。
  许冬言点点头。
  “您先休息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了。”
  山子走后,许冬言发了一条短信给宁时修:“别人都是双人间,就我是单人间,难道这是身为你亲戚的特别待遇吗?”
  没一会儿,宁时修回了过来:“因为这队里只有你一个女的,不单独住怎么办,跟我住?”
  许冬言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却只是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想得美!”
  晚上的时候,有人来敲门,她以为是宁时修,开门一看,又是山子,手上还捧着一件军大衣和军用皮棉帽。
  许冬言把他让进门:“这是什么啊?”
  “听说您这回来得匆忙,穿得有点单薄,头儿特意嘱咐我给您送这个过来。”
  许冬言拿起皮帽子看了看,樟脑丸的味道还没有彻底散去。她想到他在机场时那不怀好意的一笑——原来是给她准备了一顶绿帽子啊!
  山子大约看出了她不情愿,劝说道:“这地方不比咱b市,贼冷,风也大!我们在外面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啥都不比这军大衣扛冻。我们的人都是人手一套,明天穿上这个就谁也不认得谁了。”
  许冬言的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好的,谢谢。”
  “哦,对了,明天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您可以提前去餐厅吃点东西,但千万别迟到哦!”
  “好。”
  第二天出门前,许冬言看着床上那套军大衣依旧有点犹豫不定。她昨天晚上试了一下,实在是穿不出刘天王的帅气,怎么看都觉得很傻。
  她想打开窗子感受一下早上的温度,却发现窗子被冻上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推开。刚推开一个小缝隙,冷风顿时灌人,让她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不穿大衣的想法也随之被打消了。
  还差五分钟到八点的时候,许冬言下了楼。她觉得自己够守时了,却发现大巴车里已经坐满了人,只有宁时修站在车门前。他似乎正要打电话,但看到她后又收起了手机,嘴角不由得浮上笑意。
  许冬言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后悔了。说什么人手一套,宁时修明明还英武帅气地穿着他昨天那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再看车上的人,也都是平时的穿着打扮。只有她傻里傻气地穿着超大号的军大衣,还戴着长耳朵的军帽。
  可是现在再去换掉已然来不及了,她没好气地走过去。宁时修笑意更深,抬手替她整了整戴歪的帽子:“怎么看着像匪军啊。”
  许冬言瞪着他。他立刻敛了敛笑容,但看得出在强忍着笑意:“这么穿没错,只是车里没那么冷,大家都把大衣放在车上了。等回头到了那边工地,你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管用了。
  “呵呵。”许冬言皮笑肉不笑,“这么说,还得谢谢你的绿帽子。”
  宁时修拍了拍她后背:“咱兄妹俩就别客气了!快上车吧,下次早点下来,就不会被这么多人看笑话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伶牙俐齿的许冬言,此刻也只有咬牙切齿、无力还击的份儿了。
  大巴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小县城,沿途的风景逐渐荒芜起来。起初车子里的人还在聊天,到了后来大家都在安静地休息。
  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车程,车子再度停下来。有人从后座将军大衣一件件传过来,众人穿戴整齐后下了车。
  原来,宁时修没有骗人……
  跟着众人下了车,许冬言看到一座残桥跨过一个小山沟,还差一点就连接到对面的高速公路上了。
  风很大,许冬言却来了精神。她正要跟着人爬上桥去看看,却感到大衣领子被什么东西钩住了。她一回头,发现是宁时修。
  “干什么?”她一张口就是一团氤氲的哈气,眼睫毛上立刻结上了一层细细的霜。
  宁时修放低声音:“那边那个小白房你看到了吧?里面有暖炉,你就在那儿等我们收工。”
  “我不跟着你?”
  “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不跟着你,算哪门子采访?”
  宁时修不耐烦地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天儿多冷,上面又不安全。”
  “大家不是都去了吗?”
  “你跟别人能一样吗?”
  其实宁时修说这话的本意是指许冬言是个女孩子而且笨手笨脚的,但是许冬言听在心里却蓦然一暖:原来她在他心里竟是与别人不同的。
  她笑嘻嘻地说“那我也得跟着你。”
  宁时修看了她片刻,最后无奈地妥协了:“跟就跟吧。但要跟好了,不许瞎跑。”
  “知道了!”
