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节
将鞭子塞到了她的掌中:“试一试。”
和珅的手掌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瘦,他的手指细长, 但却有力。
黛玉的手背叫他的手指轻轻擦了过去。
黛玉的手背紧了紧。
和珅也不自觉地蜷了下手指。
“你试试。”和珅轻咳一声, 低声在她耳边道。
话说完, 倒是不大好再碰黛玉的手了。
眼前的树木在阳光下拉出了长长的影子,还有他们乘坐的马也拉出了长长的影子,坐在马上的两个人也好像被拉高了不少。
黛玉盯着影子瞧了瞧,心底一股冲动驱使着她, 抬手挥鞭,马儿嘶鸣一声,几乎是立刻扬蹄奔了出去。
黛玉心下一紧,略有些无措。
因为到这里,她便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方才都是慢吞吞地走着,待马蹄迅疾地扬起来,便立刻是另一番天地了。
“别怕。”和珅的声音随风送入了黛玉的耳中。
黛玉微微垂下眼眸,才发现他的手指正攥住了缰绳,因为攥得有些用力,手指都泛起了白。
对于和珅来说,要驾驭一匹马实在是再轻松不过的事。
他轻松地掉了头,在林间穿梭起来。
随后才又道:“你瞧瞧,还有狐狸的影子吗?”
黛玉听见他的声音,不自觉地便按了他的声音去做。她睁大了眼眸,努力地搜寻着狐狸在林间的踪影。
没有……
不见踪影。
黛玉心下微微着急,不自觉地便身子往前俯了俯,好将草丛间看得更清。
和珅皱了下眉,另一只手猛地拦住了黛玉的腰:“这样很危险。”
其实黛玉附身的幅度并不大,何况降低重心也未见得会掉下去。但和珅在看着她附身弓腰的时候,便不自觉地心一紧,而他的手也比脑子更快地先将黛玉拦住了。
黛玉的腰肢太细了。
也许是因为幼年时身子不大好,所以哪怕有了后头的调理,待长成后也稍显纤瘦。
和珅忍不住收回了手,不好再紧贴着她。
黛玉察觉到腰间的束缚没了,忍不住抿了下唇。
她坐直了身子,同时还往后头仰了仰:“现在好了么?”
“……好了。”这会儿却轮到和珅无所适从了,因为黛玉坐直了身子后,自然便和他贴得更近了些。
幸而这时候草丛又是一动。
“握住缰绳。”和珅低声道。
他的声音太近了,几乎是就这样灌进了黛玉的耳中。
黛玉握紧了手中的缰绳,更攥紧了手里的马鞭。
这时候和珅伸手,从马背上挎着的袋子里抽出了弓箭。这一串动作也就不过片刻的功夫。
搭弓,射箭——
只听见“噗嗤”一声。
草丛不动了。
和珅驱马走得更近。
那草丛中躺着的,果真是只狐狸,通体雪白。
和珅几乎是立时便抬手遮了黛玉的眼:“好了,不看了,待会儿我叫几个侍卫来捡走就是。”
他的掌心炙热。
黛玉莫名觉得眼睛都舒服了些。
但她还是拽下了和珅的手:“有什么关系?这样的场面我是见得的。”
和珅笑了笑,低声道:“走罢,咱们去别处。”
“嗯。”黛玉等了会儿,才想起来马鞭握在她手里呢。
黛玉忙又扬鞭。
马儿立即便加快了速度,朝着另一个方向飞奔而去。
马背上颠簸,便难免有贴近的时候。
但这样骑马又实在痛快极了。
那冬风迎面刮来,丝毫不觉刺脸冻人,发丝都叫风吹起来,反而有些说不出的快意,这是黛玉前头十来年绝无可能体验的时刻。
而在疾驰的快意下,同时她心底又深知,尽管马儿跑得再快,她也是安全的。
身后的人,贴得并不紧。
却时刻像是一座大山,提供给她最大的依靠。
黛玉微微眯起眼,开口问:“你怎么也会射箭?”
