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八阿哥
一
崔二又来了。
老刘一开门见是崔二,便皱起了眉头。
崔二右手托着一个鸟笼,一只伶俐的八哥正在笼子里一蹦一跳,左手拎着一个样子很熟悉的鸟笼。
我一看便喊了起来:“这鸟笼不是被二舅换出去了吗?”
“没错,又被我要回来了。”崔二得意地说。
“哎哟,崔二,怎么着,你家鸽子又被我家的四块玉圈过来了?”赵姨也皱起了眉头。
“哪儿能呀,我崔二跟谁叫板也不能跟您家叫板不是?”崔二脸上仍旧堆着笑。
“您有何贵干?”赵姨问。
“有什么事进来坐下说吧。”院子里的姥爷听到了门口的说话声。
“老爷子,听说您这个虎皮大漆的鸟笼被一个叫赵三的给讹去了,我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来到藤萝架下的崔二谄媚地说。
“嗯,二少爷换得是有点儿亏。”赵姨点着头。
“这不,让我给要回来了。”崔二将这鸟笼递给姥爷。
“二小子用这个鸟笼跟人家换了鸽子,那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算讹。”姥爷并不接那个鸟笼。
“老爷子,您就是大气,搁我可咽不下这口气!”崔二见姥爷不接,便一抬手,将两只鸟笼挂在藤萝架下。
“是这么回子事,老爷子,”崔二突然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对姥爷说,“我现在是保密局的人了。”
“保啥局?”赵姨一时没听明白。
“刚改的名字,就是以前的军统,民国二十九年刺杀日本天皇特使的军统,我现在归马长官统领。”崔二将左手比画成手枪的形状,一个劲儿地解释着。
“哦,前些年好像是听说过这么回子事。日本天皇的特使是你杀的?那你可是抗日英雄呀!”赵姨明知故问,故意挖苦崔二。
“嗨,我哪儿有那本事!”崔二倒是知趣,不敢编瞎话。
“你是怎么把这鸟笼子要回来的?”赵姨问道。
“要回这鸟笼还不容易!我们保密局说赵三通共他就通共,他还不上赶着把鸟笼送给我!”崔二扬扬得意地说。
“赵三通共?那我家二少爷从他那儿换了桃花眼,是不是也通共?”赵姨问。
“不能够,不能够!大少爷是党国的将军,二少爷才不会通共呢!”崔二连连摆着手。
“崔二,这鸟笼你还是拿回去吧,我们不能收。”姥爷对崔二说。
“老爷子,我听说老太太胸口总是不舒坦,这不我专门去一哥们儿家要了只八哥。”崔二将那只装着八哥的鸟笼摘下来,托在手中,仿佛根本没听见姥爷的话。
崔二说这话的时候,姥姥正好从屋里走了出来。
崔二立马冲那笼子里的八哥说道:“老太太吉祥!”
那八哥一听崔二的话,立马跳上鸟杠,张开嘴,叫道:“老太太吉祥!老太太吉祥!”
“哎哟,吉祥,吉祥!这小家伙可真喜兴啊!”姥姥乐得合不上嘴,“这八哥叫什么名字?”
“回老太太,这小家伙叫八阿哥。”崔二回道。
“八阿哥,这名字好听,好听!”姥姥更乐了。
“老爷吉祥!老太太吉祥!”八阿哥叫得更欢实了。
“哈哈,这小家伙!”姥爷也乐了。
“虎皮大漆的鸟笼物归原主,还给老爷子,八阿哥孝敬老太太。”崔二脸上依旧堆着笑。
“这哪儿成?”姥爷心里虽然高兴,却不好接受崔二的礼物。“他赵姨……”姥爷喊道。
“哎,老爷,您吩咐。”赵姨看着姥爷。
“让老刘领着去柜上取法币,多取些,别亏着喽。”姥爷说道。
“老爷子,别价,别价。”崔二连忙摆手,“您这样,我倒过意不去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姥爷说。
“我就想……托老爷子给刘长官捎个话……”崔二突然说道。
“哦?你认识我家大小子?”崔二的话让大家都愣住了。
“我哪儿能认识刘长官呀。”崔二讪讪地说,“听说刘长官和马长官当年是一起过过命的兄弟,我就是想请刘长官替我在马长官面前美言几句,给个编制,也好养家糊口不是……”
“你刚才不是说,你已经是保密局的人了吗?”赵姨被他说得有点儿糊涂了。
“嗨,我就是一碎催,保密局让我帮他们盯着游行的学生,却连个身份都不给我,说是考验我……”崔二不好意思地说。
姥爷终于弄明白崔二的意思了,他指了指装着八阿哥的那个鸟笼,说道:“这话还是你当面跟我家大小子说比较清楚,不过依我那大小子的秉性,他可不会答应,没准儿一生气,能把八阿哥给摔死。”
“这……”姥爷的话让崔二愣在了那里。
这个时候,姥爷慢慢悠悠地说:“我能办到的,就是给虎皮大漆的鸟笼和八阿哥一个好价钱,虎皮大漆的鸟笼按文玩的价钱给你,绝不会让你吃亏!”
