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节
己不规矩的儿子。难道还要畏惧旁人的指责吗?”
“如此畏头畏尾,存周兄在荣国府还能算得上是做主的人物吗?”
和珅半点不留给贾政插话的机会,待他一番话如连珠炮似的,铿锵有力地说完。贾政已然顺着他的逻辑往下思考了。
“致斋兄说的是。”贾政轻叹一声:“是我从前蒙了眼啊。”
老太太自当敬奉着,但也不该因此而失了一家之主的威严。
和珅说的是。
管教宝玉,又哪里需要旁人来插手指责呢?
贾政又看向了宝玉。
宝玉的面颊高高肿起,整个人懵懵懂懂,晕晕乎乎,倒像是被打傻了似的。
但再看他如今的样子,倒又比方才抬来时好了许多。
贾政便压下了心疼,低声道:“将宝玉送回去吧。”
下人们早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了,他们在荣国府里,哪个不是作威作福的主儿。这会儿却硬是不敢抬头多看和珅一眼。
他们听了贾政的吩咐,此刻自是不愿再多留,忙抬着宝玉就出去了。
两个平日里与宝玉亲近的,这会儿还想着,待宝玉清醒了,定要再三告诫他——
惹谁都好,可千万莫要招惹那位和侍郎了!
这人瞧着彬彬有礼,骨子里却是个叫人哆嗦的狠人呢!
和珅走回到桌旁,抬手自己倒了杯茶,推到了贾政座位那边去。
“存周兄辛苦了,坐下来吃两口茶,平一平心绪。”
贾政点点头,走回去坐下,也端起了那茶。
和珅这才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道:“我便等林姑娘那里回了话再走。”
贾政也依旧点点头。
贾政没有再主动同和珅搭话,像是陷入了某种深思中。
和珅也没有再开口。
一时间,厅内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话分两头。
且说碧纱橱内,黛玉随意拿了本书,百无聊赖地翻动着,半晌了,竟是一个字也看不进眼里去。
紫鹃同雪雁对视一眼,彼此都知晓黛玉放不下心什么,但此时又不该如何劝,便只好在黛玉身边陪着坐下来。
屋内正安静着的时候,突地听见外头传来了声音。
紫鹃腾地站了起来:“听着像是二老爷院里头的丫鬟。我去瞧瞧。”
待紫鹃走出去,雪雁才附在黛玉的耳边,笑道:“说不准便是那位公子又送了什么东西来。”
黛玉不自觉地抿了下唇,没有说话,但这几日让宝玉弄得不安的心,这会儿倒是生出了两分暖意。
其实不送什么东西来,单传句话也是好的。
黛玉想着想着,连书从手中滑落了下去也未觉。
外头紫鹃还在说话,只是这次不同,来的人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跟在紫鹃身后走了进来。
见了黛玉便躬身道:“林姑娘。”
姿态不可谓不恭敬。
黛玉见多了荣国府里头明面上给她一分面子,但做来却没多少真心的下人。这会儿见了这个丫鬟,如此恭敬不似作伪,反倒有些惊讶。
“可是二舅舅那里有什么事要吩咐吗?”黛玉问。
那丫鬟这会儿想起来方才院内发生的事,都还觉得心肝胆都颤着呢。
她忙整了整神色,笑着道:“和侍郎来了府里,方才正与二老爷说着话呢。还叫宝二爷去了,也说了会儿话。”
黛玉呆了一瞬。
果真是那个哥哥来了。
丫鬟又道:“等说完话,和侍郎便说要差人来问问,林姑娘可好。二老爷便派我来了。”
黛玉心下又是一暖。
在荣国府里并不觉得快活,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她同其他人关系浅淡,也不会有什么人真将她放在心上罢了。
但如今知晓,原来是有人始终将她放在心尖上的。
“我很好。”黛玉动了动唇,最后却只吐出了干巴巴的三个字。
终究是叫人传话,说什么似乎都不大合适,也就只能这样三个字带过了。
丫鬟迟疑了一会儿,想了想还是道:“请姑娘放宽些心,今日宝二爷去的时候,二老爷发了好大的火。”
黛玉疑惑,这同她放宽心有什么关联?
丫鬟不得不更细声地道:“宝二爷让……唔教训了一通,全是因着这几日宝二爷做了些浑事,叫林姑娘伤心了。想必日后,宝二爷便会收敛些了。”
虽然这话说出口来,丫鬟自己都不信。
黛玉一怔。
她听见了丫鬟说到中间的时候,含糊了一下。
所以那个教训宝玉的人,并非是二舅舅?而是……而是那个哥哥?
是因为这几日宝玉病了,为她招来了麻烦?
黛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
丫鬟打量着她的神色,小声道:“林姑娘?”
“嗯。”
“那我便去回话了?”