“我父亲便是武职,我早年便有习马射箭。后头我也做了会儿武职。这些自然也就娴熟了。”
随着话音落下,和珅又抽了支箭出来。
又是方才一样的动作。
搭弓,射箭。
“咻”。
那是弓箭破空的声音。
但紧跟着又有一箭飞来,似乎也是想往同一个目标射去。
黛玉皱了下眉:“那边有人?”
和珅立即伸手勒马,转而先翻身下了马。
毕竟没有旁人瞧见,他和黛玉如何都好。但若有旁人瞧见,哪怕他和黛玉举止并不越矩,也该叫旁人说黛玉的闲话了。
和珅走到草丛中。
这次被射中的却是只红狐狸。
旁边还有一支箭,却是射歪了,直直插在了地面上。
和珅微微皱眉,又听见一阵脚步声和马蹄声近了。
和珅转头看去,便见一个锦衣青年打马近了,身后还跟了两个气喘吁吁的小厮。
那青年也没想到这里有人,待见到和珅后,便一愣。
等转头看见马上的黛玉,他便愣得更厉害了。
“和侍郎?”青年勉强将目光抽回,看向和珅问。
和珅微一颔首,但面上神色便冷漠极了,不见半点的热络气。
青年也早知晓这位和侍郎不大好说话,他忙下了马,拱手道:“在下卫若兰。”
话是对着和珅说的,但他那目光,却是不自觉地往黛玉瞥了去。
黛玉骑在高大的白马上。
一袭红裙,灿烈似火。
刚柔在她的身上被结合得极好。
莫说是青年看得微微呆了,换谁来,只怕都会有一刹那的出神。
这时候和珅却是皱了下眉。
卫若兰?
他隐约记得这人,似乎……似乎将来会做史湘云的夫婿?
卫若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和珅记忆实在不深。
但那史湘云,却是叫他十足讨厌的。
第七十章
黛玉不开口, 和珅又面色冷淡, 一时无人与卫若兰搭话, 气氛竟是僵硬了起来。
卫若兰笑了笑,便探头去看草丛。
却见那狐狸身上插了箭羽,扎得极透, 可见力道之深。而狐狸身旁, 同样有一支箭羽, 不过此处土质坚硬,那箭羽便只浅浅扎了个头进地面。
卫若兰惊叹道:“倒是缘分, 竟与侍郎同射一只狐狸。”
和珅神色淡淡,只略点头便算作是应了。
卫若兰还待开口,紫鹃此时便携了披风, 快步行来。见自家姑娘骑在那白马之上, 还一派神色自若的模样,紫鹃微微一惊, 然后忙递出了披风,道:“姑娘莫要着了凉。”
卫若兰忍不住又悄悄瞥了一眼黛玉的方向。
随后又指着那狐狸道:“咱们的箭羽都是一并领的,也不知是谁射中了……”说罢, 卫若兰面上还有些遗憾, 瞧着竟是有些打算相让的意思。
和珅将他的心思看了个分明。
卫若兰这般举止, 不过是为在黛玉跟前博个好罢了。
他不先瞧瞧黛玉是谁家人也就罢了。
这狐狸本就是他射中的,又何须卫若兰来相让?
