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

  是要费一番工夫,何苦? 如果不想交浅言深的话,应该避开的地雷有哪些呢?我的建议是:第一,对方很容易有苦衷的、不方便对不熟的人说的,比方说:“财务状况、生什么病、感情状况、小孩的成绩……等等。 第二,是对方很容易有强硬立场的,谈起来容易起争执的,比方说:支持哪个政治人物、支持哪支球队、讨厌哪个明星、信哪个宗教、吃素的攻击吃肉的或者反过来吃肉的攻击吃素的等等。
  很多欧巴桑不尊重这些界线,动不动问人家为何还不结婚?还不生小孩?一个月赚多少钱?房子买在哪里?她们以为这样是跟人家熟络,但其实这就是她们会变成可怕的三姑六婆的原因:她们交浅,一年见不到一次面,但她们很爱言深!
  我知道好友谈话,必须谈得来,才有意思。 但这事急不得,等到交情够了,再深入的谈吧。 电视上的访谈节目,应该打上警语:“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14【硬生生的报出数字,是很难给人留下印象的】
  “小戈,你是哪一年生的?”古古问。
  如果小戈照平常那样回答他是哪一年生的,虽然未必不好,但毕竟就只是一个数字,除非刚好古古对这个年份本来就很有印象,要不然,大概小戈说过,古古就忘了。
  “小戈,你是哪一年生的?”
  “我出生那年,麦可杰可森出了那首《beat it》喔!”(顺便唱两句)
  “真的! 这首歌超棒的!”
  “对啊,可惜歌红我不红!”
  “哈哈,又不是你唱的!”
  这当然是小戈在高攀麦可杰克森,但反正高攀也不用交钱。 不过要能说出这种话来,还是需要事先为自己做一点功课,而且要视讲话的对象,而改变你高攀的对象。 如果小戈是去一家人寿保险公司面试,面试的是满头白发的长者的话,那可能就不用《beat it》,倒是可以试试“我出生那年,竟然同一年有两位大明星过世耶!英格丽褒曼和葛莉丝凯莉都是那年夏天死的!两个人只差了十六天!” (当然,这也很危险,可能白发长者还比较熟麦可杰克森一点也说不定。 而且,面试时对长者说有人死掉这种事……不过,既然是人寿保险公司……)
  反正啊,硬生生的报出数字,是很难给人留下印象的。 小戈如果对古古自我介绍时,用了《 beat it 》这一招,可以想象下次古古和别人提到小戈,或者是新闻又提到《 beat it 》这首歌时,都会发挥效果的。
  这一招,还可以避开一些讲出口会有点尴尬的答案。 照礼貌来讲,就算很熟的人,也不见得可以任意聊起对方收入数字有关的话题。 但是,这是一个白目者意识高涨的时代,白目的人越来越理直气壮的活着,就算初次见面,直接问对方收入的状况也不再那么罕见了。
  “那小戈你一年可以赚多少钱啊?” 除了“关你屁事”之外,小戈也可以用一些不算隐瞒,但也不太具体的回答。
  “如果去杜拜住那家最贵的帆船旅馆,大概可以住一个礼拜吧……”
  反正也没讲是住哪一级的房间,而且,这种答案就像乌贼喷出玫瑰色的烟雾一样,也许可以混淆白目发问者的注意力,把话题转向旅行啦,住过哪些旅馆的趣事啦,这些比较浪漫的事情。另一方面,也顺便展现一点你的“国际视野”啦。
  你可能会问我:“我为什么要跟白目的人聊浪漫的事?”