  包工头领着宁时修看这几天的施工情况,总的来说和设计图纸的出入不大,不过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而当务之急是工期紧张,需要一个合理的策划来解决天气恶劣造成的工期进展慢的问题。施工方、当地政府的人还有监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凑到了一起。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宁时修瞥了一眼身后瑟瑟发抖的许冬言,提议道:“不如回宾馆再细聊吧。”
  众人似乎这时才感觉到了冷,都表示赞同。
  许冬言一听宁时修说要回去,第一次觉得他太可爱了,害自己戴“绿帽子”的事也没那么计较了。
  回去的路上,宁时修低声对许冬言说:“你也看到了,我估计这项目年前是结不了了,你大概了解一下情况就先回b市吧。”
  “我才刚来。”还不到一天就要赶她走了?
  “你这是要跟到底吗?”
  “那倒也不用。你们什么时候走?”
  “比你晚几天。”
  许冬言想了一下:“也不差那几天,要不一起走……我是说,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多积累点素材。”
  宁时修才不管她为什么想要留下来,他只知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得赶紧让她回家:“这天寒地冻的,你在这儿待着干什么?明后天就赶快回去吧!”
  许冬言随便发了一篇稿子回公司,本以为刘科不满意了会让她再跟两天,没想到稿子竟然出奇顺利地过了。她再没什么理由待下去,只好让山子给她订返程机票。
  这时候,内蒙古又是连日的大雪。也正因为这大雪,后面几天回b市的航班都取消了,高速公路也封路了,临近年关,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为了在过年前把许冬言送回去,宁时修费尽心思找人、托关系,许冬言却放下了一颗心,一点都不着急地看着他忙活。
  结果让许冬言很满意——票还是没买到。
  宁时修看着她一脸的无所谓有点莫名其妙:“留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年,有什么好啊?”
  “也没什么不好啊!”
  宁时修看了她几秒,笑了:“随你吧。到时候想家了可别哭。”
  许冬言耸了耸肩:“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其实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这么重要的日子离开过温琴。即便母女俩平日里时不时地拌嘴吵架,但亲人就是亲人,在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亲人在身边的感觉才算踏实。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宁时修似乎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亲人,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宁时修他们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大早,许冬言正在卫生间洗漱,就听到有人敲门。她吐了牙膏沫子,快速地漱了漱口去开门。
  门外宁时修只穿了一件卫衣,脖子上挂着一个单反,许冬言开门时,他正低头鼓弄着单反。
  “赶紧收拾一下出门。”
  许冬言问:“去哪儿?
  “附近转转。”
  许冬言一听是去逛街,立刻来了兴致。她来这小镇都快十天了,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山上的那个工地。以前不是她没时间,而是宁时修不许她自己出去。眼下,显然是他要带着她去了。
  她连忙冲回卫生间继续洗漱:“等我五分钟。”
  宁时修在门口笑了一下:“五分钟够吗?”
  “够够够!”
  雪其实早就不下了,但是天气寒冷,没人刻意除雪的话,积雪可以数日不化。
  宁时修和许冬言所在的这条小街道显然就没有人去刻意除雪,整个街道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各家各户为了过节而挂出的红灯笼最为抢眼。
  一路上,宁时修话不多,只是边走边随手拍着照片。许冬言讥讽他装文艺青年,可等他停下来看照片回放时,她却忍不住凑脑袋过去跟着看。
  不得不说,他的摄影技术真的挺不错,原本只是普通的街景,被他那么一拍,就像明信片里的景色一样。
  “看不出,你兴趣爱好还不少。”
  宁时修利索地删掉不满意的照片,又拿起相机找着角度:“走的地方多了,光靠画是画不完的。”
  许冬言点头:“也是,回头我也学学。”
  两人一路从清冷的街道渐渐走到了一处集市,这算是许冬言来到这里以后见到的最热闹的地方了。她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人走在前面,一时间忘了宁时修。
  走到一个卖对联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其实对联很常见,可是上面的字却不常见。
  “这是蒙语对联吗?”
  “是啊。您看中哪副了?”
  她指着自己眼前的一副问老板:“这副是什么意思?”
