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8

  更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不过你要想能守好家,只是会挣银子还不行,如果有什么不妥帖,你挣的越多,将来只会败的越快。”
  “是,这点女儿也想到了,但一时想不到要怎么解决,不过女儿想……”高平说到这里笑了笑,“目前也不用女儿操这个心。”
  高太尉一愣,然后也笑了起来:“好好好,一会儿就找人将那两个管事叫来。”
  她笑的大声,引得高老夫君也走了出来:“什么事这么开心,府尊都乐成了这样?”
  “我生了个好女儿,怎么能不开心。清儿,多亏了你啊。”一边说,一边拍了拍高老夫君的手。
  “府尊说什么呢,平儿还在呢。”
  高老夫君飞快的横了她一眼,向女儿看去,就见她早已转过了身,面对窗外,一副欣赏景色的架势。
  见女儿这么通透,高老夫君又是羞涩又是欣慰。
  高平有出息了,高太尉高老夫君都非常高兴,高平也表现出了一个孝顺女儿应有的乖巧,但心中想的,却是另外的东西。
  太像了!
  这里的一切都和北宋太像了!
  一样的缺马,一样的有两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的骚扰。一个柔然,虽表面称臣纳贡,但每年都会对大雁进行骚扰。一个眺国,虽也是和大雁结盟,但却一直禁止往大雁贩马,而大雁每年还要给其五百万两的赏赐。
  这赏赐不过是说起来好听,真的要说,就是岁贡。从购买力来说,这里的一两差不多等同于现代的一千块,这五百万,也就是五十亿!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五十亿并不算什么。但,这是在古代!现代国家每年的税收能达到几万亿!古代有可能吗?
  大雁目前每年能有多少税收她现在还不知道,但她记得北宋全国的税收是一千亿白银,这换算下来也是一万亿了,但,美国的税收是六千亿美元,中国的税收是十万亿人民币。
  而北宋时期的税收,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古代税收的巅峰,从1100到1900,八九百的时间,三个朝代,包括后来所谓的康乾盛世,都无法与之相比。
  而北宋的这个税收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海贸,听起来这大雁也是有海贸的,但从蓝先喻所说的情况看,却是绝对无法和宋朝相比的,比较活跃的港口只有一个,内陆地区没有成规模的水路周转城市,这也就是说,从海外来的东西大多要依靠内陆运输,而在没有汽车,公路也不够发达的条件下,这必然影响物品的流通,从而也必然影响了税收。
  而大雁比宋朝更麻烦的一点是,在东北方向,还有一个初芽牧场。
  只从名字上来说,这个牧场很有点粉嫩的感觉,但说是牧场却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国家,而和眺国、柔然不同的是,这个牧场不仅有最优良的马匹,更占着肥沃的土地,吃食、衣物上完全不需要依靠大雁。
  而这个牧场,据说还和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传说,牧场的主人根本就是前朝遗族。
  不管这传说是不是真的,但有一点事可以肯定的,这对大雁绝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年年要来骚扰的妹妹,一个年年要赏赐的朋友,还有一个暂时还没露出恶意的敌人,这大雁,何止是卧榻之侧有人酣睡啊。
  作者有话要说:叹气,又是这么晚……特别感谢dd和yuanben80,为俺写的评论,俺会记住的~~~
  天下 (下)
  第十八章 天下 (下)
  “我能做什么?”
  这两天,高平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同时,她还在问自己:“我想做什么?”
  对于前一个问题,她想的脑门子发疼都找不到答案。她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才能改变大雁的情况,虽然想到了贸易,想到了经商,可是,她所谓的经商贸易对大雁能有什么用,她是完全无法推测的。
  她学的是中文,毕业后,连在饭店中打工的经验都没有,唯一和经商有那么点牵扯的,也就是在网上卖了点土特产,生意还惨淡的要命,对于自己做生意的水平,她实在不敢高估。
  当然,现在和过去是不一样的,如果只从赚钱的角度来说,她应该是不会赔的。
  但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赚钱,更多的,还是想令大雁有所改变,噢,她绝对没有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她想的,只是自己在世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太平的。
  只是她虽然这样想了,但要怎么着手,具体做什么她还不知道,毕竟她对这个世界还是一知半解。
  不过虽然还没有拿定注意,但她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她每天的时间是这么安排的:上午一般是和蓝春海见面,听她讲大雁的各种风俗习惯和各种典故。她在现代的时候不是什么好学生,但现在却还说的上用功。这倒不完全是为了了解这个世界,也因为蓝先喻说话风趣,知识渊博。
  她们也没有特定的学习大纲,也没有指定好的目标,不过是谈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这世界没有电脑没有网络,连小说话本都缺乏,听蓝先喻讲学,倒算是一种消遣了。