“好。”
丫鬟松了口气,赶紧跨出了门,急急忙忙地赶回贾政院子去了。
黛玉则在桌边呆坐了一会儿。
不久,紫鹃进来了,问:“都说的什么?”
黛玉摇摇头,并不大好意思将事情说与旁人听。
那个哥哥竟然为了她,动手将宝玉打了……二舅舅竟然半点也未生气!
紫鹃见黛玉有些神思不属的样子,笑道:“罢了,我也不问姑娘了,想来也应当是什么好消息。姑娘开心便好了。”
黛玉听了这话,嘴角还当真不自觉地弯了弯,的确是开心了起来。
紫鹃、雪雁见状都一致放下了心。
雪雁道:“我去取些吃食来给姑娘。”
“嗯。”黛玉抿唇笑了笑。
雪雁高高兴兴地出了门,连带步履也轻快了不少。
等没一会儿,又有人来同她说,说是她的哥哥、老娘来看她了。
雪雁呆了呆,忙不迭地就去了。
她还未曾见过母亲,但却收到了许多母亲亲手做的东西。这会儿生疏感虽有,但更多的却是激动与开心。
雪雁忍不住想,今天实在是个好日子呀!
“二老爷,林姑娘那里已经问过了,林姑娘说是无碍。”丫鬟低眉顺目地道。
贾政也松了口气,笑道:“黛玉倒是个心胸宽广的。”
和珅面上却没有什么表情。
没有谁天生便是善解人意,旁人欺上门来也不敢说什么的。不过是因为环境使然。
黛玉心头知晓,荣国府里没有一个能为她做主的人。将事情捅到贾母那里去,又未免过于尴尬。她尽力在贾府中小心行事,并不留给她人把柄。
书中黛玉为何总对宝玉使小性,不过是因为满府之中,唯有宝玉是懂她的,疼惜她的……
黛玉只是个寻常小姑娘。
本该父母娇宠着直到她成人出嫁。
旁人却只希望她大方些,心胸宽些,受了委屈也该要委屈着才叫好姑娘。
此时贾政回头来看和珅。
“致斋兄?”贾政还有些小心,因为他见和珅的面孔依旧不大好看,有些说不出的吓人。
“无事。”和珅淡淡道:“日后存周兄可要记牢了今日,总不好再由我来替存周兄管教宝玉。这成什么样子?”
“是,致斋兄说的是。”贾政深以为然。
和珅只给了他两个选项,一是和珅动手打,二是贾政自己动手打。
于是贾政全然忘记了,他还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完全可以不打宝玉啊。
“皇上还吩咐了一些事让我去办,我便不多留了,改日若得了空,再同存周兄闲谈吃茶。”
“好。”贾政高高兴兴地将人送了出去,临走还没忘记道:“今日便实在是让致斋兄操心了。”
第十九章
宝玉被送了回去。
王夫人等得都站不住了,终于听见旁人说“回来了回来了”,当即喜不自胜,起身便要走出去相迎。
谁知道那椅子抬进来,上头坐着的,明明是穿着宝玉衣裳的,但那脸却肿得连模样也辨不出来了。
王夫人呆了呆,口舌这会儿都似麻了一般,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宝玉如何了?二老爷没来吗?”贾母问。
贾母却只听见丫头们大呼小叫的声音,当即不悦,便让王熙凤和鸳鸯搀扶着她站了起来,走上了前。
宝玉那张脸就这么撞入了贾母的视线中。
贾母惊了一跳,随即意识到宝玉这是挨了打了:“宝玉,我的宝玉啊……”贾母心中大恸,什么也顾不上管了,只搂着宝玉哭了起来。
王熙凤也吓着了,忙喊着:“老祖宗,老祖宗莫要伤心,还是快请个大夫瞧瞧吧……”
“去!去叫二老爷!”贾母咬着牙道。
话一说完,贾母竟是倒头晕了过去,顿时又将众人一顿好吓。
整个屋子里霎时乱糟糟的,哭喊声震天,倒像是谁丢了命似的。
……
和珅府邸。
书房内。
和琳正低声同和珅说着学业上的事。
刘全打外面进来了,道:“主子,有人求见。”
“荣国府的人?”
“不是。”
“那是谁?”
和珅略有些惊奇。他在朝中并不常与人来往,盖因他如今位置高,手中把握着的权力大,须得展露出全然依附乾隆的姿态。与同僚过从甚密,可不是什么好事。
倒也幸亏荣国府是乾隆眼中钉。这才便宜了他,大方地接近荣国府。
所以,除却荣国府的人,还真不大可能有什么人来找他。
“说是兵部的。”
“请到厅中等待吧。”和珅站起身道。
刘全叫了个小厮,出门去请人去了。
和珅并不急,他先又与和琳说了几句话,待安置好和琳后,他才转身出了书房,往待客厅去了。
里头已经有人在了。
那是个比和珅要年长许多的男子,身材较和珅矮小些。
见和珅进门来,那人便忙道:“和侍郎,小的是兵部笔帖式安明。”
兵部笔帖式安明?
