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戟番外(10)

  慕枕流十分沉得住气,一个人坐着看公文。
  过了晌午,知府突然派人传唤牌室令。
  牌室令吓了一跳,问道:“传……传唤我作甚?”
  衙役道:“小人奉知府大人命令行事,余事不知。”
  牌室令被带走后,其他几个室令惶惶不安,果然,没多久,弩室令、弓室令、甲室令和杂室令都被一一带走。杂室令是最后一个,他走后,局丞语气悲凉道:“大人,恐怕接下来就要轮到你我了。”
  慕枕流从书中抬头:“循例问话罢了,局丞大人不必紧张。”
  局丞压低声音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个知府是瞿副阁的人。”
  慕枕流立刻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
  他口中的瞿副阁是凌霄阁副阁主,瞿康云。在庄朝,只有登入凌霄阁,才能被称为相。好比沈正和如今是凌霄阁阁主,即正相,瞿康云是副阁主,即副相。方横斜虽然权倾朝野,但官位始终是天机府主,是不能被称为相爷的。
  当年,方横斜还未横空出世,凌霄阁被沈正和、瞿康云把持,两人各自为政,斗争多年。后来,沈正和受今上厌弃,瞿康云被打压,短短几年,凌霄阁数度易主,势力大不如前,方横斜带领天机府另辟天地,凌霄阁被架空,不再是朝政中枢。
  这次,南疆王冲击皇城,令方横斜失去圣宠,沈正和趁势复起,凌霄阁再受重用,一直韬光养晦的瞿康云也借机卷土重来。朝中局势变换,地方势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比如平波城。
  知府是瞿康云的人,是瞿系。
  总兵是方横斜的人,是方系。
  自己算是恩师的人,是沈系。
  再加上,因为直属天机府,而直接归入方横斜旗下的军器局。
  平波城的水,简直浑浊得一塌糊涂。
  老掌局的死将成为一颗石头,丢入浑水中,不知会引来多少浑水摸鱼的人,也不知会搅乱多少趁火打劫的心。
  “我只希望能早日查明真相,告慰廖大人在天之灵。”慕枕流收拾心情,端正态度。
  局丞摇头道:“大人想得太简单了。廖大人劳碌了大半辈子,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怎会突然自尽?而且廖大人过世还不到一日,自尽之说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个个说得煞有其事。大人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慕枕流道:“依局丞大人之意?”
  局丞满脸愁容,摇头道:“我一个小小的局丞,如何参悟得透内中乾坤。大人是沈相门生,高瞻远瞩,自然比我看得长远。”
  正说着,知府就派衙役将局丞带走了。
  他走时,脸上流露兔死狐悲的感伤,看得慕枕流心头一跳一跳的。
  “好端端的,上演什么的生死别离,两情依依?”
  夙沙不错的声音一插入,悲伤的气氛便一扫而空。
  慕枕流无奈道:“你今日怎么会待在府内?”
  夙沙不错幽怨地说道:“慕大人没有下达任务,我自然不敢到处乱走。”
  慕枕流看了他一眼,道:“夙沙公子何时变得如此温顺听话?”
  温顺听话触了夙沙不错的逆鳞,他脸色立时就变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双脚往茶几上一放,抖了抖,又放下来道:“你的虾兵蟹将都被带走了?”
  慕枕流道:“还留了一个。”
  “在哪里?”
  慕枕流看着他。
  夙沙不错怒道:“你说我是虾兵蟹将?”
  慕枕流道:“还是你比较喜欢当龟丞相。”
  夙沙不错道:“这种时候你还有心情开玩笑?”
  “为何不能有心情开玩笑?”
  “你的左膀右臂都被砍光了,接下来自然要轮到你了。”夙沙不错道,“如今这个世道,没判过冤案的官比没吃过盐的人还少。就算你是沈正和的门生,这里天高皇帝远的,你进去了,沈正和也保不住你。”
  慕枕流道:“那依你之见,我当如何?”
  夙沙不错道:“你有两条路,一是等。二是求。”
  慕枕流好脾气地说道:“还请夙沙公子指点。”
  夙沙不错道:“等嘛,自然是等你的那位广甫兄。他是巡抚,代天巡守,兴致来了,砍几个知府也不是什么大事。”
  慕枕流道:“那求呢?”
  夙沙不错指了指自己。
  慕枕流道:“夙沙公子能救我?”
  夙沙不错道:“你若是诚心恳求,我倒可勉为其难地救你一救。”
  慕枕流抬头,看到知府的衙役跟着门房往这里走来,一边站起一边道:“既然夙沙公子如此勉强,我还是等一等吧。”
  夙沙不错道:“我早猜到了。”
  “嗯?”
  “你就是那种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人。”
  正说着,衙役已经到了门口:“知府大人请掌局大人去一趟衙门。”
  夙沙不错抖着脚,看慕枕流从容地往外走,悠然道:“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慕枕流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他,道:“你若是见到广甫,帮我将信给他。”他顿了顿,又道,“若是见不到,便罢了。”
  夙沙不错等他跟着衙役走了,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
  信封里面竟然是另一个信封,上面写着:广甫兄亲启,夙沙公子勿拆。
  ……
  夙沙不错冷着脸将信封撕拉一下拆了。
  第十三章旁观
  里面除了一封信之外,还有一个写着“广甫兄亲启”的信封,想来是料到外面两个信封保不住,特意备了一个,让他看完了再塞进去。
  信里倒没说什么机密要闻,只是将自己来平波城的见闻一一写在里面,大抵是猜到这封信最后还是会落入夙沙不错的眼中,慕枕流对他只字未提,提到的全是他知道的。
  夙沙不错捏着信,考虑是将它撕掉还是烧掉,考虑到最后,还是将信重新折好,塞入备下的信封中,贴身收起。
  慕枕流来到知府,径自被带入内堂,等了会儿,才看到一个五十来岁,人高马大,相貌堂堂,身着官袍的男子从外头急匆匆地过来:“慕大人,久等久等!”
