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节

  “我是荣国府宝二爷!你们老爷是我的舅舅!”
  其他人哪里肯听:“且先去老爷跟前再说话……”
  “没错,先带过去……”
  叫他们这么一抓,宝玉发冠全乱了,不知道是哪个婆子慌了手脚,还将他的脸颊抓出了一道痕迹。
  看上去好不狼狈。
  宝玉想不明白,他只是随处走走,为什么就叫人拿住了。
  他作什么了吗?
  这头小厮的心也沉了沉。
  不过这事儿轮不到发作到他的头上,毕竟谁都知晓宝二爷厮混内宅惯了的,将那习惯带到王家来也正常。
  宝玉叫人拿住,他堂堂宝二爷哪里吃过这样的苦?此时自然又闹又喊,也就没注意自己小厮不太对劲的情绪。
  原本王子腾还在与几个官员吃酒,原本和珅给他带去的不快,此时已经被这几个官员抹平了。
  只是还不等王子腾再多快活一会儿,便有人来报。
  “老,老爷……”那人神色惊慌,“姑娘的院子叫外男闯了。”
  王子腾当即变了脸色,他立时站了起来,冷声道:“有几个人?都是甚么人?他们好大的胆子!”
  王子腾没有再留,他快步就朝外走去,连与剩下的人招呼一声都顾不上了。
  王子腾为何如此暴怒,一则在于女儿家的名声可贵,无论他位置再高,今日这一出传出去,都会损了他女儿的名声。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的女儿才与保宁侯的儿子定了亲。
  若是闹出这么一桩事来……
  王子腾不敢往下想,他忙令人去给夫人传话,叫她前来。
  此事必须得严密地处置了,不得留一丝后患!
  王子腾甚至还动了,让那擅闯的人,横死的心思。唯有如此,方才不会有什么消息传出去,否则只要多一张嘴知晓,那便在所难免。
  他厉声责问身边传话的小厮:“我不是派了人看着院子吗?”
  小厮的声音哆嗦:“是,是有人看着呢。但是,但是闯进来的人,是今日的宾客之一,他早先便进了府内,入了内院。因而没了外头那道门的阻拦,后头便直直经由小花园,闯入了姑娘的院子。”
  王子腾更觉恼怒。
  他厉声道:“宾客?谁家的人?”
  这便麻烦了。
  若只是小厮下人一类的人物,他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弄死对方,但若是哪家的小公子,哪怕年纪小,那也会损了名声,而且他还不好下手。
  此时王子腾还不知晓,那闯了他女儿院子的,正是他的好外甥。
  等王子腾与王子腾夫人一并到了的时候,宝玉正被压在地上,身上滚得都是灰,实在瞧不出宝二爷的样子来。
  王子腾跨进门去,看清地上匍匐着一个人影,他怒极之下,抬脚便踹去:“你好大的胆子!你哪个府上的?谁教你的规矩?”
  话音刚落下,王子腾便听地上灰扑扑的那人哀声叫道:“舅舅,舅舅……我是宝玉啊……”
  王子腾夫人走得急,众人见状,心下不免都有了猜测,怕是出了什么大事……
  王夫人听见耳边的议论,心下没由来的一阵心慌。
  她转头四下打量,随即唤来了婆子,道:“你去瞧瞧,宝玉可还在吃酒?”
