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方城

  叶四叔扯住了叶五郎的缰绳, 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要嘱咐的昨天都嘱咐尽了。
  最后,他只能对叶三郎说:“看着弟弟些。”
  叶五郎骑在马上,俯下身:“爹你放心吧。”
  “你根本不知道这半个月六姐把我们拉出去是怎么练的。”
  “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 我们跟以前不一样了。”
  他们跟着叶碎金巡视邓州足有半个月, 可不只是杀几个暴动的流民那么简单。
  急行军、夜行军、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兵旗调动、不同地势的突击冲锋……
  那些纸上的东西, 叶碎金都带着他们实践了。
  且每一项的缺点、纰漏,她都能精准地指出来。她还有着非常多的细节提点。
  明明大家都是在叶家堡里照着兵书学的,他们很显然是一群菜鸡, 可怎地六姐仿佛打过多年仗的老将一般?
  这个问题当然是无解了。但这一趟,他们多年所学的家学, 都落到了现实中。
  真的不一样了。
  叶四叔放开了缰绳, 念念不舍地看着儿子们跟着他们的族姐叶碎金踏上了往方城去的方向。
  他一直看着,目送八百人的队伍渐渐远去。
  杨先生上前:“四老爷,外面的事交给堡主。我们尽心做好我们的分内事就行了。”
  叶四叔长吐一口气,背起手:“你说的对。我们有我们要做的事。”
  堡里的事, 叶碎金可都托给他了,他一个长辈, 可不能出纰漏,让侄女笑话。
  叶碎金则对段锦说:“这一战结束, 把段和调到我身边来。”
  段锦有点懵:“谁?”
  “他叫段和,和你同姓。”叶碎金告诉段锦,“就是刚才站出来说话的那个人。”
  段和, 宣化军出身。
  后来镇军大将军段锦倚重的将领。
  因他们二人都姓段, 段锦又器重他, 总有人误会他们是亲族。也有人带着恶意戏言, 说镇军大将军领的是“段家军”。
  这话是赵景文笑着告诉叶碎金的。但叶碎金知道, 赵景文最忌惮这种“x家军”的名号, 他的笑是皮笑肉不笑。
  啧,又老又丑。
  方城在唐州,与邓州接壤。且邓州其实是个辖下只有三个县的小州,叶碎金行军一日半即可抵达。
  若不是为了不惊动南阳县,其实还可以更快。
  夜间,在一空村扎营。
  士卒多是本乡本土的,有年纪稍大些的便讶然道:“这是何家村啊!”
  “我以前来过这里的。”
  “这里怎么变成这样了?”
  带着烟熏痕迹的残桓断壁和野草里的尸骨,无声地诉说着这几年发生了什么。
  大家都沉默了。
  “不留活口……”先前说话的人呢喃着回味了一下叶碎金的命令。过了一会儿,忽地骂了一句:“他奶奶的!”
  他找个角落沉默地磨枪尖。
  叶碎金在村中大户人家的宅子里找到了一间完整的院子。
  除了大件家具还在,其他东西早被洗劫一空。但好歹有个屋顶。
  大家聚在正房里,听叶碎金做最后的交待。有舆图真的是一目了然。纵然九郎十郎年纪小,从没去过唐州,看舆图也能把地形了然于胸了。
  十郎大赞:“这东西好。”
  叶碎金道:“咱家祖上本来也有的。后来叫魏朝的朝廷知道了,被迫上交了。”
  十郎:“啧。六姐,我必得做前锋!”
  四郎五郎同时伸手给了他后脑勺一下子!疼得他嗷一声。
  三郎沉声道:“别闹!”
  叶碎金爱这些本家弟弟们跳脱顽皮、生气勃勃。
  她爱他们都活着。
  她不生气,反而笑了,道:“过两年,一定让你做前锋,不用急。明日,四郎五郎打头阵。他两个骑射好。”
  都交待了,散会。大家纷纷离去,这趟出门没有带新的小厮,叶碎金身边事,自然还是段锦打点。
  段锦收拾舆图和灯烛,一边支愣着耳朵听着赵景文缠着叶碎金问问题。
  赵景文底子差,以前不过识几个字而已。不像叶家子弟家学渊源,从小读兵书。他是和叶碎金成亲后才恶补的一些东西。
  段锦支着耳朵,听得明白,赵景文的底子不如他。因他自小受叶碎金喜爱,叶碎金把他扔去了学堂里,名义上是让他在里头伺候小郎君们,实际上让他跟着学。
  但当段锦小心把舆图收好的时候,却也不由佩服起赵景文来。
  一是佩服他不要脸。
  没人比段锦对这个事更敏感了——叶碎金根本就没有点名他出战,他纯是自己跟来的。还有好几次进书房议事都是。别人或许都以为是叶碎金默许的,但段锦知道不是。叶碎金只是没阻止罢了。
  二是佩服他好学敢问。
  段锦其实也学得囫囵吞枣,也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但他都搁在心里,并不敢拿这些去烦扰叶碎金。
  赵景文却仿佛不怕叶碎金烦,一定要把自己不明白的问懂了。
  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这些东西比会不会扰了叶碎金烦更重要?
  段锦正若有所思,叶碎金忽然叫他,问:“郎君问的,你可明白?”
  段锦趁势道:“我也不大明白。当初学的时候虽背下来了,一直没太理解。”
  叶碎金一指旁边凳子:“坐下,我一起讲了。”
  赵景文眼角余光瞥了段锦一眼。
  段锦目不斜视,把舆图收好,长腿一伸,脚一勾,把凳子勾过来双手推着,推到和赵景文并排又稍后半个身子的位置。
  叶碎金看似仿佛什么都没察觉,让他二人发问。
  赵景文比较敢问,他问的有些段锦不需要问,但也有段锦也需要问的。都是非常务实的问题,都是他在听叶碎金布置行军的时候产生的疑问。
  段锦注意到,叶碎金看赵景文的目光很奇特。
  可能是他太年轻看不懂。
  总之不是妻子看自己夫君的目光。
  她的目光中有欣赏,但段锦从小跟着她,对她太熟悉,能感受她眼底深处对赵景文的疏离。
  段锦不可避免地感到困惑。
  与此同时,赵景文看叶碎金的目光却越来越热。
  最后,他的问题都获得了让他信服的解答,他慨叹:“娘子,你真了不起!”
  “不怪叶家堡由你来掌家。”
  真难得,段锦居然有完全同意赵景文的时候。
  且段锦看赵景文看叶碎金的目光,感觉非常熟悉,他自己看叶碎金不也是这样的吗?
  从小就是。
  以后也是。
  永远都是。
  第二日是个好天气。
  天气太好了,就容易打瞌睡,总之人懒洋洋的。
  方城南城门守门的士兵,或者称不上士兵,就是守门的人都缩在门洞里乘凉。一张破桌子、两条破长凳,一个盅碗、三粒骰子,几把铜钱、几个粗银钗、银镯,就吆五喝六地耍起来。
  实在是守门几可以说没事可做——方城进出的人太少了。
  他们甚至大上午的就开始喝酒,喷酒气,还为着摇骰子的人有没有做手脚差点打起来。
  好不容易大家都坐下,持盅的人忽然支起耳朵定身不动了。
  旁人道:“你快摇啊!”
  那人却道:“什么声音?”
