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
让自己不要灰心,每天都是一副笑模样。知道自己不善言辞,就主动替自己跟邻居打好关系。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可是,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
张前线看着几个月大的小儿子,按下心中的酸楚,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
“老爹,你想不想为爷爷报仇?”张承佑忍着头痛,咬牙说道。
“你,你打算怎么做?”张前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询问起了张承佑关于报仇的计划。
“这几年,我要以你的名义做生意,老爹你只管出面买卖就好,然后,我要去港城。”
“港城?你去那里做什么?那里是英租界啊!”张前线十分不解。
“老爹,你不用管。你只说,你信不信我?”张承佑的语气中透着势在必得。
“······信。”
“而且,老爹你和大哥在我去港城后离开汤山,到时候你们考虑一下是北上还是南下,或者是出国。我记得老爹你的英语还不错,德语也行?”张承佑挠挠脑袋,却发现挠到的几乎都是头皮。还好,没有头皮屑。
飘x,就是这么自信。
张承佑突然笑出声来。
张前线疑惑地看着他。
“我觉得我也算是脑洞清奇了。老爹,你那是什么表情?算了,你也听不懂。对了,老爹,你藏在四九城城郊的古董还在不在?”张承佑勾起了嘴角,露出一个坏笑的表情,不过,放在婴儿的脸上,就有些诡异了。
“我不是很清楚,当时埋得太急,所以······”张前线明白小儿子的未尽之意,踌躇地说。
“没关系,老爹,你能回一趟四九城么?如果你去,不用担心我和大哥,请庆芳嫂来照顾我和大哥就好。”
庆芳嫂本名王庆芳,人挺好,性格有些泼辣。唯一的儿子在地震中没了,本来打算再要个孩子的庆芳嫂,一年多了都没再怀上。她十分喜欢刚出生的张承佑,隔几天就会来看看张承佑,偶尔也会劝劝张老爹,让他打起精神照顾两个小的。找庆芳嫂照顾孩子,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张老爹打定主意,要趁早动身,晚一天就多生出一分变数来,这可慢不得。
7月24日,张老爹踏上了去往四九城的火车。
作者有话要说: 呐呐,我列出一个时间表吧,以免有些亲不知道时间和地点。
1966.3 张前线与向修芸结婚
1966.9 张列云被李立松陷害
1967.1.张列云被下放到汤山(唐山)兴头沟
1967.4 张在云卒
1968.8.1张行启出生
1970.2 张前线与向修芸离开牛棚
1976.7.28 汤(唐)山大地震
1977.11.11 张承佑出生
1978.7.24 张前线动身去四九城(北京)
☆、第四章(二更)【改错】
两天后,张前线带着两个大麻布袋回来了。
张前线把两个麻袋看似随意地放在墙角,从兜里掏出几张面值一元钱的纸币,塞到了想过来把张承佑抱给他的庆芳嫂手里。
“庆芳啊,我家也没什么好东西,这点儿钱,你拿着,别再退给我了。这几个月你也帮了我家不少忙,这些钱你拿着是应该的!最起码还能在桌上多添几口肉呢。”张前线一手抱着张承佑,另一只手使劲把庆芳嫂往门外推,等到庆芳嫂出了门,就把大门关上,不顾她在外面的叫喊声,迅速插.上了门闸。
“······”张承佑看着他爹耍赖的举动,突然有些明白了他的性格是随谁了。
当
我还是
一个懵懂的男孩
遇到爱
不懂爱
从过去
到现在
直到看到爹耍赖
留我在风中凌乱
没人能明白我曾
把爹当英雄崇拜!
心好累,我再也不相信爱情【大雾】了!
张承佑心酸地想。
“地震波及到了四九城,但我早把箱子里面的空隙就用布和塑料泡沫填起来,本来想着是为了不被人起疑,箱子用的也是个普通的木箱。现在想想,估计那个时候是急傻了,谁往箱子里面装布条和塑料泡沫啊!没想到还因祸得福,字画就不必说,那几个瓶子是一个也没碎。本来在路上我还担心你爷爷生前最宝贝的天青釉弦纹樽会不会有什么损伤,等从箱子里拿出来一看,呦!一点儿事也没有!”
张前线越说越激动,脸上的表情都让张承佑不忍直视了。
那傻的啊!
那还是他记忆中那个沉默寡言,脊背有些弯曲的爹吗?
想到老爹颓唐的原因,张承佑就在心里骂起了李家人。
四九城,李家家主李立松在客厅打了个喷嚏。
长子李文强立马上前询问李立松的身体状况,表情十分真诚,语气十分真挚,形体动作十分夸张,就像是李立松打的不是喷嚏,而是咳出了血一样。
李立松摆摆手,说:“估计是天冷了,不碍事。”
李文强连忙让一旁的保姆去给李立松拿件衣服,亲自给李立松穿上。
张承佑看着老爹把麻布袋里面的物件儿一个一个拿出来,规整地摆在床.上和桌子上,有一套礼玉,一枚得壹元宝,一套红绳串起的五帝铜钱,一件宋代汝窑的天青釉弦纹樽,一个柳叶瓶,一对青花梅瓶,一副董其昌的《婉娈草堂图》,一副怀素的《四十二章经》,还有一个被桐油纸包着的、像是本书的东西。东西不算多,但是也足够了。
张承佑看着那副《婉娈草堂图》,十分激动。
据他所知,1989年6月这幅画在纽约市场上拍出了165万美元,现在是78年,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买家,那启动资金有了,自己去港城也就有了几分底气。
不过,这幅画为什么会在纽约被拍卖呢?
难不成,是有人在震后发现了老爹埋.在地里的箱子?
