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

  绝晓篇 第一章
  蜀历晋宝八年三月十日
  绵绵细雨中,蜀国迎来了一位公主。
  公主降临的时刻,蜀地连续十七天的降雨突然停歇,而公主的第一声啼哭给霄云城宇福宫的宫顶带来了万丈霞光。
  蜀帝惊诧万分,认为此女乃天赐,遂赐名绝晓,封号乐平公主。
  时天下五分
  黄河以北皆为景国所有,幅员辽阔,属五国之最。景人骁勇善战,其领土仍在景人剽悍的铁骑下不断扩张。
  庆国占领中原一带,民风淳朴,因与景国相邻,景国长年的骚扰使其渐显颓势。
  陆国位处江南,鱼米之乡,商贾云集,历代富饶,实乃五国中最为繁华之地。
  南国居于岭南,领地狭小却属国众多,内乱不断。
  西部的蜀中即成蜀国,蜀中自古人杰地灵,地处偏僻,长年来不受外界侵扰,自成一股宁静祥和之态。
  而我们的小公主,便在这里悠然成长。
  蜀历晋宝十八年五月
  宇福宫前,红梅树下,身着一袭白衣的小人儿正迎风舞剑,小人儿束着高高的发髻,闪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小鼻头微翘,泛着粉红色光泽的小嘴儿正微微抿着,却掩饰不了两边微微上翘的嘴角。
  不远处,蜀帝与蜀后含笑而立,目光紧随着小人儿舞动的身影。
  没错,这个小人儿便是我们的小公主——绝晓。
  绝晓抓周时,放着一大堆胭脂水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不管,偏偏选了一把匕首。
  幼年时,从不在乳娘怀里乖乖躺着,整天跟在哥哥们的身后玩耍,哥哥们学习骑射,她便也要学,蜀帝拗不过她,只得答应了下来。
  事实上,蜀帝对她,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溺爱了,特意请来了蜀地第一高手余思明教她剑法。时年十岁的小公主已经可以把一套挽虹剑法舞得十分娴熟了。
  一套剑法舞完,绝晓的小脸微红,额头密密出了一层细汗,一旁早有宫女捧了汗巾上来,绝晓却将手一挥,两三步跑到蜀后面前,拉住蜀后的衣角道:“母后,陪我去浴池。”
  这样糯糯的声音,任谁也抵挡不了,蜀后的眼角眉梢都是笑,弯下腰来一边答应着一边拿起汗巾在她额头上擦拭,还不忘细细的叮嘱:“舞完剑定要把汗先擦干,莫被风吹住着凉。”
  香雾缭绕的浴池中,绝晓舒服的将头枕在池边的软枕上,星眸半闭,一身细腻光滑的皮肤白得几乎透明,越发显得胸口那一抹朱砂痣红得妖艳。奇妙的是,朱砂痣的周围,渐渐显出一圈复杂难辨的纹理,似红色的藤萝缠绕着红痣,又似龙凤在争抢着火珠。蜀后知道,绝晓在情绪异常或是身处异常的环境下,这样的纹理便会显现出来。
  看着依然惬意的绝晓,蜀后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这样的绝晓,真的能够,平安的,度过一生吗?
  蜀历晋宝二十四年十月
  金秋午后的霄云城里格外的安静。
  晓春阁内更是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的动静都没有。
  一声低低的叹息打破了宁静的气氛,宫女们纷纷踏入内殿,服侍公主起床,而我们的小公主却张着懵懵懂懂的大眼睛,迷茫着看着穿梭忙碌的宫女们。
  一旁公主的贴身侍婢橙苞不由在心中叹息:公主,怕又是睡傻了……
  公主这会儿睡的可不是午觉,而是从前一天的晚上一直睡到了第二天午后。
  我们的小公主有个毛病,呃……或者可以说是习惯,每天至少要睡满六个时辰。因前一天是蜀帝五十岁的寿辰,皇子公主们闹得晚,又加上公主喝了点小酒,这不,就直接睡到午后了。
  这样的行事其实是不符合皇家礼仪的,但是,蜀帝和蜀后对公主的宠爱几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不触及危及公主安全和健康这两条底线,公主的喜好便是行事的标准。
  公主迷瞪了一会,一双大眼睛总算是清明了,可总也不起身。贴身侍婢清米有些紧张,上前问道:“公主,您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昨晚酒喝多了伤了身吧?”