  众人这才将心神从小赌桌上抽离出来,细细一听,果然是有些什么声音。
  是马蹄?
  最先说话的人握着盅从门洞里走出来,站在阳光下,举手遮眼眺望。
  远处有烟尘,不知道多少人骑着马正往这边来。
  “这谁啊?”他咕哝,“今天哪位当家的带人出去打食了?”
  理论上,他们几个只负责守门,警戒由城楼子上的人负责。
  城楼子上的人没示警,应该就没事。
  但这只是理论上,城门洞的人想不到,他们躲在门洞里乘凉、喝酒、赌博,城楼子上的人又怎么会认真值守。
  上面的人拆了几块门板,又用芦席斜搭个小棚子似的,缩在箭垛根下睡觉,也美着呢。
  那人回头吆喝:“别玩了!有人回来了!”
  旁的几个人也赶紧从门洞里钻出来,太阳太大,个个都抬手遮着眼看,果然一股子烟尘在阳光下卷起来,朝着他们卷过来了。
  “这谁啊?”
  “哪个当家的?”
  “怎么还张起弓来了?”
  “……弓?”
  “……”
  这几个人根本不是兵士。
  真正宣化军出身的兵士都被杜金忠收在身边当作骨干力量,从前的小兵多少都得是个头目了。
  这城门楼子上下的人都不过是或主动从贼的无赖地痞,或被裹挟的市井小民。跟着杜金忠可以说连汤都不大喝得上,不过闻闻肉味罢了。
  真有本事的哪会在这守门呢。
  待最后一个人困惑地说了一句:“……弓?”
  这几个人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盅碗摔碎,骰子滚落,第一个人惊骇欲绝地伸手指向旋风一样卷过来的烟尘想要大叫。他嘴巴张开,一支利箭撕裂空气疾飞而来,正正贯入那嘴巴里!直穿了后颈飞入了昏暗的城门洞里消失!
  旁的人吓傻了!
  紧跟着第二箭贯穿一人胸口!
  终于有人发出惊叫,余下两人转身就往门洞里跑。纯纯只是为了逃命,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守卫城门的职责。
  但对方哪里知道呢。
  十数道破空声响起,才跑出两步的两人背后同时身中数箭扑到在泥路上。
  马蹄声紧跟着就到了!狠狠踏过几具尸体。
  暴喝声响起:“控制城门!控制城门!!”
  城楼子上躲着太阳睡觉的兵丁被吵醒,又懵逼又恼火:“吵什么呢!再吵老子一泡尿淋你们嘴里!”
  他也不听下面乱糟糟地到底是怎么回事,爬起来就要解裤裆,解到一半忽然觉得不是太对。从箭垛里探出头去——
  妈呀!
  什么人!
  要干吗?
  兵丁一下子吓醒了。
  他没有直面来人,反应时间比城下那几个长一点,反应过来是有人杀入方城了。他在城上,逃是没处逃的,想起来他有锣!
  他得敲锣!
  这本就是他在楼上的职责!
  只他才从墙上取下挂着的锣和槌,已经有人抢上了城楼。
  冷光一闪间,喉头已被刺穿,热血喷射。锣还没来得及敲响,咣当掉在了地上。叫黑色靴子一把踏住再发不出声响。
  叶五郎抹了把溅在脸上的血沫子:“清城楼!”
  四下看,城楼上除了这一个刚杀的,竟不见人影。
  众人涌过去一脚踹开楼上铺房的门,却刀光闪动,有人从里面冲杀了出来!
  原来里面十几个人原正和楼下一样正在躲懒赌钱,只推了那一个人出去巡墙。刚才这些人听见声音不对,俱都拿起了兵刃,听着声音埋伏在门口。
  待门一开,便大喝着冲杀出去。
  他们不知道,领队的五郎也是第一次夺城战,其实也是浑身紧绷着。见到敌人冲杀出来,气势还挺猛,当下不假思索,一杆长枪已如银龙出水,奔着来人咽喉便去了!
  这些人原就是乡间无赖,素来只会欺软怕硬。从前摆出凶恶架势,百姓便腿软求饶,任他们予取予求了。哪知道冲出来迎面是青衫皮甲的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便一片银光闪动。锋利冰冷的枪尖甚至看不到残影,便扎透了喉咙、胸口,短短几息间收割了数条人命。
  众人顿时魂飞魄散,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地磕头求饶:“爷爷饶命!爷爷饶命!”
  在从前,杜金忠带着一伙子散兵逃入唐州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求饶,然后加入,然后一起为恶的。
  但这回,这招不管用了。
  叶四郎在下面控制城门,叶五郎上楼清理守兵。
  既已开了杀戒,他和他带的人都没有犹豫,钢刀在半昏的房影里划出许多道一闪而过的光。
  惊叫求饶声戛然而止,血溅了满墙。
  正如叶五郎对他父亲所说的,他们早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这个夏天,六姐姐带着他们在外面走了一圈,再不一样了。
  “不留活口!”
  “不留活口!”
  “持兵者杀!”
  没人多看一眼屋里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铜钱、碎银和首饰,强壮的男人们跟着叶五郎转身,只留了一地尸身。
  叶五郎快步走到外墙箭垛口,探身向下看。
  青衫的叶家军正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
  城门楼没有示警,城门里面驻扎的守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方城城里,响起了马蹄声,脚步声,兵刃声,呼喝声,尖叫声和骂声。
  短兵相接!
  交错,纷杂,无序,激烈!
  南城门附近的百姓人家,惧都关死了家门,躲在桌下、床底、柴房的柴垛里。
  或者一家人无处可躲,紧紧相拥在一起,发抖。
  这又是什么人杀来了方城?
  方城是不给他们这些艰难苟活到现在的人生路了吗?
  丈夫搂紧妻子,妻子抱紧孩子,俱都流下了恐惧的眼泪。
  天气太好了,就容易打瞌睡,总之人懒洋洋的。
  方城南城门守门的士兵,或者称不上士兵,就是守门的人都缩在门洞里乘凉。一张破桌子、两条破长凳,一个盅碗、三粒骰子,几把铜钱、几个粗银钗、银镯,就吆五喝六地耍起来。
  实在是守门几可以说没事可做——方城进出的人太少了。
  他们甚至大上午的就开始喝酒,喷酒气,还为着摇骰子的人有没有做手脚差点打起来。
  好不容易大家都坐下,持盅的人忽然支起耳朵定身不动了。
  旁人道:“你快摇啊!”
  那人却道:“什么声音?”
  众人这才将心神从小赌桌上抽离出来,细细一听,果然是有些什么声音。
  是马蹄?
  最先说话的人握着盅从门洞里走出来,站在阳光下,举手遮眼眺望。
  远处有烟尘,不知道多少人骑着马正往这边来。
  “这谁啊?”他咕哝,“今天哪位当家的带人出去打食了?”
  理论上,他们几个只负责守门,警戒由城楼子上的人负责。
  城楼子上的人没示警,应该就没事。
  但这只是理论上,城门洞的人想不到,他们躲在门洞里乘凉、喝酒、赌博,城楼子上的人又怎么会认真值守。
  上面的人拆了几块门板,又用芦席斜搭个小棚子似的,缩在箭垛根下睡觉,也美着呢。
  那人回头吆喝:“别玩了!有人回来了!”