“倒是有差别的。”和珅开口。
“嗯?”卫若兰一怔。
“我那箭羽乃是从皇上的箭囊中抽出来的。”
卫若兰愣住了。
和珅迈步上前,将那箭羽抽出来。
卫若兰定睛一瞧,这才瞥见箭头乃是金的。
那箭身上也刻有满文, 乃是爱新觉罗的姓氏。
卫若兰顿时意识到,那旁边射空的箭才是他的。
顿时面上一片火辣辣,大觉丢脸。
尤其……
尤其还是在佳人跟前。
卫若兰张口,勉力笑道:“和侍郎骑射功夫实在一流,若兰远不及。”
和珅没出声,算是默认了他的赞誉。
卫若兰不免觉得更加尴尬了。
这会儿黛玉已经将披风裹上身了。
她攥着缰绳,正要翻身下马。
和珅不动声色地抬起手臂,好让黛玉扶住了他,免得下来时摔着了。
黛玉忍不住笑了笑,搭着他的手臂,然后才下了马。
那马太过高大,紫鹃在一旁瞧着都忍不住暗暗惊呼。
卫若兰见着这一幕,这会儿抓心挠肺得紧。
但他又不好开口询问。
只怕唐突了。
“我下马走走。”黛玉并不大想在这时见着别的人。
“好。”和珅心下有些失望,但面上丝毫不露。
他目送着黛玉主仆二人走远,然后才低声喊:“收猎物。”
原本还有些安静的树林中,立时蹿出来了几个侍卫。
“哟是个红狐狸!”
“侍郎实在好运气!”
几个侍卫低声议论着,便将那狐狸捡了起来,还笑道:“我们先帮侍郎收着了。”
和珅点了头:“前头还有只狐狸,一并去捡了。”
“好勒。”他们应了声,忙向和珅来的方向去了。
卫若兰在一旁被无视了个彻底。
他也乃是王公子弟,如今遭此对待,心底自然有些微妙的不痛快。
但卫若兰也晓得和珅的身份,寻常王公贵族都是不大愿得罪他的,卫若兰定了定心神,便想着出声缓和一下气氛。
和珅却径直转头离去了。
卫若兰面色微微尴尬,待和珅走远后,他方才一哂:“和侍郎倒是个怪脾气的。”
和珅骑着马,沿途又打了些猎物,交与侍卫后,他又绕回了拴小红马的地方。
小红马已经不在了,应当是由黛玉骑走了。
和珅松了口气,这才出了林子。
这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打猎归来了。
太监们正在负责清点数量。
乾隆一声令下,道今日便烤了这些猎物来吃。
这些食物并不大能吸引和珅。
毕竟他上辈子吃过太多不寻常的玩意儿了。
和珅与乾隆说了会儿话后,便先回了帐中歇息。
他好几日都不曾歇息好了,原本乾隆都不打算将他加在冬狩名单之中。但想着又是难得能见着黛玉的机会,和珅便强行跟来了。
和珅换了衣衫,倒头便睡下了。
这一觉便睡到了第二日。
第二日冬狩结束,乾隆一行人便准备打道回府了。
黛玉顽得累了,上了马车后也闭目休息了起来。
其他几人也多少没了来时的兴奋,便都安静极了。
只探春面颊微红,也不知在想什么。
终于回到荣国府后。
便有人来与王夫人报,说是采买的尼姑都安置好了。
这是旧时富贵人家的习惯。
采买穷人家的女孩儿来替自家姑娘出家,如此般算作替自家姑娘挡了灾祸。
吴兴家的还着重提了个女孩儿,说是叫“妙玉”的。
王夫人也不大过问,便道:“此事便让凤姐儿去做吧。”
吴兴家的忙点了头,退出了门去。
且说黛玉回到院儿中后,便觉浑身酸痛。
紫鹃、雪雁忙伺候着她泡了会儿澡,好歹解了乏。
雪雁不曾跟去,此时便好奇极了,忙出声询问黛玉。
黛玉开口说了会儿,说着说着却想到了和珅。
于是便说不下去了。
雪雁再问,她也不肯开口了。
雪雁捂了捂脸,小声道:“莫不是见了和侍郎?”