  婆子应了声,忙转声去了。
  可还没等那婆子寻到宝玉的踪迹回来报信儿,就先有王子腾夫人身边最为信赖的大丫头来了。
  大丫鬟走到王夫人的跟前,柔声道:“请太太去一趟。”
  那大丫鬟今日没少与王夫人说话,她生得柔美,说话也是柔声柔气,当时王夫人还忍不住心下感叹,她那嫂子倒是底气足,也不怕这么个貌美的婢女放在身边,勾引了兄长去。
  这会儿,这大丫鬟依旧声音柔美,但目光却不知为何,透着一股冷意。
  令王夫人心下有些不大舒服。
  王夫人叫彩云扶住了自己,便由那大丫鬟带路,先行离了席。
  等王夫人被带到了厅中。
  此时宝玉已经被扶了起来,他靠在椅子上灰头土脸地为自己辩解着。
  王子腾没有再打骂他,只是神色依旧难看。而王子腾夫人的脸色就堪称冰冷了。
  她与王夫人本就没有血缘关系,自然也就不算亲厚。
  而她和王子腾最为疼爱这个女儿,捧在掌心怕摔了,好不容易为女儿物色了一个好夫婿,才刚定了亲,如今却出了这样的事,换谁,心里都难以咽下这口郁气。
  王子腾夫人扫了一眼王子腾,心下甚至都有些埋怨丈夫。
  王子腾夫人是瞧不上王夫人的。
  虽然那荣国府瞧着风光,可那贾母两个儿子,没一个出息的。孙辈便更不必提了,整日在脂粉堆里打滚。那贾宝玉的名声如何,她是一早便听过的。
  就这么一家子,没了出息的后辈,没落是迟早的事。早先王夫人还想让她的女儿嫁给贾宝玉。
  王子腾夫人咬住了牙,心想他们莫不是眼看着贾宝玉攀不上他们王家,便刻意地要来毁他们王家罢?
  王子腾夫人越想越生气,等见着王夫人踏足进门的时候,她捏紧了茶杯,差点一个脱手朝王夫人头上砸去。
  在她看来,这贾宝玉养成这幅德行。
  贾母与王夫人可实在功不可没。
  “宝玉,这是怎么一回事?”王夫人见到宝玉狼狈的样子,先是心底一疼。但随即她就反应过来,兄嫂的神情看上去不大对劲。
  难道……难道是宝玉闹出了什么祸事?
  王夫人忙上前,先摆低了姿态,道:“这是出什么事了?”
  王子腾面若寒霜,将发生的事简述了一遍给王夫人听。
  王夫人还没听完,就已经浑身冰凉了。
  她并不知晓王子腾的女儿刚和保宁侯的儿子定下了亲事,若是知晓的话,她会更加叮嘱宝玉,更会让小厮丫鬟看紧了宝玉。
  她知晓宝玉不重规矩,平日在荣国府里便不大计较这些。
  可今日,这里是王家。
  这里是王子腾的家!
  在王夫人看来,宝玉才不过闯进了院门,算不得什么。
  何况宝玉与兄长的女儿,本也是表亲,有这样一层关系在,算不得大事。
  但这话,王夫人不敢说。
  因为她知晓兄嫂如何疼爱这个女儿,可比她疼爱宝玉的形状。
  王夫人背后出了一层汗,脑袋里头甚至揪着疼。
  而她的哥哥王子腾此时正冷冷地看着她,厉声道:“我早先便与你说过,慈母多败儿。宝玉溺爱不得!他的那些习气,早该纠正了……你却一句也不曾放在心上。”
  王夫人想要为宝玉辩解,她想说,老爷素日里有管教宝玉。前些日子宝玉还被一通教训,致使险些丢了命。宝玉读书写字是有花功夫的,他又孝敬长辈……哪里不好呢?
  可这些话,王夫人都说不出来。
  王子腾怒极。
  他又让人去给贾政传了话。
  这边乱成一锅粥,甚至暗暗藏着惊雷,就等着一朝全爆发出来的时候。和珅松开了双臂。
  和珅躬下身为黛玉整了整裙摆。
  黛玉有些不大自在地往后退了一步:“你这样作什么?也不怕丢了面儿?”
