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
带遗憾地道:“三妹去年在诗词上不敌敏郡主,与‘绝艳’桂冠失之交臂,今年初,敏郡主下嫁沧州许氏,本以为三妹可为我文家夺得第一个‘绝艳’之名……”
见几个妹妹神色黯然,文梅拍拍手,笑道:“你们只当去玩耍便是了,待到出阁以后,怕没有机会了。”
文梅挥挥手,自有那仆妇抬了小轿过来,把三个妹妹一一扶上轿子,文梅对文竹道:“三妹,照顾好四妹五妹,我和你二姐还有事情与爹爹商议,就不远送了。”
文竹点了点头,照顾妹妹,已是天经地义之事。
小轿行到门口,便换了马车,那马车看上去也不甚打眼,双马拉就,驾位上坐着个小厮,年方十五六,甚为机灵的样子。
待仆妇放好踏脚凳,文竹学着文晓梅脱了鞋,上了车,丫鬟放下车帘,见车厢甚为宽敞,脚下铺有碧玉竹凉垫,中间一小巧圆桌,上立一八宝玲珑灯。四壁挂有竹帘,上绘有四仕女图,或挽袖,或拢衣,神态不一而足,皆妙态横生。
文菊自伸了个懒腰,道:“乏的很,我先睡会儿了。”说罢,看也不看文竹一眼,以文晓梅的玉腿为枕,面朝车壁躺下了。
看到文晓梅饱含歉意的一笑,文竹嘴角微扬,好奇地打量起车中摆设,见那小桌四脚牢牢钉死在了车上,圆形桌面中有一圆形凹台,放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文竹若有所思。
轻声对文晓梅道:“妹妹是否也乏了?不妨小息一会儿,为姐自会唤你们起来。”
晓梅不由打了个呵欠,笑道:“还真有些乏了,我先困会觉,姐姐待会儿唤晓梅,且轮换休息吧。”说罢,斜靠在了车厢中,闭上了双眼。
文竹静坐片刻,见二女均已微眠,解下自己脸上面纱,拿起毛笔,沾了墨,小心地在眼睛下方的脸上甩了几甩,待墨迹干涸,方戴回面纱,心中暗忖,万一出了甚么丑可也不怕了。
转头看到俩个妹妹真如海棠春睡一般,肤如凝脂,香气袭人,与车壁上的仕女相映成辉,美的不可方物。怪不得人人都喜欢年轻貌美的少女,单只如此看着,已是一重享受。
文竹怔怔地看着俩个妹妹,直到外面传来了仆妇的唤声:“小姐,已到西湖边,”方如梦初醒。
文菊和文晓梅双双睁开眼睛,已然醒来。
三人一起下了车,文竹抬眼望去,远处青山影影绰绰,弯月辉星,映得湖水波光粼粼,耳边传来蝉鸣蛙叫之声,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再看那西子湖之上,相距百丈,起了俩个高台,中间连以吊桥,各有白色沙堤通向岸边,文氏三姐妹正在其中一个高台的沙堤入口处。
堤边俩妙龄少女,皆着青衫,一青衫少女只看了一眼,便笑道:“来的是文家的小姐吧,请出示请帖。”
文菊从腰间香囊抽出一方红帖,轻轻一晃,文竹,文晓梅依样施为,那青衣少女便举手做了个请的动作,躬身退到了一边。
文菊携起文晓梅的手,当先而行,文竹不以为忤,紧随其后,诸丫鬟仆妇皆退到了一旁等候。
文晓梅与文菊拾阶而上,边行边问道:“怎还需要请帖?”
文菊理所当然地道:“这宴席自是需要有人操办,难不成还叫那些千金小姐们亲自动手?每年这西湖上的楼船为了争夺这宴会主人之名也不知道明争暗斗了多少次。今年听说被那临江阁主人拿去了,等下妹妹可要仔细看了,这临江阁号称西湖第一艺楼,想必有不少精彩节目。”
文竹暗暗诧异,艺楼?莫不是青楼?随即自己笑着摇摇头,既然来的都是各府千金,怎会允个青楼操办?晃神的功夫,台阶已到尽头。
待到了高台之上,发现上建一临湖亭阁,雕梁画栋,占地甚广,莫有百丈见方,四周垂以轻纱,随风起舞,如梦似幻。
中间有一空地,四周摆着矮几,已经坐了不少大家闺秀,莫不袅袅婷婷,面上皆覆有轻纱,若干青衣少女穿梭其中,送上酒水果品,却无一人动手饮食,偶有交头接耳,也絮絮低语,绝不入第三者之耳。
自有一青衣少女来引了文氏三姐妹到其座位上去。甫一落座,便听得旁边传来一少女柔柔的低唤:
“来的莫不是文家姐姐?”