和珅总觉得听在耳中颇有些熟悉,但按照此人身份,平日是遇不上他的。
“你有何事?”和珅也不同这人寒暄,当即问道。
那人微微拘谨,但随即还是又开口道:“想请和侍郎在尚书面前说两句好话,举荐小的就任司务一职。”
说罢,那人才送上了一个盒子,外面用灰扑扑的布包裹着,但瞧着却分量不轻,因为那人双手托住,还显得有些吃力。
这是行贿的?
和珅瞬间觉得有些新鲜。
“你让我同丰升额举荐你?”和珅坐下来,问。
明明一人站,一个坐,但和珅的气势却将安明压得不自觉缩了缩肩膀。
“是。”安明忙笑道:“这等小事,对于和侍郎来说,应当是分外容易的。”
和珅只是看着他,并不说话。
安明心下抖了抖,犹豫着要不要再开口说点什么。
这头和珅却已经想起来这人是谁了。
历史上,和珅生涯中的头一回受贿,便是来自一个名叫安明的笔帖式。和珅一口应下,并也的确让安明被丰升额提拔为了司务。
但后续却引来了极其糟糕的后果。
安明父亲恰逢这个当口离世了,按照体制,安明必须得回老家奔丧,并守孝三年。
安明这时才刚升任司务,哪里舍得屁股下的位置,便瞒下了此事。之后却叫丰升额晓得了。
丰升额知晓和珅乃是得了安明的好处,才举荐了他,又一并欺瞒了安明未奔丧守孝之事。
和珅便就此遭到了丰升额同另一权臣永贵的弹劾。和珅虽然聪明躲过了这一劫,但依旧得罪了永贵,并被降职两级。
和珅自然不会再去走这样的老路。
何况,如今他要钱,何处捞不到?何苦去拿这笔钱?反倒在乾隆跟前坏了印象。
和珅淡淡道:“此事非同小可,容我考虑一二,你且先回去吧,此物也一并带走。”
安明自然知道行贿之事并非一朝能成的,尽管因着乾隆手段不比他的父亲雍正,于是乾隆朝已经是行贿成风了。
安明谢过了和珅,毫无怨言地退了出去。
这时站在一旁的刘全方才感觉到了心惊。
一则是心惊这人胆大,二则是心惊主子竟留他在侧,想来是万分信任他的。
想到这里,刘全又觉得心中熨帖,笑着道:“这人张狂了些,却不知晓主子并不缺这些玩意儿。哪里有主子拿不到手的东西呢?”
和珅也只是淡淡一笑,道:“准备一下,我要进宫。”
“这便进宫?”刘全惊讶。
“嗯。”
刘全心底隐约有了数,忙转身准备去了。
近来,乾隆为了方便和珅随时同他汇报进步,便许了和珅有事时,皆可进宫面圣。
这无疑是极大的恩宠了。
约莫一炷香后,和珅便坐上轿子,往着宫城的方向去了。
乾隆先看了和珅递上来的折子,随即拍着腿道:“好!此事办得不错!你这个法子,看来不日便能全部实现了……”
“臣还有一事。”
“说。”
“只怕此事说出来,要坏了皇上的兴了。”
乾隆顿了顿,眯起眼打量着和珅:“哦?”但随即乾隆道:“无事,你说吧。”
和珅点点头,拜道:“今日在府中,竟有人上门来求见,自称是兵部笔帖式。臣在朝中素来少有交好的同僚。此人臣更是见也未见过几面……”
乾隆沉默了。他已然明白了和珅的意思。
“此事你便不必理会了,朕来处置。”乾隆说完,面色稍霁:“你正是朕手边得力的人物,那些人盯上你,倒也算是眼光好。不过你做得没错。爱卿是当爱护羽毛,莫让这等人沾染上了。”
和珅躬身道:“倒要辛苦皇上为我处理这桩事。”
“说的什么话。这等人本就不为朝廷所容。”乾隆挥挥手,“行了,去吧。回去歇息吧。”
和珅应了声,正要走。
乾隆却又突地出声道:“等等,今日也喝盅汤再走。”
“是。”和珅顿住脚步。
“你差事办得不错,朕都不知晓该如何赏你了,便也只能赏你喝汤了。”乾隆笑道。
但实际上他虽然如此说,但私底下定然还有其他的准备,只是此时还不到时机,自然不会将赏赐给了和珅。
不久,便有御膳房精心熬制的汤端来了。
这日是鸽子枸杞汤。
还配了几样点心,里头含着一股药味儿,但却都是大补之物。
“味道如何?朕上次吃了墨斋的食物,回来便让御膳房里的人去学了。”
“比墨斋的食物要更美味些。”
乾隆笑了:“哈哈这是自然,你这小子抠门,墨斋里用的东西,没御膳房里用的好。”话语间,乾隆却是分外自豪的。
和珅抿唇笑了笑,并不说话。
这自然是不能比的。
若是谁人都能吃得上山珍海味,头一个不痛快的便是乾隆了。
他是皇帝,又则能同凡夫俗子吃同样的食物。用的食材自然是千挑万选,千金换一两的才好。
待和珅用完汤和点心,抬起头来,才发现身边站了几个宫女,宫女怀中都捧了个盒子。
“都是赏你的。”乾隆道。
和珅笑道:“里头都是些什么?”