  缓缓地,公主有气无力的吐出了一个字:“……饿……”
  清米还没有从这个回答中省过神来,这边橙苞就接过了话头:“湘江的小龙虾今早送到宫里了,宇福宫做了口味虾,午前传过话来……”
  话还没说完,床上的人已经一骨碌翻身下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梳洗换装完毕,飞也似地朝宇福宫奔去,任橙苞与清米提了裙角仍是追赶不上。这练了轻功的人,果然不一样……
  蜀后正在宇福宫的偏殿刺绣,只见绝晓风也似的飘到了殿中,忙招呼她过来,一帮侍立的婢女已经机灵地去传唤口味虾了。
  “悠着点,悠着点,”蜀后心疼的牵过绝晓的手,“怎么这么晚?刚起吗?昨晚喝多了吧?”另一只手理了理绝晓有些蓬松的发髻,第一千零一次地问道:“怎么又着了男装?”绝晓也好脾气的作第一千零一次回答:“方便。”
  在解决了两盘口味虾后,绝晓终于察觉出了今日宇福宫的异常,“父皇怎么不在?他每日这个时候不都要陪母后下棋么?”
  蜀后道:“刚有战报传来,他去议事殿了。”
  战报?绝晓的脸色严肃了起来,蜀国不曾参与战争,那么这战报只能是……
  想到这,绝晓忙匆匆辞了母亲,向议事殿奔去。
  议事殿内,朝臣已经退下,独留蜀帝对着桌上的两份信函思索。
  侍卫见乐平公主进殿便未加通传,绝晓虽身为公主,却从小跟着皇子们学习时政策论,蜀国内外大小事,只要是她想知道的,蜀帝也从未干涉,事实上,早在一年前,绝晓就能在国事上为蜀帝分忧了。
  “父皇,可是景国要攻打庆国了?”
  蜀帝抬头,见绝晓急急冲了进来,眉头微展,“朕聪明的小公主可算是起身了。”随即扬起桌上的信函,“来,再猜猜看,这两封信是谁送来的?”
  绝晓偏头,“景国攻打庆国,定是庆国的求援信和景国请求我们莫要插手的信了。”
  蜀帝将她拉到身边坐下,抱了抱,夸道,“真是聪明。”
  “父皇,您准备怎么办?”
  蜀帝微微叹气,“景国的八十万大军,已经在景庆边境集结完毕了。”
  八十万?!!!绝晓倒吸了一口凉气,庆国全部的军队可能连半数都不到,“军报可靠吗?景国怎会有如此庞大的军队?”
  蜀帝苦笑道:“夏侯弃这两年在北狄的东征西讨,得的可不仅是疆土。”
  这样的消息让绝晓片刻沉默,看来,景国这次是势在必得了,蜀国的出兵除了延缓庆国的灭亡速度及为自己招来麻烦外,不会有更大的意义。
  “那么,景国给出的条件是什么?”
  “景王夏侯礼明愿意承诺永不侵犯。”
  “哼!”绝晓有些气恼,“这只怕是句空话罢了。”
  蜀帝摇头,“我们又能拿他怎样?”
  一阵沉默……
  忽然,一个念头在绝晓脑中闪现,她抓住蜀帝的胳膊道:“我们可以要一个人质,景国三皇子。”
  绝晓篇 第二章
  蜀国
  霄云城内乱成一片。
  自蜀帝修书向景国要求三皇子作为人质后,不过六日,竟传来三皇子向蜀国进发的消息。
  显然,蜀国没做好迎接这位皇子的准备。
  晓春阁
  夕阳西下,秋风携着金色的霞光,抚过满园那开得极盛的菊花,抚过殿旁蜿蜒穿流的溪水面,抚过少女白皙修长的手指,抚过指尖轻轻拨动的琴弦。
  “公主!公主!”急促的叫唤打扰了随风飘扬的琴音。
  绝晓无奈,抬头,只见清米匆匆奔来,不知因奔跑还因激动,一张脸涨得通红。
  “景国三皇子……景国三皇子……”许是赶得实在太匆忙,清米急速喘着气,竟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绝晓觉得她的样子实在有些可爱,轻拍她的背,笑道:“夏侯弃竟真是个怪物不成?”