第十八章 洛神
文家三女齐齐回过头去,见一白衣少女,体态风流,一双剪水明眸,欲语还休,齐腰秀发只用一金环束起,别有一番动人韵味。
只听见文菊应道:“原来是韩妹妹。”俩人自是手挽手坐到一边亲热去了。
文晓梅凑到文竹耳边,掩嘴轻笑道:“解语姑娘是徐府远亲,自幼寄养在徐夫人膝下。那徐家表哥,却是四姐姐的未婚夫婿。”
文竹恍然大悟,这是与未来的小姑联络感情去了。
坐得片刻,人渐渐多了起来,却不见有男宾。文竹正纳罕时,闻得屋外三声鼓响,众女齐齐起身,行到栏边,见对面高台人影憧憧,声音渺渺,听不大真切。
中间吊桥上站着个红衣女子,面如皎月,唇若红梅,端的是艳光四射,正手持鼓槌,双槌互击,脚步随鼓点舞动,边击边唱道:“明月皎皎,我心遥遥,迢迢银河,织女牵牛……”歌声婉转悠扬,颇有动人处。
那女子迎风而立,裙飞带舞,恍若仙人,唱到兴起时,双手扬起,鼓槌飞向天空,凌空打了个转又落回了她手中。
一曲唱罢,众女齐齐鼓掌,文菊不知何时回到了文竹和晓梅之间,低低道:“不愧是首牌花娘,果真长袖善舞。”
文竹不假思索,问道:“何谓花娘?”
文菊瞥了她一眼,道:“花娘便是花娘,哪来的何谓。”
文竹脸一沉,文晓梅拽了拽她的袖子,小小声地道:“花娘是艺楼里的教习嬷嬷。”
这时听见对面传来男子们的叫好声,文竹顿时明了,男宾们想必在另一座高台上了。
红衣女子对着男宾的高楼拱了拱手,扭头向这边款款行来,众女三三俩俩回到了自己的矮几,那红衣女子自去占了主位。
她轻举酒盏,笑道:“眉娘代表我家主人多谢诸位捧场,今年的七夕宴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传来一阵稀落的掌声,在这异常安静的大厅中分外醒耳。文竹尴尬的放下了双掌,摸了摸鼻子,习惯性的鼓掌了。
周围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那就是文家的小姐吗?”
“莫不是被孙家换亲的那个吧?”
“听说和人私奔被抓了回来哦。”
“怎还敢出门呢?”
……
文晓梅不悦地皱起了眉头,文菊气的浑身发抖,文竹眉头一皱,随即松开,口中低低语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顿了顿,又道:“谣言止于智者。”感受到身边俩个妹妹的气息渐渐平稳,文竹唇角微扬。
忽觉一道视线从侧后方灼灼烧来,文竹正欲回头一窥究竟,恰在此时,见局面逐渐失控的眉娘无奈三击掌。
文竹只觉一团烈火从身侧跑了过去,定睛看去,中间的空地站了一个红衫少女,与眉娘的艳红不同,这少女的红仿若一把火在熊熊燃烧,再仔细看她的眉目,文竹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世上,这世上竟真的有所谓的倾城倾国!
肤若凝脂,吹弹可破,仿若上等汉白玉般白的透明,文竹见过的女子中只有文梅可相媲美,却不若文梅般隐隐透着一股青。
眉眼唇鼻无一不精致,组合起来又如梦似幻,眼神到处,传来阵阵低呼声,不笑不语,犹如一块冰川极地里屹立了千秋万载的寒冰,偏偏和那一身火红的长裙极端诡异的和谐无比,从头到脚,荡着一股动人心魄的美。
只可惜年纪略幼,身量尚未长成,文竹暗忖,假以时日,此女之色,必当祸国殃民。
这少女的美已跨越了性别,堂上众女皆痴迷地望着中间那少女,眉娘满意地看着场中间的少女,笑道:“这是我家主人特意请来为大家助兴的洛大家。”话音刚落,四下响起纷纷议论声:
“就是她?那个在三月三观音法会上技压全场的洛大家?”