二
虎皮大漆的鸟笼和八阿哥留在了刘家,但姥爷让刘爷给崔二的钱,用赵姨的话,够买两个虎皮大漆鸟笼和八阿哥了。
晚上大舅回到家,一听赵姨念叨,气就不打一处来,直奔八阿哥而去,一边走一边说:“看我不摔死它!”
那八阿哥确实聪明,看到穿军服的大舅过来,居然连叫:“长官好!长官好!”
这一叫,竟把刚刚举起鸟笼要摔它的大舅搞得哭笑不得。
姥姥看到这一幕直埋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脾气也不改一改!”
二舅则笑着逗趣:“哥,这八阿哥就是崔二送来的一只马屁鸟,您还不赶紧提拔提拔他?”
二舅的话引起了姥姥的不满:“什么马屁不马屁,谁不愿听句好话?”
“就是,再说了,八阿哥是咱们花大价钱买的!”我跳着脚,从大舅手中夺下鸟笼,护着八阿哥。
“我提拔他?”大舅鄙夷地说,“我真想抽他!这个崔二,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时候干吗去了?那会儿他要是求我,我兴许还能帮他。可现在就会欺负学生!”
“就是,瞧他那德行!”赵姨也在一旁鄙夷地说。
“哥,为这话我敬您!”二舅举起一个青花茶杯,斟满了茶,夸张地朝大舅表示敬意。
“你就贫吧。”大舅看了一眼二舅,然后严肃地说,“对了,我还想提醒你呢。”
大舅的话让二舅一愣,连忙问:“提醒我什么?”
大舅看着二舅,神情更加严肃了:“最近城里城外的学校很闹腾,听说有不少教授和老师们都参与了,你可别掺和进去!”
“学生们那都是正当要求!”二舅也看着大舅。
“正当要求?被人利用了吧!”大舅盯着二舅。
“政府做得不对就应当改正!”二舅也盯着大舅。
“百废待兴,改正需要时间!”大舅提高了声音。
“百废待兴还打内战!?”二舅的声音也提高了。
“内战是政治的延续,你是教书的,别管政治!”大舅不高兴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舅的话跟得很快。
“国家的事情,坏就坏在你们这帮读书人被人利用!”大舅的脸有些难看。
“哥,你也是读书人,投笔从戎的读书人!”二舅的脸色也很凝重。
“不就一只八阿哥嘛,我说你们哥儿俩吵什么?还当着孩子面。”姥爷从屋里走了出来。
“我们没吵,是在讨论。”二舅回答。
“这急赤白脸的,还不是吵?”姥爷说,“以后在家少谈政治!”
“我就是提醒他少掺和政治。”大舅向姥爷解释着。
“我这是关心国家!”二舅反驳道。
“注意你的言论,要是让保密局听到就危险了。”大舅提醒着二舅。
“你们俩有完没完了?”姥爷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二舅微微一笑,冲大舅一拱手,说:“谢谢提醒,我到后院打扫鸽笼去。”
大舅也是一笑,道:“我回屋去给玉茹写封信去。”
两人竟同时转身离开了,把我们几个都晾在了那里。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少爷和二少爷说话红脸。”赵姨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哥儿俩怎么了?”姥姥实在搞不明白大舅二舅怎么会突然争执起来。
这个时候,秀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新娘子回来了。”赵姨逗着,“新郎官呢?”
“警察局来了个人,说是人手不够用了,所有警员停止休假,让俊杰归队,上街维持治安。”秀儿回答说。
“让大少爷找他们局长说说,刚成亲,连假都不让休,这叫什么事?”赵姨生气了。
“他姨,以后千万别再提让大少爷办什么事,知道吗?”姥爷提醒道,“星灿这孩子从小就耿直,走的是正路,最看不惯歪门邪道。”不等赵姨回答,姥爷接着说。
“哎,得,明白了。”赵姨一边说,一边夸张地举起巴掌抽了自个儿的脸一下。
“最近,大少爷确实情绪不好。”秀儿说。
“我也看出来了。”赵姨点了点头。
“去东堂办婚礼的前一天,俊杰问大少爷,说他有几个哥们儿看到青年军招兵,青年军招兵条件要求高,要求是知识青年,那几个哥们儿是高中毕业,想参军,”秀儿说,“你们猜大少爷怎么说?”
“怎么说?”赵姨问。
“大少爷反问俊杰,现在参军干什么?打内战?”秀儿小声地说,“他硬是不让他们参军。”
“瞅瞅,星灿这孩子有良心吧。”姥爷微笑着,“该打谁,不该打谁,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大少爷是这个!”赵姨竖起了大拇指。
“他跟星衍吵,实际上是关心他弟,担心他弟吃亏。”姥爷分析着。
晚上大舅回到家,一听赵姨念叨,气就不打一处来,直奔八阿哥而去,一边走一边说:“看我不摔死它!”
那八阿哥确实聪明,看到穿军服的大舅过来,居然连叫:“长官好!长官好!”
这一叫,竟把刚刚举起鸟笼要摔它的大舅搞得哭笑不得。
姥姥看到这一幕直埋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脾气也不改一改!”
二舅则笑着逗趣:“哥,这八阿哥就是崔二送来的一只马屁鸟,您还不赶紧提拔提拔他?”