  旁的几个人也赶紧从门洞里钻出来,太阳太大,个个都抬手遮着眼看,果然一股子烟尘在阳光下卷起来,朝着他们卷过来了。
  “这谁啊?”
  “哪个当家的?”
  “怎么还张起弓来了?”
  “……弓?”
  “……”
  这几个人根本不是兵士。
  真正宣化军出身的兵士都被杜金忠收在身边当作骨干力量,从前的小兵多少都得是个头目了。
  这城门楼子上下的人都不过是或主动从贼的无赖地痞,或被裹挟的市井小民。跟着杜金忠可以说连汤都不大喝得上,不过闻闻肉味罢了。
  真有本事的哪会在这守门呢。
  待最后一个人困惑地说了一句:“……弓?”
  这几个人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盅碗摔碎,骰子滚落,第一个人惊骇欲绝地伸手指向旋风一样卷过来的烟尘想要大叫。他嘴巴张开,一支利箭撕裂空气疾飞而来,正正贯入那嘴巴里!直穿了后颈飞入了昏暗的城门洞里消失!
  旁的人吓傻了!
  紧跟着第二箭贯穿一人胸口!
  终于有人发出惊叫,余下两人转身就往门洞里跑。纯纯只是为了逃命,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守卫城门的职责。
  但对方哪里知道呢。
  十数道破空声响起,才跑出两步的两人背后同时身中数箭扑到在泥路上。
  马蹄声紧跟着就到了!狠狠踏过几具尸体。
  暴喝声响起:“控制城门!控制城门!!”
  城楼子上躲着太阳睡觉的兵丁被吵醒,又懵逼又恼火:“吵什么呢!再吵老子一泡尿淋你们嘴里!”
  他也不听下面乱糟糟地到底是怎么回事,爬起来就要解裤裆,解到一半忽然觉得不是太对。从箭垛里探出头去——
  妈呀!
  什么人!
  要干吗?
  兵丁一下子吓醒了。
  他没有直面来人,反应时间比城下那几个长一点,反应过来是有人杀入方城了。他在城上,逃是没处逃的,想起来他有锣!
  他得敲锣!
  这本就是他在楼上的职责!
  只他才从墙上取下挂着的锣和槌,已经有人抢上了城楼。
  冷光一闪间,喉头已被刺穿,热血喷射。锣还没来得及敲响,咣当掉在了地上。叫黑色靴子一把踏住再发不出声响。
  叶五郎抹了把溅在脸上的血沫子:“清城楼!”
  四下看,城楼上除了这一个刚杀的,竟不见人影。
  众人涌过去一脚踹开楼上铺房的门,却刀光闪动,有人从里面冲杀了出来!
  原来里面十几个人原正和楼下一样正在躲懒赌钱,只推了那一个人出去巡墙。刚才这些人听见声音不对,俱都拿起了兵刃,听着声音埋伏在门口。
  待门一开,便大喝着冲杀出去。
  他们不知道,领队的五郎也是第一次夺城战,其实也是浑身紧绷着。见到敌人冲杀出来,气势还挺猛,当下不假思索,一杆长枪已如银龙出水,奔着来人咽喉便去了!
  这些人原就是乡间无赖,素来只会欺软怕硬。从前摆出凶恶架势,百姓便腿软求饶,任他们予取予求了。哪知道冲出来迎面是青衫皮甲的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便一片银光闪动。锋利冰冷的枪尖甚至看不到残影,便扎透了喉咙、胸口,短短几息间收割了数条人命。
  众人顿时魂飞魄散,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地磕头求饶:“爷爷饶命!爷爷饶命!”
  在从前,杜金忠带着一伙子散兵逃入唐州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求饶,然后加入,然后一起为恶的。
  但这回,这招不管用了。
  叶四郎在下面控制城门,叶五郎上楼清理守兵。
  既已开了杀戒,他和他带的人都没有犹豫,钢刀在半昏的房影里划出许多道一闪而过的光。
  惊叫求饶声戛然而止,血溅了满墙。
  正如叶五郎对他父亲所说的,他们早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这个夏天,六姐姐带着他们在外面走了一圈,再不一样了。
  “不留活口!”
  “不留活口!”
  “持兵者杀!”
  没人多看一眼屋里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铜钱、碎银和首饰,强壮的男人们跟着叶五郎转身,只留了一地尸身。
  叶五郎快步走到外墙箭垛口,探身向下看。
  青衫的叶家军正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
  城门楼没有示警,城门里面驻扎的守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方城城里,响起了马蹄声,脚步声,兵刃声,呼喝声,尖叫声和骂声。
  短兵相接!
  交错,纷杂,无序,激烈!
  南城门附近的百姓人家,惧都关死了家门,躲在桌下、床底、柴房的柴垛里。
  或者一家人无处可躲,紧紧相拥在一起,发抖。
  这又是什么人杀来了方城?
  方城是不给他们这些艰难苟活到现在的人生路了吗?
  丈夫搂紧妻子,妻子抱紧孩子,俱都流下了恐惧的眼泪。
  天气太好了,就容易打瞌睡,总之人懒洋洋的。
  方城南城门守门的士兵,或者称不上士兵,就是守门的人都缩在门洞里乘凉。一张破桌子、两条破长凳,一个盅碗、三粒骰子,几把铜钱、几个粗银钗、银镯,就吆五喝六地耍起来。
  实在是守门几可以说没事可做——方城进出的人太少了。
  他们甚至大上午的就开始喝酒,喷酒气,还为着摇骰子的人有没有做手脚差点打起来。
  好不容易大家都坐下,持盅的人忽然支起耳朵定身不动了。
  旁人道:“你快摇啊!”
  那人却道:“什么声音?”
  众人这才将心神从小赌桌上抽离出来,细细一听,果然是有些什么声音。
  是马蹄?
  最先说话的人握着盅从门洞里走出来,站在阳光下,举手遮眼眺望。
  远处有烟尘,不知道多少人骑着马正往这边来。
  “这谁啊?”他咕哝,“今天哪位当家的带人出去打食了?”
  理论上,他们几个只负责守门,警戒由城楼子上的人负责。
  城楼子上的人没示警,应该就没事。
  但这只是理论上,城门洞的人想不到,他们躲在门洞里乘凉、喝酒、赌博,城楼子上的人又怎么会认真值守。
  上面的人拆了几块门板,又用芦席斜搭个小棚子似的,缩在箭垛根下睡觉,也美着呢。
  那人回头吆喝:“别玩了!有人回来了!”
  旁的几个人也赶紧从门洞里钻出来,太阳太大,个个都抬手遮着眼看,果然一股子烟尘在阳光下卷起来,朝着他们卷过来了。
  “这谁啊?”
  “哪个当家的?”
  “怎么还张起弓来了?”
  “……弓?”
  “……”
  这几个人根本不是兵士。
  真正宣化军出身的兵士都被杜金忠收在身边当作骨干力量,从前的小兵多少都得是个头目了。
  这城门楼子上下的人都不过是或主动从贼的无赖地痞,或被裹挟的市井小民。跟着杜金忠可以说连汤都不大喝得上,不过闻闻肉味罢了。
  真有本事的哪会在这守门呢。
  待最后一个人困惑地说了一句:“……弓?”
