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6
开发阶段,到处是正在施工的高楼.也没有什么显著的地标啥地。绕了好久,终于到了.亦辰买的那块地,位置有些偏僻,离浦东的商业中心有一段距离,地价也不是很高.颜颜跟王旭讲了计划后,王旭就派专人考察过地段.把附近的一些地皮全买了下来.看起来那个委托人很有经济头脑,知道房地产是怎么开发的,不错,不错.不过,同样羽毛的鸟会聚集在一起,王旭那么厉害,自然他身边的人也不会很差就是了.
校园的的目测很大,甚至包括了个小山头.
比起原来亦辰读的那个大学也不妨多让.甚至还要大上许多.站在一处较高的地段俯瞰四周,亦辰似乎可以看到正拔地而起的教室,教舍.图书馆,食堂,体育馆.回去的时候,亦辰的心潮澎湃.直想把她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好的学校.,只是可惜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来这里接受教育.学校的定位注定只能是贵族学校,不过以后可以想办法让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学,比方说资助什么的.
王旭出马一个顶两,果然是物以类聚,他那个看起来很爱笑的助理,办事效率还不是一般的高.参观完学校的第三天,就已经有一组专门的策划小组组织设计好了学校的规划.
王旭在回国前就安排好了人员来上海考察,再结合中美两国的校园异同,整合出了一系列的设计方案.当然小组的成员既有建筑师又有中美两国的教师,更多的却是在美国待过的 教育人才跟相关的管理人才.甚至还有专门研究中美教育差异优劣的学者.大家怀着同一个心愿积聚在一起.
整个方案看起来十分完美,从学校建设到生活,学习管理,教师资源.等等都有做翔实的罗列.而亦辰所希望的其中也有体现,甚至更加完善.总之两个字评价就是完美啊!完美!
亦辰恨不得立刻学校就能够建成.
真的是。。。好期待啊!
============================================================================
以下是亦辰的感谢词:
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fans! (为什么会有这个,因为大家都说啊!)
首先感谢爸爸妈妈把我生下来,其次感谢作者大人把我写出来.
最后,也是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王旭,是你让我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谢谢,谢谢大家!没有大家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
谢谢!
以上是恶搞大家可以忽略!
=============================================================================
不过对于王旭的感激之情倒是不假.
大家可以自行想像一下,亦辰两眼冒星光的样子.
”旭,你真的是太好了!我对你的......”一长串的马屁啊,赞美啊,非常流利的从亦辰的嘴巴里流了出来.
王旭心里苦笑,真是个小懒虫.连词都懒的改一下.不过谁叫他对他的请求总是毫无招架之力呢.虽然累了点,可是此刻,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微笑的听着,这样的话听了不下十遍.怎么就听也听不厌?
要是换了别人会怎么样.王旭,想了一秒钟,随即把这个恐怖的念头剔出脑外.要是别人在他面前拍这种毫无创意的马屁,怕是早就被他踹到外太空去了.
因为学校会有专门的人才来管理,基本上就两位校董---王旭跟亦辰.一人一半.亦辰是懒得管,王旭是没时间管.所以呢,基本上是不会有人太去干涉学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的.而学校又仿照西方的管理模式.把学校当成一个企业来管理.采用校长聘任制.前期所有的规划都有专门的一批人来负责.基本上是按照策划案上面来.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协商解决.
亦辰草草地看了下学校的权利机构,唔,一分为三啊,以校长为代表的董事会,主要管理学校的行政工作;以教师委员会为主的教研组,管理权利就很大了,举凡招生,设计课程,上课安排都由这个部门主持,任何非学术机构不得指手画脚.恩,以后银河的老师可以骄傲的说,在银河,教师可以决定要教谁,由谁教,教什么.比起其他学校来说,银河的老师们应该更加有主人翁的精神吧,因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银河是教师终身制的学校.除非教师被连续三年被学生集体弹劾,否则就是校长也不能剥夺属于教师的权利.
教师学术假期?这个是,好象只有外国高校才有的制度吧,这个由哈佛首创的制度鼓励了教师自由钻研的积极性,在美国是很风行的.可是在国内的高校好象还只是一纸空文吧.
亦辰侧着脑袋想啊想,越想就越兴奋,这个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吸引更多优秀教师,甚至能挖到一些不慕名利的教授屈尊来教高中生.这个就要归功于中国高校采取的教师职称制度,在中国官场上尔虞我诈的习气已经浸染科研学术这一圣洁的领地,以权力职位取代科研水平和实质管理水平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而且,在中国高校中测量学术水平一概非得要用硬似砖头的所谓著作来检测.一年要出多少多少专著,多少多少研究成果.这其实是非常奇怪也非常不可理喻的.也难怪后来会发生北大博导王铭铭抄袭论文事件了.
试想,当年司马迁穷19年之功才熬出50万言的史记,以今日所谓正统的眼光来看,不早该从西汉王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位置上摔下来了?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在普林斯顿“游手好闲”了七八年,这七八年,如在中国的所谓高校里,他大概早被扫地出门了吧.相对来讲,中国高校里种种制度的不合理,自然会招致一些人的不满,比方说,后来清华美术学院的陈丹青博导,不是愤然从清华辞职了吗?
这些反骨的教授们要是全被银河招收,那教育水平就不是一般的飞跃了.银河有最完备的教育资源,除了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外,其他一些特长生不是也可以培养吗?物理的化学的数学的艺术的...如果照西方的理念培养这类人才,将来银河出个什么诺贝尔奖什么的大约也不是做梦吧.
亦辰越想就越得意,哇哈哈,这样的学校实在是太有前途了.
