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4
都清晰的记在脑海里了,相信不论再过多久都不会忘记。
李春山让陆新月将今天翻译的内容抄写十遍,再默写。书也借给她,让她从第一页起每天翻译三页,等下周补课的时候带来。
三页啊?陆新月忍不住哀嚎,今天翻译好一段就差不多用个三个小时,每天三页她都可以不用睡觉了。若是随便翻译,那下次还没脸来了呢,看来只能硬着头皮上。
李春山经过半天的接触和观察,发现自己更喜欢陆新月。老伴听说女儿和她邀了陌生人来家里,还不满的躲出去。自己的老伴他最清楚,也是好为人师的闲不住,若是看到陆新月这么好,怕还要和自己抢徒弟呢。
过了一周,陆新月按时到了李老师家里,恭敬的将一个月的翻译成果双手奉上。
李春山坐在圈椅上,一边品茶,一边检查陆新月的作业。老伴何启芳也坐在一旁,微笑的打量陆新月,看得陆新月意乱。
何启芳眼神飘过作业纸,随意的问:“你练过书法?”
做鬼的时候练过,能算吗?“没有。”陆新月摇头。
“看你写的钢笔字还有点筋骨,可以尝试练一下书法。我练颜体的,你有兴趣学吗?”
陆新月小鸡啄米般的猛点头,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很严肃的老人竟然愿意教自己书法,真是撞大运。
“说好了,她可是我先看上的,得叫我师父,叫你师母。”李春山对于老伴抢弟子的行为阻止不了,但名头上他必须占住。
“丹阳没意见,我也没意见。”
不在场的李丹阳早已预见了今天的局面,所以完全不介意。于是,陆新月和李丹阳从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变成了师妹和师姐关系。陆新月周末在李家学习的时间也从半天增加到了一天,上午跟着李春山学英语,下午跟着何启芳学书法。
学习的间隙,李春山会拉一段二胡名曲放松心情,还乘机教育陆新月不要学了英语就忘了老祖宗的好。何启芳则不以为然,她说音乐是无国界的。
何启芳学的乐器是钢琴,除了演奏《白桦林》、《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她还会《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家喻户晓的电影插曲。
陆新月真正觉得自己捡到宝了,立马缠着两位老师想学习乐器。
李春山想着陆新月已经学了英语和书法,哪里还有精力学乐器,如果贪多嚼不烂,就是毁了好苗子。
何启芳不同意:“我们读书那会儿,谁不是同时学几样的。不说别的,我学了英国文学史,平时练习钢琴、书法,乐器里面琵琶和扬琴也学了一些。你自己呢?专业学的是工业设计,课外要补习英语,为了锻炼口才还选修了法律,更不用说旁听的那些文学、历史、政治类的课程。二胡也是那会学的吧,还学了一段时间笛子……”
“好吧。”李春山承认老伴说的都是事实,既然这孩子愿意学就教吧。他这会儿又发现陆新月的优点,当初让女儿李丹阳学这些,她还不感兴趣,就只有遗传了夫妻俩英语方面的特长和爱好。
老师彪悍是学生的幸事。老两口将没有在李丹阳身上实现的教学乐趣全都转移到了陆新月身上,不仅根据陆新月的请求教了二胡和钢琴,还自作主张的将琵琶和笛子也加了进去。美其名曰,换着教老师和学生都不会觉得腻,而且乐器本来就是一通百通。
陆新月也光棍,学一样是学,学几样还是学,她都接招。也是李春山和何启芳真将自己当作传衣钵的弟子,换了其他人那还不乐意教呢。
陆新月不是音乐天才,但至少不是五音不全,毫无悟性之人。李春山和何启芳也更多的以培养陆新月的乐感和自娱为目的,并不要求她成为音乐家或演奏家,那么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也会根据陆新月的天赋调整教学内容。
可以说,李春山和何启芳不仅具有成为老师的渊博知识,还具备授业解惑的理论以及高明的实践能力。陆新月的学习过程,充实而不枯燥。
一周复一周,除了月底放长假回家的日子,陆新月其余的课余时间都耗在李家。
虽然韩磊与陆新月约好照相,但他一直没有机会再来县城,只好苦等着新月回家的日子,偷偷见上一面,以解相思之苦。
陆新月没有被幸福冲昏头脑,她还记得要韩磊躲着家人和村里人见面。见面的地点也不是河边的小树林,如今陆新月发现那根本就是村里年轻人的爱情岛,她要是和韩磊约在那,绝对被撞见正着。
此时,韩俊工作的粮仓就为两人提供了便利。那里不仅地方偏僻,为了避嫌村里人基本就不从粮仓经过。
韩俊喜欢陆新月的事情已经被韩磊察觉,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处理,反而当大哥主动提议让他和新月约在粮仓见面,就顺势答应下来。
隔一个月见面,韩磊觉得每一次陆新月带给自己的都是惊喜。她变得越来越光彩照人,如果说原来还只是被自己珍惜的百灵鸟,现在就是振翅欲飞的凤凰,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了她的美好。
他以为陆新月的改变都是因为学识的增长,自然而然在陆新月不在的时候就更加刻苦的学习。他也希望知识能带给自己更多的改变,即使不像陆新月那般闪耀,至少当站在她的身边时,自己有不弱他人的底气和自信。
陆新月也感受到了韩磊的勤奋上进,他们的对话不在限于各自身边发生的琐碎事情,还自然的加入了许多文学、历史和地理风物等内容。通过这些交流,两颗年轻的心贴得更近,彼此间拥有了一种心灵的默契。甚至不用语言,一个眼神就能体会对方此刻的心境与表达。
陆新月和韩磊不知道,他们进入了恋人最神往的心心相印境界。
18、彩礼
学校放寒假,陆新月自然回了家,除了主动帮忙做些家务活,其余时间就呆在家里哪也不去。
韩磊用小石子扔了第五张字条,还不见陆新月的回应。自从两人约好隐秘的约会方式以后,几乎他每次投石不一会儿,陆新月就会扔出一块或锈红色或土黄色的石子。
两人约定红色代表暂时有事,来不了;黄色表示一小时以后粮仓见。
这次她见陆新月没有答复,甚至大了胆子绑了纸条一起扔,想着新月若是生气冲出来教训自己一顿也是好的。
陆新月正苦恼着,想着是不是整个寒假都躲在家里不出门,直到开学离开扶牛村。可韩磊一再的扔石头进来,大哥都已经起了疑心,再不阻止恐怕连父亲陆可学和母亲刘氏都会知道。
看来躲是没办法躲,她干脆一骨碌讲给韩磊听?想清楚,往院墙外面扔了两块黄石子,听见韩磊远去的脚步声,她终于舒了一口气。
待到陆新月躲开家人溜出来,韩磊已经等不及了。
“新月,你咋才来啊?我都快等了两个小时,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呆子。”陆新月忍不住敲了韩磊的额头。“一颗黄石子表示等一个小时,两颗黄石子难道不是叫你等两个小时吗?”
