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72
了。
有一天,扣子又掉了,男人在地上找,找到了他送给孩子们的那些梨当中最小的一只。
“扣子找不着了,”男人说道,“不过这小玩意儿倒可以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在上面钻了一个眼,穿上一根线,那只小梨把这个掉了扣子的伞箍得很牢。这是伞从来没有过的最好的搭配。
第二年这人要去首都送伞把,交货的时候,他送了几个车好的小木梨,上面吊着半个环,他请他们试用一下。于是它们便被运到美国3。那儿的人很快发现小梨比任何扣子都箍得牢;接着他们便要求伞商以后供应伞时,都用一只小梨箍住。
瞧,这下子有事干了!需要车几千只梨。所有的伞上都要用梨,这人不得不着手做起来。他车呀车,整棵梨树都被车成了小梨!他赚来了铜钱,赚来了银币。
“梨树里有我的好运气!”男人说道。后来他建了一个大车间,雇了许多小伙计学徒。他的心情总是十分愉快,说道:“好运气可能会在一根签子里!”
我作为讲这个故事的人也这么说。
俗话说:“口里含上一根白签子,就没有人能看到你了4!”不过正是那根签子,就是上帝送的那根幸运礼物签子。我得到了它,也会像那个男人一样赚到闪闪发光的金子,最好的金子。它从孩子们的眼里射出光来,它在孩子们的嘴里闪闪发光,连父亲和母亲都包括在内。他们读这些故事,我站在屋子中间和他们在一起,不过没有人能看到我,因为我口里含着那根白色的签子。我现在觉得,他们读我讲的故事都很愉快。是啊,所以我说:“好运气可能在一根签子里!”
1牛顿(1642—1727),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由于观察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的现象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安徒生曾说,丹麦国王克里斯钦八世登基前曾对他戏言过,说安徒生最好去做木旋工。
31872年就在安徒生写这篇童话前后,他有几篇童话是先在美国发表,然后才在丹麦刊出的。
4参见《妖山》及《肉肠签子汤》注。
彗星
彗星来了,火红的球体闪闪发光,一条尾巴咄咄逼人。从豪华的皇宫上,从穷人的屋子里,以及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都可以看见它;在无路的荒野里走过的孤独的旅人也可以看见它。每人对它都有自己的想法。
“都来看看天上的这个信号,都来看看这璀璨的天景吧!”人们这么说着,于是大家都匆匆赶来看。
可是还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母亲留在屋子里。蜡烛燃着,母亲觉得烛光里有一朵花。蜡油流到四周,堆得尖尖的蜡,皱巴巴的。这意味着,至少她这么认为,小男孩不久要死去。要知道,那朵花正对着他1。
这是一种从古时传下来的迷信,她信它。
这孩子恰恰要在世上活很多年,要活到瞧那颗彗星六十年之后再次出现。
小男孩没有看到烛光里的花,也没有想到在他的生平中第一次出现在天上的闪闪发光的彗星。他坐着,身前摆着一只补过的碗。碗里盛着肥皂水,他把一只泥烟斗的把插在肥皂水里,然后把烟管放在嘴里吹肥皂泡,吹出大大小小的肥皂泡来。肥皂泡飘着、浮动着,变化出美丽的颜色。颜色从金黄变红,从紫变蓝,阳光照透它时又变成绿叶色。
“愿上帝保佑你在世上活的年岁,像你吹的肥皂泡那么多。”
“可多啦,可多啦!”小家伙说道。“肥皂水是永远也吹不完的!”小家伙吹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肥皂泡。
“一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瞧日子过得多快!”他每吹出一个肥皂泡,当它飞起来的时候,他都这么说。有两个肥皂泡飞进他的眼里,刺得他的眼发痛,于是他的眼泪流了下来。在每个肥皂泡里,他都看到一幅未来的图景,闪闪发光。“可以看到彗星了!”邻居喊道。“快出来!别呆在屋里呀!”母亲牵着小男孩走出来,他只好放下泥烟斗,放下那吹肥皂泡的东西。因为彗星来了。
小家伙瞧见了那光亮的火球,后面拖着闪亮的尾巴。有人说它有几尺长,有人说它有几百万尺长;人们的看法有天壤之别。