  和珅淡淡道:“这有什么可丢面子的。我的面子已经不需旁人来给了。”这话说得自然底气十足。
  黛玉听罢,忍不住勾唇笑了笑:“你的道理多。”
  她便也就真抬起腿来,道:“那便劳烦侍郎了。”
  这声“侍郎”,显然带了一分调侃的味道。
  和珅低声道:“时辰差不多了,你得回去了,我也得走了。待会儿府上指不准还有什么事。”
  “嗯,那你……”黛玉顿了下:“路上小心。”
  “好。”
  黛玉想了想,又与他说了一句:“等你归来。”
  这是她从前不曾说过的。
  和珅脸上的笑容当即灿烂起来,他斩钉截铁地道:“好。”
  然后和珅先目送着黛玉走远,又等了一会儿的功夫,他方才慢吞吞地走了出去。
  等走出王家大门时,和珅回头瞧了一眼这道门。
  王子腾该珍惜他这段最后养尊处优、位高权重的时光了。
  毕竟等到他对荣国府动手时,王子腾作为与荣国府紧密相连的人,乾隆会以雷霆手段,将他也收拾了。甚至可能会收拾得神不知鬼不觉,叫他带着一肚子的憋屈去阴间。
  今日有意思。
  和珅满足极了。
  他在门外等到和琳后,二人便回侍郎府去了。
  待到又过了一日,和珅先进宫向乾隆辞行。
  乾隆问他:“昨个儿去王子腾那里吃酒了?他那里的酒如何?”
  “甘醇,但到底不及宫中的佳酿。”
  乾隆笑道:“那我便再赐你些宫中的佳酿。”
  说罢,乾隆又道:“他想拉拢你?”
  和珅坦然点头:“是,只不过他似乎并不太拿我当一回事。他神色高傲,见从我口中探不出话来,便待我冷漠了。只让小厮领我去吃酒,而等我走时,连领路的小厮都没了。”
  这些都是乾隆一打听便能知晓的事。
  乾隆听了过后,没有再笑,而是沉下了脸色。
  “这个王子腾太拿自己当一回事了。他如此轻视你,便无非是轻视朕。认为哪怕朕如此宠信你,你也算不得什么人物。”乾隆冷笑道:“他倒是好大的胆子。”
  和珅没有接乾隆这句话,只是道:“我本不大在乎。”
  “我知晓,你今日前去,又是等着偷偷瞧你那未婚妻去的罢?”说到这里,乾隆的声音才有了一丝笑意。
  和珅点头,又道:“我不大在乎他如何瞧我,不过如此藐视皇上,我心下实在不大痛快,走时便也不曾给他留面子。”
  “留面子?给他留什么面子!他王子腾的面子本就是朕给的!他却本末倒置,以为他手中的权利,足以来影响朕了!”乾隆眼底泄出一丝杀气,“实在可笑!”
  “你那未婚妻到底是从荣国府出来的,朕且先不动荣国府。”乾隆折断了手中的朱笔:“但这王子腾,该到折他的时候了。”
  和珅拱手:“皇上英明果决。臣愿为皇上的刀剑。”
  乾隆大笑:“行了,你去吧,路上小心。”
  “是。”
  等和珅从皇宫中出来时,刘全便来到了他的身边,低声道:“那边果真出事了。”
  “宝玉如何了?”
  “回了荣国府了。”
  “王子腾便让他们走?”
  刘全笑了笑:“自是不愿意看着他们走的,但上回贾政教训了贾宝玉,致使贾宝玉病倒,险些丢了性命。如今贾政想要再下手管教,贾母、王夫人肯定都是不肯的。”
  “可一旦不肯,这王子腾便没有脸面了。王子腾必然会与他们翻脸。”刘全又笑了笑,这回就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味道了。
  “是啊。”和珅淡淡应道,丝毫没有操纵了这件事的自得。毕竟对于他来说,就只是动了那么一点小小的手脚。
  最终将自己送入绝境的,还是贾宝玉自己,以及那些疼宠他的女人们。
  “如今就看对于这王夫人来说,是儿子的性命重要,还是巴结上王子腾更重要了……”
  选前者,王夫人便无疑与王家彻底割断了血缘亲情。选后者……
  不,王夫人不会选的。
  她是个何等自私的人,她会衡量好其中的利弊,最后会发现,还是儿子才是更能让她过得好的护身符。
  所以她一定,一定会选宝玉。
  有意思。
  到那时,王夫人岂不是又要更努力地来巴结他?
