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5

  为什么心底还是有一抹怅然?
  他的下颚在她头顶上摩挲了一番,然后才轻轻说道:“其实我的心并不大,我只是想让母妃摆脱那样尴尬,任人欺凌的身份和位置,若你从小亲眼看到将军被人欺压,你会怎么做?”
  武青悠一怔,是啊……每个人的人生怎么走,都是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促成的,若是换做她是云谙,见到自己的母妃受欺凌,她也会生出爬到最顶点,把众人踩在脚下,不让他们再随意欺负的心思。
  武青悠静静地趴在他胸膛前,听着他心跳有力地跳动,还有他低沉却坚定的声音在耳边说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开你的,”
  却在这时,房门被敲响,接着流绾的声音在外响起,“小姐,靖王殿下派人前来,说是有东西要给小姐你。”
  武青悠一怔,从云祺怀里挣扎出来,却压低了声音对他道:“你别误会,我和他只是师兄妹的关系。”
  云祺见她给自己解释,心中虽然一直提防着云谙,此时却是笑了出来,说道:“嗯,我知道,你先去吧。”
  武青悠“嗯”了一声,不敢再回头看他,心底却因为与他说了这番话而变得轻松不少。
  打开房门,便见到流绾在门前站着,于是道:“你随我去看看。”
  走在抄手游廊上,刚刚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又因为云谙派人前来,心跟着悬了起来。
  是不是解药找到了?
  已经四个月过去了,爹爹的毒药虽然被王太医配置的药克制着,可四个月了,咳嗽明显比四月前严重。
  揣着忐忑的心情,迈进了厅堂,云谙派来之人是一个二十左右的青年人,看起来面容端方,态度不卑不亢。
  那青年男子把一个小瓷瓶和一封信往她面漆那一送,“武小姐,殿下在军营里,眼下不得脱身,所以让我把这些东西交给你。”
  武青悠看到那个小瓷瓶,心中一颤,便伸手去拿。
  青年把东西送到她手上后,也未停留,便告辞离开了武府。
  武青悠回过神来,想问问云谙最近的情况,却见人家已经走远了,连一句感谢的话都因为激动而忘了说。
  武青悠赶紧拆了信封,云谙的笔迹少了分遒劲,多了分飘逸,如他的人一般,洒脱无拘……
  而看到上面的内容后,武青悠喜色顿时洋溢在脸上,她赶紧收了信,揣在怀里,便飞快朝爹爹的房间跑去。
  待跑到爹爹房门前,隐隐约约的还有咳嗽声传出,武青悠敲了敲门,得到武承义的回答后,才推门进去。
  “爹爹……”一进门,便见武承义面色苍白地靠在软榻上休息,面色呈现不正常的病态白,一连四月,虽然有药物压制毒性,可毕竟那毒还在身体里。
  武承义看到她,勉强笑了笑,又咳了起来。
  武青悠一看,凭几上一碗黑乎乎的药根本没动过,便走过去,“爹爹,怎么不按时喝药?”
  武承义摆了摆手,“喝了也无用,过些日子,兴许就好了。”如果最开始说这话,武承义的确是这么认为的,可眼下,他也觉得小小一个风寒,怎么会一病不起?怀疑归怀疑,可他没有说出来,让女儿担心,只是这一般的风寒药,他却喝不下了。
  武青悠端起凭几上的药碗,这药的确都是治疗伤寒的,姑母说为了不打草惊蛇,风寒药照喝,每隔三日武青悠则会在把王太医配置的无色之药放在茶水里让爹爹喝下。
  可这药并不是无味,喝下之后,武承义还觉奇怪,以为自己味觉出了问题。
  而今日,还不到喝王太医配置之药的时候,武青悠把云谙给她的那个瓷瓶从袖口摸了出来,趁着背对爹爹的时候,拨开塞子,把解药倒了进去。
  第一卷 第一百零二章 失踪
  第一百零二章 失踪
  把药碗送到爹爹手中,亲眼看着他喝了下去。
  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因为这药效果如何,她还不知道。
  武承义喝过药,见到她瞪着眼睛看着自己,微微一笑,以为是她又担心了,一面把碗递给她,一面说道:“爹爹无事,就是身体有些乏力。”武承义说完,侧转过身子,想要走下榻来。
  武青悠把药碗放在凭几上后,赶紧上前两步伸手去扶。
  武承义搭着她的手站了起来。
  “爹爹要做什么?”武青悠问道。
  “我想看看文书,不知战况如何了?”他虽然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上前线,可心底到底是牵挂的。
  武青悠扶着他走到书案后,在红木椅上坐下。
  “你回屋去吧,不用在这里守着。”武承义又咳了一声对她说道。
  “爹爹有什么事,唤人来叫我。”
  见武承义点头之后,武青悠才走出房间,把门也给带上了。
  接下来,便是看这解药是否有效果了。
  武青悠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云祺还在,见她回来,才从椅子上站起来,对她道:“回来了?武将军还好吧?”
