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
为教授的编制本身就不多,要等到自己从事的专业出现教授
职位的空缺,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即使出现了空缺职位,众多排队
等候者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堪比孤岛求生。用
“最终可以成为教授,暂
时先忍忍吧
”这种话来安慰自己,实在有些自欺欺人。
现实如此残酷,我实在不忍心劝说
a博士拒绝大企业的邀请
——
那个企业可是许多人都很向往的地方,机会实在难得。但我咬着牙向
他说了这番话: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究竟多么渴望成为教授?符合你专业
的职位究竟何时才能出现?这个谁也无法保证,在这之前,你的生活
一直都安定不下来。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心一意只想教书,
并且有信心跟随自己的激情,那么,你可以拒绝这次机会,再作等待。
”
我看到
a博士一直紧咬着嘴唇,看上去很为难,他表示要回去
再考虑一段时间。可第二天,他就来找我了。
“我已经拒绝了那家企
业的邀请,我要精心准备,等待属于我的时机的出现。
”
在很多人看来,这真是一个愚蠢的决定。那家为他提供顾问一职
的大企业,是年轻人都无法拒绝的理想之地,这样
“可靠
”和
“稳定
”
的职位,理应接受才对
——在公司积累实战经验的同时,等待教授职
位的空缺,才是看似最合理的决定。
但
a博士与我都深知,一旦踏入公司的大门,就很难有时间再
去写论文,更不要说积累讲课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与教授
这一目标职位渐行渐远。
a博士有许多下海的前辈,也曾抱有先进公
司再等待以后任教的心态,但现在大多都已经放弃了成为教授这一曾
经的理想。
不是说一味的等待就一定能够看到希望的曙光,特别是我们从事
的这一专业,学术影响力有限,能够获得教授之衔的机会也不多,任
何人都不能给你一个明确的时间,比如一年或两年后名额就会批下
来,甚至连大概的时间都无法推算出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获得教授的职位其实也并非多么了不起。虽
说眼下还有一些优势可言,但从职业角度来看,魅力已经大不如前。
事实上,如果能进入大企业展示自己的实力并升职到领导层,在商场
有一番作为,也许是相比教授的虚衔更加成功的人生。
如此想来,
a博士的决定真是愚蠢啊!
但
a博士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只有一点,那就是他想在大学教
书的愿望非常强烈。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
a君经历了长期的助教生
活,吸引他的并不是教授这一职业有多大的魅力。只是在讲坛上,与
学生们分享自己学问的过程是如此快乐,是值得自己毕生去追求的,
a博士正是为这种快乐做出了
“愚蠢
”的决定。
没有来自内心的渴望,不可能成功
渴望的力量是强大的。它的强大体现在不以世俗的眼光作为标尺
来衡量对与错,而是以自身价值的体现、热情和满足感作为基准来衡
量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些选择了布满荆棘、充满艰辛之路的人,或许
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将成为众人仰视的榜样。
而那些每一瞬间都做出看似最合理、最优化决定的人,聪明一世,
最终未必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因为他们没有来自心底渴望的力量,
感受不到它带来的快乐。
在大学教书时,我看到很多学生在选择出路时,会紧跟社会的流
行趋势。可笑的是,这种趋势常常和热播的电视剧发生关联。比如,
以飞行员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如果热播了,第二年航空学科就会变得十
分热门。即使电视剧的主人公是一个面包师,相关专业也会跟着人气
暴涨。这种流行趋势看起来有些荒唐。当然,我对这些不同专业并没
有什么偏见,但选择专业毕竟是选择自己一生的从业方向,不从兴趣
和自身条件考虑,仅仅草率地以电视剧作为参考,看主人公很风光就
一窝蜂地选择某个专业,必定要出问题。
进入大学后同样如此。上世纪
90年代末,去美国留学学法律的
风气兴起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变为考取美国注册会计师的热潮,最终
留学的热度不断下降,学生们又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国内。最近,工科、
医学专科大学的报名率逐渐攀升,文科方面,法学院的热度一直不减。
在此,我不是说律师和医生的职业有多么糟糕,而是想说,很多人做
选择的时候并非是跟着心底的渴望前行,而是从众的心理在作祟。盲
目跟随别人的道路,即使选择了安定、高收入的职业,内心也往往会
很空虚。因为那不是你所热爱和感兴趣的。
年轻人应该跟着希望前行,跟着梦想前行,跟着激情前行。激情
的英文单词
“passion
”出自表示疼痛的
“passio
”。没错,激情总是伴
随着痛苦。那份痛苦来自放弃,来自为实现梦想而舍弃暂时安逸的抉
择。
苹果的前任
ceo斯蒂夫
·乔布斯曾经说过:
“活着只为改变世
界。
”他的话可谓道出了成功的真谛,没有对事业的极致追求,人便
不可能获得持久的成功。只可惜,大多数人并不能理解成功、金钱与
内心渴望之间的关系。
不知
a博士听没听说居昌高中的
“择业十诫
”1,他已经用切身
行动来诠释并实践着这一诫命。我相信他会比自己预期的更早实现梦
想。
本章开头部分的训诫,最后两项为
“父母或妻子、未婚妻誓死反
对的地方才是你最该去的地方,不要回头
”、“你选择的地方不应准备
着王冠,而是有断头台在等着你
”。——译者注。以下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译者注。
人生没有最佳新人奖
在大学教书有诸多快乐,体验校园四季的变幻之美是其中重要的
享受之一。每当毕业生返校时,都会发自内心地赞叹:
“上学怎么没
注意过,校园这么漂亮!