黛玉横了她一眼,忙拿起书遮住了脸,只是接下来却一个字都不曾看进眼里去。
一转眼,又是几天过去。
贾母又请黛玉过去说说话。
鸳鸯笑道:“史大姑娘又来府里小住了,老太太想着从前林姑娘还不曾见过史大姑娘,便让我来请姑娘过去说说话。”
黛玉是听过这个史大姑娘的,说是外祖母的侄孙女,出自史侯家。总来荣国府上小住。之前黛玉来时,恰巧她不在府中,便并不曾遇见过。
荣国府中姑娘少,因而一时黛玉倒也有些好奇,这个史大姑娘是个什么模样的人。
“那便劳姐姐回话,说我晚些时候就过去。”黛玉道。
鸳鸯应了声,这才回去了。
黛玉在屋子里看了一个下午的书,待到日落时分,她便叫紫鹃跟在身边,二人一同往贾母院儿里去了。
紫鹃忙往黛玉手里塞了个手炉,又问:“姑娘冷不冷?”
外头刮着冷风,还真有些冷。
黛玉这会儿却不自觉地想起来,和珅问她“冷不冷”的时候。
黛玉抿唇笑了笑:“不大冷。”
紫鹃略有些不明所以,她不知晓黛玉为何突地笑了起来。
但姑娘的心情好,那便是好的。
主仆二人兴致不错地迈进了贾母的院儿里。
还不等迈进门,黛玉便听见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那笑声连窗户纸都堵不住了。
门外的婆子见黛玉来了,忙打起了帘子,又有丫鬟将黛玉小心地引进了门去。
门内宝钗、三春俱在,倒是不见灵月的身影。
不见正好。
免得见了谁心底都不痛快。
黛玉忍不住想。
外祖母如今倒是知晓照顾她的心情了。
黛玉又往前行了两步。
贾母立即便抬头看来,笑着道:“玉儿来了。”
黛玉往贾母的方向瞧了瞧,见贾母膝边坐了个姑娘。
那姑娘蜂腰猿背,皮肤雪白,脸蛋儿生得团团,两颊红润,瞧着便是个身子极为康健的。
贾母笑道:“这是湘云。”“湘云,这是你林姐姐。”
史湘云闻言,便立刻歪头盯住了黛玉,笑道:“林姐姐模样生得真好,我早先便听丫头们说起过了。”
黛玉微微一笑。
早先便听丫头们说过了?
只怕说的也不是她的好话。
史湘云又笑:“林姐姐进了屋子里还不解披风么?林姐姐可是身子弱?”
贾母点头:“你林姐姐正是身子弱呢。”
紫鹃上前来,伸手为黛玉解了披风。
一旁的丫头忙引着黛玉去贾母跟前坐下了。
黛玉这会儿彻底没什么心思了。
这史大姑娘像是个自来熟的,与谁说话都不大客气。
黛玉不是小气的,但却觉得与对方怕是处不好的。
“再坐会儿便开饭了。”贾母道:“玉儿可饿了?”
黛玉摇头:“还不大饿。”
史湘云此时又插了嘴道:“这便开饭了吗?今日爱哥哥不来吗?”
黛玉听见这声,顿觉得这史大姑娘舌头好似打了个结,腔调有些怪异。这“爱哥哥”指的又是什么人?
此时贾母笑着拍了拍史湘云的手背,道:“他这几日都不大出门,你不如明日寻他顽去。”
其实贾母是不敢将宝玉唤来。
她知晓宝玉心头的执念,只怕万一来了,闹得不快。
到时候便是荣国府要遭那和侍郎的恨了。
史湘云点了头,笑得娇憨:“那我明日寻他去。”
话音落下,便有丫头来说饭菜备好了。
贾母便一手牵着史湘云,一手牵着黛玉往前头而去。
史湘云似乎分外好奇,总不忘打量黛玉一眼。
那目光并无恶意,但却过分了些,像是恨不得好好瞧瞧黛玉这张脸是如何生出来的一般。
第七十一章
史湘云的个子较府上的姑娘都要高些。
她的目光放肆。
打量起黛玉的时候, 带着居高临下的味道。
黛玉不欲与她目光相接, 便别开头了。
史湘云却开口了, 问贾母:“林姐姐这样好看,早该定亲了罢?”