算了,不管那么多了,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或者,找到一个可靠的人帮忙在纽约拍卖。
“老爹,你还记得奶奶那边有什么亲戚吗?”
张承佑的奶奶johanna是个土生土长的德国姑娘。爷爷张在云去德国留学的时候邂逅了这个漂亮的德国姑娘,后来战争爆发,张列云便回国报效祖国,这个德国姑娘也跟着一起来到了华国,生下了一子一女,可惜的是,大女儿生下不久就夭折了,johanna对此十分伤心,身.体也因为生了小儿子张前线受到了损伤,加之为投笔从戎的丈夫的担忧,战争还未胜利,就离开了人世。
“我记得父亲曾说过,母亲好像是德国某个家族的私生女,家族名字大概是rothschild?我记不清了,不过父亲曾说过,这个家族很神秘,对于这个家族,父亲了解的也不算很多。”张前线揉了揉脸,再度开口:“不过,我还有几个德国、英国还有美国的旧友,快十年没联系了,都不知道他们现在的状况如何。”
张承佑突然皱了皱眉。
“老爹,我又尿了。”
“······”张前线哭笑不得。
刚把儿子当成成.年.人看,结果儿子又尿床了。
张前线赶忙捡起掉在地上的尿布,扔到了洗衣服的盆子里,回东屋找了块干净的尿布,给张承佑换上。顺便叫起大儿子张行启,让他给张承佑读书听。
“我先把饭做好,行启你好好给弟弟读书啊!”张前线对着大儿子笑了笑,打起精神,去北屋做饭了。
张行启缩在轮椅上,攥着搁在腿上的书,沉默地看着张承佑。
张承佑看着被老爹推出东屋的大哥,眼圈红了。
☆、第五章【改错】
一晃,两年过去了。
张承佑穿着大哥张行启给挑的背带裤,背着书包,跟在张前线身后。
“你确定要去上一年级?”张前线蹲下身子,直视张承佑,神情严肃。
“没错,我就是这么酷炫!”张承佑傲娇地扬起小下巴,一脸“汝等凡人快来跪舔本大爷”的表情。
“······”不知道这熊孩子又在说什么。
这两年,对于张承佑时不时发出的奇怪话语,张前线只能以“······”回答,每次看到这个熊孩子一脸熊样,就想去抽他一顿。
不过,一想起这个孩子几乎每天必犯的头痛症,以及为了供养那本古书耗费的精血,刚想抬起的手,又都放下了。
一年前,张承佑对那本古书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试过火烤,水泡,油浸,都没有让那本无字书显出字迹来。直到他试着把自己的血滴在书上,发现血印不见了,于是便开始了每日的放血计划。一开始是瞒着张前线的,但后来张前线发现张承佑的脸色日渐苍白,感觉有些不对头,一番逼问下,张承佑才道出原因。张前线气的当场就把那本书摔到地上,捡起来想撕了,却发现,撕不动。
······
张前线当场就愣住了,看着那本书就像看着仇人一样,然后去了北屋,拿出了把菜刀,前天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
然后,往左手腕上一划,鲜血立马流了出来,却发现,血根本浸不到书页里,而是浮在纸的表面,倒是有几分诡异。
张承佑一看就乐了:“老爹,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做滴血认主啊?我估计这本书是只有前任主人死了,现任主人才能让它认主呢!”言外之意就是,爹,我还没死呢。
张前线瞪了张承佑一眼,没反应。继续瞪,还是没反应。
“老爹,你快去止血吧,血都快流成小河了!”张承佑迈着小短腿,把张前线往有纱布的东屋里推。
之后,张前线就和张承佑作出了约定,每隔三个星期放一次血,一次不能超过一分钟。
不过,这也导致了张承佑的左臂上全是伤口,几乎是靠近手的伤口刚好,就要再割一刀,亦或是臂弯附近的伤疤刚没了,就要再割开。
对此,张前线一脸自责。
但事情的真相是,张承佑每隔一星期就会放一次血,只要张前线没盯着,右臂就会多一道伤口。
有时候,张承佑就会在院子里,对着天空45°角,幽幽地叹一句:“真男人,就是这么酷炫。”
然后,在张前线表情狰狞地瞪着他之后,边进屋,边长叹:“果然,没人能懂我的心~”
接着,接过张行启递来的衣服,穿上。再默默捧起一本德文书,用叹咏调,忘情地读起来。
对此,张老爹和张大哥只能表示“······”
终于,1个月前,那本古书再也吸不进血了,之后,便在张前线和张承佑面前光芒大放,像个巨大的电灯泡一样,耀的人眼睛疼。
光亮消失后,那本书逐渐变小,张承佑刚要伸手去碰,却自动融进了他的颈后,张前线把后衣领往下一拉,发现在张承佑的后腰处好像有个圆形的图案。他撩起张承佑的衣服,一个太极图案出现在眼前。
那个太极图直径大概有2厘米,黑白分明,就像是贴上去的一样,不仔细看不会发现任何异常。
“老爹,我腰那儿怎么了?”张承佑出声询问。
“有个两指宽的太极图,不像是纹身,颜色黑白分明。”张前线有些忧心地说。
“我倒是觉得这像是后世那些小说里写的“随身空间”的标志,摸一摸就能进空间什么的。”张承佑没心没肺地笑道。
“······”为什么又有种想揍一顿这个熊孩子的冲动。
“老爹你不用担心了,我自己摸摸看就好了,我要倒数了,5,4,3,2,1。”张承佑刚喊完,就原地消失了。
张承佑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大殿,正前方有一尊人像。
他好奇地看向面前的塑像,那是一个勉强能看出几分眉清目秀的青年男子的彩色泥塑像,大概有两米高,衣袂飘飘,清新俊逸。
突然,他看着那个人像,呆愣了几秒。<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