“果真倾城倾国。”
“听闻她歌舞双绝,有歌动九天,舞带银河之说。”
……
站在中间的洛大家对众人的话恍若未闻,举步向外走去。她一动,四下的议论声渐小了,待她行至门口,便又回复了鸦雀无声。
洛举头看向天上明月,长长的水袖迎空一扬,一脚踏出,一丝恍若呻吟的低语从她喉中逸出:“明月皎皎,我心遥遥,迢迢银河,织女牵牛……”
随着洛声音的渐渐增大,洛的舞开始激烈起来,与文竹想象的不同,洛大家踏的并不是柔美的洋溢女子气息的轻盈舞步,相反,那是刚硬坚定的巫之舞,一伸手,一抬足,充满了鬼魅迫人的张力。
洛的嗓子渐渐放开,她的声音也非文竹以为的清爽脆朗,而是低沉略带沙哑,歌声苍茫而悲凉,倾诉着远古诸神的寂寞。
洛大家仿佛从众人的视线中消失了,眼前只有一团火焰在烧,那火由开始的星星点点,渐渐燎原,似乎要焚尽八荒。
在火焰之中,文竹看到了一双野兽的眼,紧紧地盯着自己,就如一头洪荒猛兽,急欲噬人而食。
文竹一阵心悸,登时便想夺路而逃,恍惚间,洛已停下脚步,依然冷冷地站在中间。
此舞实在震撼,片刻后方传来众人的吐气声,竟皆因太过专注以至屏住了呼吸。
眉娘玉手端着酒杯,缓缓走下主位,并不因洛大家选择与自己一样的曲目而恼怒,浅笑道:“洛大家歌动九天,舞带银河,果然不凡,请饮此酒。”话罢,微低下头,举杯过顶。
洛大家伸手接过,以袖遮面,仰首一干而净,还回杯子之际,浅浅一笑,她本就国色天香,这一笑,端的是倾城倾国,纵身为女子,也恨不能把她揉入身体狠狠爱抚一番,众人又是一怔。
似是习惯了众人的反应,洛随即敛起了笑容,低首道:
“洛有一不情之请,还望诸位答应。”
不待眉娘询问,接着道:“今日众佳丽云集一堂,实乃洛生平仅见,若能一窥众位小姐芳姿,以便洛效法一二,则实乃洛之幸也.”
第十九章 斗艳
眉娘笑道,“洛大家不说,诸位小姐也要解下面纱的,戴着面纱只为比试公平起见,还请洛大家稍待。”
洛微一点头,不再言语,在众人的注视下,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文竹略一偏头,却原来洛大家就坐在自己身后,洛无视众人的关注,自斟自饮了起来,那动作曼妙无比,看的人好不羡慕,举手投足都是如此赏心悦目。
眉娘轻咳,待众人的注意力重回自己身上,道:“‘绝艳’之争正式开始,首比诗词,还请诸位于一炷香内作诗一首,为示公平,无需题名,注明桌号即可。稍后送往对面高台请诸才子评鉴,佼佼者将请本人当众诵读。”
文竹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心中有些摇摆不定,是否出这个风头,虽对古诗词谈不上热爱,耳熟能详的倒也有几首,随便拎出来一个,相信足够艳惊四座了,只取了这虚名又有何用?犹豫间,却想起方才诸般凌辱百般嘲笑,罢罢罢,便叫你们见识见识。
待眉娘命丫鬟点上香后,文竹略一思索,平时至为喜欢的一首诗便浮上了脑海,提笔疾书,一蹴而就,写完瞄了眼号码牌,随手写上了“甲九”的字样。
眉娘亲力亲为,逐一收好众佳丽的佳作,吩咐了身边一个看上去至伶俐的青衣婢子送到对面。
接下来,却是比的弹奏的功夫。眉娘命人在堂中摆了把焦尾古琴,有心一试的便可上去弹奏。
文竹自忖此等功夫却不便造假,便安心坐在了一旁当观众,看诸闺秀你方弹罢我登场,有弹的出色的,博得阵阵喝彩声,那弹的差的也有,诸女倒也耐着性子听完。
诸闺秀的表演渐入佳境,每弹完一曲,许久方响起另一曲,均是给众人留足了回味的余地。
文竹左右看了看两个妹妹,轻声问道:“你们怎不去表演一番?”
文菊从鼻子中冷哼一声:“琴乃修身而非娱人之用。”
文晓梅不好意思的笑笑:“小妹却是不通琴理。”
待到一黄衣少女上场,先净手,后焚香,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