“定了。”贾母竭力笑得更慈和些,“就今年定下的。”
史湘云忙转头看黛玉:“那便恭贺姐姐了。”
黛玉总觉得她举止行动都过分活泼了些, 连面上的笑容, 也有些说不出的怪异。
于是便只低低应了一声, 旁的话就不曾多说了。
说话间,他们便已经换到摆了饭的厅中。
落座后, 史湘云的话也比其他人要多些,她与贾母极为亲近,什么话都敢脱口, 总将贾母哄得前俯后仰。
桌子上, 倒像是成了她一个人说话的地方。
黛玉不由转头瞧了瞧。
今日宝钗安静极了,迎春、惜春更是闭口不言。
只有探春时不时与史湘云对上一两句话, 透着些一同长大的熟稔。
吃了饭。
史湘云便赖在贾母身边,继续陪着贾母说话。
贾母抬头瞧了瞧黛玉,想要将黛玉留下来, 但又不大好开口。
黛玉瞥见了她面上的犹豫之色, 心下隐隐有些失望。本该是亲近的外祖母, 如今反倒成了陌生人。
黛玉敛起目光,也不再看史湘云与贾母说话的样子,转身同宝钗一并走了出去。
待出了贾母的院儿,惜春才走到黛玉的身旁来, 小声道:“方才她是故意给你瞧呢。”
故意给她瞧?
瞧什么?
黛玉一愣:“谁故意给我瞧?”
惜春却摇摇头,又不肯细说,只带着自家丫头,跟着迎春、探春回抱厦厅去了。
宝钗在一旁笑了笑,道:“她说那史大姑娘呢。”
由宝钗这样一点,黛玉倒是立时便明了了。
原先她并未往史湘云身上想去,如今才骤然想起来,方才吃饭时,史湘云嘴上便不曾停过,后头待吃完了饭,也还要与贾母偎着说话。
这不正跟小孩儿一样,怕被夺了长辈宠爱似的,便故意在她跟前,以示与这荣国府何等亲近,又与贾母如何的好。
黛玉摇了摇头:“我本来也……”
本来也不大在乎了。
只是这话不好在外头说了。
宝钗也不多言。
能点出史湘云来,便已改了她往日的作风了。
她与黛玉告了别,转身回了梨香院。
第二日。
黛玉起身梳洗完,便和三春赏梅去了。
她裹得极为厚实,只怕寒风侵入。
几人在院子里头见了,便独独黛玉穿得最多。
偏她又身形瘦弱些,这样穿得多,却也不见臃肿,反而面上生出了一分稚气来。
丫鬟们在亭子里支起炉子,温了茶酒。
又放了点心,肉干,还有些瓜子核桃。
这头坐了才不一会儿,便听见有笑声近了。
那笑声爽朗,躲也躲不得,直直往耳中钻。昨日黛玉才听了这声音,自然不会忘记。心下知晓该是史湘云过来了。
史湘云倒是没什么。
只是黛玉还记着她昨日说要寻什么“爱哥哥”顽去。
黛玉忍不住问:“昨日史大姑娘说的爱哥哥是甚么人?”
探春失笑:“什么爱哥哥?说的便是宝玉了。她那舌头绕得很。好好的二哥哥,便叫她唤成爱哥哥去了。”
黛玉微一惊讶。
也不知是否她想得多了。
这史家大姑娘一口一个“爱哥哥”,莫不是也心中喜欢那宝玉不成?
探春此时拿了块点心吃,小声道:“从前老太太还想着撮合她与宝玉呢,可惜了……倒是让灵月钻了空子。”
黛玉闻言,垂下眼眸,神色有了点冷意。
外祖母倒是操心着宝玉。
也不知晓见了多少姑娘都想着说给宝玉。
前头有个湘云,后头有个她。
外祖母恐怕也未必如何真心想为宝玉选个好妻子,她这一手挑的,净是她这边的亲戚了。
想着想着,也不知为何,黛玉竟觉心下有些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