二舅的话引起了姥姥的不满:“什么马屁不马屁,谁不愿听句好话?”
“就是,再说了,八阿哥是咱们花大价钱买的!”我跳着脚,从大舅手中夺下鸟笼,护着八阿哥。
“我提拔他?”大舅鄙夷地说,“我真想抽他!这个崔二,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时候干吗去了?那会儿他要是求我,我兴许还能帮他。可现在就会欺负学生!”
“就是,瞧他那德行!”赵姨也在一旁鄙夷地说。
“哥,为这话我敬您!”二舅举起一个青花茶杯,斟满了茶,夸张地朝大舅表示敬意。
“你就贫吧。”大舅看了一眼二舅,然后严肃地说,“对了,我还想提醒你呢。”
大舅的话让二舅一愣,连忙问:“提醒我什么?”
大舅看着二舅,神情更加严肃了:“最近城里城外的学校很闹腾,听说有不少教授和老师们都参与了,你可别掺和进去!”
“学生们那都是正当要求!”二舅也看着大舅。
“正当要求?被人利用了吧!”大舅盯着二舅。
“政府做得不对就应当改正!”二舅也盯着大舅。
“百废待兴,改正需要时间!”大舅提高了声音。
“百废待兴还打内战!?”二舅的声音也提高了。
“内战是政治的延续,你是教书的,别管政治!”大舅不高兴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舅的话跟得很快。
“国家的事情,坏就坏在你们这帮读书人被人利用!”大舅的脸有些难看。
“哥,你也是读书人,投笔从戎的读书人!”二舅的脸色也很凝重。
“不就一只八阿哥嘛,我说你们哥儿俩吵什么?还当着孩子面。”姥爷从屋里走了出来。
“我们没吵,是在讨论。”二舅回答。
“这急赤白脸的,还不是吵?”姥爷说,“以后在家少谈政治!”
“我就是提醒他少掺和政治。”大舅向姥爷解释着。
“我这是关心国家!”二舅反驳道。
“注意你的言论,要是让保密局听到就危险了。”大舅提醒着二舅。
“你们俩有完没完了?”姥爷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二舅微微一笑,冲大舅一拱手,说:“谢谢提醒,我到后院打扫鸽笼去。”
大舅也是一笑,道:“我回屋去给玉茹写封信去。”
两人竟同时转身离开了,把我们几个都晾在了那里。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少爷和二少爷说话红脸。”赵姨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哥儿俩怎么了?”姥姥实在搞不明白大舅二舅怎么会突然争执起来。
这个时候,秀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新娘子回来了。”赵姨逗着,“新郎官呢?”
“警察局来了个人,说是人手不够用了,所有警员停止休假,让俊杰归队,上街维持治安。”秀儿回答说。
“让大少爷找他们局长说说,刚成亲,连假都不让休,这叫什么事?”赵姨生气了。
“他姨,以后千万别再提让大少爷办什么事,知道吗?”姥爷提醒道,“星灿这孩子从小就耿直,走的是正路,最看不惯歪门邪道。”不等赵姨回答,姥爷接着说。
“哎,得,明白了。”赵姨一边说,一边夸张地举起巴掌抽了自个儿的脸一下。
“最近,大少爷确实情绪不好。”秀儿说。
“我也看出来了。”赵姨点了点头。
“去东堂办婚礼的前一天,俊杰问大少爷,说他有几个哥们儿看到青年军招兵,青年军招兵条件要求高,要求是知识青年,那几个哥们儿是高中毕业,想参军,”秀儿说,“你们猜大少爷怎么说?”
“怎么说?”赵姨问。
“大少爷反问俊杰,现在参军干什么?打内战?”秀儿小声地说,“他硬是不让他们参军。”
“瞅瞅,星灿这孩子有良心吧。”姥爷微笑着,“该打谁,不该打谁,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大少爷是这个!”赵姨竖起了大拇指。
“他跟星衍吵,实际上是关心他弟,担心他弟吃亏。”姥爷分析着。
晚上大舅回到家,一听赵姨念叨,气就不打一处来,直奔八阿哥而去,一边走一边说:“看我不摔死它!”
那八阿哥确实聪明,看到穿军服的大舅过来,居然连叫:“长官好!长官好!”
这一叫,竟把刚刚举起鸟笼要摔它的大舅搞得哭笑不得。
姥姥看到这一幕直埋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脾气也不改一改!”
二舅则笑着逗趣:“哥,这八阿哥就是崔二送来的一只马屁鸟,您还不赶紧提拔提拔他?”
二舅的话引起了姥姥的不满:“什么马屁不马屁,谁不愿听句好话?”
“就是,再说了,八阿哥是咱们花大价钱买的!”我跳着脚,从大舅手中夺下鸟笼,护着八阿哥。
“我提拔他?”大舅鄙夷地说,“我真想抽他!这个崔二,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时候干吗去了?那会儿他要是求我,我兴许还能帮他。可现在就会欺负学生!”
“就是,瞧他那德行!”赵姨也在一旁鄙夷地说。
“哥,为这话我敬您!”二舅举起一个青花茶杯,斟满了茶,夸张地朝大舅表示敬意。
“你就贫吧。”大舅看了一眼二舅,然后严肃地说,“对了,我还想提醒你呢。”
大舅的话让二舅一愣,连忙问:“提醒我什么?”
