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70
人民的安宁。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警察的死伤率一直居高不下,处于前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万多名警察英勇牺牲。如今,每年有400多名警察英勇牺牲,负伤的警察,每年高达10多万人。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警察,与人口的平均比例是万分之三十五,我国是万分之十一。在城市,警力与城市人口的比例,西方国家平均是1:300,而我国一些地方是1:1250。从世界范围看,中国警察编制比例最低、工资最低、工作量最大,但却创造了一个世界上发案率最低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队伍历经风风雨雨,胜利地完成了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交付的不同的历史任务。这是一个燃烧着血与火的战场,这是一个会将一个人的名字永垂青史的战场。当然,这也是一个考验人的意志和信仰的战场。
和平年代,公安民警就如同人间的天使,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把爱、把正义洒向人间,同时,又不遗余力地保卫着人世间的太平。公安英烈们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共和国的历史,并为共和国的成长做出了不朽的功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警察职业的危险性,工作性质的艰苦性,有不少民警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给亲人们造成了极大地伤痛。因为超负荷工作,工资待遇、政治待遇低、心理压力大,有的民警,甚至公安局长开枪、跳楼、服药自杀。有个极具权威的文件规定:“公安队伍的工资高于地方,略低于部队。”这个红头文件的规定令公安民警们高兴了一阵子,可七、八年了,这个文件如同一纸空文,至今杳无音讯。公安的组织条例出台多年了,民警们盼着警察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的提高,可如今仍没有多大改变。派出所是个什么机构,派出所长应享受什么待遇,是副科还是正科,目前全国公安尚未统一。新中成立60多年了,全国公安的编制、体制尚未统一。如地市级公安局(处)的政工部门,有的叫政治部,有的叫政治处;县、市(区)公安局的中层机构,有的叫科,有的叫股,这些问题就那么简单,一个文件,一个会议便可统一的,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公安机关是半军事化机构,是执行武装任务的战斗集团,为什么连个编制都统一不了?还谈什么纪律部队?还谈什么正规化建设?还谈什么队伍的士气?
公安民警的政治待遇低,有的民警干了一辈子至今仍是科员;副科、正科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到头来仍是原地踏步,原地不动,不能享受上一级职级的政治、工资待遇,叫民警们怎么想呢?搞警长制,民警们盼了多年,到头来规定,县(区)、市(地)公安机关综合部门的民警不能评定警长,不属于实战单位的民警。在县(区)、市(地)公安机关,每逢重大案件、突发事件发生后,民警们都在一线,都在参加实战,为何不能评定警长?
我认为公安机关的编制、体制、授衔、非领导职务的晋升,都应参照部队加快改进,从严治警一部书,从优待警一句话,而且是一句空话的问题亟待解决。
近三年来,南充市公安机关有100多名民警找关系和门路,纷纷调离公安机关,为什么拴不住人,留不住心?原因不在南充市公安局,根本原因是政策的问题,是民警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低的问题无法解决,无法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在用人问题上缺乏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缺乏透明度,随心所欲,一些具有真才实干,有技术专长的民警没有得到提拔重用,而那些有背景的领导干部的子女、儿媳、女婿,在公安机关都当了官,甚至在公安机关搞以人划线,排号编队,压制一批人,一些人永远失去提拔重用,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有的人靠关系、靠金钱、靠色相当了官,民警们怨声载道。
有一位群众基础并不好,谈不上德才兼备的普通民警,再婚找了个做生意有钱的老婆,他那位很有钱的姨姐对他说:“你若是想当官,需要多少钱,姨姐给你出好了。”不久后,这位民警没经过公开竞聘,被直接任命为市公安局一个重要部门的副职,民警们骂声不断。而这个人一当上中层领导干部,心思并没用在工作上,他与社会上的人开洗浴城,容留卖淫嫖娼。就在此人利用警察的特殊身份大肆捞黑心钱的时候,群众的一封封举报信寄到了公安部、省公安厅,上级公安机关突然袭击,端掉了这个大肆卖淫嫖娼的窝点。那位靠金钱买了个官,上任尚未坐稳的人被依法逮捕了,被开除党籍,开除公安机关。这些问题的出现,难道不引起领导们的反省吗?