  我的回答是:“那你就用“关你屁事”那四个字好了。”
  15【打麻将就该用手洗牌,空挡是很重要的】
  小戈表面上喜欢看篮球赛,但实际上他更爱看中场休息时,穿很少的啦啦队辣妹们跳踢踏舞。 对小戈来说,篮球赛的空档,比篮球赛更重要。
  小戈不算是怪咖,很多事都是这样,空档比较重要。
  你看电视节目,播广告时你认为是空档,跑去上厕所。 但对电视台来说,对制作人来说,被你当成空档的广告,比节目本身重要多了。 没有那些广告,就没有钱做节目给大家看了。
  对我爸爸这样的老派上海人来说,为了省时间而发明的电动洗牌麻将桌,大概也会被认为是“本末倒置”的错误发明。 因为每打一把拍,中间搓洗麻将牌的时间,正好用来稍微“谈一点正事”。 其实那一点点洗牌的时间,也只够随口探问一下对方对某件事的态度或进度,但这对我爸爸他们来说,似乎已经很够了,大概等四圈麻将的休息时间,或者晚饭前后再确认一下,事情就原则上讲定了。
  所以,对我爸爸来说,打牌的输赢不重要,打牌的空档,输赢反而更大些。 这应该是为什么他们喜欢说打麻将是“去应酬”,而不是“去打牌”的意思吧。
  谈话,谈天,其实也是一样,空档是很重要的。 没有留下空档的说话者,连续讲三分钟就让听的人头疼死了,太阳穴会像黑道电影里被机关枪扫射的死尸不停原地弹跳。
  你看电视上布道或传教的男女法师教主们,讲话都很有抑扬顿挫,同时也都慢吞吞的,因为他们讲话的声音,是一种精神上的按摩,有时轻,有时重,有时按摩一下你的理性,但大多时候按摩你的感性。
  这些人说话,都会三不五时的留下一些空档,当他们提到妈妈养育小孩的辛苦时,一定会停顿一下,因为要让你有空档回想一下自己的妈妈,然后你感觉像在跟他们聊天一样,自己就在心里默默点着头,默默说着“是啊……是啊……”。
  韩剧日剧里面,做出动人爱情告白的男女主角们,话都是说得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的,才更显得柔肠百转、柳暗花明。 你随便把他们任何一位的深情表白变成三倍速快转,立刻全部变成卡通人,韵味完全消失。
  “喋喋不休“和”口才好”,完全是两件事。 跟一个寡言的人共处一小时,是会很沉闷,但跟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共处十分钟,应该你就会想掐死对方了。 说话像机关枪而且很得意的人,也许可以试着改用比较古老的兵器,拉弓→放箭,拉弓→放箭,留一点空档,让听的人消化,只要你的话值得一听,不用担心,对方一样会见识到你的威力的。
  16【想知道后来怎么了吗,悬疑式说话】
  小戈念中学时,有一天放学回家,竟然发现妈妈正在被一个高大的男人攻击,这个男人好象是小戈妈妈的上司!小戈情急之下,往这男人扑了过去,这个男人被扑倒,后脑狠狠的撞上了大理石桌的桌角,死掉了。
  小戈的妈妈该怎么做呢?儿子是为了救自己,才意外杀了人的啊。 难道要检举儿子杀了人?还是,帮助儿子遮掩这个杀人事件?! 这个妈妈到底后来怎么办呢?小戈后来有被发现他杀人吗?那个死掉的上司,都没有家人在找他?大部分人心中都会充满问号,都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这是人之常情,人必须知道很多事情后来是怎么发展又怎么结束的,因为这就是人从原始时代开始、向同伴们学习生存之道的方法:
  “我今天遇到一个牙齿这么尖、满身都是毛、比大树还高的野兽!”穴居人小甲说。
  “后来呢?”穴居人小乙赶快问。 他最好知道小甲是怎么应付这个局面,才活下来的,以被下次他自己遇到这类野兽的时候,他才知道该怎么做。
  勾引别人继续听你说话,很像连续剧勾引观众继续看下去用的招式:连续剧每次演了一段,要进广告之前,就会让剧中人忽然做个什么动作,比方说,男主角赏女主角一记耳光→进广告;或者,女主角把盘起来的头发松开,说:“这一个月,你都没发现我真实的身份?”→进广告。
  人类有时候就是单纯到让人晕倒的动物,穴居时代开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真的已经很难没事会在马路上遇到一个“比大树还高”的野兽了,但大家还是忍不住要知道“后来呢?”