”是的,象牙塔中的那种清丽之美,是水泥
和玻璃打造的现代建筑所不能比拟的,只有身处自然之中,才能感受
到这种身心的沐浴。
四季各有花开
我栖身的学校位于一座山坡上,坡上有座高尔夫球场,随着季节
的变化,各色鲜花争奇斗艳,迷人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在寒风还未消失殆尽的冬季,一簇簇梅花已经傲骨绽放,春季入
学后,当新生们还忙着在校园内熟悉教学楼位置时,艳丽的连翘、似
火的杜鹃、洁白的木兰便开始将整个校园装点得分外妖娆。
到了期中考试时,校园内的主流花当然是樱花。樱花开在树上浓
艳似火,一阵风吹过时就撒下大片花雨,落英缤纷,花瓣纷纷飘落在
图书馆后面的道路上,让忙着准备考试的同学们心灵感受到了一份难
得的惬意。而紧接着到来的季节
——五月的女王当数妖娆的玫瑰。到
了成年礼的日子,玫瑰花篮便会铺遍整个校园,就像每个讲堂里的地
面天然盛开着玫瑰花一样。五月里还有双亲节1、教师节等节日,因
此康乃馨也是出镜率较高的花儿。
放暑假的时候,校园内便会开满喇叭花、向日葵等夏季花。当从
学校后门的入口处经过时,看到悄然开放的波斯菊,就会发觉秋季开
课时间已经日益临近了。第二学期开课初期,看到插在桌子花瓶中的
菊花,才知道秋天已经来临。如果到了菊花也凋谢的时间,还有校园
南边的山茶花最后开放,来谢幕。
梅花、樱花、葵花、菊花、山茶花
……
认真等待,迎接属于自己的季节
我之所以突然扯出这么多关于花的话题,是想向你提出如下的问
题。
“上述陆续登场的花中,你觉得哪一种最为优秀呢?
”
每年
5月
8日,韩国人都要过双亲节,子女要以一定的方式感
谢父母养育之恩,新闻媒体集中进行孝顺之道的教育,各个社团要评
选出孝子、孝女。按传统习惯,这一天与父母分居的子女应回家看望,
行跪拜大礼,送些礼品。
请注意是
“哪一种最为优秀
”而不是
“最喜欢哪一种
”。
可能你会这么说:
“没法回答,每个季节绽放的花朵都有各自独
特的魅力,相互之间没有可比性,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
”
没错,如果你能如此思考,那么你就领会到了我的真实意图。
可问题在于,人们对于花可以睿智地思考,对自己的人生却往往
不能正确对待。我们总希望自己成为那个最早开放的
“梅花
”,等不及
稍晚一些绽放。
我们看待人生的眼光是极其短视的,只能看到一时的得失,而没
有长远的打算。大部分人都急功近利,努力成为最早散发香气的梅花,
却从未考虑放慢脚步,成为晚秋时节独自傲立的苦菊。难道仅凭
“开
得早
”这一条,梅花就是世间最美丽、最优秀的花朵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君不见,当梅花凋零殆尽后,那绽放的玫瑰,
是何等华丽和妖娆!如果玫瑰因为心急,选择在三月盛开,又会有何
结局呢?面对早春三月的寒露,恐怕生存尚且成为问题,更谈不上保
持妖娆美丽的身姿了。
花开花落,季节不尽相同。梅花有梅花之时,玫瑰有玫瑰之规,
每一种花朵都有专属于它的美好时光。花儿们都清楚不急不躁、积蓄
力量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盛开时期,年轻的人们又为何因为不能提前
盛开而焦虑不安呢?
当然,当周围的朋友们在人生的跑道上高歌猛进,而你却在平淡
无奇的生活中消磨时光时,相较之下,未免总会让人惆怅、不安。但
请不要忘记,你也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