一个市公安局,3个局领导开酒家、宾馆,大肆进行卖淫嫖娼、赌博活动,公开放映*黄色片,公安局接待客人都在这些场所进行,喝的是五粮液、茅台酒,公安局的招待费一年要花好几百万。民警们在一线舍生忘死战斗,这些局领导在利用职权拚命捞钱,这公平吗?这支公安队伍能稳定吗?
有那么一位看守所长,平时工作政绩突出,原则性很强,几年时间里一直把看守所带成了先进单位。一次,看守所里关进来几个贪官,一帮有权有势的人进到看守所里与在押的贪官们见面交谈,这位看守所长从外面开会回来见此情况,立即将这几位有权有势的人驱除出看守所。几个大权在握的人四处扬言说:“走着瞧吧!不怕你当了看守所长风光,总有倒霉的那一天。”
不久后,看守所有一个保外就医的犯人,无证驾驶汽车,致多人伤亡,那几个大权在握的人报复看守所长的机会来了。看守所长涉嫌渎职罪被逮捕。法院在开庭审判时,这个公安局的300多民警放下工作,都去旁听,试图为这位看守所长喊冤鸣不平,但法院还是判了这位看守所长缓刑一年,按规定,这位看守所长被开除了党籍、公职,失去了警察身份。事后,此人数十次上访喊冤,县公安局、市公安局、省公安厅、公安部四级公安机关一直认为那位看守所长不构成犯罪,属错判。但最终没把这桩冤案翻过来,那位昔日敬业的看守所长失去了工作,好在公安局念旧情,把他留在局里干了临时工,每月800元工资。由于判了缓刑,不仅他本人的饭碗被砸了,他的儿子从警校毕业后也不能考警察,只好四处打工谋生。
这件事过去七八年了,这位昔日的看守所长几次找我给他写申诉材料上访,但至今石沉大海,他的案子无人问津。还谈什么从优待警?还谈什么保护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
我们的公安民警也如同芍药一样的苦命,饱经风霜雪雨,历经无数苦难,工作、生活在这个“重工业打石头,轻工业打锅盔,手工业打麻将”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本自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够低了,还要面对自身公安队伍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工作累、身体累、心累,为此,有的民警找关系,找门路调离公安机关。
南充市委出了一个新政策,工龄满30年,年龄50岁以上的公务员可以提前退休。退休时,任正科满14年的,可以享受副县级领导干部生活待遇,正科提前退休者,按提前每月退休计算,每月补助1600元退休金。18年前我在部队是正营级干部,如今仍是一个正科级民警,我得抓住这个机遇退了算了,还能享受个副县级领导干部待遇。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到头来恐怕连个副县级也享受不了,因为到公安机关这18年来,就没有摊到过什么好事。
本是芍药命,从苦里生,苦里长,我就知足常乐吧!
我退休后,排除一切干扰,静心地写小说、打乒乓球、扮演老年*同志。但有一条,通过写作,我将一如既往为我们的军队、为我们的公安队伍鼓与呼,去颂扬讴歌不朽的军魂、警魂!