  也不知到最后,荣国府上下知晓,他从来就不是他们的盟友,而是催命符时,面色又该如何精彩?
  和珅微微一笑,翻身上马。
  “驾。”
  他得快些去呢。
  还有黛玉在此处等着他。
  第一百零一章
  宝玉遭禁足了。
  贾母、王夫人舍不得宝玉挨罚, 但贾政却厚不起这个脸。只是此时将宝玉禁足再长的时间, 也都补救晚矣。
  贾政只能一面痛恨宝玉的纨绔, 一面却又忍不住埋怨王子腾太不给荣国府留面子。
  王夫人倒是始终不曾评判王子腾半句话,她心中尚存一丝希望。只要荣妃不倒下,他们与王家的关系便还未必走上了绝路。
  不过她到底是将管家之权更分到了王熙凤的手中, 随即自己深居简出, 吃斋念佛起来。
  而宝玉这一遭禁足, 贾赦便幸灾乐祸了,几乎不在弟弟与母亲跟前遮掩脸上的笑意, 自然又换来贾母好一阵斥骂。贾赦听她骂惯了,也并不放在心上,反倒对贾政更为厌憎。
  贾政在心头怒骂兄长扶不起的阿斗。
  这两兄弟谁也瞧不上谁, 却谁都不曾想过, 今日荣国府的一出闹剧,已然奠定好他们日后的路了。
  黛玉对骤然安静下来的荣国府有些不大习惯, 她正盯着书出神的时候,便听见身边的雪雁疑惑地道: “也不知晓那日在王家,究竟出了什么事……”
  黛玉没有出声。
  她也在想这个问题。
  她想到了那日和珅提到的话, 似乎当天王家发生的事尽在他的掌握中。
  紫鹃换了凉掉的茶水, 道:“府中上下无人提及, 想来这回是宝二爷闯了大祸了。”
  黛玉目光微闪。
  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寻常小事,绝不会将他的亲舅舅得罪至这样的地步。除非是……他没了规矩,误闯了谁的院门。
  王子腾夫人那时坐在院儿中。黛玉并不曾听闻王子腾有几房姬妾姨娘,只曾从宝钗口中听得, 王子腾有个女儿,娇宠得很。年纪当比宝玉大上一些,应当到出阁的年纪了。
  黛玉从前不通这些事,但从李嬷嬷来了后,黛玉也晓得了,这后宅里头,什么事是许得的,什么事是许不得的。
  若是她没有猜错,该是宝玉在众目睽睽之下,冲撞了王子腾的女儿。
  而外祖母与二舅母一心护佑宝玉,不舍责罚他。王子腾心中自然怒火难消。
  正想着,便有丫头进门来,道:“姑娘,老太太请姑娘过去说话呢。”
  黛玉正巧也有话想与贾母说,她便起了身,道:“走罢。”
  紫鹃忙伺候在了她的身边,陪着黛玉往贾母院儿中去了。
  今日贾母房里并没有旁的人,她将黛玉拉到身边坐下以后,也不谈旁的事,先让丫头们拿了吃食来,就放在黛玉的手边。
  今个儿她也不与黛玉叙贾敏的旧事了,只慈和地问黛玉,今日吃了什么,近来身子可有不适,衣裳可有短了……又间歇说起王熙凤、李纨、灵月、妙玉等人,仿佛当真只是祖孙间闲谈一般。
  黛玉已经许久不曾见过贾母的这般姿态了,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时候,她只是那个单纯想要照顾好外孙女的老太太。
  黛玉不由动了动唇:“外祖母,宝玉近来不见人影,可是犯了什么错?”