  这几个人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盅碗摔碎,骰子滚落,第一个人惊骇欲绝地伸手指向旋风一样卷过来的烟尘想要大叫。他嘴巴张开,一支利箭撕裂空气疾飞而来,正正贯入那嘴巴里!直穿了后颈飞入了昏暗的城门洞里消失!
  旁的人吓傻了!
  紧跟着第二箭贯穿一人胸口!
  终于有人发出惊叫,余下两人转身就往门洞里跑。纯纯只是为了逃命,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守卫城门的职责。
  但对方哪里知道呢。
  十数道破空声响起,才跑出两步的两人背后同时身中数箭扑到在泥路上。
  马蹄声紧跟着就到了!狠狠踏过几具尸体。
  暴喝声响起:“控制城门!控制城门!!”
  城楼子上躲着太阳睡觉的兵丁被吵醒,又懵逼又恼火:“吵什么呢!再吵老子一泡尿淋你们嘴里!”
  他也不听下面乱糟糟地到底是怎么回事,爬起来就要解裤裆,解到一半忽然觉得不是太对。从箭垛里探出头去——
  妈呀!
  什么人!
  要干吗?
  兵丁一下子吓醒了。
  他没有直面来人,反应时间比城下那几个长一点,反应过来是有人杀入方城了。他在城上,逃是没处逃的,想起来他有锣!
  他得敲锣!
  这本就是他在楼上的职责!
  只他才从墙上取下挂着的锣和槌,已经有人抢上了城楼。
  冷光一闪间,喉头已被刺穿,热血喷射。锣还没来得及敲响,咣当掉在了地上。叫黑色靴子一把踏住再发不出声响。
  叶五郎抹了把溅在脸上的血沫子:“清城楼!”
  四下看,城楼上除了这一个刚杀的,竟不见人影。
  众人涌过去一脚踹开楼上铺房的门,却刀光闪动,有人从里面冲杀了出来!
  原来里面十几个人原正和楼下一样正在躲懒赌钱,只推了那一个人出去巡墙。刚才这些人听见声音不对,俱都拿起了兵刃,听着声音埋伏在门口。
  待门一开,便大喝着冲杀出去。
  他们不知道,领队的五郎也是第一次夺城战,其实也是浑身紧绷着。见到敌人冲杀出来,气势还挺猛,当下不假思索,一杆长枪已如银龙出水,奔着来人咽喉便去了!
  这些人原就是乡间无赖,素来只会欺软怕硬。从前摆出凶恶架势,百姓便腿软求饶,任他们予取予求了。哪知道冲出来迎面是青衫皮甲的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便一片银光闪动。锋利冰冷的枪尖甚至看不到残影,便扎透了喉咙、胸口,短短几息间收割了数条人命。
  众人顿时魂飞魄散,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地磕头求饶:“爷爷饶命!爷爷饶命!”
  在从前,杜金忠带着一伙子散兵逃入唐州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求饶,然后加入,然后一起为恶的。
  但这回,这招不管用了。
  叶四郎在下面控制城门,叶五郎上楼清理守兵。
  既已开了杀戒,他和他带的人都没有犹豫,钢刀在半昏的房影里划出许多道一闪而过的光。
  惊叫求饶声戛然而止,血溅了满墙。
  正如叶五郎对他父亲所说的,他们早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这个夏天,六姐姐带着他们在外面走了一圈,再不一样了。
  “不留活口!”
  “不留活口!”
  “持兵者杀!”
  没人多看一眼屋里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铜钱、碎银和首饰,强壮的男人们跟着叶五郎转身,只留了一地尸身。
  叶五郎快步走到外墙箭垛口,探身向下看。
  青衫的叶家军正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
  城门楼没有示警,城门里面驻扎的守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方城城里,响起了马蹄声,脚步声,兵刃声,呼喝声,尖叫声和骂声。
  短兵相接!
  交错,纷杂,无序,激烈!
  南城门附近的百姓人家,惧都关死了家门,躲在桌下、床底、柴房的柴垛里。
  或者一家人无处可躲,紧紧相拥在一起,发抖。
  这又是什么人杀来了方城?
  方城是不给他们这些艰难苟活到现在的人生路了吗?
  丈夫搂紧妻子,妻子抱紧孩子,俱都流下了恐惧的眼泪。
  天气太好了,就容易打瞌睡,总之人懒洋洋的。
  方城南城门守门的士兵,或者称不上士兵,就是守门的人都缩在门洞里乘凉。一张破桌子、两条破长凳,一个盅碗、三粒骰子,几把铜钱、几个粗银钗、银镯,就吆五喝六地耍起来。
  实在是守门几可以说没事可做——方城进出的人太少了。
  他们甚至大上午的就开始喝酒,喷酒气,还为着摇骰子的人有没有做手脚差点打起来。
  好不容易大家都坐下,持盅的人忽然支起耳朵定身不动了。
  旁人道:“你快摇啊!”
  那人却道:“什么声音?”
  众人这才将心神从小赌桌上抽离出来,细细一听,果然是有些什么声音。
  是马蹄?
  最先说话的人握着盅从门洞里走出来,站在阳光下,举手遮眼眺望。
  远处有烟尘,不知道多少人骑着马正往这边来。
  “这谁啊?”他咕哝,“今天哪位当家的带人出去打食了?”
  理论上,他们几个只负责守门,警戒由城楼子上的人负责。
  城楼子上的人没示警,应该就没事。
  但这只是理论上,城门洞的人想不到,他们躲在门洞里乘凉、喝酒、赌博,城楼子上的人又怎么会认真值守。
  上面的人拆了几块门板,又用芦席斜搭个小棚子似的,缩在箭垛根下睡觉,也美着呢。
  那人回头吆喝:“别玩了!有人回来了!”
  旁的几个人也赶紧从门洞里钻出来,太阳太大,个个都抬手遮着眼看,果然一股子烟尘在阳光下卷起来,朝着他们卷过来了。
  “这谁啊?”
  “哪个当家的?”
  “怎么还张起弓来了?”
  “……弓?”
  “……”
  这几个人根本不是兵士。
  真正宣化军出身的兵士都被杜金忠收在身边当作骨干力量,从前的小兵多少都得是个头目了。
  这城门楼子上下的人都不过是或主动从贼的无赖地痞,或被裹挟的市井小民。跟着杜金忠可以说连汤都不大喝得上,不过闻闻肉味罢了。
  真有本事的哪会在这守门呢。
  待最后一个人困惑地说了一句:“……弓?”
  这几个人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盅碗摔碎,骰子滚落,第一个人惊骇欲绝地伸手指向旋风一样卷过来的烟尘想要大叫。他嘴巴张开,一支利箭撕裂空气疾飞而来,正正贯入那嘴巴里!直穿了后颈飞入了昏暗的城门洞里消失!
  旁的人吓傻了!
  紧跟着第二箭贯穿一人胸口!
  终于有人发出惊叫,余下两人转身就往门洞里跑。纯纯只是为了逃命,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守卫城门的职责。
  但对方哪里知道呢。
  十数道破空声响起,才跑出两步的两人背后同时身中数箭扑到在泥路上。
  马蹄声紧跟着就到了!狠狠踏过几具尸体。
  暴喝声响起:“控制城门!控制城门!!”
  城楼子上躲着太阳睡觉的兵丁被吵醒,又懵逼又恼火:“吵什么呢!再吵老子一泡尿淋你们嘴里!”