大舅看着二舅,神情更加严肃了:“最近城里城外的学校很闹腾,听说有不少教授和老师们都参与了,你可别掺和进去!”
“学生们那都是正当要求!”二舅也看着大舅。
“正当要求?被人利用了吧!”大舅盯着二舅。
“政府做得不对就应当改正!”二舅也盯着大舅。
“百废待兴,改正需要时间!”大舅提高了声音。
“百废待兴还打内战!?”二舅的声音也提高了。
“内战是政治的延续,你是教书的,别管政治!”大舅不高兴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舅的话跟得很快。
“国家的事情,坏就坏在你们这帮读书人被人利用!”大舅的脸有些难看。
“哥,你也是读书人,投笔从戎的读书人!”二舅的脸色也很凝重。
“不就一只八阿哥嘛,我说你们哥儿俩吵什么?还当着孩子面。”姥爷从屋里走了出来。
“我们没吵,是在讨论。”二舅回答。
“这急赤白脸的,还不是吵?”姥爷说,“以后在家少谈政治!”
“我就是提醒他少掺和政治。”大舅向姥爷解释着。
“我这是关心国家!”二舅反驳道。
“注意你的言论,要是让保密局听到就危险了。”大舅提醒着二舅。
“你们俩有完没完了?”姥爷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二舅微微一笑,冲大舅一拱手,说:“谢谢提醒,我到后院打扫鸽笼去。”
大舅也是一笑,道:“我回屋去给玉茹写封信去。”
两人竟同时转身离开了,把我们几个都晾在了那里。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少爷和二少爷说话红脸。”赵姨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哥儿俩怎么了?”姥姥实在搞不明白大舅二舅怎么会突然争执起来。
这个时候,秀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新娘子回来了。”赵姨逗着,“新郎官呢?”
“警察局来了个人,说是人手不够用了,所有警员停止休假,让俊杰归队,上街维持治安。”秀儿回答说。
“让大少爷找他们局长说说,刚成亲,连假都不让休,这叫什么事?”赵姨生气了。
“他姨,以后千万别再提让大少爷办什么事,知道吗?”姥爷提醒道,“星灿这孩子从小就耿直,走的是正路,最看不惯歪门邪道。”不等赵姨回答,姥爷接着说。
“哎,得,明白了。”赵姨一边说,一边夸张地举起巴掌抽了自个儿的脸一下。
“最近,大少爷确实情绪不好。”秀儿说。
“我也看出来了。”赵姨点了点头。
“去东堂办婚礼的前一天,俊杰问大少爷,说他有几个哥们儿看到青年军招兵,青年军招兵条件要求高,要求是知识青年,那几个哥们儿是高中毕业,想参军,”秀儿说,“你们猜大少爷怎么说?”
“怎么说?”赵姨问。
“大少爷反问俊杰,现在参军干什么?打内战?”秀儿小声地说,“他硬是不让他们参军。”
“瞅瞅,星灿这孩子有良心吧。”姥爷微笑着,“该打谁,不该打谁,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大少爷是这个!”赵姨竖起了大拇指。
“他跟星衍吵,实际上是关心他弟,担心他弟吃亏。”姥爷分析着。
晚上大舅回到家,一听赵姨念叨,气就不打一处来,直奔八阿哥而去,一边走一边说:“看我不摔死它!”
那八阿哥确实聪明,看到穿军服的大舅过来,居然连叫:“长官好!长官好!”
这一叫,竟把刚刚举起鸟笼要摔它的大舅搞得哭笑不得。
姥姥看到这一幕直埋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脾气也不改一改!”
二舅则笑着逗趣:“哥,这八阿哥就是崔二送来的一只马屁鸟,您还不赶紧提拔提拔他?”
二舅的话引起了姥姥的不满:“什么马屁不马屁,谁不愿听句好话?”
“就是,再说了,八阿哥是咱们花大价钱买的!”我跳着脚,从大舅手中夺下鸟笼,护着八阿哥。
“我提拔他?”大舅鄙夷地说,“我真想抽他!这个崔二,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时候干吗去了?那会儿他要是求我,我兴许还能帮他。可现在就会欺负学生!”
“就是,瞧他那德行!”赵姨也在一旁鄙夷地说。
“哥,为这话我敬您!”二舅举起一个青花茶杯,斟满了茶,夸张地朝大舅表示敬意。
“你就贫吧。”大舅看了一眼二舅,然后严肃地说,“对了,我还想提醒你呢。”
大舅的话让二舅一愣,连忙问:“提醒我什么?”
大舅看着二舅,神情更加严肃了:“最近城里城外的学校很闹腾,听说有不少教授和老师们都参与了,你可别掺和进去!”