“它再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和孙子,早都死了!”人们说道。
它再次出现的时候,说这话的人大多数也的确死去了。可是他,烛上的那朵花对着他,母亲相信“他不久就要死了!”的那个小男孩却还活道,只是老了,满头都是银发。“白发是高龄之花!”谚语这么说,他有好多这样的花。他现在是一位年老的小学校长。
小学生都说他十分聪明,知识广博,知道历史地理,还懂得人类关于天体的所有学问。
“一切事物都会再现的!”他说道。“只要你们稍注意一下各种人和事,便会知道,这些人和事都在重复着,只不过换了衣服,换了国家而已。”
校长于是讲了威廉·退尔2的故事,他不得不用箭射那只放在自己儿子头上的苹果。在他去射箭之前,他在怀里藏了另一只箭,要射那暴虐的格兹勒。这事发生在瑞士,在那以前许多年,丹麦的帕尔纳托克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他也不得不用箭去射放在他儿子头上的一只苹果,像退尔一样,他也藏了一只箭用来复仇。在那以前的一千多年,文字记载在埃及发生过同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就像彗星一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重新再现。
他讲到了他小时候看到过预言会再来的那颗彗星。校长熟知天体,思考着它,但并未因此而忘记历史地理。
他把自己的花园布置成一幅丹麦地图。在花园里种上花草植物,这些花草在丹麦哪个地方生长得最繁茂就分别栽种在哪里。“给我摘豌豆!”他说道。于是大家便走向那块像洛兰3的花圃。“拿荞麦来!”于是大家便走向朗尔兰4。美丽的蓝色龙胆花和杨梅,可以从北边的斯凯恩5找到,闪闪发光的冬青生长在西尔克堡6。城市则用一座座石像来代表。刻有长龙的圣克努兹石像7代表奥登斯8,拿着主教圣杖的阿布萨隆代表索渝9,一条有桨的小船代表奥胡斯城10。在校长的花园里,大家可以把丹麦的地图了解得很清楚。不过大家首先要向他请教,这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
现在预期的彗星又要出现了。他讲了这颗彗星,又讲了这彗星上次出现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议论它的,怎么判断它的。“彗星年是美酒年,”他说道。“你可以在酒里掺水,尝不出来。贩酒的人非常喜欢彗星年。”
一连十四个昼夜天空布满了云,人们看不到彗星,但是它在天上。
老校长坐在教室隔壁自己的小屋里。墙角立着他父亲时代的波尔霍尔姆钟11,沉重的铅坠既不上升也不下降,钟摆也不动。那只会跳出来咕咕报时的杜鹃,在盖子里已经呆了好几年了,静悄悄的。钟已经不走了。可是靠在钟旁的那架老钢琴——也是父亲时代的东西,还有生命,琴弦还能发声,虽然声音的确有些沙哑,却能奏出整整一代人的歌曲。老人从这些歌声里可以回忆起许多美好和悲伤的往事,从他小时候看到彗星起,到彗星再次出现间12的许多岁月。他记得母亲是怎么讲述烛光里的花的,他记得他吹出的那些美丽的肥皂泡,每个肥皂泡都是一年时间,他说过,这是多么明亮,多么光彩啊!他看到了它里面一切美丽的欢乐的东西:童年的嬉戏、少年的风华,阳光中展现了整个世界!那是预示未来的泡沫。他现在作为一个老人,从钢琴弦里感觉到了逝去的时代的曲调:勾起回忆的肥皂泡带着记忆的五光十色;波尔霍尔姆钟这样唱道:
当然不是阿玛宗
织出头一双袜子13。
钢琴奏出他小时候家中的老女佣给他唱的歌:
年纪轻轻
涉世不深的小伙子,
在这世上要经历
数不清的艰险14。
随后响起了他参加的第一次舞会的乐曲,一支小步舞曲和一支莫林纳斯基舞曲15;后来响起了轻柔哀怨的曲子,老人的眼里流出了泪。接着又响起一首战斗进行曲,然后又是一首赞美诗,最后响起欢乐的曲子。一个肥皂泡接着一个肥皂泡,就像他小时用肥皂水吹出来的一样。
他用眼睛凝望着窗子,外面天空中飘过一片云。他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了彗星,它那闪光的内核和明亮的尾巴。他似乎是昨天夜里看到过它一样,然而在上一次到这一次跨过了整整一代人。当年他是孩子,从肥皂泡中看到了“未来”,现在肥皂泡却显示着“过去”。他重温了童年的心境和童年的信念,他的眼睛闪亮,他的手落到了钢琴键上;——它响了一下,好像有一根弦断了。
“快来看,彗星来了,”邻居们喊道。“天空晴朗得真可爱!快出来看一看吧!”
