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

  ,羞么羞。
  其五
  夜久歌声怨咽,残月。
  菊冷露微微,看看湿透缕金衣。
  归么归,归么归。
  其六
  我忆君诗最苦,知否。
  字字尽关心,红笺写寄表情深。
  吟么吟,吟么吟。
  其七
  金鸭香浓鸳被,枕腻。
  小髻簇花钿,腰如细柳脸如莲。
  怜么怜,怜么怜。
  其八
  曲砌蝶飞烟暖,春半。
  花发柳垂条,花如双脸柳如腰。
  娇么娇,娇么娇。
  [注释]
  1.曲砌--曲折的台阶。
  其九
  一去又乖期信,春尽。
  满院长莓苔,手a*裙带独徘徊。
  来么来,来么来。
  [注释]
  1.乖期信--违背约会的日期。
  渔歌子
  晓风清,幽沼绿,倚栏凝望珍禽浴。
  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
  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
  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注释]
  1.馥郁--香气浓烈。
  2.摅怀--抒怀。
  3.寓目--观看,过目。
  4.光影促--岁月短促。
  5.较逐--角逐。
  临江仙 三首
  碧染长空池似镜,倚楼闲望凝情,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横。
  暗想昔时欢笑事,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淡烟轻。
  蝉吟人静,残日傍,小窗明。
  [注释]
  1.象床--以象牙为饰的床。
  2.山障掩--屏风掩。
  其二
  幽闺小槛春光晚,柳浓花淡莺稀。
  旧欢思想尚依依,翠颦红敛,终日损芳菲。
  何事狂夫音信断,不如梁燕犹归。
  画意深处麝烟微,屏虚枕冷,风细雨霏霏。
  [注释]
  1.思想--思念。
  2.损芳菲--比喻红颜衰老。
  其三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砌花含露两三枝,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
  香烬暗消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
  绣襦不整鬓鬟欹,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
  [注释]
  1.砌花--种植在台阶前的花。
  醉公子 二首
  漠漠秋云淡,红耦香侵槛。
  枕欹小山屏,金铺向晚扃。
  睡起横波慢,独望情何限。
  衰柳数声蝉,魂消似去年。
  [注释]
  1.“金铺”句--金铺:此处指门。扃:关闭。
  2.横波--眼睛。
  其二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石啭。
  家在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卷。
  敛袖翠蛾攒,相逢尔许难。
  [注释]
  1.尔许难--如此难。 更漏子
  旧欢娱,新怅望,拥鼻含颦楼上。
  浓柳翠,晚霞微,江鸥接翼飞。
  帘半卷,屏斜掩,远岫参差迷眼。
  歌满耳,酒盈樽,前非不要论。
  [注释]
  1.远岫--远山。
  【国学典藏】《花间集》 (供熟习辞汇,得婉约意境之用) 现分三部分之三
  孙光宪 十三首
  孙光宪(?--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五代十国荆南文学家。
  后唐时累官至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等职。
  浣溪沙 九首
  蓼岸风多枯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注释]
  1.蓼岸--开满蓼花的江岸。
  2.楚天--泛指今湖北、湘南一带。
  3.杳杳--幽远。
  其二
  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
  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
  [注释]
  1.约--拦,沿。
  2.题了壁--题完璧。书字于璧。
  3.山--山枕。
  其三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堂空,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沾金靥子,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注释]
  1.不耐--不奈。无可奈何。
  2.“腻粉”句--腻粉:指落花。金靥子:黄星靥:--一种面妆。
  3.蕙心--比喻女子纯美之心。这里指落花而言。
  其四
  揽镜无言泪欲流,凝情半日懒梳头,一庭疏雨湿春愁。
  杨柳只知伤离别,杏花应信损娇羞,泪沾魂断轸离忧。 [注释]
  1.轸--悲痛。
  其五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消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注释]
  1.“半踏”句--半踏:小步。长裾:长襟衣服。
  2.昧平生--即素昧平生,一向不了解。
  3.品弦--品竹调弦,即吹弹尔器。
  4.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以为情。