  他也不听下面乱糟糟地到底是怎么回事,爬起来就要解裤裆,解到一半忽然觉得不是太对。从箭垛里探出头去——
  妈呀!
  什么人!
  要干吗?
  兵丁一下子吓醒了。
  他没有直面来人,反应时间比城下那几个长一点,反应过来是有人杀入方城了。他在城上,逃是没处逃的,想起来他有锣!
  他得敲锣!
  这本就是他在楼上的职责!
  只他才从墙上取下挂着的锣和槌,已经有人抢上了城楼。
  冷光一闪间,喉头已被刺穿,热血喷射。锣还没来得及敲响,咣当掉在了地上。叫黑色靴子一把踏住再发不出声响。
  叶五郎抹了把溅在脸上的血沫子:“清城楼!”
  四下看,城楼上除了这一个刚杀的,竟不见人影。
  众人涌过去一脚踹开楼上铺房的门,却刀光闪动,有人从里面冲杀了出来!
  原来里面十几个人原正和楼下一样正在躲懒赌钱,只推了那一个人出去巡墙。刚才这些人听见声音不对,俱都拿起了兵刃,听着声音埋伏在门口。
  待门一开,便大喝着冲杀出去。
  他们不知道,领队的五郎也是第一次夺城战,其实也是浑身紧绷着。见到敌人冲杀出来,气势还挺猛,当下不假思索,一杆长枪已如银龙出水,奔着来人咽喉便去了!
  这些人原就是乡间无赖,素来只会欺软怕硬。从前摆出凶恶架势,百姓便腿软求饶,任他们予取予求了。哪知道冲出来迎面是青衫皮甲的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便一片银光闪动。锋利冰冷的枪尖甚至看不到残影,便扎透了喉咙、胸口,短短几息间收割了数条人命。
  众人顿时魂飞魄散,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地磕头求饶:“爷爷饶命!爷爷饶命!”
  在从前,杜金忠带着一伙子散兵逃入唐州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求饶,然后加入,然后一起为恶的。
  但这回,这招不管用了。
  叶四郎在下面控制城门,叶五郎上楼清理守兵。
  既已开了杀戒,他和他带的人都没有犹豫,钢刀在半昏的房影里划出许多道一闪而过的光。
  惊叫求饶声戛然而止,血溅了满墙。
  正如叶五郎对他父亲所说的,他们早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这个夏天,六姐姐带着他们在外面走了一圈,再不一样了。
  “不留活口!”
  “不留活口!”
  “持兵者杀!”
  没人多看一眼屋里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铜钱、碎银和首饰,强壮的男人们跟着叶五郎转身,只留了一地尸身。
  叶五郎快步走到外墙箭垛口,探身向下看。
  青衫的叶家军正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
  城门楼没有示警,城门里面驻扎的守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方城城里,响起了马蹄声,脚步声,兵刃声,呼喝声,尖叫声和骂声。
  短兵相接!
  交错,纷杂,无序,激烈!
  南城门附近的百姓人家,惧都关死了家门,躲在桌下、床底、柴房的柴垛里。
  或者一家人无处可躲,紧紧相拥在一起,发抖。
  这又是什么人杀来了方城?
  方城是不给他们这些艰难苟活到现在的人生路了吗?
  丈夫搂紧妻子,妻子抱紧孩子,俱都流下了恐惧的眼泪。
  天气太好了,就容易打瞌睡,总之人懒洋洋的。
  方城南城门守门的士兵,或者称不上士兵,就是守门的人都缩在门洞里乘凉。一张破桌子、两条破长凳,一个盅碗、三粒骰子,几把铜钱、几个粗银钗、银镯,就吆五喝六地耍起来。
  实在是守门几可以说没事可做——方城进出的人太少了。
  他们甚至大上午的就开始喝酒,喷酒气,还为着摇骰子的人有没有做手脚差点打起来。
  好不容易大家都坐下,持盅的人忽然支起耳朵定身不动了。
  旁人道:“你快摇啊!”
  那人却道:“什么声音?”
  众人这才将心神从小赌桌上抽离出来,细细一听,果然是有些什么声音。
  是马蹄?
  最先说话的人握着盅从门洞里走出来,站在阳光下,举手遮眼眺望。
  远处有烟尘,不知道多少人骑着马正往这边来。
  “这谁啊?”他咕哝,“今天哪位当家的带人出去打食了?”
  理论上,他们几个只负责守门,警戒由城楼子上的人负责。
  城楼子上的人没示警,应该就没事。
  但这只是理论上,城门洞的人想不到,他们躲在门洞里乘凉、喝酒、赌博,城楼子上的人又怎么会认真值守。
  上面的人拆了几块门板,又用芦席斜搭个小棚子似的,缩在箭垛根下睡觉,也美着呢。
  那人回头吆喝:“别玩了!有人回来了!”
  旁的几个人也赶紧从门洞里钻出来,太阳太大,个个都抬手遮着眼看,果然一股子烟尘在阳光下卷起来,朝着他们卷过来了。
  “这谁啊?”
  “哪个当家的?”
  “怎么还张起弓来了?”
  “……弓?”
  “……”
  这几个人根本不是兵士。
  真正宣化军出身的兵士都被杜金忠收在身边当作骨干力量,从前的小兵多少都得是个头目了。
  这城门楼子上下的人都不过是或主动从贼的无赖地痞,或被裹挟的市井小民。跟着杜金忠可以说连汤都不大喝得上,不过闻闻肉味罢了。
  真有本事的哪会在这守门呢。
  待最后一个人困惑地说了一句:“……弓?”
  这几个人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盅碗摔碎,骰子滚落,第一个人惊骇欲绝地伸手指向旋风一样卷过来的烟尘想要大叫。他嘴巴张开,一支利箭撕裂空气疾飞而来,正正贯入那嘴巴里!直穿了后颈飞入了昏暗的城门洞里消失!
  旁的人吓傻了!
  紧跟着第二箭贯穿一人胸口!
  终于有人发出惊叫,余下两人转身就往门洞里跑。纯纯只是为了逃命,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守卫城门的职责。
  但对方哪里知道呢。
  十数道破空声响起,才跑出两步的两人背后同时身中数箭扑到在泥路上。
  马蹄声紧跟着就到了!狠狠踏过几具尸体。
  暴喝声响起:“控制城门!控制城门!!”
  城楼子上躲着太阳睡觉的兵丁被吵醒,又懵逼又恼火:“吵什么呢!再吵老子一泡尿淋你们嘴里!”
  他也不听下面乱糟糟地到底是怎么回事,爬起来就要解裤裆,解到一半忽然觉得不是太对。从箭垛里探出头去——
  妈呀!
  什么人!
  要干吗?
  兵丁一下子吓醒了。
  他没有直面来人,反应时间比城下那几个长一点,反应过来是有人杀入方城了。他在城上,逃是没处逃的,想起来他有锣!
  他得敲锣!
  这本就是他在楼上的职责!
  只他才从墙上取下挂着的锣和槌,已经有人抢上了城楼。
  冷光一闪间,喉头已被刺穿,热血喷射。锣还没来得及敲响,咣当掉在了地上。叫黑色靴子一把踏住再发不出声响。
  叶五郎抹了把溅在脸上的血沫子:“清城楼!”
