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

  【电子书必备】《花间集》【国学典藏】
  《花间集》 (供熟习辞汇,得婉约意境之用) 现分三部分之一
  花间集叙
  武德军节度判官司欧阳炯[1]撰
  镂玉雕琼[2],拟化工[3]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
  则金母词清[4],挹霞醴则穆王心醉[5]。名高《白雪》[6],声声而自合鸾歌[7];
  响遏行云,字字而偏谐凤律[8]。《杨柳》《大堤》[9]之句,乐府相传;《芙蓉》
  《曲渚》之篇,豪家自制。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帽之簪[10];竞富尊前,数十
  珊瑚之树[11]。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
  玉指,拍按香檀[12]。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13],扇北
  里[14]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15],所谓秀而不实。有唐已降,率土之滨[16],
  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在明皇朝[17],则有
  李太白之应制[18]《清平乐》词四首,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迩来[19]作
  者,无愧前人。今卫尉少卿字弘基[20],以拾翠洲边,自得羽毛之异;织绡泉底,
  独殊机杼之功。广会众宾,时延[21]佳论。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22]五百首,分
  为十卷。以炯[23]粗预知音,辱请命题,仍为叙引。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
  为绝唱,乃命之为《花间集》。庶使西园[24]英哲,用姿羽盖[25]之欢;南国婵
  娟,休唱莲舟之引[26]。
  时大蜀广政三年[27]夏四月日叙。
  [注释]
  1.欧阳炯--(896-971)五代词人。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其词见于《花间
  集》、《尊前集》。
  2.镂玉雕琼--雕刻琼玉。形容刻画工夫。
  3.化工--自然的创造力。
  4.“是以”句--云谣:白云谣。相传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
  子谣,因首句为“白云在天”,故名白云谣。金母:即西王母。
  5.“挹霞醴”句--挹霞醴:酌仙酒。穆王:即穆天子。
  6.《白雪》--古曲名。师旷所作。
  7.鸾歌--鸾鸣。
  8.凤律--《吕氏春秋·古乐》:“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故称音律为凤律。
  9.《杨柳》《大堤》--乐府曲名。
  10.玳瑁之簪--装饰有玳瑁的簪。晋张华《轻薄篇》有“横簪刻玳瑁”句。三千玳瑁
  之簪:形容来客众多且富有。用《史记·春申君传》平原君与春申君夸富事。
  11.数十珊瑚之树--用石崇与王恺以珊瑚树争豪事。
  12.拍按香檀--以檀板为节拍。
  13.宫体--宫体诗,指南朝梁“伤于轻艳”的诗风。
  14.北里--唐长安平康里,因在城北,也称北里,是妓院所在地。
  15.不文--不文雅。
  16.率土之滨--境城之内。语出《诗经·小雅·北山》。
  17.明皇朝--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712-756)。
  18.应制--受皇帝命而作。李太白之应制《清平乐》词四首见《尊前集》。
  19.迩来--近来。
  20.弘基--《花间集》的编辑者赵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迹不详。编此集时任卫尉少卿。
  21.延--收纳。
  22.曲子词--词的别称。
  23.炯--欧阳炯。
  24.西园--三国魏邺都的西园,魏文帝曹丕集文学侍从之臣游宴、赏月的地方。后来代
  指游宴地。
  25.羽盖--以翠羽为饰的车盖。
  26.莲舟之引--即采莲曲,乐府清商曲辞。
  27.大蜀广政三年--后蜀年号,相当公元940年。
  花间集卷第一
  温庭筠 五十首
  温庭筠(812?-866),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终仕国子助教。
  菩萨蛮 十四首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1.“小山”句--写女子的隔夜残妆。小山:女子画眉的式样之一。
  小山重叠:眉晕褪色。金:额黄,在额上涂黄色。金明灭:褪色的额黄明暗不匀。
  2.“鬓云欲度”句--鬓发撩乱如云,低垂下来。香腮雪:洁白如雪的香腮。
  3.“照花”句--对镜簪花。用前镜、后镜对照以瞻顾后影。
  4.“双双”句--罗襦上用金线绣的成双的鹧鸪鸟。反衬自身孤独。
  其二