“学生们那都是正当要求!”二舅也看着大舅。
“正当要求?被人利用了吧!”大舅盯着二舅。
“政府做得不对就应当改正!”二舅也盯着大舅。
“百废待兴,改正需要时间!”大舅提高了声音。
“百废待兴还打内战!?”二舅的声音也提高了。
“内战是政治的延续,你是教书的,别管政治!”大舅不高兴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舅的话跟得很快。
“国家的事情,坏就坏在你们这帮读书人被人利用!”大舅的脸有些难看。
“哥,你也是读书人,投笔从戎的读书人!”二舅的脸色也很凝重。
“不就一只八阿哥嘛,我说你们哥儿俩吵什么?还当着孩子面。”姥爷从屋里走了出来。
“我们没吵,是在讨论。”二舅回答。
“这急赤白脸的,还不是吵?”姥爷说,“以后在家少谈政治!”
“我就是提醒他少掺和政治。”大舅向姥爷解释着。
“我这是关心国家!”二舅反驳道。
“注意你的言论,要是让保密局听到就危险了。”大舅提醒着二舅。
“你们俩有完没完了?”姥爷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二舅微微一笑,冲大舅一拱手,说:“谢谢提醒,我到后院打扫鸽笼去。”
大舅也是一笑,道:“我回屋去给玉茹写封信去。”
两人竟同时转身离开了,把我们几个都晾在了那里。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少爷和二少爷说话红脸。”赵姨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哥儿俩怎么了?”姥姥实在搞不明白大舅二舅怎么会突然争执起来。
这个时候,秀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新娘子回来了。”赵姨逗着,“新郎官呢?”
“警察局来了个人,说是人手不够用了,所有警员停止休假,让俊杰归队,上街维持治安。”秀儿回答说。
“让大少爷找他们局长说说,刚成亲,连假都不让休,这叫什么事?”赵姨生气了。
“他姨,以后千万别再提让大少爷办什么事,知道吗?”姥爷提醒道,“星灿这孩子从小就耿直,走的是正路,最看不惯歪门邪道。”不等赵姨回答,姥爷接着说。
“哎,得,明白了。”赵姨一边说,一边夸张地举起巴掌抽了自个儿的脸一下。
“最近,大少爷确实情绪不好。”秀儿说。
“我也看出来了。”赵姨点了点头。
“去东堂办婚礼的前一天,俊杰问大少爷,说他有几个哥们儿看到青年军招兵,青年军招兵条件要求高,要求是知识青年,那几个哥们儿是高中毕业,想参军,”秀儿说,“你们猜大少爷怎么说?”
“怎么说?”赵姨问。
“大少爷反问俊杰,现在参军干什么?打内战?”秀儿小声地说,“他硬是不让他们参军。”
“瞅瞅,星灿这孩子有良心吧。”姥爷微笑着,“该打谁,不该打谁,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大少爷是这个!”赵姨竖起了大拇指。
“他跟星衍吵,实际上是关心他弟,担心他弟吃亏。”姥爷分析着。
晚上大舅回到家,一听赵姨念叨,气就不打一处来,直奔八阿哥而去,一边走一边说:“看我不摔死它!”
那八阿哥确实聪明,看到穿军服的大舅过来,居然连叫:“长官好!长官好!”
这一叫,竟把刚刚举起鸟笼要摔它的大舅搞得哭笑不得。
姥姥看到这一幕直埋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脾气也不改一改!”
二舅则笑着逗趣:“哥,这八阿哥就是崔二送来的一只马屁鸟,您还不赶紧提拔提拔他?”
二舅的话引起了姥姥的不满:“什么马屁不马屁,谁不愿听句好话?”
“就是,再说了,八阿哥是咱们花大价钱买的!”我跳着脚,从大舅手中夺下鸟笼,护着八阿哥。
“我提拔他?”大舅鄙夷地说,“我真想抽他!这个崔二,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时候干吗去了?那会儿他要是求我,我兴许还能帮他。可现在就会欺负学生!”
“就是,瞧他那德行!”赵姨也在一旁鄙夷地说。
“哥,为这话我敬您!”二舅举起一个青花茶杯,斟满了茶,夸张地朝大舅表示敬意。
“你就贫吧。”大舅看了一眼二舅,然后严肃地说,“对了,我还想提醒你呢。”
大舅的话让二舅一愣,连忙问:“提醒我什么?”
大舅看着二舅,神情更加严肃了:“最近城里城外的学校很闹腾,听说有不少教授和老师们都参与了,你可别掺和进去!”
“学生们那都是正当要求!”二舅也看着大舅。
“正当要求?被人利用了吧!”大舅盯着二舅。
“政府做得不对就应当改正!”二舅也盯着大舅。
“百废待兴,改正需要时间!”大舅提高了声音。
“百废待兴还打内战!?”二舅的声音也提高了。
“内战是政治的延续,你是教书的,别管政治!”大舅不高兴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舅的话跟得很快。
“国家的事情,坏就坏在你们这帮读书人被人利用!”大舅的脸有些难看。
“哥,你也是读书人,投笔从戎的读书人!”二舅的脸色也很凝重。
“不就一只八阿哥嘛,我说你们哥儿俩吵什么?还当着孩子面。”姥爷从屋里走了出来。
“我们没吵,是在讨论。”二舅回答。
“这急赤白脸的,还不是吵?”姥爷说,“以后在家少谈政治!”