  其六
  兰沐初休曲槛前,缓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注释]
  1.兰沐--以兰汤洗发。
  2.迟日--春日。
  3.“翠袂”句--翠袂:绿色衣袖。粉臆:白嫩的胸。
  4.不禁怜--禁不住怜爱之情。
  其七
  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a*a*,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怎教人不别猜嫌。
  [注释]
  1.“团窠”句--团窠:锦锻。金凤:绣帘上的纹饰。
  a*a*--摇动的样子。
  a*=竖衣旁+詹
  2.“空推”句--宿酒:隔夜酒。无厌:不安静。
  其八
  轻打银筝坠燕泥,断丝高a*画楼西,花冠闲上午墙啼。
  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
  [注释]
  1.高a*(juan4)--高挂。
  a*=四字头+涓涓流水的涓-三点水,上下结构
  2.花冠--雄鸡。
  3.粉箨(tuo4)--竹笋壳。
  4.桃蹊--桃树下的道路。
  其九
  乌帽斜欹倒佩鱼,静街偷步访仙居,隔墙应认打门初。
  将见客时微掩敛,得人怜处且先疏,低头羞问壁边书。
  [注释]
  1.“乌帽”句--乌帽:乌纱帽。隋代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其后渐行于民间。
  佩鱼:唐时五品官以上的佩饰,称佩金鱼袋。
  2.仙居--神仙住所。此指所思女子居处。
  3.打门--叩门。
  4.生疏--不亲密。
  河传 四首
  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
  柳如丝,偎倚绿波春水,长淮风不起。
  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
  锦帆风,烟际江,烧空,魂迷大业中。
  [注释]
  1.太平天子--此处指隋炀帝。
  2.等闲--随便,寻常。
  3.长淮--淮水。
  4.“如花”句--为隋炀帝牵羊挽舟的美女很多。参见卷第三韦庄《河传》其一注。
  5.大业--隋炀帝年号。
  其二
  柳拖金缕,着烟笼雾,a*a*落絮。
  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
  b*花笺,艳思牵。
  成篇,官娥相与传。
  [注释]
  1.“龙争”两句--批隋末群雄争斗,瓜分国土,天下无人主宰。
  a*=三点水+蒙古的蒙
  2.桃叶江南渡--江南桃叶渡。故址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畔。
  3.b*(bi4)花笺--折叠精致华美的诗笺。这里指作诗。
  b*=开天辟地的辟+衣服的衣,上下结构
  其三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
  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
  沾襟,无人知此心。
  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
  晚来天,空悄然。
  孤眠,枕檀云髻偏。
  [注释]
  1.霜灰冷--香灰冷如霜。
  2.悄然--忧愁。
  其四
  风a*,波敛。
  团荷闪闪,珠倾露点。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
  身已归,心不归。
  斜晖,远汀b*c*飞。
  [注释]
  1.a*--风吹使物动。
  a*=风旁+占卜的占
  2.吴娃越艳--吴越美女。
  3.“大堤”句--大堤:即《大堤曲》,乐府名。
  襄阳客: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收乐府词云:“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此句用其词义。
  b*=溪流的溪+鸟
  c*=束+力+鸟
  花间集卷第八
  孙光宪 四十八首
  菩萨蛮 五首
  月华如水笼香砌,金环碎撼门初闭。
  寒影堕高檐,钩垂一画帘。
  碧烟轻袅袅,红战灯花笑。
  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
  [注释]
  1.碎撼--闭门时门环震动声。
  2.“红战”句--红战:灯花颤动。灯花:灯心的余烬,爆成花形。
  古人以灯花为吉兆,故称“灯花笑”。
  3.高唐--用宋玉《高唐赋》楚王游高唐梦神女事。
  其二
  花冠频鼓墙头翼,东方淡白连窗色。
  门外早莺声,背楼残月明。
  薄寒笼醉态,依旧铅华在。
  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
  [注释]
  1.花冠--雄鸡。
  2.铅华-铅粉,妇女妆饰品。
  其三
  小庭花落无人归,疏香满地东风老。
  春晚信沉沉,天涯何处寻。
  晓堂屏六扇,眉共湘山远。
  怎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注释]
  1.“眉共”句--眉色如画屏上湘山。即远山眉。
  其四
  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
  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
  扣舷惊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