“这样啊。我还以为石头碰在我头上碎掉了!”韩磊挠头。
唉,该怎么对这个呆子启齿呢?陆新月皱紧眉头,看一眼韩磊想一下又摇头。
韩磊虽然不出声,但是被陆新月这么又是皱眉看,又是摇头的阵式弄紧张了。他能感觉到自从放假,陆新月就一直心神不宁的。
闭门不出倒还罢了,根本就不跟自己见面。难道学校里面有什么新情况?
“新月,是不是又有人追你啊?”韩磊皱眉问。
陆新月想说,现在追她的人真不少,学校里的男同学知道她已经定亲,都已经自动销声匿迹。
可她现在周末都要去李家学习,在学校和县城走动频繁,不知什么时候就被街上的小流氓注意上了。纠缠了几次,因为是在大街上,被她机警的躲过去。
后来实在担心生出什么是非,还去求了小伍哥。自从小伍哥答应帮忙,陆新月的身边才彻底清静。可负面影响不少,学校里有流言说自己不检点,和社会上的流氓来往。还有更难听的,说自己有了未婚夫还不满足,脚踏两条船和流氓搞破鞋。
陆新月也知道嘴长在别人身上,只要她坚持周末去李家就避免不了这些流言。但是转眼又想,村里离县城较远,大概这些流言还影响不到家里吧。只能鸵鸟的,走一步算一步。
“没有,你不要多想。同学都知道你是我的未婚夫,没有人再来找我。”陆新月选择说了部分实话。
“那为什么你这寒假都不来见我呢?”韩磊想不通。
“石头,你去我家提亲吧。”对,就这样。与其告诉韩磊关于重生的事情,还不如两人早点定亲一劳永逸。
“石头……”韩磊已经神游天外,被陆新月摇醒。
“好,我去提亲。”韩磊心里美啊,好想向全世界宣布他要去陆家提亲。“可是彩礼?”没有彩礼,陆叔不会答应的。
“你忘了,上次我给了你1000块。”陆新月提醒韩磊。
“可是,你让我帮忙存起来,以防万一的。”陆新月真想撬开韩磊的脑袋看看,真的是石头做的吗?
“我的就是你的。”
韩磊圆满了。“好,我明天就去县城里买三大件。”
“千万别!”陆新月赶紧阻止。钱的来路她已经想好,可票怎么说呢?又是钱又是票的,那时就真的会被怀疑。“你拿出300块当作彩礼就行。”
这时候,村里年轻人成亲一般也就50块钱的彩礼、嫁妆标准,条件好的能出100块就不错。她让韩磊拿出300块,不仅买三大件够了,就是有门路淘换票据都还有剩,父亲陆可学一定会满意。
“石头,如果我家里问这钱怎么来的,你准备怎么说?”
还用准备吗?“当然是你给的。”
陆新月抚额,她就知道石头会这么说,可这能行吗?
于是陆新月也等不了韩磊开窍,直接将想好的一套说辞告诉韩磊。“几年前你不是捡了一对山核桃吗?上次去县城想送给我,可无意中被一位老人看中。我们都同意送给他,可对方非要出300块钱买,还不许我们反悔。那个老人好像是京都大学的退休教授,姓李来着。记住了吗?”
韩磊觉得陆新月纯粹是睁眼说瞎话,这话谁听了能信?一对捡来的山核桃,卖了300块!
看韩磊的表情就知道他不信,没办法陆新月只好又给他普及了一下“文玩核桃”的知识。
听完陆新月的解释,韩磊有点信了。在陆新月的要求下重复了两遍,又被陆新月翻来覆去的问着“卖了多少钱?”“那个人姓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遇上的?”他耐着性子,一遍一遍的回答,连自己都相信“他捡的山核桃,在县城卖给一个姓李的教授,卖了整整300块。”
陆新月见韩磊对答如流,终于不再担心会露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