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7
,我见一楼110指挥中心大厅的民警们,一个也没冲出来,我便冲进去高喊:
“同志们,快出来呀,要是办公楼倒塌了怎么办?快跑到院坝里来躲一躲呀!”
此时,110指挥中心主任袁昌金在大厅里高声喊道:
“同志们,大家要镇静,不要乱,110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不管天崩地裂,我们110誓与人民共存亡!”
袁昌金同志是部队一名副团职干部转业的,他的这句话令我热血沸腾,感动不已。啊,这就是一位老军人,这就是警察,危难之时,首先想到的是群众,我要赶紧写一篇稿子,尽快见报,反映我们警察在地震袭来时,是如何坚守岗位,是如何心系群众的。
(二)
110指挥中心十五、六个民警恪尽职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一人走出大楼躲避,10多个女民警紧张忙碌地接听着电话:
“我们是南充市公安局110,是哪里发生了地震,多大震级的地震,目前还不清楚,请你们镇静,不要乱,不要乱!”
“报告袁主任,顺庆区果山街老年公寓里的七楼上有七八个瘫痪在床的老人还没有安全转移下楼,而且铁皮防盗门被震变形了,老人们很恐慌!”
“命令,市公安局巡警支队、东城派出所火速出警,解救老人们!”
“不好啦不好啦!女民警杨丽大出血了,要流产了!”
此时,由于大地震剧烈抖动,已怀孕6个月的110年轻女民警杨丽大出血了。
“快把她扶上车,赶紧送往医院救治保胎,快快快!”
这时,市公安局的领导和民警们从四面八方,火速赶到了市公安局。
“同志们,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汶川、青川、北川、成都、绵阳、德阳、广元灾情严重,伤亡数字很大,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我们四川的灾情,*从北京已上了飞机,正飞往我们四川察看灾情来了。现在通讯中断,我市各地的灾情如何,尚不清楚,我们市公安局的所有警车开出去,向市民们作好宣传工作,组织群众抗震救灾,维护社会稳定,安抚民心,大家快行动吧!”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奇伟一声令下,各部门的民警们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到壮怀激烈的抗震救灾战斗中。
我的任务仍然是拿起笔来写稿,了解全市公安战线的情况,宣传公安机关和民警们在抗震救灾中的英雄模范事迹。
一个多小时后,通讯才逐渐恢复,我第一个电话打给了成都的大姐远贵。
“大姐,成都市的灾情如何?你们都安全吗?小妹远红一家都好吗?”
“真是吓死人了,成都震垮了不少房子,我们的房子没震垮,但墙壁出现了很多裂缝,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电脑都抖翻在地上,锅碗瓢盆全都抖在地上了,碗和泡菜坛子打烂完了,不过我们人都安全,没有受伤,你大嫂、三哥们在北京、唐山也打来了电话,你们南充的电话不好打,我和你们大嫂、三哥给你一直打都打不通。南充的灾情如何?你和魏骏都安全吗?”
“伤亡情况不是很严重,只是房子震裂了,我们公安机关正忙于抢险救灾,你们在成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在楼上住了,赶紧去小妹远红那里住下,她们在成都市郊区,搭帐篷住吧,再有余震来了,也好躲避吧!”
一会儿,大嫂余尚珍也从北京打来电话。
“远林,四川大地震,我们北京也有明显震感,我给四川的6个兄弟姐妹一直拨电话,好不容易才刚刚给大姐通了电话。南充的灾情怎样?你们都好吗?不知老家你们二哥、二嫂、远涛、远征妹妹她们如何,也不晓得房子塌了没有,人受伤没有,生产生活受影响没有,我赶快给他们寄钱回去。”
“大嫂,感谢你们的关心,我们都平安无事,一切都好。”
紧接着,三哥三嫂从唐山也打来电话。五六个小时后,二哥的电话来了。
“老四呀,南充的灾情是啥样?你们都安全吗?”
“二哥,我们平安无事,你和二嫂都安全吗?远涛、远征妹妹两家如何?”