“我就是提醒他少掺和政治。”大舅向姥爷解释着。
“我这是关心国家!”二舅反驳道。
“注意你的言论,要是让保密局听到就危险了。”大舅提醒着二舅。
“你们俩有完没完了?”姥爷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二舅微微一笑,冲大舅一拱手,说:“谢谢提醒,我到后院打扫鸽笼去。”
大舅也是一笑,道:“我回屋去给玉茹写封信去。”
两人竟同时转身离开了,把我们几个都晾在了那里。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少爷和二少爷说话红脸。”赵姨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哥儿俩怎么了?”姥姥实在搞不明白大舅二舅怎么会突然争执起来。
这个时候,秀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新娘子回来了。”赵姨逗着,“新郎官呢?”
“警察局来了个人,说是人手不够用了,所有警员停止休假,让俊杰归队,上街维持治安。”秀儿回答说。
“让大少爷找他们局长说说,刚成亲,连假都不让休,这叫什么事?”赵姨生气了。
“他姨,以后千万别再提让大少爷办什么事,知道吗?”姥爷提醒道,“星灿这孩子从小就耿直,走的是正路,最看不惯歪门邪道。”不等赵姨回答,姥爷接着说。
“哎,得,明白了。”赵姨一边说,一边夸张地举起巴掌抽了自个儿的脸一下。
“最近,大少爷确实情绪不好。”秀儿说。
“我也看出来了。”赵姨点了点头。
“去东堂办婚礼的前一天,俊杰问大少爷,说他有几个哥们儿看到青年军招兵,青年军招兵条件要求高,要求是知识青年,那几个哥们儿是高中毕业,想参军,”秀儿说,“你们猜大少爷怎么说?”
“怎么说?”赵姨问。
“大少爷反问俊杰,现在参军干什么?打内战?”秀儿小声地说,“他硬是不让他们参军。”
“瞅瞅,星灿这孩子有良心吧。”姥爷微笑着,“该打谁,不该打谁,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大少爷是这个!”赵姨竖起了大拇指。
“他跟星衍吵,实际上是关心他弟,担心他弟吃亏。”姥爷分析着。
晚上大舅回到家,一听赵姨念叨,气就不打一处来,直奔八阿哥而去,一边走一边说:“看我不摔死它!”
那八阿哥确实聪明,看到穿军服的大舅过来,居然连叫:“长官好!长官好!”
这一叫,竟把刚刚举起鸟笼要摔它的大舅搞得哭笑不得。
姥姥看到这一幕直埋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脾气也不改一改!”
二舅则笑着逗趣:“哥,这八阿哥就是崔二送来的一只马屁鸟,您还不赶紧提拔提拔他?”
二舅的话引起了姥姥的不满:“什么马屁不马屁,谁不愿听句好话?”
“就是,再说了,八阿哥是咱们花大价钱买的!”我跳着脚,从大舅手中夺下鸟笼,护着八阿哥。
“我提拔他?”大舅鄙夷地说,“我真想抽他!这个崔二,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时候干吗去了?那会儿他要是求我,我兴许还能帮他。可现在就会欺负学生!”
“就是,瞧他那德行!”赵姨也在一旁鄙夷地说。
“哥,为这话我敬您!”二舅举起一个青花茶杯,斟满了茶,夸张地朝大舅表示敬意。
“你就贫吧。”大舅看了一眼二舅,然后严肃地说,“对了,我还想提醒你呢。”
大舅的话让二舅一愣,连忙问:“提醒我什么?”
大舅看着二舅,神情更加严肃了:“最近城里城外的学校很闹腾,听说有不少教授和老师们都参与了,你可别掺和进去!”
“学生们那都是正当要求!”二舅也看着大舅。
“正当要求?被人利用了吧!”大舅盯着二舅。
“政府做得不对就应当改正!”二舅也盯着大舅。
“百废待兴,改正需要时间!”大舅提高了声音。
“百废待兴还打内战!?”二舅的声音也提高了。
“内战是政治的延续,你是教书的,别管政治!”大舅不高兴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舅的话跟得很快。
“国家的事情,坏就坏在你们这帮读书人被人利用!”大舅的脸有些难看。
“哥,你也是读书人,投笔从戎的读书人!”二舅的脸色也很凝重。
“不就一只八阿哥嘛,我说你们哥儿俩吵什么?还当着孩子面。”姥爷从屋里走了出来。
“我们没吵,是在讨论。”二舅回答。
“这急赤白脸的,还不是吵?”姥爷说,“以后在家少谈政治!”
“我就是提醒他少掺和政治。”大舅向姥爷解释着。
“我这是关心国家!”二舅反驳道。
“注意你的言论,要是让保密局听到就危险了。”大舅提醒着二舅。
“你们俩有完没完了?”姥爷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二舅微微一笑,冲大舅一拱手,说:“谢谢提醒,我到后院打扫鸽笼去。”
大舅也是一笑,道:“我回屋去给玉茹写封信去。”
两人竟同时转身离开了,把我们几个都晾在了那里。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少爷和二少爷说话红脸。”赵姨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哥儿俩怎么了?”姥姥实在搞不明白大舅二舅怎么会突然争执起来。
这个时候,秀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新娘子回来了。”赵姨逗着,“新郎官呢?”