  云祺有空也会去见见武承义,虽然他知道武承义是得了风寒,可一日一日见他憔悴下来,却也觉得他病得不轻。
  武青悠点了点头,“喝了药,这会儿正看文书,身体还是老样子。”
  “下次我再带个太医来瞧瞧,将军这病得赶快根治。”云祺说道。
  武青悠抬头看他,“谢谢……不过开方子的也是宫里退下来的老太医,爹爹是积年累岁拖下来的,这病一发,就如山倾。大夫拿的方子也说慢慢调养,好不好也就看这几天了,要是还不好,就麻烦你叫太医过来瞧瞧了。”
  云祺没有怀疑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那好,要是有事,你就派人来通知我一声,”说着看了看天色,“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宫去了,”
  “好,”两人说完,武青悠又亲自把他送出了门,才转回院子。
  一连三日过去,武承义脸上的灰白之色竟然真的在慢慢消退,武青悠大喜,更加小心地照顾着武承义。
  “爹爹脸色越来越好了,想必这副药喝完,就健康如初了。”武青悠笑着道。
  武承义重重地叹了一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爹爹还以为这一病就起不来了,哪想……”他挥了挥手臂,股股生风,“看样子,病真的好了”他略有些白的脸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之前对武青悠说的那些话不过是安慰她,他的身体哪有一病几个月的,本也做好的最坏的打算,可他不想让青悠担心,只是佯装无事,即便身体一日比不过一日,脸上的笑容还是轻松的。
  武青悠眼中泛起湿意,她何尝不是在将要失去爹爹的恐慌中,过了数月,可眼下,爹爹无事了,心中陡然一松。
  病愈的同时,爹爹是否也已经逃离了前世的宿命?将会永远和她一起生活下去?这才是她眼下最关心的事。
  武承义没有发觉到她的不妥,她也很快忍住了泪意,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爹爹这一次把以后的病都生完了,今后定会长寿安康的。”
  武承义听得这话,也笑了起来,“就你会哄爹爹开心。”
  武承义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好,脸上还渐渐泛起了红光,武青悠总算是松了口气,眼下这关算是熬了过去。
  屋子里流绾和采汾坐在圆杌上打着络子,武青悠前世对女红没什么兴趣,这一世也忙着各种事情,直到眼下,才感觉到了一点轻松,见两人打的络子好看,便也放下了书本,跑过去,拈起一根攒心梅花的络子,“这个好看,怎么做的?”
  流绾手中正忙活,睃了她手中拿着的络子一眼,“你倒会挑,这个最是难做。”虽是如此说,流绾却放下了手中活计,接过那攒心梅花的络子,另一手又挑出一根桃粉的绳子,“喏,我打给你看。”说罢,双手飞舞,只见那粉色的绳子时左时右地在指尖穿梭。
  “慢一点,慢一点……”武青悠道。
  流绾依言,又放慢了几分。待她重新打好一个攒心梅花的络子,武青悠才叹道:“果然我是没什么天分的,”说罢,又站直了身子,看了跟流绾学着打络子的采汾一眼,“咦”了一声,“云珠去哪里了?”
  两个丫头也是抬头看她,流绾摇头表示不知道,采汾却是想了想道:“午时后,云珠说要出去买点东西给家里捎去,便一直没回来。”
  武青悠“哦”了一声,也没放心上,这几个月相处下来,不止云珠,就是采汾与她也亲近不少,不像最初死闭了嘴,从来不多话,现在却如一家人般,时不时地与她闲唠几句。
  几人说了这番,武青悠对流绾道了声,“那攒心梅花的络子留给我挂个玉坠儿吧。”
  流绾道:“这络子本就是给你打的。”
  她“嘿嘿”一笑,“就知道流绾对我最好了,”说完,又一转身,坐回了软榻上看起书来。
  这一看,又是几个时辰过去了,两个丫头也早收了女红,安排晚膳去了。
  天光渐暗,书本上的字变得模糊起来。
  武青悠伸了个懒腰,呵了一口气,才站起身来。
  流绾恰好进门来,“小姐看完了?老爷让过去一起用膳。”
  “嗯,好,”说罢,就与流绾一道离开了房间。
  一顿饭吃完,已经是酉时一刻,此时还未立春,天气还有些干冷,轻轻呼出一口气,便能见到阵阵白烟。
  云国的天气算不得顶冷,就是三九天里,也只是小雪飞舞,屋子里点个炉子,便不觉半点冰冷。
  这几个月照顾爹爹,冬天一转即逝,只是这天气始终放不开,到了酉时,院子里早点上了灯笼。
  还没回到院子里,就见采汾穿着厚厚的棉夹袄迎了上来,“小姐,云珠还没回来。”
  “还没回来?”武青悠讶异,“那赶紧派人去找找,天气冷,可别冻坏了。”
  采汾得了武青悠的吩咐,便带了十数名家丁出了武府。
  “小姐,我们也别在这里站着了,天冷,赶紧回屋去坐着吧。”流绾给她紧了紧披风。
  “也好,回屋去等消息。”
  听到云珠还没回来,武青悠也有些担心的,采汾和云珠在云都并没有什么熟人,这么冷得天儿,出去就出去了,断不会天都黑了,还不见人影儿。
  流绾端了杯热茶给她,自己也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了下来,“小姐别担心,云珠多大的人了,兴许是贪玩忘了时辰。”
  武青悠听后点了点头,此时,也只能这般想了。
  她啜了一口热茶,与流绾时不时地聊上几句,看书也没心情看,也没其他事情可做。
  这一等便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云珠仍旧未回来,就是采汾和派出去的家丁也没个回来传话的。
  武青悠突地从凳子上站起来,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流绾,我们出去瞧瞧。”
  心中隐隐觉得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所以她再也坐不住,站起身来,便往外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