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4
岩石层。连降三日的暴雨让石板滩水库水面急剧攀升,目前距离水库大坝最低处仅为1.7米。
白果坝县武装部、下辖所有民兵组织、青壮年全部紧急出动。目前,村民分散在水库大坝上负责日夜巡视。武装部、民兵坚守险要坝段,当村民报警出现县城就分兵前往处理。
第158步兵旅新兵营到达以后,一连、二连接替武装部的同志和民兵负责险要坝段的巡护,三连、四连负责砍伐树木制作木桩,以及搬运石块、堆土。
韩磊所在的二连四排被分在了离临时指挥部最近的1号坝段。该坝段长约600米宽1.5米,坡比不足2.0,坝体土质是沙壤土。由于水库自建成以来曾经出现过数次险情,因此被定为最危险的1号坝段。
二连四排在新兵营训练期间表现优异,不仅蝉联全连第一,而且在全营范围内的比赛中雄踞三甲行列。因此,在分派任务时营部领导一致决定由四排负责1号坝段。
杨毅排长在接受任务时,保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1号坝段万无一失。”立下军令状后,杨毅在班排长会上将每个班的任务一一落实。
韩磊站在本班负责的150米大坝上,表情沉重。从小就听村里长辈讲过洪水的可怕。每当洪水来临,扶牛村甚至兴隆县都会成为一片泽国,无论树木房屋还是良田牲畜全无幸免。
人面对洪水也渺小得可怜,被淹被溺不知凡几,而洪水退去还有更加可怕的瘟疫。就算这些都躲过了,你也可能因为缺粮成为饿殍。
为什么扶牛村几百村民沾亲带故的少,能在本地追溯到五辈以上的几乎没有?除了过去战争的原因,最主要就是因为水患。
韩磊没有经历过大洪水,从村里蜿蜒流过的扶牛河在他印象当中一直是温柔平和的。
16岁那年,村里遭遇十年一遇的暴雨。扶牛河几乎可以见底的水面,暴涨到了五米宽。河边的小树林被整个淹没,只能看到几个露出水面的树冠在洪水中挣扎。
第一次直面洪水,给韩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要与三十年一遇的洪水抗争,韩磊胸中战意雄雄。
“班长、副班长,漏水了!”周礼惊恐的大叫,唤醒陷入回忆的韩磊。
韩磊与班长张泽瑞几乎同时到了出险地点,只见大坝靠近路中间的地方出现一个拳头大小的水柱。水柱表面翻花,颜色浑浊,很快就在四周留下小堆细砂土。
发现险情的周礼和郭长江用铁锹铲起泥土,往水柱上压住。可惜没有效果,刚压上去的泥土很快就被冲散。而且水柱的直径还在增大,边缘处甚至出现裂缝。
得知1号坝段出现险情,杨排长从其他三个班抽调了半数士兵前来救援。杨毅凑近查看,不好!
29、立功
突然之间,喷涌的水柱边缘垮塌,形成一个成年男子脑袋大小的“泡泉”。
不用杨排长命令,周围的士兵就立马开始填土加石,企图将水柱堵回去。但是,之前水柱尚小就没能堵住,这会虽然人多,填入的石块泥土也更多同样没能奏效。
眼见着出水的地方越来越大,杨毅着了急:“谁有办法?”
韩磊见状挺身而出:“排长,我知道!”杨排长大喜:“说!”
韩磊知道的办法也是看来的,现在情况紧急他也希望能给排长一个参考:“我们需要石块,大小都要。还要准备泥土和粗砂。”没时间给杨排长解释抢险的原理,韩磊直接告知抢险材料急缺。
安排好一班、二班去搬运材料,杨排长拉着韩磊问:“现在怎么做?”材料运来还有时间,他们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任由出水口继续变大。
“排长,我们需要先把冒水的地方围起来。然后往出水口里填粗砂、石屑、碎石,下细上粗。等水涌小了再继续填块石,压上土袋,直到渗水不带砂为止。顺序不能错!”韩磊连珠炮的解说。
“好,就按你说的办!”杨排长拼了。
等块石、碎石、粗砂和泥土运来,四排其他士兵已经将冒水孔用土袋围成堤堰。一梯队的战士赶紧将粗砂铲入出水口,很快这些粗砂被冲了出来。
韩磊赶紧让抱着大块石料的三梯队士兵往里扔,见水势变小,再指挥其他人依次加入填料。
出水口终于堵住,1号坝段响起四排战士激动的掌声和呐喊,甚至还有战士相拥而泣。毕竟都是在新安河沿岸出生的,没见过洪水也是听着洪水的故事长大。
对于没有上过战场,平均年龄十八岁,入伍才三个月的新兵们来说,洪水比战争更可怕!接到命令以后,来不及多想就连夜乘车、负重急行军赶到石板滩水库,来不及休整又投入抢险第一线。虽然身体还在坚定的执行命令,其实脑子已经有些模糊。
当险情出现的时候,光顾着干活,这会儿险情排除才觉得后怕。有几个机灵的,思索着韩磊提出的办法以及此前的出险过程,不禁大悟:哎呀,我也听说/见到过。当时着急,竟然忘记了。
韩副班长就是厉害!误打误撞的,四排的战士对临危不乱的韩磊更加佩服。
杨排长也很高兴,他当初虽然听了韩磊的意见也有些担心,但是韩磊坚定的眼神给了他信心。这会险情顺利排除,就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其实他哪里会知道,韩磊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他曾经在一本关于池塘养殖的书里面看见,年久失修的池塘常常会因为老鼠洞、筑坝取土的原因出现冒水的孔洞。平时只需简单封堵,但是遇到暴雨、汛期防水或排洪,池塘水位暴涨就可能由于这些孔洞渗水、裂缝,甚至是出现坝体垮塌。如何预防险情,书中就提到了这个反渗透的方法。
当时看的时候,韩磊也是一掠而过,哪曾想竟然对抗洪抢险也有大用。看来知识从来都是不嫌多的。
“石头,等回去我给你请功。还有第一个发现险情的周礼,也请功!”杨排长虽不精通御下之道,也知道对战士应该有功必奖。
周礼傻笑,韩磊则面色未变。
整个白天,新兵营都坚守在石板滩水库大坝上。因为雨势减小,水库水面经过持续不断的泄洪,到下午已经不再上升,反而有下降趋势。
抗洪抢险指挥部经过讨论,决定安排战士轮流休息。附近村民送来热乎乎饭菜,饿了快24小时的士兵很快分食完毕,才觉得力气恢复一些,困意上来。
韩磊虽然也感觉疲累,但作为副班长他和班长一样将休息的权利先给了其他战士。等他躺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却怎么也无法睡着。
“哎呀,这雨下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帐篷外传来村民的叹息。
“周大叔,也不要太担心。这雨已经开始小了,说不定明天就停了呢。”一个稍微年青的声音安慰。
“狗娃啊,你还年轻,没经历过大洪水。叔小的时候遇到过,现在想起来都要做噩梦。这鬼天气,也许这会小了,到夜里又变大。黑灯瞎火的,水库出了啥问题当时没发现就糟糕了。我们村别看离水库还有几公里远,要是真发大洪水,要不了半天就会把整个村子淹没。”
叫狗娃的青年略微停顿,接着说:“大坝上有那么多解放军呢,我看没事!”