“在我们老家,有些房子被震垮了,我们的房子没有倒,人都安全,只是远涛妹妹家的瓦房受到损害,地震的晃动像筛糠一样,远涛家房顶上的瓦全部摇到了一块儿,万幸的是房子没有塌下来。”
“二哥,请你们在老家注意安全,在很长时间内都有余震发生。我们在外的5个小家庭将马上给你和两个妹妹寄钱回来,帮助你们恢复生产和生活。”
“远林,你不要寄钱回家,我马上给大姐、大嫂、你三哥、幺妹打电话去,你们都不准寄钱回来,现在在老家的我们三兄妹的3个家庭生活都很好,没有什么困难,日子过得很幸福,你们在外工作靠工资吃饭不容易,往后都不要寄钱回家了,你们在外工作好、身体好就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这天下午到深夜,8个小家庭的兄弟姐妹不断相互通电话,大家相互牵挂着、安慰着,危难之时,方显兄弟姐妹的骨肉深情。
(三)
“”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公安民警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战斗中,通宵达旦工作,没有节假日休息时间。
当晚,我在办公室写了篇反映110指挥中心民警恪尽职守的通讯稿件《危难之时,110誓与人民共存亡》,这篇通讯稿次日上午便在《南充日报》见报了。
这年的五月,真是太奇怪了,盛夏过早到来,闷热令人烦躁不安。我们在嘉陵江边搭帐篷,晚上就在那里睡。而白天天气太热,帐篷气温太高,又只好把帐篷拆了,冒着危险在家里睡。
四川盆地几十年没经历过大地震,人们的防震知识欠缺,楼房一晃动,便惊慌失措,不要命地往下跑,有的甚至直接从楼上跳下去,结果摔死了。有一位少女正在家里洗澡,地震袭来时,她不顾一切光着身子往楼下跑,害得老公从半路上折回家去给她拿衣服。地震期间闹出的笑话可多了。
人们恐惧地震,不少人患了高血压、心脏病。那时,我的颈椎病十分严重,引起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压迫了头部神经,伏案埋头半小时,头晕头痛,就是写篇小稿子,也只能趴在床上、沙发上写。余震不断,人心惶惶,精神高度紧张。为了晚上能睡好觉,又要躲避余震,我们便在书桌上立了一个香水瓶子,瓶子上放了一个不锈钢碗。半夜三更,地震来了,不锈钢碗抖落在地上,发出“叮叮口当口当 ”的响声,家人赶紧跳下床往卫生间里冲。就这样,一个晚上起码要折腾五六次、七八次,很难睡好觉。卫生间里备用了手电、饮用水、干粮、衣物,存折、金银手饰等贵重物品,全都放在了卫生间里。我敢说,如果小偷进屋偷东西,一家人的贵重东西、金钱全都在卫生间。好在小偷们的良知被地震唤醒了,被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感动了,所以地震期间小偷基本绝迹了。
一个暴雨如注的夜晚,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遇到了大地震,那真是山崩地裂,一座座大山倒下了,海啸引发的海浪吞没了楼房,我所在的高楼就在倾倒时,“轰隆”一声,惊震炸响,我急得满头大汗,拉着妻子的手赶紧往床下跳,往卫生间里冲,并高喊“快!快!”
妻子说:“你在干啥,你在干啥,没有发生地震,香水瓶和碗都没掉在地上。”
我一瞧,香水瓶和碗果真没掉下来,结果把几栋楼的人们全都喊醒了,大家赶紧起床开灯躲地震,不少人“咚咚咚”地往楼下跑。我对妻子说:
“哎!我做了个噩梦,梦见山倒了,海啸袭来了,就在这危急时刻,一声惊雷又炸响了,这都怪我的精神太紧张了,主要是颈椎病压迫了我的脑神经。”
在地震期间,我就这样发明了“魏氏地震仪”、“魏氏地震报警器。”
我非常感谢我的岳父岳母,地震期间我们忙着上班,二位老人顶着烈日又要忙着买菜煮饭,又要搭防震棚,四个小家庭共10多人天天晚上吃“民政局”,天天晚上聚在一起睡抗震棚,太辛苦二位老人了,这事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一天晚上半夜,瓢泼大雨下个不停,我们的抗震棚里全都进水了,棕垫、蚊帐、毛巾被、枕头全都被水浸透了,我们只能站在抗震棚里度过漫漫长夜。此时此刻,我们想到重灾区的灾民们,想到了抗灾救灾的英雄们,我们只能做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给重灾区捐款。
5月15日是个星期天,下午,我正在家里趴在床上,给我们政治部宣传处的女民警张婷媛写一篇演讲稿,她要代表市公安局参加全市演讲比赛。这时,南充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奇伟给我打来电话:
“远林,你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呀!”