  景国三皇子夏侯弃是个传奇。
  十三岁随其父景王出征沙场,十五岁封将,十六岁挂帅。两年平定景国北方二十一个游牧部落,使景国真正统一了北方。传说他曾在战场上一剑削掉四个人的脑袋,传说他曾在战斗中身负三箭仍坚持统帅,传说他曾亲自砍掉二十个临阵脱逃士兵的双腿,眼皮都没眨一下,传说…….
  这些带有浓浓血腥味的传说是皇城里的女子们近日来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蜀国宫廷里的女子不曾见过这样的场面,连想都不曾。于是,大家认为,景国三皇子定是个妖怪。清米对此深感赞同。
  清米深吸两口气,终于把话说完,“景国三皇子已经进城了。”
  看着清米希冀的眼神,绝晓伸了个懒腰,“好吧,这就去看看这个夏侯弃究竟是个什么怪物。”
  正德宫
  蜀帝率领文武大臣立于主殿外,殿前十八层台阶下,整齐的排列着身着黑色战甲的军队,这是绝晓第一次感受到正德宫的拥挤。
  绝晓轻轻移至蜀帝身后,只听蜀帝道:“三皇子亲临,弊国上下荣幸万分。可弊国只是邀请皇子来霄云城小住,却不知皇子这三千精锐,所谓何图?”
  三千铁骑为首一人沉声道:“蜀帝多虑了,这三千人皆为我的近侍,多年来始终伴随我左右。”
  “近侍?这三千人都得近你的身么?不知三皇子在景国的天城住的是多大的宫殿呢?恕霄云城寒酸,怕是找不出这样的宫殿容您与您的近侍一并安身。”
  ……沉默……
  夏侯弃眯眼望去,说话之人是蜀帝身后一名青衣少年,夕阳的余光扫着他白皙的脸庞,竟因有些反光叫人看不真切,周身皆被夕阳铎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温雅与炫目奇异的结合着,令他有些移不开眼。
  绝晓此刻也在打量着夏侯弃,这是个极年轻的男子,却散发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冷漠,以及……危险的气息。
  时间静静流淌,气氛有些剑拔弩张。
  终于,夏侯弃转身,开口,
  “中骑营下骑营听令,即刻回国。”
  “上旗营听令,即刻退出霄云城,于五十里外扎营,不得我令,任何人不得踏入霄云城。”
  虽然那得令回国的两千铁骑并没有真正回到景国,只是在蜀国边境驻扎了下来。虽然夏侯弃仍是带了八十名侍卫入住霄云城。却着实让蜀国松了一口气。
  那日夕阳下,
  夏侯弃挺拔的身影、威严的军令、王者的气势……
  深深映入了绝晓的记忆。
  西华宫
  “我怎么不知道蜀国竟有这么个人物?”待夏侯弃于西华宫安顿下来,开口便来了这么一句。
  一旁的谋士朱彦知道他问的是今日正德宫顶撞他之人,略一沉思,道:“如果属下没有猜错的话,她便是传说中蜀国那位伴着漫天霞光出生的公主。”
  “公主?”夏侯弃挑眉,“那不是个男人吗?”
  朱彦有些诧异,这公主虽身着男装,但那容貌却十分娟秀,便是那高挑的身材,在他们这些景国男人面前,却也只显得娇小,更何况夏侯弃阅人无数,如何会连男女都分辨不出?一是不知该如何作答,便转言道:“这位公主自小便深受蜀王宠爱,蜀王还特意命人教她武功政论,甚至让她参议国事……”
  这边夏侯弃却已摆了摆手,“女人罢了。”
  不过一夜的功夫,宫中对夏侯弃的评论便翻了个身,人们无法将如此英挺的少年与那凶狠的妖怪联系在一起,于是相信,传言便真的只是传言。
  “公主,景国的那位皇子,真的有那么英俊吗?”清米十分好奇。
  “唔…….英俊,自然英俊。”
  “那究竟是个什么样呢?怎么个英俊法呢?比绝宁殿下绝安殿下呢?”清米不依不饶。
  “英俊就是英俊呗。”绝晓挠头,“哪有这么多说法?”
  清米对这样的答案显然不满意,噘了噘嘴,找别人打听去了。
  绝晓在心中微微叹息,不是她故意敷衍,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