“警察局来了个人,说是人手不够用了,所有警员停止休假,让俊杰归队,上街维持治安。”秀儿回答说。
“让大少爷找他们局长说说,刚成亲,连假都不让休,这叫什么事?”赵姨生气了。
“他姨,以后千万别再提让大少爷办什么事,知道吗?”姥爷提醒道,“星灿这孩子从小就耿直,走的是正路,最看不惯歪门邪道。”不等赵姨回答,姥爷接着说。
“哎,得,明白了。”赵姨一边说,一边夸张地举起巴掌抽了自个儿的脸一下。
“最近,大少爷确实情绪不好。”秀儿说。
“我也看出来了。”赵姨点了点头。
“去东堂办婚礼的前一天,俊杰问大少爷,说他有几个哥们儿看到青年军招兵,青年军招兵条件要求高,要求是知识青年,那几个哥们儿是高中毕业,想参军,”秀儿说,“你们猜大少爷怎么说?”
“怎么说?”赵姨问。
“大少爷反问俊杰,现在参军干什么?打内战?”秀儿小声地说,“他硬是不让他们参军。”
“瞅瞅,星灿这孩子有良心吧。”姥爷微笑着,“该打谁,不该打谁,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大少爷是这个!”赵姨竖起了大拇指。
“他跟星衍吵,实际上是关心他弟,担心他弟吃亏。”姥爷分析着。
晚上大舅回到家,一听赵姨念叨,气就不打一处来,直奔八阿哥而去,一边走一边说:“看我不摔死它!”
那八阿哥确实聪明,看到穿军服的大舅过来,居然连叫:“长官好!长官好!”
这一叫,竟把刚刚举起鸟笼要摔它的大舅搞得哭笑不得。
姥姥看到这一幕直埋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脾气也不改一改!”
二舅则笑着逗趣:“哥,这八阿哥就是崔二送来的一只马屁鸟,您还不赶紧提拔提拔他?”
二舅的话引起了姥姥的不满:“什么马屁不马屁,谁不愿听句好话?”
“就是,再说了,八阿哥是咱们花大价钱买的!”我跳着脚,从大舅手中夺下鸟笼,护着八阿哥。
“我提拔他?”大舅鄙夷地说,“我真想抽他!这个崔二,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时候干吗去了?那会儿他要是求我,我兴许还能帮他。可现在就会欺负学生!”
“就是,瞧他那德行!”赵姨也在一旁鄙夷地说。
“哥,为这话我敬您!”二舅举起一个青花茶杯,斟满了茶,夸张地朝大舅表示敬意。
“你就贫吧。”大舅看了一眼二舅,然后严肃地说,“对了,我还想提醒你呢。”
大舅的话让二舅一愣,连忙问:“提醒我什么?”
大舅看着二舅,神情更加严肃了:“最近城里城外的学校很闹腾,听说有不少教授和老师们都参与了,你可别掺和进去!”
“学生们那都是正当要求!”二舅也看着大舅。
“正当要求?被人利用了吧!”大舅盯着二舅。
“政府做得不对就应当改正!”二舅也盯着大舅。
“百废待兴,改正需要时间!”大舅提高了声音。
“百废待兴还打内战!?”二舅的声音也提高了。
“内战是政治的延续,你是教书的,别管政治!”大舅不高兴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舅的话跟得很快。
“国家的事情,坏就坏在你们这帮读书人被人利用!”大舅的脸有些难看。
“哥,你也是读书人,投笔从戎的读书人!”二舅的脸色也很凝重。
“不就一只八阿哥嘛,我说你们哥儿俩吵什么?还当着孩子面。”姥爷从屋里走了出来。
“我们没吵,是在讨论。”二舅回答。
“这急赤白脸的,还不是吵?”姥爷说,“以后在家少谈政治!”
“我就是提醒他少掺和政治。”大舅向姥爷解释着。
“我这是关心国家!”二舅反驳道。
“注意你的言论,要是让保密局听到就危险了。”大舅提醒着二舅。
“你们俩有完没完了?”姥爷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二舅微微一笑,冲大舅一拱手,说:“谢谢提醒,我到后院打扫鸽笼去。”
大舅也是一笑,道:“我回屋去给玉茹写封信去。”
两人竟同时转身离开了,把我们几个都晾在了那里。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少爷和二少爷说话红脸。”赵姨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哥儿俩怎么了?”姥姥实在搞不明白大舅二舅怎么会突然争执起来。
这个时候,秀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新娘子回来了。”赵姨逗着,“新郎官呢?”
“警察局来了个人,说是人手不够用了,所有警员停止休假,让俊杰归队,上街维持治安。”秀儿回答说。
“让大少爷找他们局长说说,刚成亲,连假都不让休,这叫什么事?”赵姨生气了。
“他姨,以后千万别再提让大少爷办什么事,知道吗?”姥爷提醒道,“星灿这孩子从小就耿直,走的是正路,最看不惯歪门邪道。”不等赵姨回答,姥爷接着说。
“哎,得,明白了。”赵姨一边说,一边夸张地举起巴掌抽了自个儿的脸一下。
“最近,大少爷确实情绪不好。”秀儿说。
“我也看出来了。”赵姨点了点头。
“去东堂办婚礼的前一天,俊杰问大少爷,说他有几个哥们儿看到青年军招兵,青年军招兵条件要求高,要求是知识青年,那几个哥们儿是高中毕业,想参军,”秀儿说,“你们猜大少爷怎么说?”