  老板给她解释了一遍。她又连着问了几副,老板都很有耐心地翻译着。
  许冬言认真地记下了每一副的意思,选了最合意的一副:“就要这个吧。”
  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钱,好在还有宁时修。她连忙回头找人,却见他正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自己。
  她拿起自己刚选好的那一副对联展开来给他看:“霸气吧?”
  宁时修笑:“弄明白意思了?”
  “嗯,意思特美好。你给家里买一副吧!”
  宁时修似笑非笑地问:“我?”
  “对啊。”
  “不是你挑好的吗?”
  “我帮你挑的啊。”
  宁时修笑了一下说:“好。”
  付了钱,两人继续往前走。许冬言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了,落后了宁时修一大截。宁时修回头发现人又不见了,只好站在原地等她。等看到她了,他不耐烦地催促道:“没带钱就跟紧点,回头走丢了,你中午就只能饿肚子了。
  许冬言撇了撇嘴,原来他知道她没带钱。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中国人的大年夜。小旅馆的厨师早早下了班,设计师们亲自下厨,凑了一桌子菜。
  起初的气氛还有点拘谨,酒过三巡后,场面便开始有点失控,有人给家里人打电话哭诉,有人抱在一起东倒西歪地聊着天。
  宁时修坐在位置上始终没有挪过地方,时不时地有人来给他敬酒。他也实在,但凡是别人敬的他就先干为敬。施工方加上设计院一共十几个人,除了许冬言,至少每人都敬过他一杯。
  眼看着又有人去敬酒,许冬言不由得嘀咕:“这都喝了小一斤了。”
  旁边的山子听到她的话,笑了:“您担心头儿啊?完全没必要!他可是我们院里出了名的千杯不醉!”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许冬言一听,凑过去问山子:“那你们那里还有别的关于他的传闻吗?”
  山子脸上那种不怀好意的笑容渐渐扩大。他没有回答许冬言,反而问道:“我发现头儿对您特别关照,您二位之前肯定是认识的吧?”
  许冬言微微挑眉:“是啊。”
  “怎么认识的?”
  许冬言正想随便胡诌一个,手机突然响了,是温琴向她发起的视频邀请。她跟山子打了个招呼:“我出去一下。”
  许冬言起身走到餐厅外面的小阳台上。小阳台都是封闭的,虽然没有屋子里暖和,但也不冷。她接通视频,不禁愣了一下:就算b市没有包头冷,但也不至于穿短袖吧?
  温琴的背景是一家餐厅,环境很幽静。她跟女儿打着招呼:“过年好啊!”
  “您冷不冷啊?”
  “不冷啊,还很热呢。”
  温琴说。
  “您这是在哪儿?”
  “你俩都不回家,我们就来三亚过年了。你们那儿怎么样,冷吗?”
  许冬言羡慕地撇了撇嘴:“不是很冷,也就零下二十几度吧。”
  温琴斜着眼睛想了想:“零下二十几度啊……我还真没体会过。”
  许冬言不耐烦地说:“妈,您除了炫耀还有别的事情吗?”
  “看看你呗!怎么才几天不见就丑成了这样,是不是总熬夜啊?”
  “呵,谢谢关心啊。”
  “应该的。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你们呢?”
  “过完年吧。”
  “那您问个什么劲儿啊!”
  “你这白眼狼孩子,你妈当然是关心你啊!好啦不说啦,我们吃完晚饭了,去海边溜达溜达。”
  挂上电话,许冬言这才发现宁时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她的身边。他靠在阳台上,嘴里含着一支烟,打火机在手上吧嗒吧嗒地响着,就是不把烟点燃。
  “你怎么走路没声音的?”
  “是你聊得太专注了。”
  “他们去三亚了。”
  “我知道。”
  许冬言看他:“刚才见你酒量不错。”
  宁时修转了下身,跟许冬言一样面对外面。他这才把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团烟雾:“水喝多了都难受,更何况是酒。不醉不代表我不难受。”
  许冬言斜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真搞不懂,明明知道难受,为什么还要喝?”
  “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都跟喝酒是一个道理,明知道喝了会难受、会失控,还是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你呢?”许冬言问。
  “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