  贾母乍听她提起宝玉,不由顿了下:“没什么大事,只是他父亲念他素日里爱顽,便叫他闭门读书一段时日。”
  到了此时,贾母都还没忘记为宝玉遮掩。当然,或许可看做这等大事不能轻易透出去,否则更会惹怒王子腾。
  黛玉目光闪了闪,抬手拨弄了两下面前的食物:“可宝玉这样总是不好的,他这样胡闹下去,怎么成?”黛玉的口吻有一些淡漠,但贾母丝毫未察觉。
  贾母笑着拍了拍黛玉的手背,道:“玉儿还记着他唐突你的罪过呢?宝玉只是爱顽了些,但他是个心好的。玉儿若是不喜,日后少搭理他就是。”
  黛玉眉头一皱,差点捏碎了手里的点心。
  她本意是想提醒贾母,该管教时便得管教。若是掂量着宝玉的将来,都不舍下手。那面对这荣国府上下的污浊之事,她又如何有壮士断腕的觉悟?
  此时听了贾母的话,黛玉不由心下失望。
  所谓一叶障目。
  如今荣国府上下已经都看不见繁荣浮华背后的惨淡结局了。
  黛玉也不愿再做那多嘴的人。她与荣国府之间的亲情本也算不得深厚,如今再一消磨,自然更没了救他们的心思。
  黛玉的态度冷淡了不少,但贾母知晓她脾性多变,又高傲孤僻,便也不放在心上。
  她留了黛玉用饭,待用饭时,贾母才又出声道:“和侍郎离京了?”
  黛玉应了声,但同时心底又多了个心眼儿。贾母自然不会无端问起和珅来。
  “和侍郎如今倒是越发受今上倚重了……”贾母微微一笑,夸起了和珅。
  黛玉慢慢明悟过来,贾母这番作为,是因为眼瞧着王子腾与荣国府划清界限了,纵使贾母再不愿,此时也只能抓紧和珅这棵大树了。
  贾母心中明白,荣国府再厉害,若无坚实的盟友,也走不长远。
  可她却从未想过,荣宁两府,从根子上便已经烂了。
  有了这个意识后,黛玉再与贾母说话时,便格外留意了,以确保不会泄露出与和珅相关的事来。
  等用完饭,黛玉便很快回了潇湘馆。
  倒是贾母在后头有些怅然若失。
  她还盼着黛玉与她多说会儿话呢……不过想想,黛玉离出阁还有好几个月呢,倒也不急。这段时日,足够留给他们,来修补与黛玉的关系了。
  这样想着,贾母便安了心。
  甚至她还有闲暇与身边的嬷嬷说起话:“妙玉是个出身不凡的,只可惜年纪小便做了姑子,整日里只顾着清修了。不然……若是那时宝玉还未成亲,将她配给宝玉也是好的。”
  说着说着,贾母心下对王夫人还有些恼意。
  她那时急着让宝玉与灵月成了亲,结果灵月却是什么玩意儿呢?
  贾母将不快压在心头,这才又道:“眼下也该备着些东西了,等到黛玉出嫁的时候,我这个外祖母总该拿些东西出来为她添妆才像样。”
  这厢贾母提起了和珅,而此时和珅尚在金陵一县城的一处水田旁。
  几个身着士兵服饰的人,正在田中挖掘着什么。而水田外还围了不少身着衙役服饰的人。其中一个戴着官帽的中年男子,正擦着额上的汗。
  “见着了,见着了!”有人低低地惊呼了一声。
  和珅抬头看了眼太阳:“再快些。”
  士兵们应着声,手下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有人欢呼了一声:“出来了!出来了!……”
  “祥瑞!祥瑞!”
  士兵们和衙役们的欢呼声震天。
  一旁的官员擦了擦额上的汗,激动得肥胖的身子都抖了起来。
  和珅垂眸朝田间看去。
  只见淤泥之间,扒拉出了一支灵芝。
  那灵芝褐色,卵形,待到泥土一点点清去,众人才看清那灵芝竟有一个人的个头大小。
  这可是千年才可长成的祥瑞啊!
  官员更激动了,满口道:“和侍郎的梦成真了!成真了!”
  和珅只是淡淡一笑。
  什么灵芝,什么祥瑞。
  和珅向来是不信这些的。但古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尤其上位者,哪怕他们心中不信,却也愿意一借祥瑞的瑞气,以示江山稳固、国泰民安。
  和珅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