老校长没有回答。为了要好好地看一看,他走远了。他的魂灵开始走进更远的轨道,到了一个比彗星飞翔的区域更广阔的空间。这魂灵又被华贵的宫廷的人看见,被破旧屋子里的人看到,被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走在无路荒原里的孤寂者看到。他的魂灵被上帝看到,被他所思念的先逝的亲人看见。
1丹麦迷信说,烛灯结烛花,烛花倒向哪边,哪边就有灾祸。
2见《冰姑娘》注10。
3洛兰岛是丹麦锡兰岛和菲因岛南的一个中等岛屿。是农作物的主要产地之一。
4朗尔兰岛,是洛兰岛附近的另一个中等岛屿,是农作物的主要产地之一。
5斯凯恩是丹麦日德兰半岛最北部的城市。
6西尔克堡是日德兰半岛中部的一个大城。
7圣克努兹,指丹麦国王克努兹二世。他有一次在维兹毕尔曾坐上一张刻有蟒蛇的牧师椅。传说,他是在奥登斯阿尔班尼教堂遇害的。见《钟渊》。
8奥登斯是丹麦菲因岛上的最大城市,安徒生在此诞生。
9索渝,见《小图克》注11—14。
10奥胡斯是日德兰半岛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丹麦的重要港口。11波尔霍尔姆钟,是丹麦波尔霍尔姆岛生产的极精致的落地大钟。钟上有时还装有一只小鸟,定时出来叫几声。
12“彗星再现”,据安徒生记载,他1811、1857、1861及1862年四次看到彗星。但他1811年6岁时看到的彗星,在他有生之年并未再现过。
13这是一首丹麦摇篮曲中的一句。
14诗的出处不详。
15莫林纳斯基舞曲是19世纪在法国乡间流行的一种舞蹈曲子。
一个星期的每一天
一个星期的七天想解脱一下,聚在一起吃喝一顿。不过每个日子都有许多事情要干,一年到头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他们必须找一个奇特的完整的日子,可是只能每四年才有一次:就是为了有条不紊地计算日时而安排在二月的那个闰日1。
在闰日的这一天,他们要聚到一起吃喝一顿。因为二月又是忏悔节所在的月份,所以他们又要依照自己的喜好和心思,穿上参加狂欢节的礼服;好好吃喝一顿,发表些演讲。在无所顾忌的友爱气氛中,讲些中听和不中听的话。古代的战士在吃饭的时候,把啃完的骨头往彼此头上乱扔。不过一星期的每一天只是讲些双关语,说些在忏悔节狂欢时不犯忌讳的逗乐话。
闰日到了,于是他们聚到了一起。
星期日是一个星期的头头,他身穿丝绸大衣,虔诚的人会以为他穿着牧师的衣服要去教堂;不过普通的孩子却看得出,他是穿着杜米诺2的衣服来寻欢作乐的。他扣眼上插的那朵亮闪闪的石竹花,是剧院的那盏上面写着“票已售完,请另寻消遣”的小红灯。
星期一是个年轻人,跟着到来了。他和星期日是一家的。他特别热衷于寻开心,只要守卫队一换班,他就从作坊跑了出来。
“我得出来听奥芬巴赫3的音乐。它既不影响我的头脑,也不深入我的心灵,它只让我腿部的肌肉发痒。我要跳舞,再喝上几盅,挨揍蓝了眼4,第二天又去干活。我是一个星期的开头!”
星期二即曲尔日5,是力量的日子。
“是的,是我!”星期二说道。“我动身干活,把麦库尔6的翅膀系在商人的靴子上;去工厂里查看轮子是否都上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