  四下看,城楼上除了这一个刚杀的,竟不见人影。
  众人涌过去一脚踹开楼上铺房的门,却刀光闪动,有人从里面冲杀了出来!
  原来里面十几个人原正和楼下一样正在躲懒赌钱,只推了那一个人出去巡墙。刚才这些人听见声音不对,俱都拿起了兵刃,听着声音埋伏在门口。
  待门一开,便大喝着冲杀出去。
  他们不知道,领队的五郎也是第一次夺城战,其实也是浑身紧绷着。见到敌人冲杀出来,气势还挺猛,当下不假思索,一杆长枪已如银龙出水,奔着来人咽喉便去了!
  这些人原就是乡间无赖,素来只会欺软怕硬。从前摆出凶恶架势,百姓便腿软求饶,任他们予取予求了。哪知道冲出来迎面是青衫皮甲的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便一片银光闪动。锋利冰冷的枪尖甚至看不到残影,便扎透了喉咙、胸口,短短几息间收割了数条人命。
  众人顿时魂飞魄散,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地磕头求饶:“爷爷饶命!爷爷饶命!”
  在从前,杜金忠带着一伙子散兵逃入唐州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求饶,然后加入,然后一起为恶的。
  但这回,这招不管用了。
  叶四郎在下面控制城门,叶五郎上楼清理守兵。
  既已开了杀戒,他和他带的人都没有犹豫,钢刀在半昏的房影里划出许多道一闪而过的光。
  惊叫求饶声戛然而止,血溅了满墙。
  正如叶五郎对他父亲所说的,他们早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这个夏天,六姐姐带着他们在外面走了一圈,再不一样了。
  “不留活口!”
  “不留活口!”
  “持兵者杀!”
  没人多看一眼屋里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铜钱、碎银和首饰,强壮的男人们跟着叶五郎转身,只留了一地尸身。
  叶五郎快步走到外墙箭垛口,探身向下看。
  青衫的叶家军正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
  城门楼没有示警,城门里面驻扎的守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方城城里,响起了马蹄声,脚步声,兵刃声,呼喝声,尖叫声和骂声。
  短兵相接!
  交错,纷杂,无序,激烈!
  南城门附近的百姓人家,惧都关死了家门,躲在桌下、床底、柴房的柴垛里。
  或者一家人无处可躲,紧紧相拥在一起,发抖。
  这又是什么人杀来了方城?
  方城是不给他们这些艰难苟活到现在的人生路了吗?
  丈夫搂紧妻子,妻子抱紧孩子,俱都流下了恐惧的眼泪。
  天气太好了,就容易打瞌睡,总之人懒洋洋的。
  方城南城门守门的士兵,或者称不上士兵,就是守门的人都缩在门洞里乘凉。一张破桌子、两条破长凳,一个盅碗、三粒骰子,几把铜钱、几个粗银钗、银镯,就吆五喝六地耍起来。
  实在是守门几可以说没事可做——方城进出的人太少了。
  他们甚至大上午的就开始喝酒,喷酒气,还为着摇骰子的人有没有做手脚差点打起来。
  好不容易大家都坐下,持盅的人忽然支起耳朵定身不动了。
  旁人道:“你快摇啊!”
  那人却道:“什么声音?”
  众人这才将心神从小赌桌上抽离出来,细细一听,果然是有些什么声音。
  是马蹄?
  最先说话的人握着盅从门洞里走出来,站在阳光下,举手遮眼眺望。
  远处有烟尘,不知道多少人骑着马正往这边来。
  “这谁啊?”他咕哝,“今天哪位当家的带人出去打食了?”
  理论上,他们几个只负责守门,警戒由城楼子上的人负责。
  城楼子上的人没示警,应该就没事。
  但这只是理论上,城门洞的人想不到,他们躲在门洞里乘凉、喝酒、赌博,城楼子上的人又怎么会认真值守。
  上面的人拆了几块门板,又用芦席斜搭个小棚子似的,缩在箭垛根下睡觉,也美着呢。
  那人回头吆喝:“别玩了!有人回来了!”
  旁的几个人也赶紧从门洞里钻出来,太阳太大,个个都抬手遮着眼看,果然一股子烟尘在阳光下卷起来,朝着他们卷过来了。
  “这谁啊?”
  “哪个当家的?”
  “怎么还张起弓来了?”
  “……弓?”
  “……”
  这几个人根本不是兵士。
  真正宣化军出身的兵士都被杜金忠收在身边当作骨干力量,从前的小兵多少都得是个头目了。
  这城门楼子上下的人都不过是或主动从贼的无赖地痞,或被裹挟的市井小民。跟着杜金忠可以说连汤都不大喝得上,不过闻闻肉味罢了。
  真有本事的哪会在这守门呢。
  待最后一个人困惑地说了一句:“……弓?”
  这几个人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盅碗摔碎,骰子滚落,第一个人惊骇欲绝地伸手指向旋风一样卷过来的烟尘想要大叫。他嘴巴张开,一支利箭撕裂空气疾飞而来,正正贯入那嘴巴里!直穿了后颈飞入了昏暗的城门洞里消失!
  旁的人吓傻了!
  紧跟着第二箭贯穿一人胸口!
  终于有人发出惊叫,余下两人转身就往门洞里跑。纯纯只是为了逃命,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守卫城门的职责。
  但对方哪里知道呢。
  十数道破空声响起,才跑出两步的两人背后同时身中数箭扑到在泥路上。
  马蹄声紧跟着就到了!狠狠踏过几具尸体。
  暴喝声响起:“控制城门!控制城门!!”
  城楼子上躲着太阳睡觉的兵丁被吵醒,又懵逼又恼火:“吵什么呢!再吵老子一泡尿淋你们嘴里!”
  他也不听下面乱糟糟地到底是怎么回事,爬起来就要解裤裆,解到一半忽然觉得不是太对。从箭垛里探出头去——
  妈呀!
  什么人!
  要干吗?
  兵丁一下子吓醒了。
  他没有直面来人,反应时间比城下那几个长一点,反应过来是有人杀入方城了。他在城上,逃是没处逃的,想起来他有锣!
  他得敲锣!
  这本就是他在楼上的职责!
  只他才从墙上取下挂着的锣和槌,已经有人抢上了城楼。
  冷光一闪间,喉头已被刺穿,热血喷射。锣还没来得及敲响,咣当掉在了地上。叫黑色靴子一把踏住再发不出声响。
  叶五郎抹了把溅在脸上的血沫子:“清城楼!”
  四下看,城楼上除了这一个刚杀的,竟不见人影。
  众人涌过去一脚踹开楼上铺房的门,却刀光闪动,有人从里面冲杀了出来!
  原来里面十几个人原正和楼下一样正在躲懒赌钱,只推了那一个人出去巡墙。刚才这些人听见声音不对,俱都拿起了兵刃,听着声音埋伏在门口。
  待门一开,便大喝着冲杀出去。
  他们不知道,领队的五郎也是第一次夺城战,其实也是浑身紧绷着。见到敌人冲杀出来,气势还挺猛,当下不假思索,一杆长枪已如银龙出水,奔着来人咽喉便去了!
