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26

  br/>
  早饭也不吃了,天蒙蒙亮就从家里出发,一路向北,直奔怀柔的箭扣长城。
  箭扣野长城,与慕田峪相连,分前箭扣和后箭扣两段。若是体力允许,时间充裕,可以从前箭扣出发,晚上宿在箭扣,第二天再爬后箭扣。
  周晨和杨阳下午还要赶回去认考场呢,不过大半天儿的时间,也不管前箭扣后箭扣了,据说天梯、北京结这一段山势最为凶恶险峻,有三处断崖,是北京境内野长城的精华所在。
  母女俩好歹都是修真人了,体力自然不在话下,奔着这一段就去了。
  车子一直开过慕田峪长城,直到山路的尽头,见周围没啥人,周晨把车子收进空间,母女俩沿着山坡开始爬。
  习惯性的基于安全考虑,周晨还是选择了一个比较和缓的山坡,杨阳的修为已经到了练气九级,很快就要筑基了,易经换髓后,体力自然非常人可比,周晨修为已达化境,更是不在话下。
  母女俩有说有笑的,一边儿还吃着杨阳从空间里带出来的樱桃、葡萄,不到半个小时,就站到了长城下。城墙高达七八米的,两人站下城墙下,都需仰着脖子往上看。
  对于周晨来说,这个高度自然不在话下,杨阳的修为不到,别说御空飞行,御器飞行也需金丹之后才能修行呢。
  不过,杨阳却没有丝毫为难之色,笑嘻嘻地驱动灵力,一个初级木系法术使出去,城墙下的两刻小树苗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长大,很快就高出长城城墙的垛口去,还有几条粗壮的枝桠斜横着伸到城墙内。而杨阳则在小树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就站在了树梢上,竟如同做电梯一般,由大树将她托上了城墙。
  周晨微微一笑,踩着城墙,如履平地一般,信步走了上去。
  “怎么样?”杨阳微微有些小得意地笑嘻嘻问。
  周晨拍一下她的脑门,微笑着点点头:“马马虎虎吧!”
  母女俩相视一笑,向着那据说险恶异常的长城断崖而去。
  野长城,墙体已经有些残破。台阶也没有旅游景点那么规整,许多石块城砖已经松动或者损毁了,两侧的垛口也多损坏了,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妨碍长城的巍峨和雄伟。
  这一日,天气晴好,不是周末,也没看到来爬长城的人,天地之间,群山之中,前后两端都看不到终点的长城之上,周晨临城往北望去,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之中,几百年前,这个地方承载着多少戍边兵士的思乡梦、报国心。
  又经历了多少次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冲突战争。这些城墙当年,也曾被鲜血染遍,城墙上下,也曾战火硝烟、尸骨遍野。
  歪打正着,母女俩不过走了四个城楼,就到了号称北京长城第一险的天梯。
  这段长城台阶并不明显,更类似于古代马道那种防滑的坡道。平时的缓坡这种道路还显不出来,但在这几乎成六七度仰角的险峻山势之上,就变得格外凶险了。
  杨阳倒是非常精神,丝毫不惧,一双细长的腿如小鹿一般矫健灵活,蹦蹦跳跳的,几下就跑上了陡坡。周晨嘴角含笑,缓缓地跟在她的身后。
  过了天梯,接着是北京结。在天梯和北京结前的一段,都非常陡峭,两侧是高深的悬崖峭壁,天梯那边叫做将军守关,北京结和天梯之间号称鹰飞倒仰。
  不过,杨阳小丫头一口气爬下来,连呼吸都没有什么变化,周晨更是如闲庭信步,游园赏花。
  过了北京结,再往北一个城楼需要绕行,春儿说再往前剩下的也不多了,母女俩干脆下了长城,沿着山石陡坡,直接下山。
  六月的山上已是葱郁一片。母女俩说说笑笑,并不赶时间。若是此时有人看到,恐怕没人会想到,母女俩是明天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
  两人行走着,杨阳回头望着长城道:“妈妈,你说长城下是不是真的埋了孟姜女呢?”
  周晨不置可否地笑笑:“孟姜女或许是个传说,但这条长城下埋葬的白骨绝对不会少。”
  不论是修建还是之后的战争,这座被如今的中国人当做光荣标识的长城,在古代绝对是无数人的噩梦和长眠之地。
  来到初始到达的公路尽头,把车从空间里取出来,然后驱车找了家农家乐,点一只农家炖小鸡,一个野蘑菇山菌汤,又要了一盘香椿末拌豆腐和一盘干炸花椒芽,母女俩吃的齿颊留香,这才心得意满地回城。
  进了城已是下午三点多。周晨和杨阳去购买了成套的考试用具,这才拿着准考证去找考场。
  忙忙碌碌的,等母女俩从考场出来,赶回四合院,已是暮色四合。本应该紧张万分的一天,居然就这么过去了。
  明天就要高考了。周晨和杨阳母女俩的表情却格外地放松。
  高考的第一天,周晨早早地带着杨阳开车去了考场之外,静候入场。她们到达的时候,只来了三辆车。周晨很容易地找了个靠近校门的停车位将车子停下,随即降下门窗前风挡玻璃的隔离层,车内和车外很快就被隔成了内外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周晨从背包里抓出一袋子水果,与杨阳母女二人一口一口吃着。
  等还差四十分钟开考时,母女俩出了空间,再往大门口看,那边一时乌泱泱的一大片人。人群中,一个孩子身边,最少也跟着一个家人,有的很夸张的竟然跟着五六个几代人。再看家长们手中,有拎着马扎的,有拎着水杯的,有拎着阳伞的,最为夸张的一个,手里竟然拎着一只保温桶,不知道里边装了什么吃食汤水……
  ------题外话------
  昨天晚上太困了,今天早上来看,后边几句不知所云了,已修。
  第一百九十章 这个女人是谁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家长眼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有嘱托不完的事情。
  8:20左右,考生陆续走进民立中学考点。每个陪考家长都显得有些紧张,送孩子走到校门口。
  “再检查一遍准考证、身份证”
  “看看铅笔、橡皮文具都齐全吗?”