周大叔也认同:“是啊,多亏了有咱们的子弟兵。这些年发洪水都还帮忙救援抢险,原来没建国以前那才是无人管。没见村支书向各家借粮,大家二话都不说,将存粮全部拿了出来。就是最吝啬的大宝媳妇也将家里猪油给捐了。”
“是啊,叔!我娘说家里留一点米给小孙子熬粥喝,我爹都没同意。”
“你家都是好的!你大嫂不是没法喂孩子吗?你娘留点也没错。不过到时真没吃的,来找周大叔,我去闺女家匀点细粮。好了,又有战士换班休息,我们赶紧把吃的送过去。”
韩磊侧耳倾听,两人的脚步声朝临时就餐的地方而去,刚才是在隔壁的帐篷里休息躲雨。雨声还是没有停歇,目前听起来并没有变大。韩磊松了一口气,但仍旧无法入睡。身边有些战友累得虚脱,只听见鼾声不见翻身。
过了一会,隔壁帐篷又掀开,进了另外一拨人,想来周大叔和狗娃带来的粮食已经分食完回村了。
“张大娘,你儿子怎么没有接你进城”
“别提了。我听我儿子说县城里头地势低的地方已经被淹,有些楼房的一楼都进水了。我儿子说照这个雨势恐怕还要涨水。我们村子附近有山,真发大水了只有往山上跑才有活路!”张大娘忧心的说。
“就是啊。如果这次没有部队帮忙,水库大坝恐怕都守不住。要是真决堤了,我们县大半的村镇都要被淹。”另一个大婶同样担心。
“我们整个西海省,特别是新安河流过的中西部大大小小的水库就有60多座。我们这的石板滩水库还算大,有部队帮忙。不晓得其他水库都有人守吗?”
“这个恐怕难吧。本地的部队人也不多,分散了也守不住。每回发大水都是保大水库,小水库就会人工决堤,那些临近的乡村就要遭殃。”张大娘想到这个可能,情绪更加低落。
韩磊听到这里坐了起来,新月所在的兴隆高中附近有个小水库。他还曾经和新月一起去玩过,因为是作为兴隆县城的引用水源,还有人巡逻,不准游泳。
不知道兴隆县下雨了吗?如果小水库涨水决堤,新月在学校就有危险。想到这里韩磊更加心神不宁,可惜没有办法赶过去。如是能见到新月好好的,他才安心啊。
不论韩磊心中作何想,休息时间结束他被换班的战士叫起,上了1号坝段。
“班长,有什么情况吗?”张泽瑞见韩磊询问,摇了摇。“排长呢?”
“被营里的通讯员叫走了。”
等杨排长回来,立即召集所有士兵,宣布了营里的新命令:离此地八十公里的五峰水库告急,自暴雨以来已经出现两次大的溃坝,和十余次中小险情。当地民兵和村民已经连续奋战了三十六小时,第158步兵旅二连在今天上午到达以后,向旅里求援。
考虑到石板滩水库的库龄不长,出现的都是比较小的险情,雨势减弱后当地武装部、民兵和地方人员就可以勉强守护。但五峰水库的情况实属危急,旅里决定新兵营火速驰援。
于是,韩磊他们迅速收拾行装离开石板滩水库,向西急行军。到达榆林县,乘上等候的解放大卡车开赴五峰水库。
靠坐在车厢里,韩磊不禁庆幸,还好石板滩水库到榆林县没有多远距离,听说大卡车也可以直通五峰水库,那条路是修水库的时候新建的,之后也一直在保养。虽然时间久了,路上坑坑洼洼韩磊他们被颠得难受,但总好过步行。
在旅里要求的时间前,新兵营终于到达了五峰水库抢险指挥部。营长、排长去接受具体任务,新兵们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韩磊之前没有睡着,这会撑不住想闭眼打个盹。他感觉眼皮才刚合上,就被排长下令的声音惊醒。
5号坝段,四排的新阵地,不过他们不是孤军奋战,三排也被分到这总长1000米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