  而听了这么多天,从宏观上来说,对这个社会也更多了些认识。
  大雁至今建国还不到百年,之前的朝代是宁朝,国祚三百三十八年,再之前,是三代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延续了六十五年。而再这之前,出现过一个强大的、延续长达六百多年的朝代,大流。
  真的说起来,大流也是这片土地上第一个强大的集权统治。大流之前,这片土地就和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一样,分割成若干个不同的国家。而比春秋时好些的,战争好像没有那么多。
  而在塞外,也一直有着不同名字的胡人出现。对于这一点,高平倒不觉得惊讶,塞外胡人,并不是中国的特例。而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必然。有草原,在冷兵器时代,必然就要有游牧民族。
  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高平隐隐的记得,在西方也是有游牧民族的,只不过西方的政体、国家组成和东方不一样,再加上宗教的因素,所以,游牧民族的问题倒不是最突出的了。
  而通过蓝先喻说出的一些杂谈怪事,她也大概的了解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时女尊男卑了,其实也和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一个原因——力量、精力,这是生理因素决定的。
  其实这一点高平自己也有感觉,虽说她现在的身体还有些病弱,但也自觉力气比在现代的时候还要大些,因为没办法真做比较,她也拿不准,听蓝先喻说了,这才知道,原来是这里女人的先天优势。
  而在下午,她有时候自己练练字,她已经打听清楚,原本的高平虽然识字,但却没怎么练过,连最基本的大字也写不好。
  这也是正常的,要学认字,可以躺在床上听老师讲,但练字却是起码要坐起来的,而且最好是能站着,同时还需要耐心。
  过去的高平,常年病弱,又是从小锦衣玉食,万千宠爱,本来就因为病痛心情烦躁了,哪还有心思练字?她自己不想,自然也是没有人逼迫的。
  因此她现在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写,不用担心别人从笔迹上看出什么了。
  说起来高平在现代是绝对没有耐心练字的,一手钢笔字都写的如同狗爬,但在这里,却每天都坚持写个两三张。
  这倒不是她来了之后也体会出了练字的乐趣,而是她知道这字就是脸面,她可以写的不出众,但也不能太不像样子,最最起码,她总要能用毛笔写出字来。
  而有的时候呢,她会见见高家放在外面的两个管家。
  这两个管家一个姓陈,单名为静。
  一个姓吴,也是一个单字叫玠。
  陈静管着高家在京城的一处饭店,吴玠管着一个珠宝首饰店。
  在京城,高府只有这两处生意,不过这两处,却算是高太尉自己的。
  因高老夫君拦着,高平还没看过那两个店,只是听两人大概说了情况,又听两人说了账务。
  两处的生意都不错,珠宝店平均每月的盈率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两,饭店的少些,每个月也能有八九百两的收入。
  听起来都不多,但换算到现代,这两处加在一起,也就是每个月都有两百万了。
  刚知道的时候,高平也吓了一跳,后来想想,以她老娘所处的位置,这倒也是应当的。
  她详细的问了,知道珠宝店和饭店卖的东西都不贵,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收入,只是因为每天的生意都很好。
  高平听到这里,也就心领神会了。
  高太尉是天下武官之首,就算不受文官的待见,下面的武官哪有不巴结的?在这京城,哪个人的耳朵是聋的?哪个人的眼睛是瞎的?就算高太尉不露面,又有谁不知道这两处是她的产业?
  买谁的珠宝不是买?到哪里吃饭不是吃?
  就算不是故意巴结,但普通人哪个不存着给上司好印象的心理,就算明知道这上司八成也是不知道的,可也甚少有人会故意去得罪上司吧。说不定还有人觉得这东西卖的便宜了呢。
  想通了这些,高平也不得不感叹,无怪自古以来人人都想做官,这做了官,却是做什么都容易些。
  就这么到了六月,高平的身体基本上已经算是大好了,看起来也长了些肉,高老夫君不再拦着她,于是这一天,她用了早饭,换了衣服,就带着自己的丫头出门了。
  她虽然常年不出二门,但一直也配着四个大丫鬟,分别是:有寿、留年、如意、顺心。
  这四位的名字有些囧……但容貌更囧。
  只从体型上看,这四位与其说像丫鬟,不如说像打手保镖,如意顺心还好一些,看起来总不是那么彪悍,有寿留年,则简直如同女版黑社会的杀手,那是又酷又冷,还带眼神犀利。
  除了这四个,还有六个护院,两个小丫鬟,不多不少,正好一打。
  坐在马上,高平多少也有点无奈,这电视剧上的王爷皇帝那是经常微服私访的,身边最多就带四个人,她这么一个高衙内倒好,比皇帝都要多三倍。
  虽然围了一堆人,但她内心还是比较兴奋的,不管怎么说,这总是她自己单独出门……起码名义上算是了。
  她是早上出的门,天还不算太热,再加上这世界还没有什么温室效应,虽已经算是盛夏,倒也不算难耐。
  从东区到西区,一路上人越来越多,商铺林立、喊叫不断。虽然是女人在挑担,男人在抱娃,高平也看的津津有味。
  到了玉儿街,停在一个铺面前,还没下马,吴玠就连滚带爬的迎了出来:“哎哟我的小姐啊,您要来,也不提前通知声,这小的什么都没有准备呢。”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