  要练习这种“悬疑式”说话,其实很方便,只要你跟朋友转述一件事的时候,每讲个几句,就稍稍停一下,看你朋友会不会问:“然后哩?””后来呢?” 如果有这样追问,就表示你叙述事情的方法是吸引人的,但如果你停顿一下,你朋友却想都不想,就把话题转去别的地方,那就表示你讲得很没意思,使得对方一点也不在乎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可以找机会改个方法,把同一件事用别的顺序再讲一遍,看你朋友这次会不会问:“后来呢?”
  我认得一个人,他本来坐办公室一个月的薪水大概两万块,可是他后来就开始练习,把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尽量讲得很吸引人。 结果他渐渐转行到网路上卖地方特产了,你知道他转行做这个之后,每个月赚多少钱吗?
  嗯,也许你很想知道答案,但这件事嘛,我暂时先说到这里好了。
  17【把故事爆点藏在太后面,很容易让故事废了】
  小戈先说一个故事给古古听。“美人鱼爱上了人类的王子,她很想到陆地上去找王子,就跑去找海底的女巫,要女巫把她的鱼尾巴,变成一双可以在陆地上行走的腿。”
  “后来呢?”古古问。
  这是小戈讲的故事,他的悬疑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轮到古古讲个故事给小戈听。
  “又穷又饿的老婆婆,路过一个全村人都非常小气的村子,老婆婆请村民随便给点吃的,村民却把吃的都赶快藏起来,不给她吃。 老婆婆没办法就在路边捡了一堆小石头,把石头加在水里面,煮汤。 结果呢,老婆婆竟然煮出一锅全村人从来没喝过的,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锅汤!”
  “怎么会这样?”小戈问。
  这是古古讲的故事,她的故事的悬疑,不是“什么”,而是“怎么”。
  悬疑有很多种,不见得是让别人问“后来呢”,才叫悬疑。 我有一次,必须在节目里介绍画家常玉的生平。 我知道很多观众没听过常玉,而且很多人觉得画家这种人,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
  我判断,如果节目一开始,我说:“常玉年轻的时候就很想到外国去学画,他家里当时还算有钱,就花钱把他送去巴黎……”当我说到这里时,大部分观众不会兴致勃勃地问“后来呢?常玉去了巴黎以后,发生了什么事?”观众大概只会想:“常玉是谁呀,我听都没听过。” 然后就拿起遥控器转到别台了。
  所以我就把说故事的顺序,改了一下,节目一开始,我就拿起一本常玉的自传,说:“我手上这本书,大概只有比滑鼠垫大一点点,但这么小的面积,如果上面画的是常玉的油画,那么,它现在的市场价格,大概是台币两百万到三百万。” 用这种“称斤论两”的方式,来做常玉生平故事的开场,肯定会被很多爱艺术的人,认为“庸俗极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留住了很多听都没听过常玉名字的观众,他们可能觉得艺术不关他们的事,但他们会觉得这么小张的画,能换成两、三百万的钱,这事可以听一下。
  石头和白水,能够煮成好喝得要命的汤?两个手掌大的画,就能卖两三百万?这些就是很多人爱说的,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爆点。
  你如果习惯把爆点藏在故事的后面,可能听你说话的人,熬不了那么久,就纷纷上厕所了。
  如果有兴趣练习这种说话的方法,可以看看报纸或网路上的新闻,都喜欢用什么样的标题,来吸引读者把整则新闻看完。 通常标题就是整则新闻的爆点。 下标题的人,并不担心读者看了标题,就不看新闻了,他们下标题的技巧,就是要读者好奇“怎么会这样?”,怎么这个男星会劈腿?!怎么这个女星会怀孕?!怎么这个富豪会破产?!怎么这个大官会被关?!
  我如果把现在你手上这本书,用塑胶膜封起来,上面大大贴一个贴纸,写着:“这本书只卖给明年运气很好的人。” 也许你就会想把这本书拿到结帐的柜台去,试试看柜台卖不卖给你?
  “书店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我明年的运气好不好?”
  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哈哈。 我很谢谢你的捧场哦。<br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