  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注释]
  1.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
  2.“藕丝”句--写女子衣裳的颜色。
  3.人胜--人形首饰。古代风俗于正月七日(人日)剪彩为人形,戴在头上。
  4.香红--指花。
  5.风--因走动而生风。
  其三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注释]
  1.“蕊黄”句--形容女子的黄额妆。
  2.“宿妆”句--宿妆:隔夜妆。隐笑:浅笑。
  3.牡丹时--牡丹开花的时节,即暮春。
  4.暂--一时。指时间短。 其四
  翠翘金缕双a*b*,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注释]
  1.a*b*(xi1chi4)--水鸟,又名紫鸳鸯。
  a*=溪+鸟
  b*=束+力+鸟
  2.海棠梨--一种果树,二月开红花。
  3.笑靥--笑时出现的酒窝。
  4.烟草--草色如烟。指春草茂盛的样子。
  5.青琐--门窗上雕刻着花格,涂成青色。
  6.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北。此处代指边关。
  其五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注释]
  1.月胧明--月色朦胧。
  2.褰(qian1)--提起,挂起。
  3.关情--涉及、牵连别后的情思。
  其六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消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注释]
  1.玉楼--闺楼的美称。
  2.袅娜--轻柔细长的样子。
  3.草萋萋-春草茂盛的样子。此处借春草起兴,比喻思远怀人的意绪。
  4.“画罗”句--罗帷上画有金色的翡翠鸟。翡翠鸟:即翠鸟。
  5.子规--杜鹃鸟,其叫声如“不如归去”。
  6.绿窗--此处代指闺人居室。
  其七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注释]
  1.“凤凰”句--衣上盘绣着成双的金色凤凰。
  2.画楼--闺楼。
  3.社前--社日之前。春社在立春后,燕子归来。
  其八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注释]
  1.牡丹花谢--形容春天已过。
  2.“翠钿”句--翠钿:以翠玉镶嵌的金首饰。压:遮掩。
  3.阑干--眼泪纵横的样子。
  其九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注释]
  1.关山--泛指边塞之地。
  2.金雁--筝柱。这里指弹筝。
  3.越溪曲--越溪:相传为越国美女西施浣纱之溪。曲:深隐处。
  其十
  宝函钿雀金a*b*,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注释]
  1.“宝函”句--宝函:枕头。钿雀:金钗。金a*b*:形似a*b*(水鸟名)
  的嵌金头饰。
  a*=溪+鸟
  b*=束+力+鸟
  2.“沉香阁”句--沉香阁:此处泛指精美的亭阁。吴山:又名胥山,在浙江
  杭州市西湖东南。
  3.鸾镜--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
  其十一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注释]
  1.一霎--一阵子。
  2.却--再,又。
  3.屏山--画着山水的屏风。
  其十二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注释]
  1.当午--月在中天。
  其十三
  雨暗夜合玲珑月,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a*b*,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注释]
  1.夜合玲珑日--夜合:又名合欢。古时赠人,以消怨合好。玲珑:空明。
  2.萱草--草本植物,又名忘忧,传说能使人忘忧。
  3.a*b*(lu4su4)--同“c*d*(lu4su4)”。此处指帘的穗。
  a*=穴秃盖+录用的录
  b*=穴秃盖+敕令的敕
  c*=四字头+梅花鹿的鹿
  d*=四字头+敕令的敕
  4.眉黛远山--用黛画眉,秀丽如远山。
  其十四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
  山枕隐浓妆,绿渡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
  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注释]
  1.庭除--庭前阶下。
  2.山枕--枕头形状如山。
  3.“绿檀”句--绿檀:指檀枕。金凤凰:金凤钗。
  4.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