“怎么说?”赵姨问。
“大少爷反问俊杰,现在参军干什么?打内战?”秀儿小声地说,“他硬是不让他们参军。”
“瞅瞅,星灿这孩子有良心吧。”姥爷微笑着,“该打谁,不该打谁,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大少爷是这个!”赵姨竖起了大拇指。
“他跟星衍吵,实际上是关心他弟,担心他弟吃亏。”姥爷分析着。
晚上大舅回到家,一听赵姨念叨,气就不打一处来,直奔八阿哥而去,一边走一边说:“看我不摔死它!”
那八阿哥确实聪明,看到穿军服的大舅过来,居然连叫:“长官好!长官好!”
这一叫,竟把刚刚举起鸟笼要摔它的大舅搞得哭笑不得。
姥姥看到这一幕直埋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脾气也不改一改!”
二舅则笑着逗趣:“哥,这八阿哥就是崔二送来的一只马屁鸟,您还不赶紧提拔提拔他?”
二舅的话引起了姥姥的不满:“什么马屁不马屁,谁不愿听句好话?”
“就是,再说了,八阿哥是咱们花大价钱买的!”我跳着脚,从大舅手中夺下鸟笼,护着八阿哥。
“我提拔他?”大舅鄙夷地说,“我真想抽他!这个崔二,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时候干吗去了?那会儿他要是求我,我兴许还能帮他。可现在就会欺负学生!”
“就是,瞧他那德行!”赵姨也在一旁鄙夷地说。
“哥,为这话我敬您!”二舅举起一个青花茶杯,斟满了茶,夸张地朝大舅表示敬意。
“你就贫吧。”大舅看了一眼二舅,然后严肃地说,“对了,我还想提醒你呢。”
大舅的话让二舅一愣,连忙问:“提醒我什么?”
大舅看着二舅,神情更加严肃了:“最近城里城外的学校很闹腾,听说有不少教授和老师们都参与了,你可别掺和进去!”
“学生们那都是正当要求!”二舅也看着大舅。
“正当要求?被人利用了吧!”大舅盯着二舅。
“政府做得不对就应当改正!”二舅也盯着大舅。
“百废待兴,改正需要时间!”大舅提高了声音。
“百废待兴还打内战!?”二舅的声音也提高了。
“内战是政治的延续,你是教书的,别管政治!”大舅不高兴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舅的话跟得很快。
“国家的事情,坏就坏在你们这帮读书人被人利用!”大舅的脸有些难看。
“哥,你也是读书人,投笔从戎的读书人!”二舅的脸色也很凝重。
“不就一只八阿哥嘛,我说你们哥儿俩吵什么?还当着孩子面。”姥爷从屋里走了出来。
“我们没吵,是在讨论。”二舅回答。
“这急赤白脸的,还不是吵?”姥爷说,“以后在家少谈政治!”
“我就是提醒他少掺和政治。”大舅向姥爷解释着。
“我这是关心国家!”二舅反驳道。
“注意你的言论,要是让保密局听到就危险了。”大舅提醒着二舅。
“你们俩有完没完了?”姥爷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二舅微微一笑,冲大舅一拱手,说:“谢谢提醒,我到后院打扫鸽笼去。”
大舅也是一笑,道:“我回屋去给玉茹写封信去。”
两人竟同时转身离开了,把我们几个都晾在了那里。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少爷和二少爷说话红脸。”赵姨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哥儿俩怎么了?”姥姥实在搞不明白大舅二舅怎么会突然争执起来。
这个时候,秀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新娘子回来了。”赵姨逗着,“新郎官呢?”
“警察局来了个人,说是人手不够用了,所有警员停止休假,让俊杰归队,上街维持治安。”秀儿回答说。
“让大少爷找他们局长说说,刚成亲,连假都不让休,这叫什么事?”赵姨生气了。
“他姨,以后千万别再提让大少爷办什么事,知道吗?”姥爷提醒道,“星灿这孩子从小就耿直,走的是正路,最看不惯歪门邪道。”不等赵姨回答,姥爷接着说。
“哎,得,明白了。”赵姨一边说,一边夸张地举起巴掌抽了自个儿的脸一下。
“最近,大少爷确实情绪不好。”秀儿说。
“我也看出来了。”赵姨点了点头。
“去东堂办婚礼的前一天,俊杰问大少爷,说他有几个哥们儿看到青年军招兵,青年军招兵条件要求高,要求是知识青年,那几个哥们儿是高中毕业,想参军,”秀儿说,“你们猜大少爷怎么说?”
“怎么说?”赵姨问。
“大少爷反问俊杰,现在参军干什么?打内战?”秀儿小声地说,“他硬是不让他们参军。”
“瞅瞅,星灿这孩子有良心吧。”姥爷微笑着,“该打谁,不该打谁,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大少爷是这个!”赵姨竖起了大拇指。
“他跟星衍吵,实际上是关心他弟,担心他弟吃亏。”姥爷分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