“我正在给张婷媛写演讲稿,她要参加全市演讲比赛。”
“我们想派你去出一趟差好吗?”
“去哪里?是什么任务?”
“我们局里组织了上千名武警、消防、交警、巡警去支援重灾区,已到了汶川、青川、北川,想请你去随警采访报道,把那里的情况宣传报道出来好吗?”
“张市长,我的腰椎病严重,无法跋山涉水,颈椎病压迫神经,大脑很不清醒,现在只能趴在床上写东西。如果我去了,不仅无法正常工作,还会拖累同志们的。”
“哦,是这样的,那你就不去了,我另派别的同志去吧!”
放下手机,我想了一会儿,不对呀!困难当头,我怎么当逃兵呢?再说,地震重灾区有危险,能比得上当年战场上枪林弹雨那么危险吗?想到这里,我又拨通了张副市长的电话:
“张市长,我还是去吧?困难当头,我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青川、北川去!”
“远林,算了,我已派另一位同志去了,车已出发了,我知道你颈椎病、腰椎病严重。”
哎!都怪我这颈、腰椎病,不然的话,在用人这节骨眼上,我哪有打退堂鼓的呢?当年,我们兄弟三个在部队时,相继参加了中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唐山大地震,大哥、三哥都参加了抗震救灾;1989年那场政治*,我和大哥、大姐的儿子蒋通,都参加了制止*、维护国家安定的斗争,并且都立了战功。我们的家庭命运,兄弟姐妹的个人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汶川大地震,要是我去了重灾区,那感受一定会很深的,也一定会发一些令人振奋的文章出来。对此,我为这件事,永远追悔莫及!
(四)
5月19日至21日,汶川地震带将发生6级强余震,电视、广播不停地播出通告,人们听着这一消息,精神紧张极了,我不停地给在四川的兄弟姐妹打电话,叫他们带着家人在室外住防震棚,不要住在室内,以防万一。
“大姐吗?你们这几天住在哪里的?”
“我们住在楼房里的,蒋通和儿媳梁卫颖带孙女儿蒋岑岑、还有蒋徽、小彭他们在三环路的立交桥下搭防震棚住。”
“天啦!防震避难,怎么住在立交桥下呢?要是桥被震塌了咋办?叫他们赶紧撤走,大家都到郊区小妹远红那里去住,那里安全些。”
“那我打电话叫他们按你的意见办,开车去郊外吧?我和你姐夫就住在楼里守屋吧!”
“大姐,现在电视、 收音机里正在播出四川省人民政府的重要通告,这几天将发生6级强余震,你们知道吗?”
“不知道啊?我们晚上十点就准时睡觉了。”
“那你们起来看电视、听收音机,听听这一重要广播吧!亏你们还生活在成都,这么重要的消息都不知道,你和姐夫赶快到远红那里去住几天吧,那里是郊区,安全些。”
大姐和姐夫都是60多岁的人了,虽然有儿女、儿媳、女婿的照顾,但我们兄弟姐妹很不放心他们,要是地震袭来,恐怕跑都跑不动。我那老姐夫是个老顽固,他是不会轻易听劝去成都市郊区躲避余震的。
这一晚上,北京的大嫂、唐山的三哥,在老家的二哥、二嫂、二妹、三妹,都给姐夫打电话,劝他和姐走出楼房,到小妹远红那里避灾。
汶川大地震期间,我们可把大姐和姐夫折腾够了,这有什么办法呢?为了他们的安全,兄弟姐妹的牵挂就多了几分,他们不得不听啊。
这就是兄弟姐妹的感情,这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那唇齿相依,情同手足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