  这些人原就是乡间无赖,素来只会欺软怕硬。从前摆出凶恶架势,百姓便腿软求饶,任他们予取予求了。哪知道冲出来迎面是青衫皮甲的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便一片银光闪动。锋利冰冷的枪尖甚至看不到残影,便扎透了喉咙、胸口,短短几息间收割了数条人命。
  众人顿时魂飞魄散,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地磕头求饶:“爷爷饶命!爷爷饶命!”
  在从前,杜金忠带着一伙子散兵逃入唐州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求饶,然后加入,然后一起为恶的。
  但这回,这招不管用了。
  叶四郎在下面控制城门,叶五郎上楼清理守兵。
  既已开了杀戒,他和他带的人都没有犹豫,钢刀在半昏的房影里划出许多道一闪而过的光。
  惊叫求饶声戛然而止,血溅了满墙。
  正如叶五郎对他父亲所说的,他们早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这个夏天,六姐姐带着他们在外面走了一圈,再不一样了。
  “不留活口!”
  “不留活口!”
  “持兵者杀!”
  没人多看一眼屋里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铜钱、碎银和首饰,强壮的男人们跟着叶五郎转身,只留了一地尸身。
  叶五郎快步走到外墙箭垛口,探身向下看。
  青衫的叶家军正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
  城门楼没有示警,城门里面驻扎的守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方城城里,响起了马蹄声,脚步声,兵刃声,呼喝声,尖叫声和骂声。
  短兵相接!
  交错,纷杂,无序,激烈!
  南城门附近的百姓人家,惧都关死了家门,躲在桌下、床底、柴房的柴垛里。
  或者一家人无处可躲,紧紧相拥在一起,发抖。
  这又是什么人杀来了方城?
  方城是不给他们这些艰难苟活到现在的人生路了吗?
  丈夫搂紧妻子,妻子抱紧孩子,俱都流下了恐惧的眼泪。
  天气太好了,就容易打瞌睡,总之人懒洋洋的。
  方城南城门守门的士兵,或者称不上士兵,就是守门的人都缩在门洞里乘凉。一张破桌子、两条破长凳,一个盅碗、三粒骰子,几把铜钱、几个粗银钗、银镯,就吆五喝六地耍起来。
  实在是守门几可以说没事可做——方城进出的人太少了。
  他们甚至大上午的就开始喝酒,喷酒气,还为着摇骰子的人有没有做手脚差点打起来。
  好不容易大家都坐下,持盅的人忽然支起耳朵定身不动了。
  旁人道:“你快摇啊!”
  那人却道:“什么声音?”
  众人这才将心神从小赌桌上抽离出来,细细一听,果然是有些什么声音。
  是马蹄?
  最先说话的人握着盅从门洞里走出来,站在阳光下,举手遮眼眺望。
  远处有烟尘,不知道多少人骑着马正往这边来。
  “这谁啊?”他咕哝,“今天哪位当家的带人出去打食了?”
  理论上,他们几个只负责守门,警戒由城楼子上的人负责。
  城楼子上的人没示警,应该就没事。
  但这只是理论上,城门洞的人想不到,他们躲在门洞里乘凉、喝酒、赌博,城楼子上的人又怎么会认真值守。
  上面的人拆了几块门板,又用芦席斜搭个小棚子似的,缩在箭垛根下睡觉,也美着呢。
  那人回头吆喝:“别玩了!有人回来了!”
  旁的几个人也赶紧从门洞里钻出来,太阳太大,个个都抬手遮着眼看,果然一股子烟尘在阳光下卷起来,朝着他们卷过来了。
  “这谁啊?”
  “哪个当家的?”
  “怎么还张起弓来了?”
  “……弓?”
  “……”
  这几个人根本不是兵士。
  真正宣化军出身的兵士都被杜金忠收在身边当作骨干力量,从前的小兵多少都得是个头目了。
  这城门楼子上下的人都不过是或主动从贼的无赖地痞,或被裹挟的市井小民。跟着杜金忠可以说连汤都不大喝得上,不过闻闻肉味罢了。
  真有本事的哪会在这守门呢。
  待最后一个人困惑地说了一句:“……弓?”
  这几个人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盅碗摔碎,骰子滚落,第一个人惊骇欲绝地伸手指向旋风一样卷过来的烟尘想要大叫。他嘴巴张开,一支利箭撕裂空气疾飞而来,正正贯入那嘴巴里!直穿了后颈飞入了昏暗的城门洞里消失!
  旁的人吓傻了!
  紧跟着第二箭贯穿一人胸口!
  终于有人发出惊叫,余下两人转身就往门洞里跑。纯纯只是为了逃命,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守卫城门的职责。
  但对方哪里知道呢。
  十数道破空声响起,才跑出两步的两人背后同时身中数箭扑到在泥路上。
  马蹄声紧跟着就到了!狠狠踏过几具尸体。
  暴喝声响起:“控制城门!控制城门!!”
  城楼子上躲着太阳睡觉的兵丁被吵醒,又懵逼又恼火:“吵什么呢!再吵老子一泡尿淋你们嘴里!”
  他也不听下面乱糟糟地到底是怎么回事,爬起来就要解裤裆,解到一半忽然觉得不是太对。从箭垛里探出头去——
  妈呀!
  什么人!
  要干吗?
  兵丁一下子吓醒了。
  他没有直面来人,反应时间比城下那几个长一点,反应过来是有人杀入方城了。他在城上,逃是没处逃的,想起来他有锣!
  他得敲锣!
  这本就是他在楼上的职责!
  只他才从墙上取下挂着的锣和槌,已经有人抢上了城楼。
  冷光一闪间,喉头已被刺穿,热血喷射。锣还没来得及敲响,咣当掉在了地上。叫黑色靴子一把踏住再发不出声响。
  叶五郎抹了把溅在脸上的血沫子:“清城楼!”
  四下看,城楼上除了这一个刚杀的,竟不见人影。
  众人涌过去一脚踹开楼上铺房的门,却刀光闪动,有人从里面冲杀了出来!
  原来里面十几个人原正和楼下一样正在躲懒赌钱,只推了那一个人出去巡墙。刚才这些人听见声音不对,俱都拿起了兵刃,听着声音埋伏在门口。
  待门一开,便大喝着冲杀出去。
  他们不知道,领队的五郎也是第一次夺城战,其实也是浑身紧绷着。见到敌人冲杀出来,气势还挺猛,当下不假思索,一杆长枪已如银龙出水,奔着来人咽喉便去了!
  这些人原就是乡间无赖,素来只会欺软怕硬。从前摆出凶恶架势,百姓便腿软求饶,任他们予取予求了。哪知道冲出来迎面是青衫皮甲的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便一片银光闪动。锋利冰冷的枪尖甚至看不到残影,便扎透了喉咙、胸口,短短几息间收割了数条人命。
  众人顿时魂飞魄散,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地磕头求饶:“爷爷饶命!爷爷饶命!”
  在从前,杜金忠带着一伙子散兵逃入唐州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求饶,然后加入,然后一起为恶的。
  但这回,这招不管用了。
  叶四郎在下面控制城门,叶五郎上楼清理守兵。
  既已开了杀戒,他和他带的人都没有犹豫,钢刀在半昏的房影里划出许多道一闪而过的光。
  惊叫求饶声戛然而止,血溅了满墙。
  正如叶五郎对他父亲所说的,他们早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这个夏天,六姐姐带着他们在外面走了一圈,再不一样了。
  “不留活口!”
  “不留活口!”
  “持兵者杀!”
