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康永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
  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
  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好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就算你费很大工夫,把鼻儿整得高挺、唇儿整得丰润,你一旦站上××讲台去演讲,也没办法靠挺鼻丰唇来赢得满堂的掌声;就算你家财万贯,富豪榜排得进前五十名,一旦遇到女儿向你哭诉失恋之苦时,你也没办法靠钱解决,塞钱给她,叫她买杀手把负心男给杀了。
  所有这些事情: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你有没有能力去想象;听你讲话的人是什么心情,想听到什么。
  而且,最让人高兴的是,练习说话很方便,比练肌肉、练唱歌、去整形、去赚大钱,都要省事得多。你根本不用专门去上课,或者找医生。因为你每天都得说话,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段誉,最爱练的武功是“凌波微步”,既不必练气、也不必举重,只要一直练走路就好了。反正本来就每天都得走路,就走路走他个炉火纯青。结果段誉就靠着这“凌波微步”,消灾解厄,躲过了无数次大劫,还把到了大美女。
  很多说话书,教的是说话的“技术”,但,我不是一个只看重“术”的人。我喜欢研究说话这件事,是因为我觉得透过研究说话,你会比较根本地搞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搞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别人在想什么,以及,最重要的,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天我们说那么多话,其中到底有几句话是我们说完之后,会自己找个空当,把那几句话放在心头玩味一番的?“我为什么说出这句话?”“我为什么会用这个态度说?”如果没事就想想这样的事,就会发现,我们心里其实藏了很多我们自己都没搞清楚的东西。这些东西藏在我们的话里,从我们的嘴巴说出去了,变成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如果我们稍加玩味我们的说话内容和说话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我们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们人生中该占的比重。
  如果,我们练习,把我们相信的事和我们说的话尽量变成一体,那我们比较可能因为说话谨慎,而成为一个谨慎的人;或者因为注意说话的品位,而成为有品位的人;或者,因为训练自己好好倾听,而终于变成一个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情的人。
  这些,就是我在意的“说话之道”。弄懂说话之道,比只是练习说话之术更重要。
  乡间老农一句话,常常比庙堂之上大人物一百分钟的演讲动人,因为老农那一句话里面的“生命含量”很高,能够打动我们。
  这本书还是谈了不少“说话之术”,但我相信你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到比“术”更高层的东西。我相信的,是先对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认真看待,然后得到比较多对人对己的了解,然后比较靠近幸福。
  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我相信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侯文咏怎么说:
  看电视只是听“道”,要读书才能知“道”、学“道”、做“道”、掌握康永的说话之道。
  小s怎么说:
  做自己跟没礼貌常常就是一线之间,每次听到别人说:“我这个人说话就是比较直。”我就开始冒汗,因为接下来一定会有一些被他归类为“直”,但其实挺刺耳的话出现,例如:“你今天气色怎么这么差?”“最近胖啰?”“怎么还不结婚?”“你记得我吗?”(我都已经面露尴尬她还死不报上名。)
  跟康永哥聊天绝对不会被刺伤,还会被他附带的一两句小夸奖逗得心花怒放,但又感觉那么真诚不滑头,让人不爱都难!
  如果因为懂得说话而交到好朋友,又可让人开心,为什么不?
  01  【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会更讨人喜欢】
  “我那天碰到阿男,他说他觉得你人好好!又漂亮!”一起唱歌的一个礼拜之后,小戈这样告诉坐在他旁边的古古。
  呃……阿男真的有这样说吗?天晓得!但谁在乎呢,只要阿男是个略懂人情世故的人,就算他没说过这话,他下次碰到古古,听古古提起,他也不会否认的。
  不会否认,是因为这句转告的话,让古古和阿男和小戈三个人的关系都更好啊!每个人都开心,没有人受伤害。(……除非……古古因此爱上阿男,可是阿男本来就有女友,后来古古就很伤心……)
  我自己是不会故意去捏造这类的赞美,但如果真的听说,就算是转个三四手的赞美,我也一定乐于转达的。因为这样做实在会让听的人很高兴,气氛会很好,而且听起来,比你自己一味说一些空洞的赞美,要可信得多了。
  我的主持工作,使我一定会遇到很多我不熟的人。我如果遇到台语长寿连续剧的老婆婆女主角,硬要说我是她的粉丝,她听了也不会信,说不定老婆婆还觉得我很虚伪。但我如果是用转述别人赞美的方式,说:住我们大楼有一位阿公,觉得她是整出戏里最有气质的一个女生,那老婆婆女主角才听得进去吧。
  至于事实上那位阿公有这样说吗?他可能只是说:“那个阿婆到这个年纪还露乳沟,真是有气魄啊!”
  说穿了,我的建议,只是希望让本来就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会更讨人喜欢而已。
  但如果你想练成的说话方式,是想让别人怕你、讨厌你的话,那就请你赶快放下这本书;把本来要买这本书的钱,拿去买武士刀或者买只臭鼬当宠物比较快喔。
  02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你把球鞋丢在这里,是想害我摔死啊!!”古古对阿男大吼,这是他们同居的第三年。
  绊到球鞋,真的会摔死吗?
  难说。 在楼梯转角绊到球鞋,然后从第十楼一路顺利的翻滚到一楼,可能会死掉。 所以这话也未必太夸张。
  但古古绊到阿男脱下的球鞋,一定也有别的话可以说。
  古古可以推理:“你球鞋怎么脱在这里?你昨晚上一定又喝醉了!”