  “答卷时不要粗心,千万要仔细,把题看清楚了”
  ……
  陪考家长千叮咛万嘱咐,考生此时似乎也是左耳进右耳冒。
  “知道了,知道了”不少考生不耐烦地边应边走进考场。
  “放松点,放松点,没关系的。”
  “不用紧张,你没问题的”……
  不少家长这样安慰着孩子。进考场前,有的家长还跟自己的孩子讲起自己的高考经历。看得出陪考家长尽量放松自己的心态,并把这种信息传给孩子。
  进考场那一刻,有的家长和孩子双手击掌,还有的家长拍拍孩子的肩,一种亲情、信任和力量在两代人之间传递。一些家长,他们没有太多言语,也没有什么鼓励的动作。在送考生进考场那个瞬间,他们只是深情而又坚定的目送自己的孩子。
  有的考生走进考场,回头看看站在校门外的父母。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当看到孩子回头时。家长微笑着,挥着手!
  母女俩默默地看着面临高考的众生百态,脸上都有些肃穆。
  收回目光,母女俩对视一眼,同时展开一个灿烂的微笑。
  “去吧!”周晨笑着道。
  “唔,妈妈!”杨阳脆脆的叫了一声,突然伸开手臂拥住周晨,用力地抱了抱,推开车门,向着考场走去。
  周晨看着车外纤细又挺拔的身影,心中酸涩甘甜掺杂涌动,好一会儿,才含混的嘟哝了一声:“臭丫头!”
  因为杨阳考的属于文科文艺,除了语数外加文科综合外,还有一门课程美术术科。都在三天内考完。第一天上午语文,下午数学,第二天综合,英语。最后一天美术术科。其中,除了语文是两个半小时外,其他的都是两个小时。
  周晨看着杨阳的身影混入考生的人流中,最后消失在门内,慢慢地收回了目光。
  杨阳对于自己有信心,周晨对女儿也有信心。可是,她仍旧莫名的感到紧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那些家长的影响。
  看看门外那些挤在已经关闭的大门外的家长们,周晨感到特别的压抑酸涩,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启动车子,慢慢地驶离考场。
  她早已经和杨阳说好,高考两天,她就送她这一次,接下来,就由杨阳自行往来了。
  因为前一段时间操作木业公司,周晨原定第三批推出的珍珠、珊瑚类首饰只能延后了。现在公司一切发展顺利,这一计划也该提上日程了。
  既然要上珍珠、珊瑚类首饰,那么,市场调查总是必要做的。
  离开考场,周晨干脆开车直奔号称京城珍珠第一家的红桥市场而去。
  北京红桥市场,经营销售珍珠不仅在京城闻名,据说,有外国女宾这样讲道:“到了北京不到红桥,如同没来北京”;“红桥是外国女人心目中的长城”。
  每年平均接待包括北美、西欧、东欧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60余批次的重要外国首脑及团队,包括各国政界要人、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华商务人员,撒切尔夫人、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普京夫人、美国前总统卡特,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日本前首相细川户煦、以色列前外长前任副总理佩雷斯、拉脱维亚总统、芬兰总统、厄爪多尔总统、爱沙尼亚总统、美国副总统切尼夫人 ……
  春儿将红桥市场的背景讲给周晨,这一大长串儿的外国政要名字,让周晨有些头晕。
  周晨挥挥手,打住春儿仿佛再报人名:“你只讲他们的经营特色和经营情况。”
  春儿白了她一眼,人家说的本来就是这些嘛。转口开始介绍红桥市场的经营情况。
  红桥市场最初,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名叫陈宜根的江浙人,背着一口袋珍珠进京寻求发展开始。陈宜根选中了位于天坛东门外的红桥。
  那个时候红桥还只是一个特别建议的集贸市场,陈宜根就在这里摆起了第一个专营珍珠的摊子。
  陈宜根作为第一个进京卖珍珠的,生意竟然出奇的好。很快,他又从家乡逐渐带出许多孩子一起过来帮他卖珍珠,就这样,进京卖珍珠的江浙人越来越多。到后来,红桥市场建成,这里的珍珠经营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2005年9月红桥市场圆满举办了“首届北京国际珍珠文化节”。珍珠节开幕式上,中国宝玉石协会授予了红桥市场“京城珍珠第一家”称号牌匾。
  而且,红桥市场的经营也比较有特色。他们自己打假,只要发现有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商户,立即重罚。并且,其后,红桥市场还与文物管理局达成协议,引进了古玩商铺。并要求进市销售的所有古玩,必须有专业部门的鉴定书。
  说到这里,周晨也不得不感叹对方经营有法了。
  古玩、珍珠,乃至玉石等行业,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赝品、高仿。那些真假难辨的假货,让许多喜欢古玩和珍宝的人,却因为怕上当受骗,而望而却步。
  就像荣宝斋,店铺经营红火固然有百年老店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货物的品质能够保证。
  红桥市场之所以吸引如此多的国内外顾客,在非产珠地形成如此大的专营规模的根本原因,就是这种严格的入市和经营管理。
  商家最重的是什么?是信誉。
  信誉打出去了,知名度自然而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