  没人多看一眼屋里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铜钱、碎银和首饰,强壮的男人们跟着叶五郎转身,只留了一地尸身。
  叶五郎快步走到外墙箭垛口,探身向下看。
  青衫的叶家军正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
  城门楼没有示警,城门里面驻扎的守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方城城里,响起了马蹄声,脚步声,兵刃声,呼喝声,尖叫声和骂声。
  短兵相接!
  交错,纷杂,无序,激烈!
  南城门附近的百姓人家,惧都关死了家门,躲在桌下、床底、柴房的柴垛里。
  或者一家人无处可躲,紧紧相拥在一起,发抖。
  这又是什么人杀来了方城?
  方城是不给他们这些艰难苟活到现在的人生路了吗?
  丈夫搂紧妻子,妻子抱紧孩子,俱都流下了恐惧的眼泪。
  天气太好了,就容易打瞌睡,总之人懒洋洋的。
  方城南城门守门的士兵,或者称不上士兵,就是守门的人都缩在门洞里乘凉。一张破桌子、两条破长凳,一个盅碗、三粒骰子,几把铜钱、几个粗银钗、银镯,就吆五喝六地耍起来。
  实在是守门几可以说没事可做——方城进出的人太少了。
  他们甚至大上午的就开始喝酒,喷酒气,还为着摇骰子的人有没有做手脚差点打起来。
  好不容易大家都坐下,持盅的人忽然支起耳朵定身不动了。
  旁人道:“你快摇啊!”
  那人却道:“什么声音?”
  众人这才将心神从小赌桌上抽离出来,细细一听,果然是有些什么声音。
  是马蹄?
  最先说话的人握着盅从门洞里走出来,站在阳光下,举手遮眼眺望。
  远处有烟尘,不知道多少人骑着马正往这边来。
  “这谁啊?”他咕哝,“今天哪位当家的带人出去打食了?”
  理论上,他们几个只负责守门,警戒由城楼子上的人负责。
  城楼子上的人没示警,应该就没事。
  但这只是理论上,城门洞的人想不到,他们躲在门洞里乘凉、喝酒、赌博,城楼子上的人又怎么会认真值守。
  上面的人拆了几块门板,又用芦席斜搭个小棚子似的,缩在箭垛根下睡觉,也美着呢。
  那人回头吆喝:“别玩了!有人回来了!”
  旁的几个人也赶紧从门洞里钻出来,太阳太大,个个都抬手遮着眼看,果然一股子烟尘在阳光下卷起来,朝着他们卷过来了。
  “这谁啊?”
  “哪个当家的?”
  “怎么还张起弓来了?”
  “……弓?”
  “……”
  这几个人根本不是兵士。
  真正宣化军出身的兵士都被杜金忠收在身边当作骨干力量,从前的小兵多少都得是个头目了。
  这城门楼子上下的人都不过是或主动从贼的无赖地痞,或被裹挟的市井小民。跟着杜金忠可以说连汤都不大喝得上,不过闻闻肉味罢了。
  真有本事的哪会在这守门呢。
  待最后一个人困惑地说了一句:“……弓?”
  这几个人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盅碗摔碎,骰子滚落,第一个人惊骇欲绝地伸手指向旋风一样卷过来的烟尘想要大叫。他嘴巴张开,一支利箭撕裂空气疾飞而来,正正贯入那嘴巴里!直穿了后颈飞入了昏暗的城门洞里消失!
  旁的人吓傻了!
  紧跟着第二箭贯穿一人胸口!
  终于有人发出惊叫,余下两人转身就往门洞里跑。纯纯只是为了逃命,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守卫城门的职责。
  但对方哪里知道呢。
  十数道破空声响起,才跑出两步的两人背后同时身中数箭扑到在泥路上。
  马蹄声紧跟着就到了!狠狠踏过几具尸体。
  暴喝声响起:“控制城门!控制城门!!”
  城楼子上躲着太阳睡觉的兵丁被吵醒,又懵逼又恼火:“吵什么呢!再吵老子一泡尿淋你们嘴里!”
  他也不听下面乱糟糟地到底是怎么回事,爬起来就要解裤裆,解到一半忽然觉得不是太对。从箭垛里探出头去——
  妈呀!
  什么人!
  要干吗?
  兵丁一下子吓醒了。
  他没有直面来人,反应时间比城下那几个长一点,反应过来是有人杀入方城了。他在城上,逃是没处逃的,想起来他有锣!
  他得敲锣!
  这本就是他在楼上的职责!
  只他才从墙上取下挂着的锣和槌,已经有人抢上了城楼。
  冷光一闪间,喉头已被刺穿,热血喷射。锣还没来得及敲响,咣当掉在了地上。叫黑色靴子一把踏住再发不出声响。
  叶五郎抹了把溅在脸上的血沫子:“清城楼!”
  四下看,城楼上除了这一个刚杀的,竟不见人影。
  众人涌过去一脚踹开楼上铺房的门,却刀光闪动,有人从里面冲杀了出来!
  原来里面十几个人原正和楼下一样正在躲懒赌钱,只推了那一个人出去巡墙。刚才这些人听见声音不对,俱都拿起了兵刃,听着声音埋伏在门口。
  待门一开,便大喝着冲杀出去。
  他们不知道,领队的五郎也是第一次夺城战,其实也是浑身紧绷着。见到敌人冲杀出来,气势还挺猛,当下不假思索,一杆长枪已如银龙出水,奔着来人咽喉便去了!
  这些人原就是乡间无赖,素来只会欺软怕硬。从前摆出凶恶架势,百姓便腿软求饶,任他们予取予求了。哪知道冲出来迎面是青衫皮甲的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便一片银光闪动。锋利冰冷的枪尖甚至看不到残影,便扎透了喉咙、胸口,短短几息间收割了数条人命。
  众人顿时魂飞魄散,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地磕头求饶:“爷爷饶命!爷爷饶命!”
  在从前,杜金忠带着一伙子散兵逃入唐州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求饶,然后加入,然后一起为恶的。
  但这回,这招不管用了。
  叶四郎在下面控制城门,叶五郎上楼清理守兵。
  既已开了杀戒,他和他带的人都没有犹豫,钢刀在半昏的房影里划出许多道一闪而过的光。
  惊叫求饶声戛然而止,血溅了满墙。
  正如叶五郎对他父亲所说的,他们早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这个夏天,六姐姐带着他们在外面走了一圈,再不一样了。
  “不留活口!”
  “不留活口!”
  “持兵者杀!”
  没人多看一眼屋里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铜钱、碎银和首饰,强壮的男人们跟着叶五郎转身,只留了一地尸身。
  叶五郎快步走到外墙箭垛口,探身向下看。
  青衫的叶家军正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
  城门楼没有示警,城门里面驻扎的守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方城城里,响起了马蹄声,脚步声,兵刃声,呼喝声,尖叫声和骂声。
  短兵相接!
  交错,纷杂,无序,激烈!
  南城门附近的百姓人家,惧都关死了家门,躲在桌下、床底、柴房的柴垛里。
  或者一家人无处可躲,紧紧相拥在一起,发抖。
  这又是什么人杀来了方城?
  方城是不给他们这些艰难苟活到现在的人生路了吗?
  丈夫搂紧妻子,妻子抱紧孩子,俱都流下了恐惧的眼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