第六十章
春天来了,青山巍巍,霞光万道。满山遍野,山花烂漫,一派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
芍药花开了,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竞相绽放,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白的如玉。它们花蕾满枝,含苞初绽,昂着怒放。一阵阵沁入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峰,嗡嗡地边歌边舞。
(一)
洋雀欢叫,布谷鸟在催春。一群喜雀欢天喜地,“喳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兴高采烈地传递着眼前的喜讯。
“好啦好啦,不用叫,不用叫,我们回来了,是我们这帮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儿女子孙,让我们度过美好童年时光的人们回来了,都回来了。”
这是公园2011年的春天,一个芍药花竞相绽放,山花遍野,春风吹拂的春天,我们这些魏家的30多个子孙后代们都回来了。回到了大巴山区,回到了曾经滋养过我们,经历过几多辛酸与苦难,经历过几多欢乐与幸福、曾经播洒过许多美好梦想和幸福憧景的故乡平坝村。
山村的水泥公路笔直宽敞,一辆辆小汽车在田野山村里奔驰穿梭着。一幢幢农家小院的小洋楼拔地而起,矗立在风景如画的大地上。青山巍账款,雄峙巍巍,树木茂密,昔日红军征战守卫的土城寨大山,如今风光无限,一层层水泥石梯直通山巅,已变成了游人如织的森林公园。三万多常住人口居住的铁佛镇,街道笔直宽敞,四通八达,楼房林立,车水马龙。这座经历过战火硝烟,经历过贫穷与落后,经历过风霜与雪雨,见证了改革与开放的千年古镇,像一颗耀眼夺目的璀璨明珠,镶嵌在大巴山深处。
少小离乡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孩童见了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大姐魏远贵已是68岁的老人了,但她腰不弯、背不驼,仍是那样春风满面,精神抖擞,笑声盈盈,她在成都已退休十多年了。大姐夫蒋进,是四川省政协的一名正厅级退休干部,他可是个不甘寂寞的人,退休后练书法、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在全国各地到处跑,经常回老家去。在我们这个魏氏大家庭里,我那老姐夫像个钦差大臣样,经常轻车简从,到处视察工作,哪个小家庭的事他都要管都要过问,几十年来都是那个样子,那个德性,魏家的每一个成员中,不论你是军人、警察,还是工人、农民、教师、大学生,只要他看不顺眼的事,就得给你上堂政治课,毫不留情地批评你一通。我的儿子魏骏在成都念完大学毕业了,有的书籍、衣物、生活用品、电脑,一大堆东西,我便要了辆警车去成都接儿子,这下好了,姐夫又抓住了我的把柄,厉声厉色对我训斥道:
“你看看,你看看,你身为警察,动用警车来接儿子,魏骏那么大的人了,一个一米八高的大小伙子,就不能自己带着东西乘火车、坐汽车回南充市吗?这简直是*,警车开到大学门口去接孩子,就不怕新闻媒体曝光?就不怕老百姓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戳脊梁骨吗?往后可要注意呢!要自觉维护公安机关的形像,要维护好党的形像,公家给我配的小车,家属子女从来没用过一次办私事。”
“老爸,好了好了。魏骏在成都上了几年大学,我这是第一次看到幺舅带警车来接他。”只有女儿蒋徽敢出来说句公道话。
“一次也不行,这是个原则问题!”
哎!我那老姐夫官至正厅级,太正直了,他说的话就是真理,就是原则,哪个敢在他面前说个不字?大姐的儿子蒋通如今在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任科长,儿媳梁卫颖在中学当语文教师,大姐们的孙女儿蒋岑岑已12岁了,活泼可爱,学习成绩很好。还是蒋徽一辈子洒脱,既不参加工作,又不要孩子,在家当全职太太,洗衣做饭,养花养狗,炒炒股,守着两套房子,伴随着在成都饭店工作的丈夫彭德仁过日子,无忧无虑,小日子过得真开心。
(二)
小妹魏远红在成都和丈夫凌再成辛苦打拚多年,如今投资做生意,精心呵护着12岁的儿子凌鑫上学念书,过着幸福的日子。
大嫂余尚珍,带着他们的儿子魏兵、儿媳王颖、8岁的孙女儿魏蕾蕾回来了。
三哥魏远和、三嫂尹淑珍带着他们那在北京工作的儿子魏欣、儿媳冯玉明回来了。儿子、儿媳是2011年5月7日在唐山市举行的婚礼,这小两口是回老家度蜜月祭祖来了。
我和儿子魏骏回来了,我们俩爷子是警察,儿子在派出所工作很忙。我本人不再那么忙了,工作也不太辛苦了。因为颈椎病很严重,不难再伏案工作了,我已向组织上递交了申请,提前退休,享受副县级干部待遇。退休后的生活是天天打乒乓球,静心趴在床上写小说,第二部小说写公安题材的《骁勇刑警老顽童》,第三部写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题材的军事、爱情小说《生死太行恋》。这也是一部真人真事的传记小说,以前发表过二万多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