抓住王旭的手摇啊摇,不无意外地撞进他那含笑的深邃双眸里.某人的心砰地一跳,好象里面有什么东西爆开了一样.王旭的眼睛好象会勾魂啊.
亦辰掂起脚尖,极其幼稚地用手蒙住他的眼睛:”你这样看人真是很奇怪哎,不许这样了.”
”好,好,好.我不看你了好吧.”王旭笑着把亦辰的手移开,心里隐隐地很是高兴,似乎某种东西要破盒而出.
”也不许这样看别人!”某人低声地强调,忽然觉得自己的表现很好似很奇怪,王旭怎么样,自己干吗要干涉啊,莫名其妙.心里多了些不自然,不再看一旁的王旭,接着看策划书下面的内容.后面的也没什么,就是三大权利机构中的学生会.学生会啊,管理有关全体学生的事务,选举的方式很特别...
如果一定要挑毛病的话,唯一的让某人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校服.亦辰对学校的校服很不满意.虽然他不是女孩子了.可是丝毫不影响他对漂亮校服的追求.老实说在他眼里欧美那边的校服实在是不咋滴.后世中国台湾,香港还有韩国,日本的似乎不错.可是现在却没有出来.90年代初,哎,无论哪里的校服都很土的说.也只有日本的漫画里还有那么一点点元素.可是也不行,不够庄重.可惜亦辰又不是学画画的.自己描述出来由别人画在纸上的的又总不是很合心意.他自己的眼光又挑剔的很,否定了几套设计图案后.心思慢慢静了下来,也不急在一时就把所有的事情搞定了.反正学校离建成还早的很,不急不急的.自己离入学还有两年呢.
学校不久就开始动土了,大兴土木的却没有怎么吸引人的眼光,实在是当时浦东建房子的太多.所有的事情步入正轨,事情既然插不上手,那就只好先放一放了.
更何况,亦辰现在也没时间来操心这些事情了.因为过完年,虚岁五岁的亦辰,终于要正式接受大人们的学前教育了.
第一卷:吾家有儿初长成 战争与和平
晋江穿越文 更新时间:2009-10-21 11:14:59 本章字数:4878
迈进1991年,亦辰号称5岁.看完学校后不久,王旭就回了美国.没有在家里过年.一点也不奇怪.91年是多事之秋啊.才迈入新年就打仗鸟~~~
海湾战争爆发在中国新年农历过年的时候.亦辰会记得完全是他上高中时的政治老师和物理老师.那是两名看起来特别斯文儒雅的大帅哥,却奇异的喜欢战争啊武器啊什么的可以说是志趣相投。颜颜那一届别的可以不说,但教书的那两名帅哥老师却是让以后的师弟师妹们羡慕了好久。教完颜颜那一届,两帅哥不知道什么原因齐齐转校了。遗憾啊遗憾~~
颜颜上政治课就跟听天书似的,她从来讨厌政治,觉得社会上很多现象看不惯,哲学上的原理有很多跟自己想的很不一样。比方说她信奉的哲学就是”存在即理由”,”物质就是以意识为转移的”。所以在考研的时候,吃了那一门的亏,政治刚好达线而已,被君瑶骂了个狗血淋头,意思是跟着大流对着赶的下场就是这样的。
不过颜颜对这位帅哥老师还是很看重的,他喜欢评论时局,不会要求大家的心意一定要跟着政策走,反倒是给同学们灌输了许多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思想,在结束的时候又会加上一句“这个仅仅是本人的看法,同学们当作戏言就可以了。”
颜颜很喜欢听他的课,从来没有课堂睡觉,或是上甲课做乙事,做题目什么的.
当年伊拉克战争时,政治老师大讲特讲,洲际导弹啊,巡航导弹啊,卫星侦察啊什么的.简直是让人怀疑他当年怎么就选了那么安静的一门政治呢。做物理老师多好啊,武器多少能跟物理扯上一点关系。想物理老师讲课说着说着就引申到美国对伊战争中去了,那叫一个光明正大!
说到伊拉克就自然就免不了说到海湾战争了.亦辰觉得偶尔听一下老师说课外的东西还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那两位老师年轻又帅气.说起战争来口沫横飞,神情那叫一个激昂.亦辰把它当做故事听,听的认真,觉得很有意思.特意还去图书馆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
看到海湾战争爆发的时间,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刚好是中国的春节的时候.在中国过年打仗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亦辰对这点印象深刻!当别人告诉他今年是1991年的时候,他想了起来告诉了王旭.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无疑是极大的.不过如果操作的好的话却可以带来巨大的收入,比方说货币,比方说期货.王旭在相关的方面有很大的投资,不得不临夜飞回美国.等他再回上海时已经是几个月后了.
到了下半年就本该被送进学前班的亦辰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去.第一次非常明确的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意愿.态度非常强硬.倔不过儿子的颜爸爸妈妈决定妥协让儿子在家里接受学前教育.按他们的想法,见亦辰有些聪明却也不指望能把儿子养成象王旭那样的天才.但”父愿子成龙”的想法还是有的.所以对于学前教育还是很重视的.不过普通的学前班要学的东西,亦辰已经在王奶奶的指点下学的很好了.在家里或许还能更好些,所以颜颜爸妈也就没勉强亦辰了.
当年海湾战争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代名词载入战争史册.死伤的人数并不是很多.而对处在地球另一旁的中国几乎是没有造成什么影响.这个自然说的是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该干嘛就依旧干嘛!小日子照样过.
颜家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不是海湾战争的结果.变化发生在亦辰的妈妈李茵和姨妈李欣身上.几乎改变了颜家日后的格局.那就是李家姐妹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