  “俞大人。”慕枕流起身见礼。
  知府道:“慕大人新官上任,本府早想拜访。奈何最近杂事缠身,真真是眨眼睛的工夫都没有!眼下出了这样的事,反倒要慕大人亲自跑一趟,实在是抱歉得很。”
  慕枕流忙道:“俞大人言重了。”
  两人客套了一番,知府叹气道:“我与廖大人同在平波城多年,也算是点头之交,廖大人出了这样的事,本府着实痛心不已啊!只是私情归私情,公事要分明。廖大人尸骨未寒,英魂犹在,我身为平波城父母官,一定要给他讨个公道,以慰他在天之灵。”
  慕枕流道:“我与廖大人仅有一面之缘,未想竟是永别。”
  知府惊讶道:“慕大人来平波城也有些时日了吧?”
  慕枕流道:“局中交接事务俱由局丞大人主持。”
  “原来如此。”知府慢慢地啜了口茶道,“慕大人初来乍到,你我头一回见面,有些话我本不该说。奈何我与慕大人一见如故,又同为凌霄阁人,这些话却是不吐不快啊!”
  慕枕流抱拳道:“下官初入平波城,正如文盲读书,两眼墨黑,还要请俞大人多多指点。”
  知府道:“指点不敢当。我只是为平波城忧心啊!不瞒老弟,我看廖大人的死另有蹊跷。”
  慕枕流想要捧茶的手微微一顿,又缩了回来:“大人何出此言?莫非廖大人并非自尽?”
  “仵作查验,的确是自尽。”
  “这又蹊跷在何处?”
  知府似笑非笑道:“慕老弟啊慕老弟,明人不说暗话。老弟进军器局这么多天,难道一点门道也看不出来?廖大人虽然是军器局的掌局,可实权并不在他的手中。”
  慕枕流叹气道:“听说廖大人家中娇妻美妾成群,心不在此啊。”
  知府摆手道:“男人三妻四妾,实在平常。廖大人浸淫官场多年,焉能玩物丧志?他如此,是不得不如此。如今,沈相把持朝政,如日中天,慕老弟是沈相的得意门生,天高海阔,哪里去不得,何以来小小的平波城当个小小的军器局掌局?我看,是沈相爷也看出了平波城军器局中不一般的门道吧!”
  慕枕流心中一凛,面上越发惶恐道:“实不相瞒。恩师让我来军器局,实是看中了五品之职,他老人家远在京师,纵然手眼通天,也想不到这平波城军器局中的名堂啊。”
  知府看他一脸诚恳,也有些惊疑不定,暗道:莫非他来此的确是沈相误打误撞?
  慕枕流又问道:“俞大人说的门道究竟是何门道?”
  知府道:“慕大人可知,廖大人家私几何。”从慕大人到慕老弟,从慕老弟变回的慕大人,可看出知府对慕枕流的战略从试探到拉拢,再到试探。
  慕枕流故作不知他称呼间的变化,老老实实地回答:“传闻廖大人家眷去了一趟当铺,便有了这个数。”他摊开两个手掌。
  知府笑着伸出四根手指道:“起码翻这么多倍。”
  慕枕流吃惊地张大嘴巴。
  知府道:“军器局本不是肥差,但人心肥了,差也就肥了。慕大人,听我一句,军器局的水太浑,非釜底抽薪不可。廖大人的案子查起来颇费功夫,牵连甚广,本府也不知会走到哪一步。”他说着,站了起来。
  慕枕流跟着站起来道:“可是局丞他们……”
  知府道:“大人可知局丞等人为何与廖大人不对付?”
  慕枕流道:“还请俞大人指教。”
  “同流合污者,也有分赃不均的。更何况他们……本就不是一道人。慕大人是聪明人,当知以退为进,明哲保身的道理。”
  慕枕流看着知府炯炯的目光,心中透亮。
  看来,知府对军器局早有不满,只苦于时机未到。眼下,天机府自身难保,对远在西南的平波城军器局鞭长莫及,这是天时,是地利,廖大人的死撕开了军器局的口子,给了知府干涉的借口,这是人和。
  知府既要对军器局动手,怕是局丞等人都脱不了干系。自己初来平波城,还未涉水,又是沈系,风头正盛,知府不想多面树敌,所以借留宿之名,将自己从这趟风波中摘出来。
  既然有人抢着做刀做刃,慕枕流当然乐得作壁上观,当下道:“但凭大人吩咐。”
  慕枕流在知府衙门留宿一夜,第二日才回官邸。他刚进门,局丞等人就听到消息迎了上来。
  “大人,你没事吧?”
  “大人,那个俞知府没对你做什么吧?”
  “大人,你……”
  慕枕流摆手阻止了他们七嘴八舌的询问,微笑道:“我与俞大人一见如故,谈得入神,忘了时间,便留了一宿。”
  局丞与室令等人面面相觑。
  局丞道:“廖大人与俞知府同城十几年,还不如慕大人的一夜啊。可见人与人的缘分,实是妙不可言。”
  牌室令问道:“那廖大人的事,呃,俞大人有没有说什么?”
  慕枕流道:“俞大人说,一定会尽力查明真相。”
  牌室令嘀咕道:“这,有说等于没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