  古古可以怨叹:“你不是讲好不买这双球鞋的吗?这双球鞋的钱,够我买一个微波炉耶!”
  古古也可以撒娇:“怎么办!被你的球鞋绊到了啦!痛痛捏......”
  古古会说什么样的话,决定于她要在阿男的眼中,扮演什么样的人。 她要扮的是欧巴桑,她就说出欧巴桑爱说的话。 她要扮未婚妻,就会说出未婚妻该说的话。 她要扮演美眉,就会说美眉的话。
  很多人以为:你说什么样的话,透露出你是什么样的人。
  但我觉得不只如此。 我觉得: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you are what you say.”
  你老是觉得你是可怜虫,别人都在欺负你,你确实就会常常说出可怜虫心态的话。 但不只如此,反过来也一样:你每句话都说可怜虫才会说的话,说久了,你就会是可怜虫。
  当古古大吼说:“你想害我摔死”时,阿男一定会觉得这疯婆子有被害妄想症。(相信我,就算我这种在杀人界完全是肉脚的人,也不会想靠乱丢球鞋这么没效率的招数去杀人的。)
  从此,阿男心中的古古,就多了一张小小的便利贴,上面写着:“被害妄想者”。 下次他们再吵架时,”被迫害”就变成阿男抱怨古古的一个依据,阿男会说:“你每次都以为我会对不起你,你这么爱冤枉我,干脆我真的出去跟别人乱搞算了!”
  是啊,古古说的话,不但是“果”,透露出古古怎么看事情,还会倒过来变成“因”,倒过来“引导”古古去看事情,然后再“引导”古古身边重要的人这样去看古古。
  你嘴上爱抱怨,你就成为“怨女”。 你嘴上爱耍贱,你就成为“贱嘴”。 你老是说涩情笑话,你就成为色迷迷怪叔叔......虽然,我们都知道你骨子里可能并不是这样的人。
  你真的想变成给别人温暖的小太阳吗?那你就从说话开始,订出一些简单的,你真的做得到的事,例如:规定自己每周三中午一定发出一通简讯,问候一位在你通讯录上的朋友,而且在对方回你简讯之后,一定再回复一则给对方加油的简讯。
  (“那万一对方跟我借钱怎么办?”“那......还是要叫他加油啊!”)
  03【外表好不好看,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
  外表好不好看,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
  讨不讨人喜欢,还比较更重要一点。
  这件事,用常识判断就知道了:和你同住一间房子的室友,或者,坐你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就算长得很美,你也不见得心情会很好,但要是她很讨人厌,你却一定心情坏,如果你的室友或同事,长得不美,但很好相处,很讨人喜欢,那你的心情就很容易很好。 大概只有做大明星的人,比较适合非常美但是非常讨人厌。 如果没打算做大明星的话,那么会因为你的美丽感到人生满足的人,其实很有限。 反而是你的讨人喜欢,可以造福身边很多人。
  “我约好了大家礼拜六一起去吃日本料理喔!”古古的朋友兴高采烈的打电话来约。
  “啊,可是我不吃日本料理耶!”古古如果直接这样回答,对电话那头的人来说,当然很为难。
  古古这样讲话,当然是把她自己一个人的喜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如果不是为古古庆生的话,我想参加聚会的另外八个人,其实没必要在乎古古大小姐吃不吃日本料理。
  古古直接给这种回答,很像“咻”一声把大刀拔出了刀鞘,她要不就是逼迫对方为她改订别的餐厅,而且一一去通知别人,要不她就是逼对方说:“这样啊?那古古你这次就先不要来参加好了。”
  少给别人找麻烦的方法,就是把麻烦在自己手上就解决掉。 古古不必勉强自己吃日本料理,她只需要回答:“喔,那我会吃饱再去跟你们到餐厅会合,因为我不吃日本料理。 或者,“我来帮大家订另外一家新开的泰国菜好不好?因为我不习惯吃日本料理。”
  古古如果会把话改成用这个顺序讲,她会讨人喜欢得多,别人下次也才有兴趣再打电话来约她聚会。 可是,要怎样才会知道讲话的顺序,应该哪句先,哪句后呢?以这次的电话邀约来说,其实需要把握的态度,只有很简单的一个,就是:别人并不是为了侍侯你而存在的。
  04【沉默没问题的,沉默很正常的】
  小戈念中学时,常和同学两三个人窝在房间里,听音乐、翻杂志、几个钟头讲不到几句完整的话,但觉得很幽闲,很轻松。
  小戈有时很怀念这种感觉,“为什么毕业以后,就很少这样了呢?”
  我来回答好了:因为“大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少有在好好的“听音乐”了。
  我不是在鬼扯,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致命的关键。 我不知道“大人”们是怎么回事情,但是我观察“大人”很久了。 除了娱乐圈的大人之外,其他的大人真的很少好好听音乐的。 他们也许会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用很隆重的音响听爵士乐或古典乐。 但和家人朋友相聚时,把电视机打开,然后大家就被电视节目控制着。 电视上的人骂政治,大家就跟着骂两句;电视上的人说笑话,大家就跟着笑两声。
  不是不可以,但我真心劝大家不要常常这样。
  你听的音乐可以让耳朵和心休息,可以很随意就形成美好的气氛。 这是靠电视或靠嘴巴讲话都很难做到的。
  再亲近的朋友、再亲近的家人,都不可能每分钟都没完没了的一直讲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