乾隆佯怒道:“如今倒是敢直接问朕赐了你什么了。罢了,里头都是些布帛金银。”
“可有些漂亮的宫花钗饰?”
“你还未成婚,府中连个女人也没有,要这些作什么?莫不是瞧上哪家姑娘了?”这会儿,乾隆倒是显得八卦了起来。
和珅但笑不语。
乾隆瞧了他的模样,也不来气,便笑道:“罢了罢了。”他随意点了个太监:“去皇后那里取些漂亮式样的宫花钗饰来。”
“是。”那太监笑了笑,忙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
这一等便等了好一会儿,但和珅半点焦躁也无。
乾隆瞧了他的模样,直摇头道:“瞧着便是一副喜欢上谁家姑娘的模样,若是真订了亲,还该与朕说一说,让朕开心开心。”
和珅躬身道:“自是如此。”
和珅年纪小,乾隆年纪长了不知多少,见和珅这般姿态,倒还有些怜惜小辈的味道。
不久,那太监带着几个宫女回来了。
宫女怀中也抱着盒子呢,里头放的东西应当也不少。
“如何,可满意了?”
“多谢皇上。”
乾隆笑了笑,点了几个人,用马车载上,送和珅回府去了。
这些落入旁人眼中,自然又是一番艳羡,只道和珅一日比一日得皇上看重。
而那个兵部的笔帖式,听闻之后,还满心欢喜,觉得自己升任司务的事乃是板上钉钉了。
且说另一头的荣国府里,贾政听了这些,也忍不住感叹。
幸亏没将和珅得罪了。
这人头脑聪慧,本事大,难以交好。
如此难得,同他成了知交好友,还一心为他着想,他又如何能不识好人心?若是失了和珅这个朋友,只怕是要悔死的。
正想着呢,贾政便听人说,老太太差人来请他去了。
贾政顿时半点心虚也无,反倒气势雄浑地去了,还想着,总该与老太太说一说,日后管教宝玉,旁人不得插手置噱,否则便堕了他掌权荣国府的威信。
贾政去时,宝玉也在贾母那处,一并在的还有王夫人。
王夫人不敢直面冲撞贾政,便低下头,装作什么事也不挂心。
左右都有老太太出头。
她在贾政心中本就不比其他几个姨娘合意,自然要小心才好。
“来了。”听见脚步声,贾母懒懒地掀了下眼皮。
贾政请了安。
又看向贾母怀中,宝玉正靠在那里,脸上依旧肿得老高,还口齿不清地诉着苦呢。
只是等见了贾政,宝玉打了个哆嗦,什么话也不敢说了。
“瞧你将他吓得!”贾母责怪道。
贾政却并不似往日那样,立刻作出告罪的姿态来。此时他反倒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并且还看着宝玉,斥责道:“你多大的年纪了?怎么还赖在祖母怀中?成什么样子?”
宝玉吓得一激灵,赶紧站起来了。
贾母看得更为心酸,当即按了按眼角,道:“你何苦这样吓他?那日你才打得他大病了一场,还未好呢,你就又将他叫去教训。你,你怎么就不知道,脸面何等重要?怎么将宝玉打成了这副样子?”
贾政满脑子都是和珅同他说的话,他冷硬地道:“你们都下去,我有话同老祖宗说。”
贾母也正是这样想的,有些话母子之间能说,但当着下人们、媳妇儿子,那便不好说了。
待其余人都退了个干净,贾政方才挑拣了些和珅的话,同样与贾母说了。
“不管怎么样,我都不能纵容宝玉这样下去。日后老祖宗照样疼宠宝玉,但我身为宝玉的父亲,却须严厉对待,不能心软。”
贾母并非蠢人,只是之前被宝玉的模样吓得理智全无,这会儿理智回笼,自然只叹了口气:“你心中有数就好。”
贾政目的已达,便又陪着贾母说了会儿温情的话,见贾母没那样悲伤了,这才离去。
宝玉、王夫人并不知道里头说了什么,宝玉还等着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